查看原文
其他

核弹级情感冲击?情节漏洞百出?《少年的你》让我们吵起来了

深焦DeepFocus 深焦DeepFocus 2019-12-08


少年的你

圆桌

策划│深焦编辑部

编辑│XL

主持人

徐若风

业余影迷,自媒体“风影电影”。

嘉宾

吴泽源

过气影评人,业余作家。

杨时旸

影评人,专栏作家,《中国新闻周刊》主笔,第三届深焦DeepFocus影评大赛决选评委。

寒枝雀静

(观影热情日益衰减的)豆瓣影迷,(刚刚入坑的)四字粉。

圆首的秘书

本次圆桌的客串路人,小津电影爱好者。

徐若风:

大家好,感谢各位嘉宾参与这次深焦DeepFocus圆桌谈,我是主持人徐若风。

历经波折,《少年的你》在上周五(10月25日)重新上映。随即,以“年度黑马爆款”的姿态出现在人们面前。通过两位少年之间的“不可能之爱”,电影讲述了众多社会议题,从而引发巨大的反响。目前,影片不仅获得豆瓣8.4分的超高评价,而且,票房成绩也极其突出。此外,主演周冬雨和易烊千玺的演技,以及有关校园霸凌的话题,更是被大众频繁提及。

Round 1

徐若风:

大家先谈谈对《少年的你》的个人评价吧。可以明显看出,在这部作品中,曾国祥对前作的继承与改变——仍旧是大段的手持、特写,仍旧是在多层大胆反转中揭示人物最深的情感。但《少年的你》将一切处理得更为极致,无论是前半部中的校园问题,抑或是后半部中与成人世界的对抗纠葛,都构成了一幅生猛的社会面貌。《少年的你》中的“走出去”,与《七月与安生》中的“走出去”,已然不可同日而语。

当然,从以上问题出发,其实,每个观众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比如,如此规模的大特写,如此规模的情绪宣泄,每个人的意见肯定不尽相同。那么第一轮,我们就来谈谈大家对这部电影的评价,通过这个方式来产生观点的碰撞。当然,大家也可以在回答时谈一些其他话题。

七月与安生(2016) 海报

杨时旸:

在目前国内大银幕作品的谱系之内比较,这片子及格,但也绝对不是目前这种口碑爆棚的分数。我认为它的题材价值大于电影本体价值。其一,大家觉得能在大银幕上看见这样一个比较关注现实的犀利题材,很难得;更何况还有之前撤档留下的更大心理期盼。第二,因为流量明星在这一次交出了相当不错的演技,很多人感到惊喜。但是,如果分析电影本身,问题还是太多了,节奏、结构、人物情绪和行为动机,都有问题。

吴泽源:

我对曾国祥还是蛮有好感的。《七月与安生》就足以证明,他能把一个狗血奇情的滥俗故事,处理熨帖,让人舒服,且不缺乏真实的生活质感。《少年的你》是他导演功力的再次体现。虽然,对于大特写太多的视觉风格和设计感较强的反转处理,可能仁者见仁,但是,导演对生活质感的捕捉,对对白的打磨,对演员表演的把控,都显示出扎实的基本功。放到国内大环境里来讲,这样一部价值观正常,且在表达时不油腻、不扭捏、不惺惺作态的作品,也是难能可贵的。所以,我不觉得这部片在目前国内院线片的谱系里仅仅是及格而已——起码在今年的国产院线片里没有40%的作品(如果它们称得上作品的话)强过它,甚至,可能4%都没有。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2019) 海报

寒枝雀静:

三年前,觉得《七月与安生》还不错,但又没有什么很突出的记忆点。这次上映前的风波,让我也并没有太多期待,因而,在看到它的大量好评时非常惊讶。不过,这种惊讶在看完后,就演变成了惊喜。三刷之后,依然觉得颇有回味。由于一些无法忽略的瑕疵,暂时还是给了四星半的评价,但这也是个人今年在内地院线看到的、仅次于《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的华语作品了。

除了之前两位提到的优点之外,我个人印象深刻的是,影片在处理这个社会性很强的故事时所采取的叙事结构:前中段构建基本冲突,有序地推进故事;中后段深入刻画人物关系与心理,如写诗一般,让这种情感漫溢出来。

