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娄烨,终于蓝了!

深焦DeepFocus 深焦DeepFocus 2021-09-13

一本书写了几十年,一本书成为当代文学大师
点击图片可收听本期播客





步入五月份,相信不少影迷们的注意力逐渐转移到了即将到来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但是就目前公布的片单来说,新片乏力,老片也少有特大惊喜,甚至连王家卫4K修复这种原以为百分百会来的片子都没有。与其对应着,影碟市场在本月看似也没有什么波澜,各家厂牌好像都沉寂着不发大招,但再小的月份也依旧有着发行的惊喜,下面让我们来回顾下五月份影碟发行的讯息吧。


作者:qw0aszx

影迷加碟友,既爱布拉哈格也爱汤米·韦素,有时候也会拍点自己的短片

豆瓣 @qw0aszx


✦五月碟讯



- 标准收藏八月片单 -


标准收藏在本月公布的八月片单仅为四部,也没有太重磅的内容,但依旧彰显标准一贯选片风格。



首先是瓦伊达战争三部曲中最出名的《灰烬与钻石》,CC曾在2005年将其与三部曲的另两部《一代人》和《下水道》一起发行过DVD套装,很可惜这次CC洗蓝仅拿出这部作为单片发行了。可惜在于《灰烬与钻石》的名气让其已有过不少蓝光版本发行,箭影也曾出过一版2K修复源的蓝光,而《一代人》和《下水道》这两部在修复完成后则几乎是没有什么蓝光版本发行过,除了波兰自家蓝光外就只有角川在日本发过一个三部曲套装。不过此次CC为《灰烬与钻石》附上豪华配置,毫无疑问可以洗掉其他版本。首先正片源自于一个全新的4K修复版本,音轨则是原始无损单声道。在花絮方面,CC除了找电影学者安妮特·英斯多夫全新录制一条关于本片影响力的访谈花絮外,均为之前DVD时携带的老花絮,包含了英斯多夫的评论音轨、2005年的瓦伊达访谈节目以及影片拍摄现场的新闻片片段。DVD时代带有的片场照片等内容的图片集倒是在这次蓝光中剔除了。


接下来是是枝裕的早期作品《下一站,天国》,这也是CC继《步履不停》后再次发行的是枝裕和作品。此片最初在2018年由万代首次在日本发蓝,BFI在2019年出品的是枝裕和四片套装中包含此片,相信也是许多碟友选择的版本,此次CC发行的版本也源自于这两个版本相同的2K修复版,附带原始无损单声道音轨。区别就在于花絮上的选择,日本蓝光发行时候拍摄了是枝裕和、伊势谷友介与井浦新的全新访谈内容,但BFI并未携带。BFI版除了老DVD就携带的删减片段和井浦新的访谈外,只有一条独家录制的评论音轨和与《下一站,天国》其实没太大关系的《如父如子》BFI映后是枝裕和对谈。此次CC的花絮就收录的全新访谈,采访对象则是是枝裕和、剧照摄影师锄田正义与摄影指导山崎裕,不知是CC独家录制还是与日本蓝光新采访有所重合。除此之外CC还找来电影学家Linda Ehrlich录制了一条全新的评论音轨,最后老DVD中的删减片段内容也照样带上了。



下面一部是凯瑞·福永导演的2015年作品《无境之兽》,此片也是网飞首次尝试以剧情片冲击颁奖季的作品,但也因为网飞出品而导致一直无实体音像发行,此次CC为全球首蓝。蓝光源自2K数字源,携带DTS-HD MA 5.1音轨,花絮部分均为全新配备。首先是一条福永与副导演乔恩·马拉德共同主讲的评论音轨,接下来是两段全新幕后纪录片。一段聚焦前期筹备,另一段聚焦拍摄片场,包含了大量演职人员的访谈,有导演福永、原著作者祖丁马·伊维拉、演员伊德里斯·艾尔巴与亚伯拉罕·阿塔哈还有制片人艾米·考夫曼、丹妮拉·塔普林·伦德伯格与里瓦·马克。除此之外还有两个新访谈内容,一段为福永与文化评论员Franklin Leonard的对谈,另一段为服装设计珍妮·伊根的采访。


