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自我觉醒于此开始:五四运动中的张闻天

张秀君 党史镜报 2022-10-14

张闻天(中)、沈泽民(右)、沈雁冰(左)

1920年夏在上海合影

《》

《新青年》带来的思想变化

1900年8月30日,张闻天诞生于上海浦东南汇一张姓农民家庭。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的时候,张闻天年仅19岁,是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现河海大学)的学生。“河海”历史悠久,创办于1915年,是近代实业家张謇在水利局总裁任上倡议建造的中国第一所高等水利学校。

1915年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校舍

张闻天1917年考入该校。那时的“河海”校舍简陋,但教学水平堪称一流。校长许肇南聘请的各科教师都有真才实学,并热心教育培养人才。张闻天进入“河海”后,学习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接触了欧美的政治思想和文化思想,受到了民主自由的熏陶和科学精神的冶炼,这期间《新青年》对他触动特别大。回顾这段生活时,他写道:“五四前《新青年》的出版给了我很大的影响,我的自我觉醒也于此开始。”又说:“1917年在学校中看到《新青年》,我的思想即起了很大的变化,我开始对中国旧社会的一切发生了怀疑与反抗,而景仰欧美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与生活,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个人主义的思想从此发端了。”

五四运动的活跃分子

  1919年,也就是张闻天进入“河海”的第三年,五四运动爆发了。在一个多月反帝爱国运动浪潮中,张闻天积极参加实际斗争,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学生,成为思想激进、引人注目的青年。著名爱国民主人士许德珩,当年是五四运动中北京学生会和全国学联的负责人之一,在90高龄接受采访时说:“张闻天同志和沈泽民同志很要好,五四运动时都是河海工程学校的学生。那时他很年轻,大约是十七八岁,很活跃,所以我的印象很深。”采访那年,五四运动已过去60多年,但张闻天在这位当年全国学运领袖脑海中依然留有这样深刻的印象,可见他当时确是南京五四运动中的活跃分子。

张闻天故居

张闻天曾说过,自己在南京的五四运动中所做的主要工作是“宣传”。南京学生中的一群有识之士,从6月23日起,创办了《南京学生联合会日刊》。这份日刊比著名的同类刊物《湘江评论》《天津学生联合会报》都要早20多天。这份报纸连续出版了70号,主编阮真,是南京高等师范国文本科二年级学生。张闻天是编辑科科员,该刊的重要撰稿人。在现存的51号《南京学生联合会日刊》里,有15号载有张闻天撰写的文章,包括政论3篇、“随感录”“杂评”29则,是发表评论最多的作者之一。这些文章是张闻天五四运动期间社会政治活动和思想状况的真实记录,跳动着五四时代的脉搏。其中《社会问题》,是上个世纪80年代被发现时最为引起广泛注目的一篇。五四运动刚刚过去,在很多人根本不知道马克思主义为何物的时候,年仅19岁的张闻天竟然已尝试用马克思唯物历史观考察社会问题,而且在《共产党宣言》国内还没有中文译本的情况下,文章最后向读者完整地列出了“宣言”的十大纲领。张闻天写下的这些战斗篇章,是他伟大一生的光辉起点。

故居内景

百年前的中国少年精英

五四运动雕塑

五四时期的先进青年,大都参加一个或数个社团,“少年中国学会”由李大钊、王光祈发起,是五四时期青年社团中成立较早、影响深远、包括各种类型的知识分子的社团,对五四运动起到了帮助、推进作用。张闻天在1919年冬,由左舜生、黄仲苏二人介绍正式参加少年中国学会南京分会。在1920年2月《少年中国》刊载的一条会员入会消息,顺序依次作了如下排列:张闻天(江苏)、芮学曾(山西)、毛泽东(湖南)。张闻天与毛泽东那时还没有见面,但是两人的名字却第一次并列到了一起。当年“中国少年精英,尽数在此”。这群人中最出色的那一群,最终都成了共产党员。


张闻天和毛泽东


(作者系张闻天同志的外孙女)

来源/《党史信息报》

编辑/沈洁

制作/周紫檀

转载请注明来自“党史镜报”微信公众号

往期推荐:

陈毅市长说:“上海人民按自己的意志,建设人民的新上海。”

革命家张闻天曾将翻译视作谋生“饭碗”

总书记踏上的这片土地,如何从塞北荒原变成万顷林海

百年党史中的伟大精神|塞罕坝精神

“兄弟们不要因为弟等的牺牲而伤心”,他在狱中写给党中央的遗书字字千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