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个大老板买下《电影手册》,想办个手册电影节??

深焦DeepFocus 深焦DeepFocus 2020-08-26


《电影手册》易主,新东家为著名商人


原作者:Nicolas Madelaine   

编译:于SQ

编辑:往事如烟

原文链接:

https://www.lesechos.fr/tech-medias/medias/les-cahiers-du-cinema-repris-par-des-businessmen-chevronnes-1168586


Xavier Niel、Marc Simoncini和Alain Weill希望让《电影手册》杂志重新回归为法国作者电影的中心,令杂志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或将设立专门电影节,并推出播客节目。


去年4月份,Richard Schlagman决定出售传奇杂志《电影手册》。上周五,几名知名商界人士与一家影视制作公司收购了杂志,并决定给《电影手册》一笔资金,保证其正常运营,并拓展其他服务。


Xavier Niel


联合出资人共20名,其中包括:法国通讯公司Iliad-Free(法国第二大互联网服务供应商、第三大移动通讯公司)的创始人与副董事长Xavier Niel(他也拥有法国《世界报》的股份)、大众传播公司Altice的总经理与法国《快报》的所有人Alain Weill、动画制作公司Xilam的创始人Marc du Pontavice、社交软件Meetic的老板Marc Simoncini、通讯大亨Jacques Veyrat、影视发行公司Federation Entertainment的老总Pascal Breton、银行家Grégoire Chertok以及法国专业电影杂志《法国电影》(Film Français)的所有者Reginald de Guillebon等。此外,法国独立内容制作公司Banijay也有出资。



公共服务设施公司Seri 的总经理Eric Lenoir将任杂志执行主席,有人称他“拥有从创刊号至今的所有《电影手册》杂志,是个十足的怪才”。法国导演协会(SRF)现秘书长Julie Lethiphu将任总经理。


最近的销售数据表明,2018-2019年度《电影手册》在法年销量约为12000册,同比减少8%;国内外总销量约为15000册,同比减少7.5%。截至去年四月前,杂志收入约150万欧元,接近实现收支平衡。《电影手册》未公布细节账目,出资者也不愿披露具体数字,尤其对收购价格三缄其口。他们并不期待杂志增值创收,仅期望其运营能重回正轨,实现收支平衡、资金自给。



永远的“作者电影”


虽然这一政策或将遭到这一电影纯粹主义刊物内部的文化抵制,出资人们仍希望《电影手册》能够将重心转回到法国作者电影上。这将不会影响杂志持续关注世界电影,但他们确实计划邀请法国导演为杂志撰写文章,刊登法国导演访谈,或直接为法国导演发行特刊。


1960年代,影评人们从《电影手册》起家,纷纷成为导演,掀起了新浪潮运动。这本杂志无疑见证了世界电影史的辉煌年代,但商业规则不会因此改变,《电影手册》必须跟上数字时代的步伐,发行英文版,增加海外销量。从现在起,《电影手册》的多样化发展已经提上日程,未来,杂志将与伙伴公司合作出版图书;设立“手册”电影节、开展其他品牌活动;推出播客音频节目;组织“大师班”,推广电影教育。




拒绝成为下一个《首映》

在艺术电影受到商业巨制的重大冲击,网飞等流媒体平台也给电影市场带来诸多不确定性的当代,《电影手册》将忠于作者电影,不会步《首映》的后尘。


1951年,电影评论家安德烈·巴赞与雅克·多尼奥尔-瓦尔克洛兹创办《电影手册》。发行之初,杂志便因捍卫希区柯克与奥托·普雷明格等一众好莱坞导演而闻名世界。彼时,侯麦、特吕弗、戈达尔、里维特与夏布罗尔均为杂志撰稿。


安德烈·巴赞


在杂志发展过程中,它既有政治上激进的一面,也有迷影的一面。70年代初,《电影手册》喊出“革命文化阵线”的口号,不在杂志上添加任何剧照,也不撰写任何影评。而时至互联网时代到来前的80年代,奥利维耶·阿萨亚斯与夏尔·泰松将亚洲电影介绍给法国影迷,带领发现了电影新大陆。



影评人之虞


著名影评人、《纽约时报》撰稿人Richard Brody转载《回声报》报道并表示这一转向“令人担忧”。他认为这令人想起60年代初,特吕弗与戈达尔等因认为侯麦缺乏维护新浪潮运动的战斗意识而令里维特取而代之。“但在里维特时期,在保持战斗性的同时,至少手册仍在继续报道世界电影。


弗朗索瓦·特吕弗


问题是,这次他们想维护的是哪些法国导演呢?”Richard Brody认为出资人此举只是为了推广国家形象,他担心杂志重点关注可能成为“爆款”或成功行销海外的影片,而冷落资深编辑和影评人认为值得一书的优秀作品。


-FIN-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舍弃胶片的那一刻,电影已穷途末路

被尼古拉斯·雷捉奸在床,一个比银幕更邪典的蛇蝎美人


《寄生虫》,何以成为一部建筑电影?

影响力大过戈达尔?他是当今众多法国大导唯一的坐标

《阳光普照》:普照下的家庭,如何疗愈撕裂的创痛?


一部处女作,让他跻身当代拉美电影大师之列

制作一部年度最佳惊悚片,导演先成了一名文献学家


请为深焦口碑榜投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