CC八月最后一部也是我最喜欢的CC挖掘冷门时间,来自于纪录片大师D·A·彭尼贝克在1970年,于百老汇音乐剧《伙伴们》录制原声专辑的现场拍下的纪录片《原初卡司专辑:〈伙伴们〉》。此次CC蓝光源自于全新4K修复,并携带原始无损单声道音轨。花絮方面首先是一条全新录制的评论音轨,由《伙伴们》的歌词作者史蒂芬·桑德海姆主讲,同时一条2001年由导演D·A·彭尼贝克、演员伊莲妮·斯楚奇和百老汇制片人哈罗德·普林斯共同主讲的老评论音轨也一并收录。接下来是两个新的采访,首先是史蒂芬·桑德海姆、管弦乐师乔纳森·图尼克与影评人Frank Rich对谈,然后是一段由作者Ted Chapin主持的乔纳森·图尼克采访,主要讲述管弦乐的艺术。接下来是恶搞经典纪录片的美剧《纪录进行时》中对此纪录片的恶搞集“原初卡司专辑:《合作》”的完整收录,而且还携带了这个恶搞集内容的演职人员重聚花絮,包括了导演亚历山大·布鲁诺、演员约翰·木兰尼、芮妮·戈兹贝里、理查德·坎德、艾利克斯··布莱曼、宝拉·佩尔以及配乐埃利·波林。看起来《纪录进行时》给CC的一批纪录片发行提供了不少花絮素材,以后CC也可以按着它来重新洗纪录片发行了。


箭影八月片单 -


相较于标准片单的些许冷清,箭影的八月片单还是有些料的。首当其冲就是箭影已经暗示了好久,碟友们也期待许久的大卫·林奇版《沙丘》UHD版。



这套限量版首先是一张正片UHD碟,携带独家4K修复的院线版正片,以兼容HDR10的杜比视界呈现,音轨携带了原始立体声混音以及DTS-HD MA 5.1两条。箭影在花絮方面也下了力量,在林奇肯定不愿意出面的情况下依然制作了一批新的内容。首先在UHD正片碟中,携带了两条全新评论音轨,一条为影评人Paul M. Sammon主讲,另一条为放映室播客的主播Mike White主讲。接下来是一批DVD时代制作的老花絮,包括了2003年的幕后制作纪录片《沙丘的回忆》,2005年的聚焦本片美术、特效、实体模型以及服装设计特辑,带有制片人拉菲拉·德·劳伦提斯介绍的11段删减片段,最后还有1983年的宣传特辑《沙丘终点站》。接下来箭影配备了一张单独的蓝光花絮碟,收录了一批额外内容。其中最重磅的就是一个全新的纪录片《沉睡的人该醒来了:制作沙丘》,包含了演职人员的全新与老访谈内容。接下来是两段全新制作的特辑,一段讲述影片宣传时期发行的收藏品的《超越想象:推销沙丘》,另一端聚焦影片配乐的《实现预言:配乐沙丘》。除此之外,还有一批采访内容,首先是2020年新录制的化妆师詹内托·德·罗西访谈,其余均为老访谈,包括了2003年录制的制作协管戈尔达·奥芬海姆、2008年录制的演员保罗·L·史密斯访谈以及一段特效化妆师克里斯托弗·塔克访谈。然而大家本来以为绝对会带的,也是大家对这套发行最期待的内容之一——电视加长版的收录却不见踪影,之后箭影的制片人James Flower在推特上证实,因为电视加长版的北美发行版权被收回,导致无法继续发行,因此最终没有带成这个加长版。毫无意外,此确认一出后,众多碟友回复抱怨为何这套发行是北美英国同时发,也有不少碟友质疑为何不能够英国版本专门多做一张电视版的碟。不过如果只是北美版权关系的话,那碟友们还有希望,因为德国碟商Koch Media也在自己进行对《沙丘》发行的准备。就算不是新修复,也希望能够将加长版以真高清的规格带上发行。



