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9融媒,睿者卓见|德外独家

德外5号 德外5号 2022-05-22


编者按:


今天,今年。

明天,明年。


每当站在新旧交替的时间节点上,我们总能格外地感受到时间更迭,岁月匆匆。


这一年,媒体融合的业界实践好生热闹,越是这个时候,越是需要冷静清醒的认知和思考。又过去了一年,这个时间点上想必不少媒体领导人的心中也是思虑重重——媒体融合的窗口期还有多久?数字化转型的突破口在哪里?媒体融合之路,究竟给我们还留下多大的市场体量和想象空间?


在2019年的最后一个夜晚,德外5号从过去 365天的发文当中,撷取了值得您重温的十篇文章,这里有业界领导人对融媒机制改革的真知卓见,有学术大咖对行业趋势的前瞻预测,也有一线从业者对融媒误区的深刻洞察,还有实力操盘手对作战策略的经验提纯……只想,在这个跨年之夜,让融媒的思想火花陪伴您,祝福您!


@2019,再见!

@2020,你好!

(文章动态随机排列,次序不分先后哈)



融媒体建设:

有“阵”无“地”,谈何阵地?|德外荐读👇


人群在哪里,阵地就在哪里,主流媒体不只是一个身份象征,如果你在人流量主干道上没有良好的展现,用APP划个无人区出来,自己在那里自流动自循环,信息流又如何算做得有成效?
互联网时代,平台建设平台宣传,人流量吸引成本无比高昂,地市级媒体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力量去投入支撑这样的费用。为了建设APP,许多传统媒体就像游客跨上了疯马,完全控制不住,为了数据好看、为了各种各样的KPI,经过一段时间努力积累,注册基数也可能做大,但是,那些奔着奖品来的所谓用户又有多大的忠诚度和粘度?
别人已经花了无比高昂的代价把人流拉过来了,人家制造了跨海客轮,付出了高昂代价获得了人流量,那么你最好的策略就是在跨海客轮上最好的舞台上做最精彩的表演,获得免费的影响力。
乘客不想坐你的军舰跨海,那你造军舰的意义何在?
评语:不必再纠结于做平台还是做CP(注:Content Provider )。放下“平台”执念,踏踏实实地做一个好的“CP”,做出更多有价值的“IP”,也会看到海阔天空。

谢奕:融媒体究竟融什么?

当下机构媒体面临的七个重大误区|德外荐读👇


手段再炫、声音再响,如果源头上没有优质的内容为本,一味“炫技”,那就会像有人指出的“拼命炫耀手中的锄头,可就是不去耕地播种”——声光电太多,而能够“透彻说理”和“深入分析”的干货太少,这可能是传统媒体在媒体“融合”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误区。
现在大家都在讲“平台”和“点击率”,要有自己的平台、要有自己的“流量”,要有自己所谓的用户,对于专门生产内容的传统媒体也就是机构媒体来说,这可能是一个战略方向上的误区,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生态下应该成为“意见高地”而不是“传播平台”,如果机构媒体、内容类媒体还是想成为一对多的传播主体、还是想独占渠道的话,结果可能是死路一条。
传统媒体的内容,只有在众多的平台上、不同的平台上跑起来,找到各自的社群和“长尾”,才能够有自己的流量和传播。机构媒体的发展方向就不应该“唯流量是瞻”,不应该为了迁就大众而降低品味、降低智商。
评语:什么都想要,往往什么也得不到。 “less is more”, 少就是多,简单的东西往往带给人们更多的感受。

人民网叶蓁蓁:

