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财经专题】靠谱吗?赚钱吗?澳洲代购的故事(下)

2017-06-01 常秀峰 澳洲新快网

▲这个小小的“袋鼠”标志,是很多澳洲产品的通行证,也是国内“海淘”买家认准的标志。


上期直通车:【财经专题】靠谱吗?赚钱吗?澳洲代购的故事(上)


不同的人 不同的方法


小陈说,不同的人在做代购的时候会有不同的方法,不一样的习惯会造成完全不同的后果。代购不只是人们看到的那样,在家轻松发发朋友圈就可以挣大钱,有时自己为了给朋友买奶粉,跑很多家超市,背着一罐罐的货物来回跑也是非常辛苦的。


而且,这个过程中,由于需要熟悉中澳两国的各种相关规定,也有非常多的知识需要了解,与做其他的工作相同,你有多努力,就有多少回报。


问:做代购的时候遇到过什么麻烦吗?


答:其实在澳洲是没有麻烦的。我卖东西的规模都不大,不会把超市“ 一扫而空” ,而且在采购紧俏的商品的时候也会严格按照有些超市的规定。比如说超市说每人每天最多只能买3罐婴儿配方奶粉,那我就不会再多买,可能会多问几家店,或者到网上去订货,但是像新闻里说的那种因为抢奶粉大打出手的事情真的是很少很少的。


除了有时会找不到货以外,我遇到的最大困难其实是中国海关。个人邮寄包裹也需要有一个叫做“清关”的过程,就是在海关的监管仓库里存放一段时间,海关会对你的包裹进行相关的检查。


有时会遇到开箱检查的情况,这种时候,这个包裹就可能在海关待上一个月甚至更久的时间,国内的客人不理解,就会一直催,如果是奶粉,宝宝就等不及那么长时间,我可能需要临时再多寄一份,有时后寄的东西都到了,先前被海关查验的还没放行。


问:会被海关扣下吗?


答:只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就不会。我没有被扣留没收的情况,在任何一家能够寄国内快递的代购店,老板都会很详细地跟你解释每个箱子能寄什么不能寄什么。


但是还会有人不守规矩,我听说过有人一次寄20 支“水光针”就被海关没收了,海关会给你打电话,让你额外按规定缴税,如果不交,那就只好被没收了。


代购有“山寨”吗?


小陈说,在她从事代购的这些年里,时不时就会有人向她询问一些据说是澳洲生产的东西,但有很多都是十足十的山寨货。


像她这种坚持在超市采购货源的留学生代购其实在整个代购大军中只占一小部分,国内有太多所谓的“代购”连自己卖的东西是什么都不清楚,他们的货源通常也都是国内的上家卖给他们的“国外产品”,面膜、化妆品等超高附加值的商品居多。


因为有语言和生活习惯两大屏障的存在,真正生活在国外进行“正规”代购工作的,有时反而会被误解。


小陈说她认识自己家乡一个专门做澳洲生鲜进口生意的公司,从澳洲空运生鲜回国内的仓库集中发货,但零售渠道却通过国内外代购完成。有些客户在通过她购买了这个公司的澳洲龙虾之后,发现发货地址是国内的某地,打电话来澳洲投诉她,说她“骗人骗得太拙劣”,她也很无奈。


而前几年卖的很火的澳洲UGG雪地靴,其实大部分都是澳洲材料送到中国进行加工,再运回澳洲进行销售的。不过这两年从澳洲寄鞋子的快递回国关税很高,所以很多国内代工厂商就把一部分本应运回澳洲再由代购寄回国内的鞋子留在国内销售,但销量也不是很好。


小陈说,她向客人解释过,同样一双鞋子,从国内运到澳洲,再从澳洲买了邮寄,要交两倍运费和关税,不划算,但很多人还是宁可花高价买澳洲“本地生产”的鞋子。


离不开的灰色地带


▲Kingsford主街上的代购店,曾经一家挨着一家。


在3月举办的《澳洲财经评论》高峰商业论坛上,来自澳洲寰唐国际(Access CN)的Livia Wong给人们展示了一组惊人的数字,她将代购使用旅行箱和国际私人快递邮寄进行小规模零售的商业模式称为“灰色渠道”。