接下来是两部亚洲片的发行,首先是大映在1969年推出的情色悬疑作《盲兽》,改编自江户川乱步的短篇小说。此片为全球首次洗蓝,也是箭影出的第五部增村保造作品了。正片源自于高清转录,配备原始无损单声道音轨。花絮均为全新录制,包括亚洲电影专家Earl Jackson主讲的一条评论音轨、汤尼·雷恩的一段影片介绍分析以及日本文字与视觉研究学者Seth Jacobowitz制作的一段视频论文。然后是2003年推出的韩国恐怖片代表作品,来自于金知云导演的《蔷花,红莲》。此片之前蓝光所用的高清源均不相同,Tartan在2009年最初发行的英版有着严重DNR,整体画面可谓是毫无细节,十分模糊。而Contents Zone在2013年发行的韩版则细节要好很多,但是画面有着特别明显胶转磁留下的瑕疵,加上数字锐化使得画面不大自然。而Capelight Pictures在2019年发行的德版画质则更进一步,虽然并非什么全新扫描的细度,但呈现出的是一个较为自然同时也留有令人满意细节的画面。可惜此次箭影并非进行了全新修复。正片依然写着高清转录源,希望是德版所用的那个源吧,音轨方面则配备了DTS-HD MA 5.1以及无损立体声双音轨。此次箭影增加了一些全新录制的花絮内容,包括了韩国电影历史学家Pierce Conran与影评人James Marsh共同主讲的一条评论音轨、Pierce Conran关于金知云风格的一段视频论文、文化历史学家Shawn Morrisey关于韩国影片中民俗传说的视频论文和类型片历史学家Kat Ellinger关于本片恐怖片元素的视频论文。其余箭影还将韩国DVD时代就有的海量花絮一并收录,包括金知云分别与演员和工作人员的两条评论音轨、幕后制作特辑、片场画面、NG片段、场景设计特辑、配乐特辑、CGI特辑、海报设计特辑、演员采访、带有金知云评论音轨的删减片段、金知云对本片的分析采访、金知云对恐怖类型想法的采访以及一段以心理学家角度分析影片中涉及到真实精神内容的花絮。



下面一部是没太大名气的1971年B级片《撒旦的兄弟》,源自高清转录并配备原始无损单声道音轨,应该就是与Mill Creek在2013年发行的双片套装中携带的此片为同源。花絮方面则全都全新制作,包括了作家Kim Newman与Sean Hogan的评论音轨、影评作家David Flint制作的视频论文以及对主演乔纳森·埃里克森·艾斯利和艾莉森·摩尔的全新访谈。紧接着又是一部得到箭影代理发行的新片,用摇滚混搭小清新的2020年音乐喜剧片《美式晚宴》。高清源正片携带了DTS-HD MA 5.1音轨,花絮除了一条全新录制的导演、制片以及演员共同主讲的评论音轨外,仅收录2020年加拿大国际奇幻电影节以及2021年潘丹斯电影节两段映后Q&A内容。



尤里卡五月将发行三部作品,其中MOC电影大师系列收录《马布斯博士的一千只眼》与《柔道龙虎榜》。


箭影本月片单最后是一个赛尔乔·马蒂诺三片套装,包含了1971年的《蝎尾谋杀案》、1972年的《黑猫之眼》和1975年的《少女命案疑云》。这三片之前箭影都早已单独发行过,此次洗成套装仅是带上了全新封面设计后打包来卖,实际配置和之前单发的碟完全一致,没什么新意。