这种前后相接、但又营造出截然不同两个世界的方式,让影片完全没有受限于讨论社会问题的程式之中,反而让我能与充实(而非单薄依附于话题)的核心人物共鸣,并用相对异于常规的、也更为微观的感性思维重新思考最开始提出的问题。从类型融合的角度来说,曾国祥像是把他擅长的青春爱情叙事整合成一个基于超越性维度和幽暗社会题材间的碰撞,把本身非常烂俗的故事,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浑厚效果,使得影片不仅仅在一个孤立的语境里空谈“校园霸凌”本身。这种整体张力,是我眼里影片一系列优点的基础之一。

少年的你(2019) 剧照

当然,对这一优势的认可中,也隐含着一些疑虑。由于实在太过喜爱影片中后段(从高考开始的部分),因此,看完后对影片前半段构造基本冲突,尤其是描绘反派的方式有些疑惑。一方面,根据经验,这些对霸凌者和旁观者的描绘应该是贴近现实的,而且,这一部分的乖张感,恰好能衬托出后半段的丰沛情感;但另一方面,又觉得这种呈现方式有点过于直给。虽然在文本上做了后续补充,但依然缺少一点情境来邀请可能并不对此有所亲历的观众进入故事。

Round 2

徐若风:


上面提到的“关注现实的犀利题材”、“不仅仅在一个孤立的语境里空谈校园霸凌”,仿佛是《少年的你》目前比较突出的定位。大众主流观点认为,它是通过一个环环相扣的悬疑故事,牵扯出了一个蛮复杂的社会困局,从而引发很多观众强烈的共情。我个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在观看过程中,很容易就被其中浓烈的情感牵着走,受到强大冲击。

不过,我之前也看到有人说——“上映首日,几乎所有看过此片的朋友圈,无论正在过着什么样的日子,都把自己代入了资深边缘人的角色,这才教人大开眼界。”又或者是,“电影对待各种社会议题的背后成因上,是浅尝辄止的,是没有深度挖掘的。” 这些说法显然都是在这一层面上的反思。

那么,对于电影的社会表达,以及大量观众对电影的情感反馈,大家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少年的你(2019) 剧照

寒枝雀静:

部分影迷评价的“杀伤力很大”,或许有两层意义。一方面,假如这样一部描述边缘人的作品,能够让许多观众都能自发地代入其中的核心角色,这反而说明它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但另一方面来讲,这种代入的程度也是因人而异的。尽管我个人认为影片并没有孤立地讨论霸凌,但在创作者的预期和观众的理解之间,显然也存在差异。被感动的原因或许并没有深植于影片尝试描绘的社会生态,而仅仅是一种相对常规的、对浪漫爱情的感动。

就我个人而言,我是认可这种表达方式的。我在第一遍观看影片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太多直接的代入,更多是一种无处不在的压抑感。但最终我选择信任这种表达是因为,我感觉创作者所尝试确立的正是:讨论霸凌这一社会问题时,我们不仅需要一些理性的分析(包括影片中插入的各种背景性的社会氛围),更需要在情感上达成认同,然后更进一步用这种颇为极端的“爱”,作为一种理想的解决方案,以反抗社会体制。在影片的诸多段落中,这三者有着强有力的扭结。

鲁贝之灯(Roubaix, une lumière, 2019) 海报

第三遍的时候,有几个人物或情节点也恰好启发了我关于观众立场这一问题的解答。一处是女警官王立对郑易说的:“我认为你的情绪已经严重影响了你的判断。”另一处则是最终郑易对陈念说(而且几乎是用了一个和其他女生霸凌她时相同的动作):“我这么做都是为你好。”假如用一种类似《鲁贝之灯》的方式来看待这两个人物,他们就是观看小北和陈念的关系乃至试图介入的“观众”。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否影片正以这两个人物提醒观众:我们不应该以纯粹理性的目光审视他们的情感联结,更不应该以自己臆想的正义去粗暴衡量?

