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要花五千块钱,去电影节看老片??

深焦DeepFocus 深焦DeepFocus 2022-05-09

喜马拉雅APP订阅 深焦Radio
苹果播客订阅 深焦DeepFocus Radio

我们为什么如此需要

电影节?



作者:王炎

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教授



正值北京电影节开幕之际,影迷又活跃起来了,电影一时间成为热门,什么经典修复、大师致敬之类,网传抢票秒杀攻略,热闹非凡。浏览电影节长长的片目,盘算着哪部影片值得去影院看,脑子里却浮现出一部冷门小片。


这是部老早就下载的片子,早看过多时了,却挥之不去。也未见有过隆重推广、或好评如潮之类的影讯,此片仍让人一睹难忘。2019年出品的《助理》(The Assistant)是美国导演基蒂·格林(Kitty Green)的第一部故事片,以前她只拍过两部纪录片,该算刚入道的新人,却能将记录风格特有的冲击力,运用到这部90分钟的片子中。


导演:基蒂·格林


其实,这部影片几乎没啥情节,讲一位新来的办公室女秘书一天的忙碌。无非是复印、打字、煮咖啡、订机票,在会议室沏茶倒水、清理冰箱的饮料、迎来送往之类,这几乎是影片的全部情节了。主角在这些琐事的间隙,只有稀少的对话,而音效大多是背景音,复印机的噪音、电话铃声和含混的说话声等。谁能看得下去这种片子?可一旦入戏,你会感觉像一部惊心动魄的动作片,眼睛一秒不舍离开银幕。怎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导演是怎么实现的?


《助理》剧照

首先,以记录片风格拍故事片,导演设定明确的叙事视角,镜头严苛地限制在主人公简(Jane)的视域内,丝毫不肯游离到她心理经验之外半步。声效、用光与变焦都依据这位小秘书的主观经验,比如她心思聚集在一件琐事上,镜头就变焦让周围环境虚化,同时,背景谈话也随之变声模糊起来,与她的视听感觉同步。


导演严控故事的讲述方式,拍摄自律而精准,一定要以第一人称叙事,故事一定限制在叙事者的心理过程之中。每一段思绪、每一缕情感、每件事的判断,导演都不让简说出来,更不肯付诸独白、画外音讲述情节,单靠镜头调度而产生紧张、悬念。导演格林信任女主角的表演能力,使用大量脸部特写,让表情说话。


《助理》剧照


我们看过太多的国内影视编导对观众不信任,无论电影还是电视剧,唯恐观众看不懂情节,不了解编导的良苦用心,不惜苦口婆心,掰开揉碎地细细道来。他们绝不肯给叙事留白,务求讲解无死角。有的影片仍担心观众跟不上进度,索性加画外旁白,像街道大妈一样体贴入微地领着观众的手,一步一回地悉心讲解。最经典的例子是电影《烈日灼心》,本来一桩简简简单单的案件,啰啰嗦嗦讲了近两个半小时,还怕观众没懂,不惜狗尾续貂,配上评书做画外音,用古老的口头叙事解读20的声光艺术。更夸张的是,导演意识到国外流行同性恋题材,便生拉硬扯塞进同性暗示。由于编导的话太密,电影时长装不下紧密的情节,所以中国影人越来越多去拍电视剧,一上手便驾轻就熟,如同以影像媒介拍话本或长篇评书一般,百姓喜闻乐见。

影片《助理》没有絮聒的情节展现,观众只听到运动鞋蹭到地板、电梯门的开合、模糊难辨的耳语等,都是办公室日常噪音,如同自然空间里的噪音一样平凡。整个银幕上的世界完全由主人公简的感知构成,所有镜头、音效、灯光的调度,都在摹拟她平常一天里的所感、所遇和所想。格林自觉抛弃好莱坞经典叙事的核心要素:一个好故事、一个经典的人物、跌宕起伏的线性情节、反拨突转的悬疑、以及流畅隐形的剪辑等。她尝试不靠大起大落的情节,而靠影像和声音模拟不同心境下的视觉和听觉,让观众移情于角色的经验世界,与人物情同此心,一道经历办公室的冗繁琐碎,心境的波澜起伏。


《助理》剧照


银幕上的世界完全是由女主人公的感知结构出来的,其他的人与物都作为被感知的对象。男老板的专横霸道只通过声音传递出来,而不肯给他一个镜头,泄露了简不愿正视上司的心境。男性同事的所作所为也经由简的情感过滤、改写,这才是真正的女性世界,而非很多女性电影仍以男性感知为参照,以突出性别差异将女性符号化。此片绝非精心打造一个“女性视角”,这就是简的主观世界,既是个人的,同时也是女性的。格林追问客观写实与主观虚构之间真能划界吗?主观镜头恰好可以呈现心理写实。这部影片也有社会指涉,创作背景是全美国如火如荼的 #MeToo# 运动,那时,好莱坞大佬哈维·韦恩斯坦刚好被曝性丑闻,此片直接影射这一事件。


