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豆瓣9.5?因为我也想当这样的大人
---
《年少轻狂》 海报
作者 特洛伊
努力进修的业余影迷
微博 @dasisttroy
青春期的成长经历是五彩缤纷的,也是独一无二的。在这个螺旋上升式的过程中,懵懂不懂事的少男少女们,在现实世界中运用自己的那份纯真,来为自己,和自己的伙伴们构造一个理想的个人世界。改编自电影《年少轻狂》的BBC剧集《年少轻狂》则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爱尔兰式的中二世界。
康纳和乔克,两个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与学校其他学生格格不入,绝非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每天无所事事,不是在校内小打小闹,就是在校外调皮捣蛋。他们一起反对学校权威,一起抗议当地警察,一起行盗,一起抽烟喝酒。这类看似反社会的角色,在剧集中一次又一次挑战观众对小荧幕主流价值的认知,时刻用暴力,甚至是龌龊的方式来展现他们非主流的价值观。那么,这类非主流价值观和非主流角色人选是对,还是错?
不仅仅是康纳和乔克,近几年,该类彰显“非主流”价值观的青少年角色在小荧幕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频繁,比如《去他妈的世界》,《亢奋》等,一个个孤独、懒散、古怪、不合群的青少年纷纷利用自己的方法论,来向观众书写自己的故事。这样看来,小荧幕上对青少年的价值探讨领域和角色搭建似乎进入了转折期。
《年少轻狂》 角色海报
·有声反抗,反向成长
在《年少轻狂》里,康纳和乔克这两个傻乎乎的好兄弟,始终在为自己不被认同的价值观奋斗,无论是追求校长的女儿,还是在海鲜市场上偷错金枪鱼,一个个滑稽可笑的画面背后,实则反映了康纳和乔克在主流社会里的努力和反抗。
这种对主流社会的反抗是由内而外的,他们内心的诉求与外界社会的不认同产生碰撞,形成冲击,使得他们一次又一次突破主流社会的界限,打破规则,重新设计属于自己的游戏,而非跟随大流,为了得到认同,舍弃自我价值,变得平庸。
《年少轻狂》 剧照
这不仅仅是一场与主流社会的搏斗,更是一场与自我价值认同的博弈,他们来来回回,不断向前、向后,为自己在社会中争取一席之地的同时,又对自己所追求的价值打上问号,他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们是否能在这场艰难的路途上取得最终的胜利?
在身份设定上,作为工人阶层和差等生,与上层阶级和优等生这类角色相比,他们在人物上的塑造性更强,更具有流动性,因为这类人物的命运仍是不可知的,他们的路途充满了未知,他们的价值体系仍处于搭建状态,这同样为观众带来了必不可少的娱乐体验和自我反思,毕竟,每个人都拥有那份属于自己的“未知”回忆。以康纳和乔克为代表的“非主流”角色,在另一个程度上,也是一面关于青春期的镜子,照应着属于每个人的独家记忆。
青春期的不懂事和叛逆在《年少轻狂》里被一点点放大,逐渐唤醒了观众们脑海里那份深藏的,或者已经模糊不清的十六岁回忆,那些校园里的打闹,那些紧张得发抖的第一次约会,那些充满谎言的逃课经历,这些回忆可能是美好的,可能是心酸的,也有可能是难堪的,但我们都是康纳和乔克,这些经历是一段必要的旅程,旅程结束后留下的回忆才是最值得珍藏的。
《年少轻狂》 剧照
·年少友情,难能可贵
除开成长这个话题,《年少轻狂》里另外一个值得探讨的主题则是友情。两位分别来自破碎家庭的男孩,在成长路途中,通过找到彼此建立了自己的第二家庭。虽然他们之间的友谊在剧中时常被人嘲笑,连康纳的母亲也持反对意见,但康纳和乔克之间无条件的支持、理解和鼓励,如同一条坚固的绳索,将两人牢牢地捆绑在一起。
小荧幕对女性友情的刻画十分常见,比如《欲望都市》、《都市女孩》等,但对于男性友情的刻画则十分少见,仿佛刻画男性之间的友情成为了“禁区”,通常显得不合时宜。与女性友情的细腻相比,男性之间的友情更难以刻画,因为无论以传统的角度还是以现代的角度对其进行衡量,其中都非常直接、果断。
《年少轻狂》对于男性友情刻画的高明之处在于,编剧彼得·福特选择了一段人生中十分特殊的时期——青春期,来对这段友情进行刻画,青春期的友情纯粹、真实,基于这个设定,两人之间情感的描绘则相对容易,其核心是要刻画出青春期时期男生之间绝对的支持和鼓励,它体现在行为上,也体现在语言上,而当剧集以康纳第三人称进行叙述时,这份感情显得更加珍贵,仿佛观众在聆听一对高中好友的私密日记,默默进入属于他们的私人领域。
另外一部以刻画男性友情为核心的剧集《科明斯基理论》同样树立了典范,与《年少轻狂》不同的是,《科明斯基理论》着重刻画夕阳友情,相对于前者里的支持,《科明斯基理论》更强调陪伴。两部剧集从不同的年龄段出发,分别为我们展现了不同层面的男性友情的美。
《年少轻狂》 剧照
因为年少,所以轻狂。或许犯傻是成长经历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或许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康纳”或“乔克”与你一起反抗社会,或许无论主流还是非主流,根本没有对错可言,因为几十年后,当你再次回味时,那些美好的、心酸的、难堪的过往,都只是年少时期轻狂的影子。
编辑:申申
豆瓣:@Drzewo
-FIN-
往 期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