杨时旸:

我个人的现场观感是没有代入感的。我觉得这个故事里的所谓校园霸凌,完全可以通过一些正常手段解决掉,根本不构成困境。我当然知道所谓困境式的校园霸凌是怎样的,但现实中的那一种,社会新闻中看到的那些残酷种种,可不是电影中这样的。这个电影的问题在于很多地方的不可信,人物感情的不可信、人物性格的不可信、故事最极端时刻的人物抉择也不可信。如果说它是青春片,那我觉得无所谓;但是,如果非要把它看作一个社会题材,以这样的角度去审视它,那和我的预判落差实在太大了。

吴泽源:

我没有想过太多关于影片现实性的问题,因为大家可能都知道,在看大部分国产院线电影时,我们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悬置自己的怀疑(suspension of disbelief),否则,就很难入戏。包括影片把高考作为如此重要的情节驱动因素,在我看来,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高考的高估。但是对于青年人的现实,其实有很多东西不可说,或者不可在大银幕上说。这一点影片主创清楚,观众也心知肚明,所以,只能在悬置的前提下达成默契。

我觉得影片最真实的一面,在于对小北和陈念的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的呈现。比如,当小北故作高深地说世界上就两种人——没本事被欺负的人和有本事的坏人时,陈念的反问;比如,两人对读书到底有用没用的一来一回,虽然不新鲜,却真实。影片的另一种真实,在于对两人之间欲望的描绘——不露怯,不顾左右而言他;但也没有被成年人的目光污染,还保留着属于青年的某种单纯。所以,当陈念问小北“硬不硬”的时候,我不会感受到出戏,或是来自主创的油腻。两位角色面对欲望时所说的和所做的,都基本符合他们的人物性格,这在国产院线片里已经实属难得。

少年的你(2019) 剧照

寒枝雀静:

可能还是要回到我所认为的影片缺陷。虽然,创作者有勾勒出大致的社会氛围,但是,这种氛围确实是点到即止的,只能构成一个层级分明、但依然较为简易的框架。所以,碰到对社会表达的诟病,也确实是不可避免的。可能正如吴泽源老师所说的,需要悬置怀疑才能入戏吧。

我个人觉得创作者在表达的可能正是,只要有某种社会文化机制在继续运行,校园暴力就没有办法获得彻底解决。所以,可能这个困境和杨老师所说的校园霸凌的困境,并不处在同一个社会问题层级?

Round 3

徐若风:

前面杨老师提到:其实,你觉得这部电影是由各种“不可信”构成,让你无法很好地代入到里面,也无法有什么比较强烈的想法。那么,你觉得是哪些地方的情节点、人物动机写得不行呢?另外两位嘉宾也可以提下这部电影在文本的哪几个点上,给你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错误感很强、或惊艳感很强的,都可以提提。

少年的你(2019) 剧照

杨时旸:

随便说说。比如,这样一个复读班,众所周知是怎样条件的孩子去上?陈念和那个欺凌三人组的头目魏莱是怎么聚集在一起的?这很可疑。故事里介绍了魏莱的家庭状况。家庭都那样了,还上什么复读班啊?直接绕过高考了,好吗?陈念和小北是隔着次元壁的人。这故事最要命的事情在于,我们都读过中学,这样一来就很麻烦:社会人儿和一个复读班一心想考北京的、老实巴交的女孩怎么就一吻定终身的?我就纳了闷了。再有,失手推了一把,然后就变成了一场极其复杂的、需要构思的掩盖行动,这符合这岁数、这经历的俩小孩的能力和常识吗?再说,大家都读过高三,更何况这帮人读的还是高四是吧!那几个霸凌的孩子哪来的那么多闲工夫,没事出去拦这个截那个?成天到晚社会劲儿十足的,这是一个高考工厂能允许的事吗?没晚自习吗,各位?周末不补课吗?真题密卷做得还是不够啊。如果不是现实主义取向,这些都可以不提,可这个故事打着的就是现实题材啊。

吴泽源:

我印象深刻的部分是小北和陈念几次对着杠,一抛一接,对白很好。能让这些对话听起来像两个有脑子的人说的,就很难得。我的朋友说,多数国产院线片写台词用的是相声思维,看起来像是两个人在对话,实际上,你知道这些都是编剧在自言自语。