除了《助理》之外,还有2020年赵本善的金狮奖作品,两部电影都非常精彩,堪称电影史的症候作品。她非常大胆地使用极简的记录风格,全然不顾好莱坞经典叙事所强调的镜头用光、剪辑流畅、叙事节奏张弛有度之类,而生硬地运用新闻采访风格:固定机位、自然采光、演员直面镜头、大段独白,对经典程式毫无敬意,作品的力量却丝毫没有打折扣。赵与格林非常不同,她更依赖剧本的冲击力与演员的功力,但最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倒是她毫无虚饰,有女性特有的“强悍”率真,如此果断、直接,整部影片干净利索,没有任何游移不定、拖泥带水。一看便知是女性作品,却又丝毫不落入关于女性刻板的陈词滥调。


2020年金狮奖作品剧照


两位女导演自觉与好莱坞经典叙事保持距离,但不意味着她们走欧洲艺术片风格的之路,好莱坞商业与欧洲艺术风格对她们并非两者选一,也非二者融合。其实早在1970年代,新好莱坞便已融合了好莱坞片厂与欧洲新浪潮两类极端风格,出现了一批新锐导演,科波拉、西科塞斯、斯皮尔伯格、斯通和卢卡斯等,他们吸纳欧洲风格,改良经典叙事,创造了好莱坞又一次黄金时代。


如今电影已经数字化,美国商业片与欧洲艺术片两种风格,只不过是胶片电影的巅峰形式。从胶片到数字出现一个巨大变量,原来胶片材料一度占据电影预算的相当部分。而到数字时代,拍摄和剪辑已无材料成本,只有时间和人工成本。原来普通时长非胶片电影,总镜头数一般不过500-700个,而数字电影,总镜头数有时多达数千个。格林在拍摄和剪辑《助理》时,可以完全不用考虑胶片的浪费,只要多架摄影机,多花时间在剪辑上。电影镜头都非常短,节奏非常快。观众可以通过飞速变化的景别和跳跃的场景,体味女主角的恐惧、被冒犯、隐忍和烦闷这些细致入微的情感。如再加上电脑特效,数字所带来的绝不仅是技术条件的改变,而是电影美学的深刻革命。如今,我们被抛回到问题的原点,重新面对巴赞在1950年代提出的本体论问题。近年来,很多国外电影不仅在情节和主题上提出新议题,更在电影语言上不断创新,通过作品探寻这个根本性的问题:数字电影是什么?


《助理》剧照

反观我们的影视导演,仍忙于“初级阶段”的粗放型创作。如果略过第五代的辉煌,从此之后中国电影的总趋势是走低端路线。不少人把原因归咎于审查制度或市场商品大潮,那么如何解释苏联在严格的审查制度下,曾创作出像《静静的顿河》这样超越所有时代的最伟大的文学作品?又怎么回答苏联为什么能给世界贡献出奠定电影史基石的大师爱森斯坦呢?如果说资本主义商业文化毁了电影创作,为什么欧美国家有如此辉煌、令人骄傲的电影史?所以,不该将艺术想象力的匮乏,归结到政治制度上去。


中国新一代年轻影人,在技术上不比任何人差,但却对电影艺术缺乏理解和把握。要么摹仿西方电影理念,只得其形而不得其神,制作虚张声势、娇柔造作的艺术电影,内容不知所云,形式不接地气。要么混搞些泰囧之类的搞笑俗片,其实那不是电影,而是电视综艺的电影版。近年还有新锐影人的小制作,比如2021年有一部叫《小伟》的影片,曾热闹一时,在小圈子里引起轰动。但质量实在差强人意,很业余、很粗糙,好似家庭自拍摄像。拿这类电影去国际影节,策展人美之名曰“独立风格”。如今这一标签已经成了“艺术水平不及格”的委婉说辞。


《小伟》剧照

中国影视题材之中,群众最喜闻乐见的还是家庭伦理或人际关系,比如婆媳矛盾、儿女情长、办公室政治之类的电视剧,非常流行。这类作品其实是用平庸的镜头和声轨,讲冗长、煽情、催泪弹式的故事,编导的想象力局限在最切肤的直接经验上。另一类流行题材是历史剧或主旋律,镜头语言和影像风格也一样保守和滥套,似乎最高的艺术标准就是讲解不留死角,把故事掰开了揉碎了讲个清楚即可,毫无风格追求。


