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浦东三十│“张江药谷”里的“1035”工程

陈凯先 党史镜报 2022-10-14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引 言

     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上海是一座光荣的城市,是一个不断见证奇迹的地方。浦东开发开放30年的历程,走的是一条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之路一条面向世界、扩大开放之路一条打破常规、创新突破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全力做强创新引擎,打造自主创新新高地。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药物所原所长陈凯先代表生物医药创新板块在会上发言,他说:“我们将继续大力弘扬浦东开发开放体现出来的拓荒精神、改革精神、敢为人先精神,为我国的新药事业继续贡献力量,真正让中国人用上中国科学家研制的好药!”



口述:陈凯先

采访:贾彦  白璇煜

整理:白璇煜

时间:2019年11月29日


与上海药物所共同成长


       我在上海药物所主要从事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研究工作。过去人们进行药物筛选主要通过试验的方法,比如在动物甚至在人体上做试验,这样的药物筛选方法比较盲目,效率低,成本高,风险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国际上逐步兴起了一个新的学科领域,叫“理性的药物设计”。这个领域以分子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和理论化学为基础,通过对药物化学结构与药理作用之间的关系做出科学理性的判断和认识,从而引导药物筛选的方向,避免原来那种盲目的筛选。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目前我国在这个领域的发展已经取得很大成绩,在国际上有相当大的影响。而上海药物所是国际上该领域里重要的、知名的研究单位之一。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1996年,科技部、国家医药局等部门和上海市政府合作建立了张江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浦东和张江园区的领导希望上海药物所能参与到基地的建设和发展中来。我们向中科院路甬祥院长汇报之后,路院长非常支持。我记得当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科技部、上海市合作签约仪式,科技部副部长邓楠、上海市市长徐匡迪都出席了。中科院也出席了仪式,但当时还不是签约方。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当即让我陪他去见在场的上海市领导,向上海市表达中科院愿意积极参与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建设的想法。这可以说是中科院加入浦东张江建设发展的重要开端,此后中科院参与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建设的思路逐步明确,上海药物所搬迁张江的计划也逐步形成。       1996年,我担任上海药物所所长。上任之后,我和所领导班子就在思考药物所的发展之路。那时上海药物所在中科院系统中一直是一家“默默无闻”的单位,人员不多,地方也较小。当时药物所的所址在岳阳路,建筑陈旧,设备也落后。我记得有个剧组拍电视剧,需要找一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很落后的实验室场景,导演找到我们所合成化学实验室一看,说:“这个地方很好,很符合要求,不需要改动。”可见,当时药物所的硬件环境是一个什么状况。面对这样的条件,作为所长,我必须思考药物所未来如何发展,怎样才能争取到更多的优秀人才、更多的项目、更多的国际合作,赢得更高的业内声誉,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就在那段时间,科技部开始实施推动药物创新研究的“1035工程”。“10”是指研发10种新药,“35”是指建立一批平台体系,包括5个新药筛选中心、5个安全性评价中心、5个药物临床研究中心,“35”是药物研究重要的技术支撑。在中科院和上海市、浦东新区的大力支持下,我们通过努力,最后争取到国家新药筛选中心落户上海药物所。1997年,国家新药筛选中心成为首批落户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的机构。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承担的国家药物安全评价研究中心也在差不多同一时期落户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基地。这两个机构是落户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的机构中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研究平台。国家新药筛选中心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市浦东新区、上海市科委共同投资,2000年建成投入使用,它的建成具有重大的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的新药筛选都是应用人工开展的,效率很低,所用的模型也比较陈旧。新药筛选中心建成后,我们拥有一个用现代化技术管理的化合物库,里面保存有大量的各种各样的化合物。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新的代表某种疾病机制的筛选模型,用化合物库中的化合物去进行大规模的筛选,从而发现新药。这就要求这个化合物库的管理要现代化,化合物结构要有多样性,同时还要求创建一批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的筛选模型,采用机械手、大规模自动化的方式进行筛选。这就比以前通过动物实验、人工筛选的方式先进很多。国家新药筛选中心建成后,不断发展,现已成为国内最先进的药物筛选机构。       随着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的不断发展,在张江落户建设的除了国家新药筛选中心和国家药物安全评价研究中心外,后来还有药物代谢研究中心、中药创新中心、南方基因组研究中心、模式动物中心等等,一个生物医药创新研发的技术链、国家新药研究创新框架,逐步建立起来,从长远来看意义重大。       与此同时,近年来国内一些医药企业也开始陆续构建自己的创新平台。虽然多数药企研发创新能力还不强,但有一批实力比较雄厚的企业已经走在了自主创新的前列。这些企业对研发创新高度重视,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聚集了一批国内外毕业的博士后、博士等青年研究人员,并且投入很大的资金支持创新研究。这类企业有不少在自主研发上已取得显著成果,通过科研成果市场转化,企业获得了高额的利润回报。这些企业是构建产业创新体系的先行者和生力军。事实证明,只有坚持创新才有出路。相信经过若干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的创新能力能够更加充分地展现出来,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搬迁张江是正确的决定