说起惊艳感的话,当然是第三幕的审问段落了。从导演、到表演、到剧情设计都很精彩,不用我再多说什么。

寒枝雀静:

我特别疑惑的是,女反派去找剃头之后的陈念忏悔的那个段落。为什么要把她的卑躬屈膝和幼稚、口无遮拦刻画得如此界线分明。虽然她好像确实是要去说清楚如何“不再看见她”,但也实在是太过愚蠢了。我甚至在想,是否这样的剧本设置和周也的表演是在说明:可能这种恶的施展过程中,带有着很强的表演性质?又或者更进一步,这种恶行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带有“操演”意味的行动?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不被人物自身所察觉、但可以被观众所感知到的、明显的裂痕?这种无法被阐明的裂痕,恰恰被影片可能带有的夸张情节剧色彩所捕捉到?

少年的你(2019) 剧照

个人想再试着简单回应一下杨老师指明的缺点。首先,魏莱的家庭状况其实并没有那么完美。她的生活其实主要还是母亲在陪伴。根据台词,她的父亲应该是对她的生活漠不关心的;或者说,至少是不认同的,以至于不想插手的。所以,她同样有可能从她高高在上的位置“沦落”到这个复读班里。其次,小北和陈念之间的认同,影片呈现了比较完整的过程。陈念一开始对小北的生活有很大的隔膜,觉得这两条道路完全不同。影片一方面展现的是,在整个“霸凌”体系里,两个边缘人最终达到了相互认同:不管是认真学习,还是混社会,都不得不受到丛林法则的压迫;另一方面则是,在达到这种对抗的共识之后,如何能够消弭身份边界,从而成为无法被标签所概括的“少年”。确实,后者是一种理想化的解决,但个人觉得影片给出的逻辑是能够成立的。第三,说到魏莱能够有空去霸凌,或许还是得联系到班级的整体氛围。影片呈现的高复班,并不是一般观众所经历具有高度凝聚力的应届高考班,管理也没有寄宿制学校那般严苛。班主任显然也对这些事情并没有过多管束,所以她以霸凌来消磨时间是完全有可能的。

当然,以上的回应都基于我对影片的基本定位。我可能并没有把它当成一部“符合”现实的作品。一方面,我并没有对高复班的直接经验;另一方面,我也觉得影片所发生的事情都是完全可能的、逻辑上基本自洽的。个人觉得,能在作品自身的表述逻辑内完成批判应该就是可以被接受的。而且如前所述,影片在情感这一角度所做的人物深掘,可能可以部分地掩盖这些缺点?

惊艳感的段落,我可能没法再多作赘述了。对于我来说,从试卷启封-挖掘机这个蒙太奇开始之后的每个段落都堪称惊艳,甚至包括那个小北“反观”摄影机的结尾。我甚至觉得这是一个比《江湖儿女》结尾更出色的“人-机”互动。

江湖儿女(2018) 预告海报

(突然出现的)圆首的秘书:

其实,对于杨老师的观点,我这里有一些补充,供大家参考。非常巧的是,前几天,北京有一个“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影展”。其中,在北大有一场放映,片名叫《毛坦厂的日与夜》。我恰好是看完这个的第二天,看的《少年的你》。看完之后,两个感觉。其一是,这点导演曾国祥自己也说过,他看过很多高考相关的纪录片,不知道有没有看过《毛坦厂》这部,但《毛坦厂》和《少年的你》两部在开头有一小段和很多细节方面都非常相似,看得我很会心。其二是,如果相较《毛坦厂》来说,《少年的你》的确会给人一种信息过载的感觉。因为,纪录片里的氛围确实非常压抑,每个学生每天的压力都非常之大,这也会让我怀疑,在这种环境中,霸凌是否真的会存在?这种超载是否是不够合理的虚构带来的?