所以在我们的伦理剧里,仍能看到20世纪初文明戏的痕迹,历史剧也残留着评书、话本的影响,这便是我们当下的影视艺术生态。两类热播的题材无论在影像风格上还是在情节内容上,都高度类型化,到了陈词滥调的程度。而影视作者却对电影最基本和最流行的类型——犯罪悬疑和动作片——仍难以驾驭。虽然有青年导演意识到了拍警匪、动作等型片是基本功,属电影工业的基础所在。比如刁亦男拍《白日焰火》,就比较成功。我近日看过一部2019年的影片《除暴》,此片选材非常好,以1990年代国内几个影响巨大的重大案件为原型,把几桩案子糅合在一起,讲成一个故事,非常好的点子。影片开头20分钟很压得住,外景尽量复原90年代中国城镇的氛围,所以开头部分看得很兴奋。后来情节往下发展,编导有点沉不住气了,要挖掘案件中的人性深读,让角色大段对话探讨人生,同时又忍不住摹仿香港、韩国犯罪片的成熟套路,结果电影越看就越不对劲了,地域特色渐失,故事背景越来越模糊,分不清是港片还是国片了。


《除暴》剧照


为什么说拍犯罪类型是基本功?这个类型最重要的是研究刑事案件的档案和犯罪细节,从最细微处寻找能戏剧化的闪光点,用光影编成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而犯罪细节最能表现一个社会的人情世故和冷暖。就像学术研究先得做大量田野工作,然后去阐释大的思想主题一样。如果沉不下去,不愿意在细琐边角的小事上费心思,总迫不及待地回答终极性的大问题,就拍不好这最基本的类型片。法国导演让-皮埃尔·梅尔维尔(1917-1973)给犯罪类型创作了最典范的作品,他在展现某些犯罪细节时,可以不厌其烦,而在另一些情节上却一带而过。在快与慢之间变化节奏,在繁与简之间剪辑得当,是犯罪片成功的要素。希区柯克则示范了另一条路线,运用声光特效,营造心理悬疑和神秘气氛。

电影与电视剧不属同一种艺术,有不一样的审美要求。电影像短篇小说,需要鲜明的形式感,在90到120分钟之间,仅仅讲清楚一个故事远远不够。如同短篇小说只满足讲清楚一件事,则与日记无分别了。电影也要求有艺术的形式感,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多线索平行叙事、如何闪回、如何预叙等,不能像平庸的电视剧,在每集结尾处留个情节包袱就可以了。如今,国内的电影越拍越像电视剧,好电影就是能讲催人泪下的故事。而英剧、美剧越拍越像电影了,声光语言越来越讲究。可见艺术追求的差距,观众趣味的落差。


这不是说中国没有优秀电影作者,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影坛上,姜文都称得上顶级导演。除了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之外,他的每部作品上映时,几乎都遭一片嘘声,成了票房毒药。但随时间的推移,其作品影响会越来越深远,成为电影史或大众文化的偶像。经得住时间考验不是偶然的,姜文的见识超过身边的人,独自走在时代的前面。比如一直不被看好的影片《一步之遥》,姜文以回溯中国电影史的路径去追问电影的本体论,电影到底是什么?它如何能用影像和声光去表现真实?如何不同于其他艺术、以独特的方式再现我们的世界?这种野心不是其他中国影人所具有的,年轻作者未必会去模仿他,因为他不可复制,无法模仿,甚至难以理解,他才是法国新浪潮所定义的“作者”。


《一步之遥》剧照


但是,我们的文化生态对他不友善。普通大众喜欢通俗艺术一点都不奇怪,属人之常情。可是,无论创作还是接受都应该有个文化分层吧?至少该有少数观众为卓尔不群大声喝彩吧。我们今天的现实却是大家一窝蜂地赞美平庸,文化生活才单调的令人窒息,院线根本没有电影可看。偌大的都市毕竟有高品味的影迷,他们不满足在电脑上看下载的影片,北京电影节开票还不到一小时,回顾外片的电影票就被一抢而空。


编辑:三吉

影迷


-FIN-

深 焦 往 期 内 容


豆瓣9.4高分美剧,为美国人民找到新敌人

混迹在欧美电影公司里的中国年轻人

从波兰斯基到诺兰,他们为什么拍同一种电影?

戈达尔看完这部,决定直接照抄!

《安妮特》还不够好?都赖他!!

千万片酬到五流烂片,一只蝙蝠侠的陨落

阿富汗唯一导演专业女博士,已经撤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