- 碟影传媒入选博洛尼亚修复电影节-


碟友们应该对博洛尼亚再熟悉不过,这个意大利城市有着一个全球顶尖的修复工作室,为无数影史经典做出了抢救性的修复工作,呈现出一个接一个高质量的4K修复(虽然也因为直接使用lut导致的调色效果而受到大家诟病)。但碟友们可能并不知道的是,博洛尼亚的资料馆除了进行影片修复外,还举办一个修复电影节。这个电影节不仅专门放映经典或者是被人遗忘的老片,并且致力于将其以精致修复过后的样貌呈现给观众,为电影的修复进行推广宣传。也正是如此,修复电影节设立了DVD大奖,专门颁给将这些精致修复呈现给广大观众的音像制品发行商。这个DVD大奖今年是第18届了,而碟影传媒发行的三部西影厂作品《黑炮事件》、《孩子王》与《盗马贼》的蓝光入围了今年的最终名单,成为首次入选博洛尼亚修复电影节DVD大奖的中国大陆碟商。这个名单入选不仅要电影本身的影史重要性,还需要音像发行本身音画质量的过关。今年的最终名单中不乏标准收藏、箭影、Kino、二跑、Re-voir、Flicker Alley等老牌发行商,不论最终是否能够获奖,在国内影碟发行重重困难下走到现在的碟影传媒,能与这些著名厂牌的发行一起并列竞赛,就已经是令人十分骄傲之事了。



说起国内影碟发行的困难重重,不得不说一个遗憾的消息,碟影传媒的《海上花》就碰上了意料之外但无可奈何的问题,并且在五月宣布取消发行。虽然取消发行也不是第一次,但这次特别可惜就在于,碟影本来为其准备了一个极其豪华的配置。在原始计划中,会单独携带一张收录大量独家内容的花絮碟,而且其中已有不少花絮已经完成了制作。我之前在CC的《海上花》花絮配置中就有提到碟影,因为碟影的花絮配置与CC的其实恰好可以对标。首先CC携带了一段28分钟的汤尼·雷恩的影片介绍访谈,而汤尼·雷恩也在去年疫情期间,于自己家中为碟影版录制了一段内容相近的访谈花絮,剪辑完成后时长33分钟。


碟影版汤尼·雷恩访谈花絮截图


接下来,CC花絮中最重磅的应该就是有关《海上花》幕后制作的全新纪录片《美化现实主义》,其中包含了当年拍摄时的珍贵片场画面,以及摄影师李屏宾、制片/剪辑师廖庆松、美术黄文英以及录音杜笃之四人的全新访谈内容。而碟影其实在去年也同样找来了李屏宾、廖庆松、黄文英以及杜笃之四人,在台湾进行了全新的访谈内容录制。相较于CC将采访内容剪辑在一起,并且内容重点聚焦于《海上花》一部作品的幕后经历,碟影版分开的四人采访显然囊括了更多,不仅只是有关《海上花》,还讲到各自与侯孝贤合作那么多年的经历与创作理念,同时还讲到了这次4K修复的幕后,并发表了感想。四人访谈剪辑完成后的内容加起来有113分钟之长,仅从讨论到的内容量上就彻底碾压了CC的37分钟纪录片。


碟影版廖庆松、李屏宾、黄文英、杜笃之访谈花絮截图


同时,CC的纪录片中还携带了一些当年拍摄的现场画面,其实这次碟影也拿到了这个当年片场纪录片的素材。这个片场纪录片时长24分钟,无任何访谈,是纯粹片场状态的纪实,可以看到许多重要戏份的现场拍摄样貌。不同于CC选择仅将部分剪辑进纪录片,碟影原计划是将其完整放入碟中。