人工智能催生“内容科技”|德外荐读👇


进入万物互联、万物皆媒的5G时代,内容产业将变为“平躺”的,横向打通、深度融入各行各业之中,激发全新业态,重塑产业格局。人工智能技术将会加速内容产业新的社会化大分工。内容产业可以根据生产、传播、变现等不同环节,来进行重新划分,如内容原创、内容二度加工、内容运营、内容风控、内容聚合、内容分发等。
 “内容科技”主要是指对内容产品的供给与消费链条、内容产业的组织与分工模式,产生重大影响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等各种新兴技术,以及由这些技术所催生的新业态、新应用、新服务。内容原创、风控、聚发和运营,都需要内容科技来进行再造和升级,这无疑是万亿量级的市场。关键是政治价值更加不可估量!
评语:中国传媒正在“Tech”化。传播内容的科技化,我们称之为“Content-Tech”。

广电媒体融合:丰满的理想里面,

需要骨感的机制体制|德外独家👇


打开朋友圈、关注公众号,关于媒体融合的文章比比皆是。1.0版本谈互联网思维、谈产品、谈用户,2.0版本谈中央厨房、台网互动、移动优先,3.0版本谈4K、5G、区块链。并不是概念越多、事理就越明。恐怕有许多问题,我们中的不少人还没有理出头绪。
其实要回答这些问题,都牵涉到媒体融合的宏观思路和具体的机制体制设计。一些媒体在这些问题还没有想好、想透之前,就已经被互联网牵着鼻子走,如:兴办了数量众多但流量匮乏的自媒体号、大玩“标题党”、盲目地进行“碎片化”、跟风“虚拟主持人”.......到头来却发现自己在网络传播场域中仍然没有多少地位,而体质已经越来越虚。
“大一统”式的经营体制恐怕只适用于规模比较小的县级融媒,对规模比较大的省市级媒体难免会扼杀各个业务板块的经营活力。终端、用户、营销三者匹配,架构在同一层面上,是一条可行的路子。
评语:不盲从,不追随。跟在所谓的“爆款模式”后面邯郸学步,结果把自己的走法给弄丢了。

喻国明:

媒体如何借融合摆脱生存危机?|德外荐读👇


不少传统媒介都生产出一系列现象级产品,海量的传播带来了海量的受众,但海量的受众却沉淀不下用户。相当数量的传统媒介已经陷入了生存危机,如果未来几年找不到适合的盈利模式,经营不能反哺主业,新型主流媒体的蓝图就无法实现。解决战略问题比解决战术问题重要,战略问题解决“在哪儿做”“做什么”的问题(即做正确的事),而战术问题解决“如何做”的问题(即把事情做正确)。
以县级融媒体的建设为例,如果以“窄融合”的方式操作,主要以内容服务和传播服务作为其建设发展的基本逻辑,则必然走入不可持续发展的死胡同。概言之,面向未来的媒体融合,必须打破那种死守内容传播的狭隘逻辑,要往跨行业、跨领域的泛融合上靠拢。
评语:在新的传播时代,媒体不仅要做传播层的业务,更要做服务层的业务。跳出媒体做产业,跳出单纯的信息和娱乐去做实业。

杨继红:

先有人use你,而后你才有user|德外独家👇


“央视频”是一个5G新媒体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要做的是“视频森林”“账号森林”。每一个在央视频注册的台内号、政务号、媒体号、机构号、县级号、达人号、自媒体号,都将成为总台新媒体平台的内容来源。最终所有账号共同搭建完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媒体内容森林的生态系统。
打个比方:所有入驻央视频的账号都是一棵树,而央视频则是供给养分的土壤和河流,两者互相支撑,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每一棵“树“在央视频结出属于自已的果实的同时,也自然而然地参与到平台生态的共建中来。
央视频要回归“用户之道”,只有做工具,才能有人来use你,才能引来大量的 user(用户)。做工具者得用户,得用户者得交互;做交互者得上行流量,得上行流量者得天下。
评语: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广电转型的步伐,要跟上受众迁移的步伐。

仅留11人办报!