而且,我也有一种想法,就是这种超载不仅体现在这个方面,影片所传递的情感上,也会给我这样一种感觉。我个人的观感是,电影的开头部分让我身临其境,但是,随着情节的发展,我就很疲惫了。因为,几乎整部影片使用了大量特写,甚至大特写。这些面孔不断释放着情绪,有时候还非常强烈。男女主角两张脸孔充斥着整个银幕,加上周围观众的啜泣,我感到有点窒息,感觉导演几乎是在强迫我认同两位主角。于是这也让我开始有点怀疑起来:那霸凌者呢?我是否可以选择关注魏莱呢?她的两个小跟班都是怎么回事呢?我个人感觉,这个电影可能直到结尾,也并没有给出一个答案,甚至没有提出这样的疑问,这是让我认为有些缺憾的地方。

不知道几位老师怎么看大特写这个问题?

少年的你(2019) 剧照

寒枝雀静:

可能首先还是是否要将《少年的你》和《毛坦厂》直接进行比较的问题。个人感觉,影片中描绘的高复班并不是毛坦厂中学那样极度高压的封闭空间(当然这只是我对这所中学的刻板印象)。影片中班级成员关系松散、教师管理并不细致;哪怕是高考前几天了,影片中的同学其实也并没有特别紧绷的状态;班集体里也并没有我个人记忆中那种同心协力备战高考的所谓凝聚力(而这些精神上的集中管理,是那些超级中学能够取得整体好成绩的必要条件)。

除此之外,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或许在真的在高压的心理处境之下,人反而有可能在一些问题上变得狂热而不加抉择。不知道这一点认知能否联系到我之前对女二号“做作”表演的判断:正是因为这一环境看似松散、实则压抑,所以,不同的少年才选择用不同的方式来宣泄这种压力。其中的一部分就在一整套恃强凌弱的逻辑之下,选择了霸凌;另一部分在旁观霸凌时,通过瞎起哄来获得纾解。这些都是我的脑补,只是想说明,这些事情可能并没有那么夸张,那么“超载”;反而有可能和影片所建立的压制性话语一脉相承。在这种可以被测定的狂热中,“狂热”地选择了爱、理解与反抗的两位核心人物可能反而是最清醒的。

少年的你(2019) 剧照

我认为,影片的情绪也不是在大特写中很快速宣泄完的。它是有纵深、有变化过程的。所以,我个人确实没有强烈的被强迫的感觉。但是,假如说创作者确实是带有一种“强迫”的意味在质问观众,这似乎确实有可能?另外,观众大概确实是可以关注魏莱以及其他反派的。但是,我对魏莱的角色塑造存有一些疑问,所以只能说,我可以感觉到,魏莱自身也在承受着与她的霸凌对象类似的强力。两个小跟班的背景在影片中仅简要提及他们父母的行事风格(一个懦弱,一个粗暴),但影片也确实没有深挖。倒是最后给到了两个他们的生活境况的镜头(一个背着酒醉的父亲、一个重新补了眉毛),我似乎只能说,他们的故事线是零碎、但勉强算得上多面的。


回到大特写的问题上来。我第一遍看完也很好奇,影片到底是如何做到确实在大幅度抒情的同时、并不给我虚假滥情的感觉的?这可能确实是大特写带来的效果。当我注视这些角色的面孔的时候,一方面,我最直接地接收到的确实是人物的情绪,但另一方面,这一情绪给出的方式会由于特写的限制近乎“透明”。这种“透明”给予了人物在极端情绪之间产生瞬间的跳跃与流动的可能。因此,我仿佛能够在惯常的、观看面部的逻辑中逃逸出来,寻觅到一些似乎是无法被彻底概括的东西,然后将这种瞬时性的“开放”与“自由”状态镜面反射到自身身上来。因此,获得了一种感知上的广阔空间。这种空间或许并不是“现实”的,而如我之前所说的,指向一种理想的可能,甚至带有强烈的政治与爱的融合的可能,所以我会主动地跟随特写行进。

除此之外,影片其实也不仅是在大特写上有如此的功效,很多其他对人物身体的刻画也有很强的穿透力(比如审讯时小北的睫毛、陈念被告知“死刑”之后萎缩的身体、两人在废墟中接吻时陈念被撕咬的嘴唇等等)。或许正是这种镜头上的势能,才让我们更鲜活地透过身体感知到人物吧。

你的脸(2018) 海报

圆首的秘书:

我可以理解这种感觉,因为面孔的感召力实在是太强大了,可能华语电影里已经很少能看到这么有表现力的脸了。也许娄烨可以(蔡明亮的《你的脸》也可以!),但他的电影里的脸孔似乎总体上还是很克制的。

这个问题其实让我感觉蛮有趣的,但我的想法也不成熟,所以很想跟大家探讨一下。其实我们也知道,霸凌这种事情在新闻媒体上总是会有报道,我个人因为工作原因也会比较关注这一类事件。在现在这个信息高度碎片化的媒介环境里,很多事件都很复杂,经常会出现所谓“反转”,甚至是霸凌事件也会。这让我本能地有点警惕,尤其是遇到《少年的你》这样情感如此浓烈的电影的时候。诚然,我完全认同霸凌在学校里是个很严重的问题,但是如果一个电影,让观众看完之后,普遍产生了一种非常单向度的情感体验,那我觉得还远不能算成功,除了氛围的营造之外,它是否有可能触及到更复杂的层面?大特写是不是会强化这种情感上的认同,进而让我们在某种程度上忽视另外一些更关键的问题?如果说特写是《七月与安生》以来的一种“创作惯性”,我想导演是不是也要更深入地思考这个问题,毕竟前作里并没有这样复杂的社会背景和力量对比。

但我的确要说这个特写策略在商业上是非常成功的,在中国现在的这种电影创作环境里,曾国祥导演的这种做法也是非常大胆的。当然,这种大胆主要可能不是太关乎艺术层面,而是商业层面的“大胆”。而他也得到了回报,也就是从易烊千玺这样的演员的身上/脸上,最大化地挖掘了商业价值。

少年的你(2019) 剧照

寒枝雀静:

确实。但娄烨的面孔更多指向的并非本片中的情绪蔓延,而更多捕捉一种波动?所以,相对没有这部影片这样很强的延续性或是黏着力。不过,可能本片中特写的作用还是和观众对剧本和人物的理解紧密结合的吧。所以,我刚刚直接地尝试表述这种镜头语言的优势,似乎是有点架空了。

单向度情感体验的产生,或许还是影片如何塑造反面角色的问题?这样说来,这一点我也是部分同意的。假如片子能够在前半部分对魏莱和其他反派有更多的描摹,观众的认同或许就不会过度地集中于人物和人物之间的对立,而是转移到人物与(比如说)监控摄像头的对立。此时,大特写的作用或许确实是加剧了这种不平衡。但这种不平衡可能在剧本里就已经很难被扭转了:设想一下,假如给几位反派女生更多的大特写的话,好像只会让这种预设的不公平加剧?不过,假如影片的主要目的就是呈现一种“少年”倔强的片面视角,那是否这种人物之间的差序格局本就是应该存在的呢?影片只给了反派女生一些碎片化的生活镜头,以及那个相对停留较久的,魏莱仰视四周担心警察到来的镜头。这些镜头是否已经可以作为一种补充?

关于这种镜头运用的考量目的,圆首老师说的观点确实很有说服力。但是,商业层面的“大胆”似乎也没法否定艺术效果上成功?起码这一套体系在挖掘人物心理和创造跳跃性的时空联结上,我认为是很有效的。长远来说,创造情感上的认同,以及对更复杂社会背景的呈现,应该不是泾渭分明的。影片中还是有部分会有这种分裂感(并非整体上的断裂结构),这种分裂感所暴露出的干瘪目的性,还是会拉低影片的格局。

少年的你(2019) 剧照

圆首的秘书:

嗯嗯,魏莱这个角色,我印象比较深的镜头还是审讯的时候。如果我印象里没记错的话,就是一个顶光,然后,魏莱突然就被戳到了,情绪大变。看到这里感觉还是稍微有点奇怪的,尤其是对比后面陈念和小北的沉着。魏莱这种表现几乎让我感觉是喜剧式的、漫画式的,对比之下就显得有点轻佻了。而且我想来想去,确实觉得到结尾,也没有太搞清楚霸凌究竟是怎样的心理机制。这一点恰恰又和最后易烊千玺作为演员出现时所说的那段呼吁的话有些抵牾(当然,我们都知道那段“尾巴”到底是怎么回事……)。归根结底,学校、社会和家庭到底要关注的是什么呢?这种语焉不详,是不是也恰恰显示电影的商业性和审查的政治性有不谋而合之处?