       1999年,上海市副市长兼浦东新区区长周禹鹏找我谈话,希望上海药物所能搬迁到浦东张江。当时,张江建设总体还不成气候,落户的单位还很少,张江对外界的吸引力也不大。此时中科院正在大力推进“知识创新工程”,努力寻求和加强与地方的合作。我们向中科院汇报了上海市的想法,路甬祥院长和江绵恒副院长对此都很支持,并将上海药物所搬迁浦东纳入“知识创新工程”积极推动。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全景


       关于搬迁,药物所内部也有过不同的声音。药物所原址岳阳路附近有很多中科院的单位,各研究所之间进行交流很方便,学术氛围浓厚。有的同志担忧,药物所孤军搬迁至浦东,离开了中科院这个整体的支撑,如何发展?还有一些同志提出一些具体的困难,比如小孩上学问题,上下班交通问题等。一位兄弟单位的老领导也好心地对我说:“凯先,你当这个所长是有责任的,不能让人家说你把所给卖了啊!”所以当时面临的各方面压力确实很大。我拜访了所里的各位老院士、老先生,逐一跟他们谈,获得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这些老先生都是经历过旧中国各种战乱变故的前辈,看着药物所一步步发展到今天,他们在全所会议上明确赞同搬迁浦东,支持药物所在新时期开拓创业。老先生们德高望重,他们的态度对于统一全所思想认识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中科院副院长陈竺主持的人类基因组南方中心当时已在张江落户。一次会议期间,我专程去找他,请他谈谈东迁张江到底好不好。他非常明确地表示:张江的环境对单位的发展很有利,赞同药物所搬迁张江。陈院长的话更加坚定了我搬迁张江的决心。上海药物所搬迁到张江,是站在中科院要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的角度考虑的。张江的发展是国家改革发展的一个大战略,药物所的搬迁是融入国家战略的重要一步。       上海药物所搬迁到张江,得到了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管委会的大力支持。我们选址的要求是希望交通尽可能方便,面积尽可能大一些,建设能达到“20年不落后,50年可改造”的水平。张江最初给我们的选址靠近罗山路那边,刚好在一条高压线下面,这对仪器设备、动物模型都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经和张江商量,最后就换到了现在这个地方。一开始张江划给我们的土地面积为37亩,我们感觉不够。经过几次商讨,最后张江同意把边界北推15米,增加4000平方米面积,增加的土地需要由中科院出资购买,但价格低于市场价。建成之初,所区面积感觉还可以,但很快就发现还是太小,不够用了。       2003年春天,上海药物所张江新址建成并投入使用。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是第一家整建制搬迁至张江的生物医药研究机构,对张江吸引更多的机构落户起到了非常大的示范效应。       在张江新址建设期间,我们所领导班子几个成员在这里拍过一张照片,四周还是一片农田。其实,当时我心里也是五味杂陈,既对未来抱有一种希望,希望将来这里能建起一个发达的、先进的药物研究所;但同时心里也有一点忧虑,对搬迁后的药物所能不能持续发展下去有所担心,因为我曾经看到有一些研究所搬迁后,由于种种因素,单位发展乏力,不断萎缩,逐渐化解于无形了。好在后来的事实终于证明,上海药物所搬迁到浦东张江是完全正确的选择。搬迁后,药物所有了更好的发展环境,促进了新药研究的进一步创新发展。       上海药物所搬迁到张江后发展很好,越来越有活力,以前争取不到的大项目,现在争取到了;以前难以引进的人才,现在也能引进了。上海药物所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带动示范效应也越来越强。中科院和上海市的整体合作不断推进,合作建立了上海科技大学、中科院高等研究院等机构,建成了同步辐射光源、蛋白质科学等大科学装置等,形成了张江目前的布局和发展态势。       上海药物所搬迁后的发展离不开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大力支持。随着药物所工作的拓宽、人才的引进,一些新问题也层出不穷、迎面而来,这些新问题都是通过张江的支持逐步解决的。比如,药物代谢研究中心原有的空间不足,我们所内部无法解决,张江把药物所马路对面的一幢楼给了我们,解决了大问题。上海药物所二期、三期园区,都是在张江土地资源紧缺情况下支持和帮助我们建设发展起来的。现在,上海药物所正在积极申请建立药物科学国家实验室,这个国家实验室比以前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规模更大,层级更高。张江对此积极配合,对于国家实验室的选址用地等给予大力支持。在资金经费上,我们也感受到张江对园区内单位的有力支持,无论是药物所的所得税,还是人才的个人所得税,张江都给予一定的减免;药物所申请到国家大项目,张江也会给予一定的匹配;张江还设有科创基金,对新药研发项目有一定的支持。此外,浦东新区每年举行大量的科技学术活动和高峰论坛,对于把张江发展为高科技资源集中地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学术活动药物所都积极参与,通过交流与合作促进了自己的学术发展。我担任过浦东新区科协副主席、主席,对此有很深的感受。


