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言快论 | 论中国在澳农业投资:有钱并非万事足

2017-05-28 澳洲新快网 澳洲新快网

独家视角 看中国 论世界

不管中国投资者投放了多少钱到有关项目,或者此项投资对经济产值有多大的好处,对于当地社区人士和利益相关者都没有太大关系,他们最关心的,其实是有关收购或注资能为社区创造多少个新职位、新股东会否尽义务纳税,以及企业入主后的营运方式对周遭环境和社区有何影响。

作者:黄宝勋


俗语有云:“金钱非万能,但无钱就万万不能!”套用到中国企业进军澳洲农业所面对的挑战,如果把这两句话对调,形容起来就更加贴切,“无钱当然万万不能,金钱却并非万能”。实情是,就算中国企业愿意投入巨额资金,收购澳洲农业项目,而有关投资又具备潜力为澳洲经济带来莫大裨益,最终也恐难成事。

顶尖公关公司Powell Tate与万博宣伟于最近发表的一篇报告中提出了一个很有新意的概念——“社会执照” (Social Licence)。中国企业欲收购澳洲农业项目却失之交臂,很大程度就是因为没有所谓的“社会执照”。


这个“社会执照”,指的是社会认同。换言之,中国企业投资固然必须获得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FIRB)的许可批准,但不可将投资的成败完全押注于此。低估社区和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力,就意味着失去获得成功投资必不可少的“社会执照”。


▲ 获得社会认同,取得当地社区民众所发放的“社会执照”,对中企在澳投资至关重要。(图片来自ihrb.org)


过往的一些中国企业投资失败原因,正是有关企业不了解澳洲的政治生态、地方政府的重要性,以及当地社区和利益相关者的感受,还有就是澳洲社会各界对中资企业经营手法的误解。


中国企业要成功在澳洲投资,其中一个“秘诀”就是采取合营略策,即是与有关项目的原本业主合作,并且保留原有的管理班子,以及与当地社区保持密切联系,了解他们的诉求。


须知道,不管中国投资者投放了多少钱到有关项目,或者此项投资对经济产值有多大的好处,对于当地社区人士和利益相关者而言都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他们最关心的其实是有关收购或注资能为社区创造多少个新职位、提出收购的企业有没有同时支持当地其他商家、新股东会否尽义务纳税,以及企业入主后的营运方式对周遭环境和社区有何影响


比方说,假如中国企业向社区推介投资大计时,早早便高调提出成事后会引入大批外劳,或者是打算在入主后撤换管理层,这样的话,有关企业便很可能会输在起跑线,一起跑便给当地人士和利益相关者留下了坏印象。


中国企业瞄准澳洲农业项目时,往往会成为澳洲社会上具争议性的话题,而中国最大民营农企新希望集团正是少数能“免疫”的中国企业之一。新希望集团在澳洲业务的成功之道,主要在于该集团的目的不是要收购澳洲农地或农业资产,而只是着眼于投资澳洲的农业项目,并且愿意与澳洲项目的业主合作、保留原来的管理层,以及跟当地社区保持沟通,务求消除他们对中国投资者产生任何疑虑。


新希望集团也不是口惠实不至,该集团在澳洲的首个投资项目是昆州著名牛肉出口商Kilcoy Pastoral Company(简称KPC),注资后使KPC得以更新陈旧的设备,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更为昆州当地创造了130个新职位。


▲ 新希望集团在澳投资的牛肉出口公司Kilcoy Pastoral Company成为中企成功投资的案例之一。(澳洲广播公司图片)


提到合营做生意,虽然中国政府鼓励民企与外地公司合作或合营,但民企会否跟着做是它们自己的商业决定。许多中国企业依然抱有“自己做主”的观念,希望对所投资的资产拥有控制权,而不是做小股东或被动的投资者,这样才有安全感。


然而,有些时候是需要妥协的。澳洲联邦政府早前以“违背国家安全”为理由,先后两度否决由中国投资者主导的收购全澳最大畜牧企业基德曼(S. Kidman&Co.)的申请,最后批准由家族经营矿业起家的澳洲女首富莱因哈特(Gina Rinehart)旗下公司Hancock Prospecting与上海中房置业合组的财团,收购“澳洲牛王”基德曼(Sidney Kidman)名下的公司。


▲ 全澳最大畜牧企业基德曼由上海中房置业与澳企成功共同收购。(澳洲广播公司图片)


在这次合作中,Hancock Prospecting占有基德曼的67%权益,而上海中房置业仅占余下的三分之一权益,后者做不了最大股东,这次收购的结果,或许可以为有意在将来进军澳洲农业的中国企业带来启示。


此外,澳洲社会先入为主对中国投资者的负面看法,亦使到华企提出收购澳洲农业项目时遇到阻力,这些负面观感包括:绝大部分中国投资者都属国企,跟中国政府关系千丝万缕;中国投资者重视盈利多个关心人;华企欠缺环保意识,并且莫视当地社区的诉求和需要。


入乡随俗,在中国做生意的一套方法,未必适用于澳洲,要厘清误解,加强沟通就是最佳途径之一,华企务需从善如流,采取恰当策略与项目所在地的社区代表和利益相关者加强沟通,让社区各界充分了解企业入主项目后的经营方针,并让当地社区人士感觉到有关投资将可以为社区带来好处。要踏出成功的第一步,就是要先得人心,这也是不少中国企业需要学习的。


正如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所言,澳洲政府是友好的,欢迎中国和国际投资者,只要投资者给澳洲人民带来益处;他发现中国企业在澳洲做了许多投资,买这个买那个,与其是采取这样的模式,倒不如与澳洲的伙伴一起合作发展,这样岂不是更好?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推荐阅读



2017财案要点一览,谁是赢家?谁是输家?

入籍正式收紧:PR需住满4年,通过独立英语测试!

想要在澳洲买房,不精打细算怎么行!统计局已经给出了每月存款小贴士


个人信息成商品 隐私安全遭威胁 上 | 

澳NAPLAN统考风雨十年路 上 | 

亚洲新浪潮电影悉尼风起云涌 上 | 下


洗白《西游记》 未必就是歧视亚裔

以反种族歧视之名

“独狼”恐袭 威胁有多大?


请翻阅5月29日《澳洲新快报》

或关注澳洲新快网 www.xkb.com.au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