她说:“让我们先来看一看这个灰色渠道到底有多大。在澳洲,我们现在一共有1200家代购店,每天这些代购店平均向中国发送100到500个包裹,而这只是澳洲的情况。2016年一年中,中国通过这种形式完成的交易总额相当于1000亿澳元。”


去年,他们在悉尼举办的代购大会上,有超过8000人参加。Livia Wong说,如果可以帮助他们在澳洲正常纳税,优化模式,提高档次,改善物流等等,在任何一方面给这个行业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都将是巨大的商机。


澳洲本地人和本地企业对中国代购的态度在这些年其实也有一个显著的转变过程。Blackmores和Swisse等保健品厂商的销售表现,都会跟着中国海关的规定收紧或放松而有相应的表现。


其实到现在,也不会有人喜欢把超市货架搬空的代购,但商家们却也看到了其中的机会,他们开始努力发展中国代购的潜力,而且,还就此衍生出了一个行当:代购店。


Kingsford的代购店


Kingsford是悉尼东区的一个重要城区,以拥有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而闻名。这里大量的中国留学生,催生了一条街上极为旺盛的代购产业。笔者在读书时,经常路过Kingsford主街ANCAZ Parade的几家代购店,对他们的生意火爆程度记忆犹新。


问:你自己有想过开代购店吗?


答:没有。成本太高了。


问:你知道Kingsford吗?


答:知道。我以前也是UNSW的学生,最一开始这条街上只有两家代购店,从奶粉啊、绵羊油啊这种最基本的东西开始卖,不过到后面生意越来越好了,有几家店还在别处开了分店。


因为这里学生多,靠代购挣学费生活费的人不少,比老牌的华人区的生意甚至还要热闹。不过后来有一次我路过那边,看到一条街上开了六七家代购店,一家挨着一家,再后来去的时候,很多家都关门了。


问:你觉得代购是一件有利的事吗?或者说,是一件好事吗?


答:对我自己来说肯定是利大于弊的,虽然我的这部分个人所得没有上税,但这其实是澳洲政府默许的事情。像保健品、乳制品、羊毛制品这些东西,澳洲本地的市场是不够大的,而光靠澳洲从正常渠道向国外销售也是不够的。中国留学生和代购大军通过快递给他们打开了一个非常大的世界。


但是这个市场也很不成熟,充斥着各种假货、山寨货。在国内来说是个监管的盲点,在澳洲来说也是,全凭自觉的事情本身就不可能大家都自觉,为了牟利就会有人卖假货。


但从另一个角度上讲,国内确实有这个需求。一方面是有些东西国内的确实质量有差距,或者国内干脆没有,但也不排除有的人确实认为,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是国外的就好。最近不是有个大学生在美国发表演说说“ 美国的空气都是甜的” 吗?原因抛开不谈,这种盲目崇洋媚外的人是客观存在的,作为一个卖东西的人,我不评价顾客的价值观,但我也有我的底线,不卖假货,不骗人,不为了挣钱造谣传谣。


结语


作为留学生代购,小陈只是每年来到澳洲求学的几万中国学生之中普普通通的一个典型,在工作之后,她有稳定的生活来源,却还依然继续着上学时的习惯。


有人不喜欢代购,说他们卖一些崇洋媚外的假货,有人离不开他们,因为没有这些人,自己家的宝宝可能就面临“断粮”的风险。但市场已经形成,供求关系客观存在,澳洲很多消费品的零售业也已经离不开他们,没有了代购,他们的生意可能就举步维艰。


就像小陈说的那样,通过代购买卖东西的人都是凭着对彼此的信赖,而做代购的人呢,都会尽力做好质量把关。


(应受访者要求,本文中所有受访者均为化名。)


本报独家  谢绝转载


推荐阅读



2017财案要点一览,谁是赢家?谁是输家?

入籍正式收紧:PR需住满4年,通过独立英语测试!

想要在澳洲买房,不精打细算怎么行!统计局已经给出了每月存款小贴士


个人信息成商品 隐私安全遭威胁 上 | 

澳NAPLAN统考风雨十年路 上 | 

亚洲新浪潮电影悉尼风起云涌 上 | 下


洗白《西游记》 未必就是歧视亚裔

以反种族歧视之名

“独狼”恐袭 威胁有多大?


请翻阅6月2日《澳洲新快报》

或关注澳洲新快网 www.xkb.com.au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