《海上花》片场花絮截图


最后,CC并未全新采访到侯孝贤,而是从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口述计划在2015年拍摄的侯孝贤访谈内截取内容制成了一段13分钟的访谈。碟影版原来预计携带的侯孝贤访谈也是相似形式,来源于之前老访谈拍摄素材的重新剪辑。2012年中国电影资料馆曾经做过一次侯孝贤影展,并且邀请了侯孝贤本人来到北京。当年时光网的拍摄团队就有幸对侯孝贤做了一次采访,并且拍摄下了近一个半小时的视频内容。碟影版的这个侯孝贤访谈就授权自时光网的这些素材并进行了剪辑,在41分钟的时长中,侯孝贤讲到了自己生平、创作幕后、导演理念以及对电影本身看法等等丰富内容,可谓是一场极其生动的大师班。


碟影版侯孝贤访谈花絮截图


除去这些可以与CC版对标的花絮内容外,碟影原先还准备了其他的访谈内容,包括女主演羽田美智子、日本导演是枝裕和以及著名作家、编剧阿城。其中前两者因为发行取消也取消了拍摄,而阿城的访谈则是在发行取消前刚刚拍摄完成,但还未剪辑。阿城的这个访谈也是远远不止谈论到当年在《海上花》前期帮助到侯孝贤的经历,还对侯导甚至是台湾新浪潮其他作品和导演都有发表自己的看法,也讲到了自己对于电影这个媒介的一套认知和看法。


碟影版阿城访谈素材截图


除去上述的独家花絮内容外,原来打算将《海上花》提升到最重磅的配置还有一个操作,那就是直接升级成UHD发行。虽然《海上花》的4K修复细节不尽人意,但是碟影与嘉耀对片方提供的4K素材研究后认为,UHD所携带的HDR会为这样一部十分依赖暗景的电影有着绝佳的呈现加成,于是打算加一张携带杜比视界HDR以2160p分辨率呈现的UHD正片碟。搭配海量花絮与4K呈现的三碟豪华配置,以及原计划黄海设计的全套影碟包装封面,毫无疑问可以说是《海上花》的全球最佳版本,然而现在都无法实现了。只能说之后有机会的话,希望可以将一些剪辑完成的访谈花絮单独放出来。



虽然《海上花》的取消令人遗憾,但碟影未来的发行还是会继续,比如上图就是黄梓导演为碟影的《小伟》蓝光录制评论音轨的现场照。《小伟》的蓝光除了这条导演评论音轨外,还会收录一些十分特别的惊喜内容。而之前所公布的一大批经典名作的发行也在逐步进行之中,比如考里斯马基的《浮云世事》与《没有过去的男人》就离发行不远了。因为考里斯马基属于那种从来不对自己影片做过多解释的人,他的影片音像发行一直没有太多花絮搭配,因此此次碟影专门找来了老朋友汤尼·雷恩为两片录制了独家访谈。而不少人都在急切等待的《阿基拉》UHD则还要再多等一会,碟影原始想让黄海为其设计一个全球独家的影碟包装,甚至连日本片方都基本认可了独家进行设计的操作,然而因为大友克洋此次对《阿基拉》的所有新修复发行有着绝对的参与以及决定权(这也是为何此次4K修复UHD全球所有版本的设计、包装以及内容都基本一致),因此这个全新设计的计划最终还是没有通过。但是碟影依旧是在一些地方争取到了更多内容,相信会让碟友们十分惊喜。最后,碟影还在近期拿到了环球公司的授权,将在未来独立制版发行《谜中谜》的国版蓝光。这也是好莱坞五大公司首次开放给中国大陆的独立厂牌,让其以自己厂牌的模式进行独立制碟。希望这个模式开放后,能有更多大制片厂的经典作品能够得到中国大陆版本的蓝光发行。