新京报为何全员转型到新媒体?|德外荐读👇


媒体转型,是新时代考验媒体人的一道'坎':过之则生,否则亡。为了向移动端转型,新京报再造采编流程,全面去中心化;撤销新媒体部,全员转型到以APP为中心(7*24全时新闻);同时成立报纸编辑部,仅11个人专职办报纸。
目前视频是用户最熟悉、最喜爱的表达方式,因此,传统媒体必须实现图、文、视频,多种方式综合运用。传统媒体转型,策、采、编、发、审全流程都要进行改革。如果这些机制没有发生改变,所谓的转型或融合都是假转型、假融合。
自去年新京报APP上线以来,新京报主动减少报纸发行量,使得发行成本减少了4000万元。而这笔钱转到了新媒体和技术研发上。"不出报纸,报社照样生存,新闻照样传播,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评语:哪天我们也专门设立一个“电视机终端部”?


赵随意:

互联网已成主战场 主战场要上主力军|德外独家👇


目前,不少媒体一味追求“大而全”,并且出现了一些应付的现象和工程,有些媒体集团规模很大、板块巨多、队伍庞杂。但是,高质量的集团并不多见,形成商业模式的更是寥寥无几。有一些媒体集团成立以后,但仍像传统媒体一样运作,没有互联网概念,也没有互联网的传播意识。它们的部分工作和项目是给领导看的,给参观者观摩的;而不是记者、编辑用的。这些集团的实用性和实战性都不高,形式大于内容,这是我国媒体融合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没有技术做支撑和充分赋能,“媒体融合”只能是一个假融合。传统媒体须在运营“获客”、系统“迭代”、数据“算法”等方面,多下功夫。
与其被动防守,不如主动出击;与其从1到N,不如从0到1;与其修修补补,不如另辟蹊径;与其抱怨,不如改变。
评语:一切不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所谓革新操作,都不是真改革。

网易CEO丁磊:

媒体发展的关键在于信息的消费升级|德外荐读👇


媒体要重返主战场,不只靠内容精心打磨,信源专业可信,还要用流行手段,适配流行语境,产出流行爆款。我在这里强调流行,因为流行意味着时代性。可以流行的东西,总是更新、更年轻、更有传播力;无法流行的东西,会慢慢失掉话语权。未来媒体的核心能力,就是制造流行的能力。


从深度上看,内容的时代留存性要升级。往上要有引领社会的可能,往下要有沉淀为经典的能力。关键的是要把控内容的时代价值,要鼓励消费增长性内容,减少消费消耗性内容。我们始终认为,未来媒体的跨越,不是技术上的跨越,而是内容上的跨越。技术有窗口期,内容不会有窗口期。


评语:紧跟时代,内容永远是王。


深圳商报总编辑丁时照:

天下第一难的就是媒体融合|德外荐读👇


大家都在说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传播、多次分发、多次加工等等。我觉得有很大的问题。我们都是当过记者的,进入现场采访,一次哪够呀?我们得不停深入现场、不停采集,现在还要求我们多媒体分发,我个人觉得这几乎是不可能,如果把我们所有的媒体建筑在现在的一次采集之上,那么我们新闻的大厦会坍塌,就是建在沙滩之上。恰恰,采访是第一位的,要永远在现场,永远的采集。
现在互联网时代要求我们做全媒记者,我个人认为能采、会编、会写、会开、会做主持这样的人有没有?有,一个500人的新闻单位能有5个,那就是宝贝,其他的不可能人人都干,而且即使你什么都能干,在今天这样的现场,你来拍、你来采、你来编,我觉得几乎是完成不了任务的。同时,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中人之才、中人之智,能把一件事情做好已经非常不容易,我们写稿写了一生,到现在为止还不会写稿。编片子、采集等等都是一样,干一生不一定就是专家,我们穷尽一生,能干成一件事就是万幸。
评语:在互联网发展的下半场,无论形式怎样变幻,传统媒介的核心优势,即对文明的传承,以及对社会逻辑的洞察能力,也是会永远存在下去的。
转载引用声明:请原文转载或不加修改地引用文中数据、结论及数据说明,并注明来源。除此之外的任何自行加工与解读均不代表CTR观点,对由此产生的不良影响,CTR保留诉诸法律的权利。

推荐阅读



有收获就点个“在看”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