积极推动中医药科学发展


       2004年年底,我担任上海药物所所长的第二个任期已经届满,根据中科院的规定,不再连任。市委组织部找我谈话,希望我去上海中医药大学担任校长。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不敢接受”。我从事了几十年现代药物研究,对于中医可以说是100%外行,对于中药是90%外行,怎么能去中医药大学当校长呢?但是,市里的态度很明确,通过中科院领导找我谈话,我最终接受了组织的安排。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实验室内景


       组织上安排我担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是从促进科技与教育融合、现代科技与传统医学融合的角度考虑的。张江集聚了大量生物医药科研与产业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也搬迁到了张江,具备了融合发展、传承创新的良好条件。       2005年3月,我就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作为校长,我必须思考如何将自己多年的现代科技背景以及资源为发展中医药大学和中医药事业服务。我拜访了很多老中医,召开了多次座谈会,召集各方深入讨论中医药的发展思路。我的想法是,一方面要原汁原味地传承传统中医药的精华,也就是要将老中医以及中医药本质的东西保护好、继承好,决不做把中医精华丢掉的事情,充分地发挥中医的特色和本色。另一方面,也要积极推动中医药和现代科技的交叉和结合。上海中医药大学搬到张江,成为“张江药谷”的一部分,还要努力提高学术地位,充分发挥大学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建设高层次的人才队伍,产生高层次的研究成果,创造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以推动中医药学科发展。       我和全校师生一起,以中医药现代化和建设张江中医药园区为目标,推动学校教学和科研发展,积极融入张江药谷建设。上海中医药大学创新平台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先后争取到“中药现代制剂技术教育部工程中心”、“部市共建中药标准化重点实验室”等一批研究中心建设项目落户张江,同时还承担了“973计划”、“支撑计划”等一大批国家重点研究项目,提升了张江的科技创新水平和影响力。学校还在浦东新区政府领导下,积极参与张江中医药园区的规划和建设,浦东现已成为两个国家级的中医药示范园区之一。       张江园区科教研机构高度密集,有力地推动了上海中医药大学与中科院等单位的合作和交流,有利于发挥传统医学和现代科技各自的优势,在中医药的基础和应用领域开展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研。上海中医药大学与国家航天员训练中心开展交流合作,促成了大学研发的中医“四诊仪”成功应用于欧盟-俄罗斯-中国的国际航天合作项目“火星500”计划,受到国际赞誉。大学承担的“中医脏腑理论肾藏精的研究”、“基于临床的灸法作用机理研究”等中医“973”计划项目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成果,得到很高评价。大学与企业合作开展的“体外培育熊胆粉”研究,已经取得关键突破,有望在攻克濒危珍稀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难题上取得成功。我本人牵头承担的国家支撑计划项目“中药有效成分群关键技术研究”,在复方中药关键技术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今天,上海中医药大学正在张江这片创新热土上蓬勃发展,即为张江园区发展增光添彩,也从张江的大环境中吸取了自身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亲历者简介

  

陈凯先,1945年8月生。药物化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6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1978年考取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生,1982年和1985年,先后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96年至2004年任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所长。2005年至2014年担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主要从事药物化学和创新药物研究,是我国该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之一。现任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大新药创制》技术副总师。
(本文摘编自《奇迹:浦东早期开发亲历者说》(1990一2000),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



编辑 / 丁达

制作 / 丁达

转载请注明来自“党史镜报”微信公众号


往期推荐

浦东三十│大飞机、迪士尼、凯迪拉克……“大浦东”开发开放的新机遇

浦东三十│先行先试的试验田:全国首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浦东三十│而立浦东图鉴——30年30事

浦东三十│上海钻交所花开陆家嘴的十年风雨路

浦东三十│6年论证, 5000人次参与,200万字的可行性报告……洋山港如此蛟龙出“海”

从100米到600米,上海如何攀登世界超高层建筑高峰

陆家嘴金融中心:浦东开发开放的画龙点睛之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