-简短碟讯 -


五月份有几个比较重要的UHD发行信息公布,首先是继续着挖掘环球片库的Kino,继《历劫佳人》UHD后宣布了三个新的UHD项目,前两个是吴宇森进入好莱坞后首次拍摄的动作片《终极标靶》以及索德伯格在1998年推出的《战略高手》,均为全新4K修复加上杜比视界HDR的版本,其中《终极标靶》还经过摄影指导认证。另外一个则是柯南伯格的《东方的承诺》UHD,而且这部2007的电影并非胶片洗印后期,是2K数字中间片完成的,加上蓝光以现在眼光看来感觉也不是特别锐利了。就在大家都怀疑会不会是中间片放大的时候,Kino给了大家一个惊喜,确定将会对此片的原始底片进行全新4K扫描制作一个新的拷贝。但同时Kino也回复了说柯南伯格拒绝录制新评论音轨或者访谈花絮。接下来是来自映欧嘉纳的《乱》UHD发行,黑泽明的这部史诗巨作在2016年完成4K修复并推出过蓝光。虽然经过摄影监督的认证,但是Éclair完成的修复调色比起之前所有版本都明显严重偏向了青蓝色调,虽然没有博洛尼亚式那种黑阶也完全被破坏平衡的样貌,但依然被不少影迷吐槽。此次映欧嘉纳新发行的UHD将这个4K修复以2160p的规格呈现,虽然带上了全新杜比视界的HDR,但是总体调色倾向应该不会变动。花絮内容则和之前蓝光一样,包含一批纪录片和访谈内容,还有克里斯·马克拍摄的纪录片《黑泽明》的2K修复版正片收录。最后,尖叫工厂公布了《变形金刚大电影》的UHD发行计划,此片在2016年由尖叫工厂主导进行了全画幅底片的6K扫描并且4K修复,当年蓝光收录了全画幅打开的1.35:1版本正片以及正确画幅的1.85:1院线正片。此次发行的UHD也是基于2016年的修复,并带上了全新杜比视界的HDR加成,但可惜的是UHD仅收录1.85:1的院线版画幅正片,喜欢看到更多画面的全画幅版本粉丝要失望了。



为了纪念森田芳光导演诞辰70周年,日活与森田芳光事务所联合推出森田芳光诞辰七十周年蓝光大套装,具体配置依旧在最终确定之中,但应该是会网罗森田导演一生的所有27部长片作品,可谓是十分齐全的大套装了。不过最终定价也肯定会十分昂贵,而且大概率无英文字幕也会劝退不少人,但在没有更多选择之下,这个套装显然是粉丝们必入的重磅发行。



尤里卡本月发行的片单极其匮乏,像是没有东西发强行憋一点出来。其中值得关注的只有这套早期环球电影第一辑,看来是没片发了之后,学着Kino去向对独立厂牌十分友好的环球片库中挖掘了。此次第一辑收录了三部默片,包括4K修复的《沉思苦虑》和《史金纳的衣装》,还有2K修复的《荣誉之盾》,其中前两片已经由Kino发行过美版。尤里卡套装的配置说的十分含糊,三部影片只写了均配备评论音轨,感觉很有可能是前两片的授权自Kino蓝光做的评论音轨,然后自己录制《荣誉之盾》的。不过此套装最令人好奇的是来自于环球早期片库的一系列额外影片素材内容,还包含了默片专家与电影历史学家的分析花絮,不知道具体会有什么有意思的内容。除去这个之外,尤里卡还会在八月发行1979年的B级片《预言》以及一部2019年的埃塞俄比亚运动片《逆风奔跑》。前者找了影评人录了两条新评论音轨,同时还收录编剧大卫·斯勒茨和默剧演员汤姆·麦克洛克林的新采访,这两条看起来像是授权自尖叫工厂在2019年发行此片时制作的新采访花絮,但为啥一共六段新访谈只授权了两段也是令人疑惑。



Massacre Video日常溜粉,去年三月公布即将发行的《黑太阳731》4K修复,在经历了升级成UHD发行的消息后继续了无踪迹。一直到今年五月,Massacre Video的推特发了一张三片效果图,基本敲定了将黑太阳系列的后两部也会一起发行,然而这些预告要什么时候才能最终成品发售,那谁也不知道,只能慢慢等了……