寒枝雀静:

我其实第一次看到这个镜头的时候(前面是一个云中日出的镜头),我还以为这是幻想中的场景。这里的这种对比,让我联想到前几个月对《寄生虫》的批评,为什么富人被描绘得如此愚蠢?可能《少年》的创作者在此处,并没有奉俊昊那样精细的美学构思,所以这种带有荒诞感的元素确实没有被很好地整合。不过,虽然陈念和小北显得非常冷静,但他们的表现实际上也是非常不符合惯常“现实”预期的?这可能是两种不同的“漫画式”。

少年的你(2019) 剧照

个人觉得影片所尝试论证(假如可以说是“论证”的话)的霸凌心理机制可能在直接传达的意义上是模糊的。但是,如一些友邻所说,这种“生态”相比之下则是精确得多的。学校、社会、家庭其实没什么好关注的;因为,正片部分要关注的东西就是充斥于家庭、学校、社会本身的运转逻辑。要指望这三者有充分的自我审视,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个尾巴才十分必要地把影片引向可以被直接言说、讨论的校园霸凌。

我个人可能更愿意将这种语焉不详理解为当下种种限制之中,引导观众自行获得某种“心领神会”的直观效果的方式吧。

圆首的秘书:

无论如何这确实是一部夹缝里求生存的电影,哈哈!

寒枝雀静:

话说我今天看北美预告片,好像还真有不少没看到的镜头,可能真的不太一样吧!哈哈哈~

寄生虫(기생충, 2019) 法国海报

圆首的秘书:

说起来,这几天我也想到了《寄生虫》。这两个电影放在一起确实形成很有意思的对比。可能对我来说,《寄生虫》的成功之处在于,它看上去是明确的,但其实是极度暧昧、值得深思的:三个家庭到底哪个最愚蠢?富人吗?不一定哦,每个家庭都有所失,有一个甚至是“全军覆没”了。到底谁是寄生虫?是基泽一家?也不一定哦。我个人还是感觉,《寄生虫》这部电影传达出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关系,而且,通过空间上的差别进行了很好的视觉化呈现。

那么《少年的你》呢?片名所指到底是谁,会有“魏莱三人组”吗?尽管他们也是少年,而且其中一个人还死了?这里要说明的是,我绝对不是为霸凌者开脱,但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然而,哪怕只是一眼望去,都觉得答案又不该那么显而易见。每个人背后似乎都还有太多待解的问题。这又让我猛然想起小跟班带着哭腔说的一句话,“到底是谁恐吓谁?”作为观众,我还是想了解一下这些人,哪怕驱使他们的是一种纯粹的恶。这可能也是我觉得稍微欠缺的地方。

Round 4

徐若风:

本来想在最后问的,不过还是先把这个话题性比较强的问题提上来吧——深焦公众号里问的人很多,就是大家怎么看待所谓“融梗”的问题。这也是电影目前引发的最大争议。我之前看过电影的原著,的确是有这个问题在的,而且那是一部非常之差的小说。但另一方面,我又对这部电影有着比较强烈的好感,下意识地不想讨论这个话题。

盗梦空间(Inception, 2010) 海报

吴泽源:

我对“融梗”这事情没什么意见。昆汀的电影基本都是融梗啊。鲍勃·迪伦的歌词,也可以说是“融梗”,直接拿老民谣/乡村/布鲁斯歌词里的意象、甚至原句来用,最后拿了诺贝尔奖。所以,东西是哪儿来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对你要讲的这个故事来说是否足够自恰,你能不能自圆其说,以及你自己的故事讲得够不够好。

另一方面,如果某部作品或故事强调点子的原创性,最后点子却是“融”来的,那就是另一回事了,比如《盗梦空间》和今敏作品之间的关系。

补一句,我读过《白夜行》,没读过《X嫌疑人》。电影《少年的你》对《白夜行》里两位主角的关系有一定借鉴,但这两个作品要讲的事情完全不一样啊。重点是“融梗”者有没有新东西要说。

少年的你(2019) 剧照

寒枝雀静:

我没有看过原作,也没有看过东野圭吾。目前,依据各方的信息估计,原作的抄袭是确实存在的。要判定文字和文字之间的抄袭,似乎难度也要低一些。但是,要说电影跨媒介“抄袭”,我觉得可能是不能令人信服的。毕竟,一个电影导演在视听语言的认知上得有多猥琐、多平庸,才能造成一部电影和一部小说一样的感觉啊。这部影片那么多充沛的视听感知营造,对我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内容。不过,这也和我的道听途说相关。自己身边的朋友都觉得,影片在文本上和东野圭吾的相似度,更多是局部的简单框架。假如这个判断比较正确的话,可能也就不能直接构成跨媒介抄袭的断定。

当然,也不是说小说变成了电影就一定不会构成抄袭。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抄袭最终可能还是要联系到非常复杂的版权问题上来谈。在这个问题上,我可能并没有太多发言权了。只能粗略假设一下,假如这一部作品的成功,并不会吸引各种商业力量对这位融梗天后趋之若鹜,那才可能有新的解决逻辑可谈。现在我们所能做的可能还是,呼吁各位电影创作者在选择原作时谨慎、谨慎再谨慎……

杨时旸:

融梗不就是洗稿吗?洗很多篇稿子,改一改融合成一篇。这是严重的问题。没有什么可辩驳的。绝不是说类型化创作就一定必须融梗洗稿啊。这是说原作。电影人买下版权的时候是要考虑这些的。当然,电影人不应该对这件具体的事负更加具体的责任,但是,是有失察之责的。完全可以有更好的方式去处理这件事,可以用别的方式做一个原创的此类题材。更何况,东野圭吾等等作品那么火爆,电影人如果完全没有意识到,也真是有点难以想象。

Round 5

徐若风:

大家最后来夸一夸周冬雨和易烊千玺的表现吧。之前看到“陀螺电影”的推送里,有一个高赞的回复是:问陀螺,希望他不要跳过对周冬雨的评价,并且来给大家普及一下,现在什么是好的表演,以及为什么这个是好的表演。这应该也是读者最关心的话题之一。

少年的你(2019) 剧照

吴泽源:

我不太懂表演,所以没什么分析性的话好说。但易烊千玺在牢里和周冬雨相见的那段里,哭的太好了,哭出了八九种情绪,这个大家想黑都黑不动吧。

杨时旸:

周冬雨这个年纪去演一个十七八岁的高中生,还是有难度的。一个人在这个年纪和十七八岁年纪的眼神、身体动作和身体语言都是本能上会发生改变的,周冬雨的演绎还是很贴合那个人物的。易烊千玺确实很惊喜,一些激烈情绪的表演也拿捏很准。当然了,大家对于易烊千玺的赞叹,更多的来自于对一个流量明星能演成这样的惊喜。他在证明自己有能力,可以是一个真正的演员。

少年的你(2019) 剧照

寒枝雀静:

一般情况下,对关于表演的问题我会觉得,没有某种固定的好表演,只有适合作品、适合创作者镜头设计诉求的表演。但是,这部作品里,两位确实都值得一夸。因为这等规模的大特写,确实很需要演员的努力。

我个人相对更喜欢易烊千玺的表现。这有可能是因为,我觉得周冬雨的情绪给出有点被剧本限定住了,好像有比较容易捉摸的程式;但是,易烊千玺在有几个镜头中的表现,则让我有种超出情绪表达预期的感觉。所以,虽然二人是相辅相成的,但会相对更喜欢后者。

不过,可能还是要说一句,没有导演、编剧和摄影师等人一起构建的这个光影和镜头的互动体系,他们俩也不会给我们这么大的触动。白光下的审讯戏、镜面对视戏,还有最后车内阳光碎片跳动的“对话”戏,在我这里都是堪称核弹级的情感冲击了。

-FIN-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点击图片查看深焦往期精选

重磅大访谈!《电影手册》重访让-吕克·戈达尔

不要夸大技术革新,也不无视剧作的短板

她是中国纪录片的未来

观众被宠坏的今天,史上最好的美剧也会无药可治

为什么我们要支持《双子杀手》

中国纪录片再次摘下世界最高荣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