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完手机不做这件事,你就亏大了

姜超 七棱镜 2021-12-14


前几天下班,一众人来到电梯旁等待下楼。电梯运行缓慢,大家无一例外地埋下头看手机。


我想起有人说,现在在任何一个需要等待的场所,都至少有一半人是在看手机。看来此话,是低估了手机的魔力。


一部分人认为,这种对手机的“迷恋”肯定不是什么好事。但更多人理直气壮地表示:人们通过手机,能随时随地看新闻、读文章、搜索需要的信息,有效利用了碎片化时间,大大提升了学习效率,有助于个人能力的快速提升。


这种观点乍看下很有道理。但这样的“学习”究竟有没有效果,效果有多大呢?



“无效输入”是对生命的严重浪费


行动学理论认为,人要掌握一门技能,需要有10%的时间获取知识和信息,70%的时间练习和践行,还有20%的时间与人沟通和讨论。这个原则叫做721原则。


想想我们上学读书的时候,老师在课堂上讲的知识,我们并不是听了课就能学会,而是要经过课后的复习,以及做大量练习题才能掌握。获取信息,只是给学习开了一个头而已,更多的功夫在后面的吸收和转化环节。


有效的学习,必定是一个获取知识——消化吸收——掌握运用的完整过程,多数人的碎片化“学习”,只停留在第一步;你读一篇文章,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就完了,这多半都是无效输入。


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心里多多少少会有些恐慌,怕自己孤陋寡闻,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于是通过手机、电脑,拼命汲取各类信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学习”,不断增长知识。但往往读得越多,脑子越空,很多东西读时很有感触,但转身就会忘记。大量的“无效输入”,浪费了我们宝贵的时间和生命,甚至可能造成独立思考能力的丧失。



一个小习惯就能“变废为宝”


现代社会,我们都无法摒弃手机和电脑,也很难抵御碎片化信息的魔力。在这种情况下,有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减少或避免“无效输入”给自己带来的损失?


其实有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碎片化阅读之后,加上一个小动作——输出。


输出,不必大动干戈,就是动一动你的手指,在读到的文章里面摘出几个金句,写一句评语,在读过的书页上画几句重点,写两句批注,或是在你看完一部电影后写几句心里的感受。记住,不要让那些读过的东西白白地从眼前溜走,而是要留下一点自己的印记。如果实在不愿写,也可以试着把你读到的看到的,讲给别人听。


一个小小的动作,却能使你大大获益。因为这个输出的过程,就是你对信息进行重复阅读、消化、理解、提炼的过程,需要你的主观参与。而重复就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思考是对脑力最好的锻炼。


从一个被动怠惰的人,变成一个不断学习、主动思考的人,也许就是从一个日常习惯的改变开始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海量的信息恰恰为我们的自我训练提供了方便条件。



高级的输出能够改变人生


与碎片化输入的散乱无章不同,碎片化输出,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这个积累一旦找到了某种章法,达到了一定程度,就能发挥出巨大的能量,甚至可以成为你人生成功的阶梯。


而这个所谓章法,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你的输出要有结构,二是你的输出要有主题。


输出要有结构,就是说无论你是写评语、写文章、讲课、做PPT、做读书笔记、导图……你的输出要尽量有逻辑结构。你写出的这个内容,中心是什么,分几部分,是什么因果关系……在这样做的时候,你会依据这个结构,去搜索你脑海中相关的信息。时间一长,你会成为一个能根据结构链接知识的人。


输出要有主题,就是在碎片化输出的过程中,你可以找到一个感兴趣的内容,然后围绕这个内容进行大量主题阅读,搜索、记录相关信息,时间长了,你就可能会成为这一领域的专家。


如果你能从碎片化输出升级到有结构、有主题的高级输出,那就厉害了。“即使你拿回来一百万个知识的砂砾,也只是沙漠,人们爱看的,是沙子集合成的金字塔——有组织的知识才是核心竞争力。”


橙子学院创始人古典指出:“知识创富时代,内容创业时代——无论你怎么说,这个领域的弄潮儿,靠的都是这三个能力:在某个专业领域的专注力;与热点、痛点和经典结合的搜索力;以及重新架构的链接能力。” 你看,如果你具备了这种高级输出的能力,那就离成功不远了。


平凡与成功的差距,也许只在 “输出”二字。古今中外有太多成功者,都有长年记读书笔记、写日记的习惯。比如拥有千万级粉丝的网红大咖咪蒙,很多人觉得她的成功靠的是天赋和运气,但不知道她的电脑里有无数个文件夹,里面密密麻麻全是她做的摘抄和笔记。而且她不管多忙,都会时常阅读、整理这些笔记,因为这是她的宝库,是每一篇阅读量十万加、百万加文章的创作源泉。


所以,不要再一面羡慕别人的光环,一面“默认”自己的平凡。想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能力,不妨从改变“眼高手低”的习惯做起。



“用输出倒逼输入”是最有效的学习手段


怎样才能让自己养成随时输出的好习惯呢?古典说,他看过、试过很多方法,最后最有效的只有一个,就是用输出倒逼输入。


用输出倒逼输入,就是不管读到什么、看到什么信息,先给自己定一个目标。读文章前,告诉自己要写评语;看书时,要求自己写一篇读后感;看电影时,要写影评……


插坐学院新媒体首席讲师粥左罗指出:有目标的学习和没目标的学习效果完全不同。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问题来了,首先,并不是每个人都有非常高的兴趣;其次,你的兴趣能延续多久;最后,你的兴趣能对抗人性中的懒惰、拖延这些弱点么?


所以,有时候我们不能靠兴趣去学习一项技能,那靠什么?靠任务。


当你要输入时,先给自己一个任务。


每次输入,必有输出。只要输出,必有收获。


不仅仅是文字、影音信息,对高手来说,万事万物都是他们的输出对象。小到一人一事、一言一语,一物一景,大到山川四季、宇宙虚空, 皆可输入,皆可输出。比如对一个作家来说,他在生活中接触到的人和事,都可以成为创作的材料;对一个画家来说,生活中处处有美人美景,只待他来撷取。各行各业的人,只要有心,都可以从每天接触的事物当中提炼出对自己有用的的东西。


所以,在这个信息量爆棚的年代,不必急着获取,只有经过消化、经过输出的,才能真正成为你自己的东西。想一想,只要你养成了有输入必有输出的习惯,就是随时随地在学习、在思考,长年累月下来,你会有多强大?


回到最初的话题。同样是看手机,但别人所见与你所见已有不同。这,就是差距。



END


好文荐读

懒,是一种心病

最高级的强,是帮别人一起变强

相信很多大道理,不如问几个小问题

我们这种重要能力正在退化,现在挽救或许来得及

你和成功之间,其实只差一个“微距”

有闲又有钱,会有多自由

你急了,就输了

永葆年轻的秘笈,原来在这里

我们为什么做不到,遵从自己的内心而活?

你若雕琢生活,生活便报之以歌

我爱你,但你只是你自己

越坚持,越美丽



七棱镜:读书以启智,撰文以明心。以自我管理不断提升人生充实度和幸福感的码字人。

欢迎关注,让我们一起,越变越好。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