- 五月碟评 -


• 《苏州河》2K修复台版蓝光


作为内地第六代导演中极具个人特色又拍片十分大胆的娄烨,虽然在华语影迷之中地位极高,但在国际海外的电影界中一直处于一种较为尴尬的位置。应该正是在海外影迷群体中不温不火,让并非低产的娄烨至今没有一部作品得到高清的蓝光发行。终于到了今年五月,这个尴尬的情况被彻底打破,在去年进行了院线重映之后,《苏州河》的2K修复版在台湾得到了蓝光的发行。



根据《苏州河》修复版开头的信息,这个2K修复版其实在2015年就完成了,但其实一直也没有走过什么大的展映或是重映。若非台湾去年进行院线重映,甚至可能都没有太多人知道本片进行了修复。修复版开头写明此次修复源自存在德国的Babelsberg制片厂的16mm原始拍摄底片,由柏林的Screenshot AG公司进行2K扫描。说明此片的原始底片当年在后期时候就运到了德国的制片公司保存,加上前段时间完成的《小武》4K修复,源自于几年前在香港寻回的原始16mm拍摄底片,这不得不让影迷们幻想,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这些内地独立电影种,有多少的原始素材其实是至今保存完好未被没收,等着未来进行保存修复?《苏州河》这次经过扫描后在The Post Republic工作室进行了修复的除尘工作,专业调色师Moritz Peters进行了色彩校准,同时由Mieke Ulfig对全片的标题和片尾字幕进行了数字的2K分辨率重构。这个修复版在台湾重映之后上架了流媒体,和之后发行的蓝光相同,与早期的DVD一对比就可以看出明显的细节提升。如下图这些对比,上方为DVD截图,下方为此次修复源的截图。早期DVD明显转录于洗印几遍后的放映拷贝,画面些许变形,色彩也有些发绿。此次修复源自原始底片后将变形修正,色彩方面也不再那么绿,相较于之前DVD左右边缘多了画面,但是上下少了一些。



虽然影片有着大量娄烨风格的手持镜头,但是高清带来的细节加成还是很有效的,在人物一些特写中最为明显,比如下面这组对比中的发丝以及皮肤。



同时原始底片扫描也带来了更多亮部和暗部的细节,不再像之前DVD那样会出现暗部过黑无细节的状态。



台湾的重映发行方去年提到之后会发行DVD,但是没有蓝光计划,还好后来改了想法进行了蓝光的发行。这张台版蓝光仅收录2K修复版的正片,无任何花絮。虽然16mm拍摄的画面对影碟的编码有很高的要求,但好在片子仅长79分钟,一张BD25足够以合适的码率容纳下。台湾制碟的编码一向质量参差不齐,但好在此次并未出现太大问题。仔细看的话,有些时候画面上的胶片颗粒看起来像是在怪异地流动,但还好并不太大影响观感。音轨方面之前宣传和背面写的是一条2.0一条5.1,但实际上两条都是原始混音的2.0轨,只是一条Dolby TrueHD一条DTS-HD MA编码。作为娄烨第一部得到蓝光待遇的发行,虽然并非完美,但相信许多碟友们已经毫不犹豫已经购入了。



• 《阮玲玉》4K修复美版蓝光


《阮玲玉》当年上映时因为商业原因被剪短到两小时,直到DVD时代经历了修复并将被删减的部分补回重新创作出了一个完整的导演剪辑版。但像一大批DVD早期制作的港片修复一样,当年仅以标清规格进行的转录与后期。到了蓝光时代,星空一开始将自家片库授权出去发行蓝光之时,压根不愿意多付钱做新的修复,只用库存有的数码带子进行使用,因此产出了一大批标清源放大制成的蓝光,关锦鹏的《阮玲玉》与《胭脂扣》很不幸就以这种姿态向碟友呈现。结果一过就是近十年,一直到了2021年,总算轮到了《阮玲玉》与《胭脂扣》进入了星空正规修复片单,在博洛尼亚工作室(估计是香港分部)的处理下,由关锦鹏监督源自原始底片完成了4K修复。



