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快专题|我的志愿谁做主?中澳高考志愿填报对比(下)

2017-05-28 澳洲新快网 澳洲新快网



对于中国和澳大利亚的高中学子来说,上大学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然而,到了真正做出选择的时候,中国学子和澳大利亚华人学子面临的局面却完全不同,家长的反应也有较大差异。除了人口数量差别大以外,还有哪些具体情况会影响填报志愿?

文 : 徐晨晗



▲ 中国高中的毕业生往往只顾学习,把选专业的事交给父母。


本文以中国浙江省和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为例,对比两国考生和家长在面临这个重要人生选择时,都有哪些考量因素。


【往期直通车】——我的志愿谁做主?中澳高考志愿填报对比(上)


大学开放日 帮助良多

在澳大利亚,填报志愿更多是学生自己的事。在中国,填报志愿似乎是一家人的事。


高考前两个月,小李只管专注学习,她的妈妈则开始发动所有家人朋友的资源,希望尽可能多地了解各大学、各专业的情况。全国各地的高中、大学也会组织各式“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性讲座”,但几乎只有家长参与。浙江省某重点中学的郑老师称:“由于我们学校是省级重点中学,每年都会有不少大学来我们这里开讲座,比如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等,也有少数省外的高校。但是参加这些讲座的都是家长。”


小李的父母就非常热衷于参加此类讲座,可由于对专业具体情况一无所知,又无法和讲座的主讲人一对一沟通,因此往往听到最后仍一头雾水。小李的妈妈陈女士不希望她填报心理学,但又无法说服自己的女儿。“我提不出意见,无力感满满。”陈女士叹道。


澳大利亚的学子在这方面就幸运多了。每年高考前几个月,各大学都会组织一次“开放日(open day)”,学生们不仅可以参观校园环境,还可以和自己感兴趣专业的教授、老师、学长学姐亲自交流,甚至还可以和行业人士交流,充分获得自己需要的一手信息。


学习成绩一向优异的小陈,对于自己考上一流大学信心满满,因此他只参加了悉尼大学和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开放日。“我对其他学校不感兴趣,我也相信自己能考上这两个最好的学校。”


▲ 每年的大学开放日都能吸引大量高中生。(新南威尔士大学Facebook图片)


“确定了自己想读环境工程后,我就参观了这两所学校的工程学院。我和专业的老师聊了聊,也拿了一些材料,上面有详细的报考要求。还有一些高年级的志愿者,他们会在开放日这天为参观校园的高中生们介绍学校的情况。”小陈认为,大学开放日给自己选专业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此外,父亲也为小陈提供了有效的信息。“其实一开始我并不是很确定是否真的要学工程,因为我对此一无所知。当时我甚至以为工程就是造东西、盖房子,可是我的动手能力不是很强。刚好我爸爸也希望我学工程,他就搜集了不少信息,我这才知道原来工程不仅仅是盖房子。后来我才确定了自己要学这个专业。”


和中国的高中一样,澳大利亚的中学也会为学生提供专业选择方面的指导。中国高中主要是由班主任负责,澳大利亚中学则会安排一名专门的指导员。但是据小陈和小姚的反馈,由于这名指导老师并不了解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此只能提供一些泛泛的信息,作用并不是很大。


小姚甚至表示,幸亏当初没有听从辅导员的建议:“当时辅导员对我说,不应该报语言类专业,因为会中文和日语的人太多了,以后就业会很困难。幸好我没有听他的,否则我现在就不会成为一名翻译,也无法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了。”

只选对的 不选“贵”的

尽管澳大利亚学生在选专业方面有较大的自由度,但也有不少弊端。


小姚已经大学毕业3年,亲眼见到一些选专业不当的同学在就业时遇到麻烦。“有一个不是很健康的现象,很多学生报某些专业,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或者说‘不浪费分数’。他们考了99分以上,就觉得必须要学法律或者商业,否则就白考这么高了。”


“但其实他们未必喜欢这个专业,也未必适合,很可能第二年就转专业。很多法律专业学生勉强读到毕业,却找不到工作,因为学法律的人太多了。我认为学生很需要这方面的指导:分数线高不代表这个工作未来发展就一定好。”小姚认为,出身华人家庭的学生,更容易遇到这方面的问题:“我的很多华人同学都是这样,父母坚持他们报考这些所谓‘有面子’的专业,他们自己也觉得只有读法律或者医学才能证明自己的优秀。有些人的分数,可以上最好的大学的其他专业,但他们宁可放弃,选择较差大学的法律或者医学。完全不考虑自己的个人兴趣和特长,为了面子而选了不适合自己的专业。”


▲ 浙江省高考普通志愿填报界面。

中国的高中生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郑老师说:“以前高考填志愿是以大学优先,现在改成以专业优先,目的就是为了鼓励学生和家长按照自身的特点去选择专业,不要一味盯着好大学。但是从实际情况看来,家长在选择专业的时候还是会盯着那些所谓热门专业,忽略孩子的兴趣和特长。而学生自己因为课业太过繁重,也无暇顾及填报志愿,或者无力反对,往往就稀里糊涂接受了家长安排。”

高考志愿被绝大多数中国家长和考生视为“终身大事”,因此在做选择的时候难免战战兢兢,生恐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但在澳大利亚学生眼里,填志愿只是一次个人选择,而且有反悔余地,因此无须太过紧张。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除了观念不同以外,最根本的还是教育资源的总量和分配制度。

本报独家  谢绝转载


推荐阅读



2017财案要点一览,谁是赢家?谁是输家?

入籍正式收紧:PR需住满4年,通过独立英语测试!

想要在澳洲买房,不精打细算怎么行!统计局已经给出了每月存款小贴士


个人信息成商品 隐私安全遭威胁 上 | 

澳NAPLAN统考风雨十年路 上 | 

亚洲新浪潮电影悉尼风起云涌 上 | 下


洗白《西游记》 未必就是歧视亚裔

以反种族歧视之名

“独狼”恐袭 威胁有多大?


请翻阅5月29日《澳洲新快报》

或关注澳洲新快网 www.xkb.com.au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