北美发行商Film Movement在年初公布重映计划之后没多久就公布了蓝光的发行,然而它家的碟经常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质量差的编码导致《迎春阁风波》细节受损,或是《空山灵雨》因为没有对源进行家用1920横向分辨率匹配导致画面左右有裁切。好在从蓝光网的官方碟评中截图来看,1.85:1的画幅得以保障,编码压缩虽然看起来有瑕疵但也没有十分离谱。从下面这个截图局部放大对比中可以看出,上面那标清的老蓝光细节被下面全新4K修复虐得体无完肤,提升巨大。



但可惜的是,此片修复看起来又成为惨遭博洛尼亚式调色的一部,虽然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严重偏色以及黑阶变灰变青等全片调性的数字性改变,但依旧有被篡改的迹象,最明显的就是黑白的段落,如下图这三个对比。



由这些对比可见,之前版本中黑白段落是并没有进行颜色偏向的纯黑白,然而此次博洛尼亚调色后的版本均变成了带着黄色“怀旧”调的样貌。而在彩色片段中,全新调色的色彩偏向也不尽相同,糟糕的有原来冷色调被直接蒙上黄色滤镜式的调整,如下图。



但好在仅从截图和之前修复版预告来看,这种镜头可以说并不多,大部分时间画面的调性并不会引起直观不适,高光的偏黄以及暗部的灰度拉高都保持在自成一套风格体系之内,能够令人接受。下面这些对比,上图均为老蓝光源,下图均为此次4K修复蓝光截图。



既然刚才提到了上海电影节,那么本月影碟文章结尾就来稍微说一下本次上影节的老片修复吧。我在开头也提到过,今年4K修复单元实属拉垮,阿普三部曲这种2015年修完后这么长时间才拿来放的不说,《我的野蛮女友》这种新千年后的商业片都被拉进4K修复单元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其实今年修复的精华在向大师致敬单元的杨索影片,此单元中的《清唱剧》、《无望的人们》和《静默与呼喊》均为今年上半年匈牙利资料馆全新完成的4K修复,并且这些新修复在上影节的展映将是全球首映。当然了,4K修复单元中的《战场上的快乐圣诞》也是一个重磅。大岛渚此片之前的所有蓝光版本均源自于一个老的高清修复转录源,上影节在2016年放映的也是这个版本。去年箭影发蓝光时为何不全新进行的原因现在看来很明显了,此片不像在冲印法国完成而最后由法国进行4K修复的《感官世界》。《战场上的快乐圣诞》冲印在日本洗印厂完成,因此原始底片也在日本。日本本土这些公司修复本来就有着封闭性,所以直到今年日本才自行完成4K修复。加上此片的所有海外发行又是被另外代理走,而非直接来自于日本本土,也让海外第三方向海外版权方授权进行修复不可能,因为海外版权方自己手上也没有原始的拍摄底片。此次上海电影节能够成功放此修复版,是同时与海外版权方映欧嘉纳和握有4K修复版的日本本土片方双方都进行沟通授权才成的,实属不易。然而从之前日本大岛渚展的预告来看,这次新修复的调色很可能又会引发不小争议,我这次也十分想要大银幕去见证一下这个全新的版本。希望这个4K修复版之后能够在除了日本外进行蓝光或者UHD发行。


编辑:烘箱

世界很烦也很可爱



-FIN-

深焦·收藏系列

2021年4月影碟收藏指南

2021年3月影碟收藏指南

2021年2月影碟收藏指南

2021年1月影碟收藏指南

2020年12月影碟收藏指南


2020年11月影碟收藏指南

2020年10月影碟收藏指南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