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的“开路先锋”王若飞

朱少伟 党史镜报 2022-10-14


1957年12月22日,周恩来在上海接见昔日参加工人武装起义的老同志时,曾这样说:“上海第三次武装起义时,罗亦农、赵世炎、汪寿华三位同志也是领导者,他们都牺牲了。还有王若飞同志,他当时是指挥南市暴动的,后来也牺牲了……这些同志为上海工人阶级立下了光荣的传统,他们替我们开了路,值得我们纪念。”

95年前的今天,由周恩来担任总指挥,上海80万工人浴血奋战30小时,取得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胜利。本号以武装起义中南市起义总指挥王若飞为视角,与您一起重回激荡岁月,感悟革命艰辛,汲取继续前行的精神力量!


周恩来接见曾参加武装起义的老同志


早年与申城的三次交集


青年王若飞


王若飞,贵州安顺人,原名王运生。青少年时代,因喜欢《木兰辞》中“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豪情,更名为“若飞”。

1918年春,王若飞东渡日本求学,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爆发后,他回到上海,参加游行示威,并在街头发表演讲。1919年10月,他又来到申城,为了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从黄浦江畔乘船赴法勤工俭学。


王若飞(二排左二)等勤工俭学生在法国的合影


1925年4月,王若飞奉命回国,他回到上海,在中共中央机关工作。后相继担任中共北方区委巡视员、中共豫陕区委书记,领导河南、陕西党的建设和工农运动。

1926年春,王若飞重返申城,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部主任(即秘书长)。秘书部机关设于上海北四川路(今四川北路)靠近淞沪铁路的一幢石库门房屋楼上,王若飞几乎每天都在简陋的办公室里操劳到很晚,总是用冷馒头加白开水充饥。在紧张工作之余,他还多次为《向导》周刊撰稿,陆续发表《英日帝国主义在北方的阴谋与民众之反抗》《奉系军阀统治下的北京》《国民军失败后帝国主义者向中国民众进攻的新战略》等文章,抨击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剖析军阀势力的穷途末路。


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中的

南市起义总指挥

1927年2月23日,中共中央和上海区委(也称江浙区委)召开联席会议,吸取上海工人前两次武装起义失败的经验教训,准备发动第三次武装起义。

3月中旬,王若飞深入南市(今属黄浦区),主持制订当地起义作战计划。中共上海区委认为起义时机已成熟,于3月19日下达第三次武装起义行动大纲,号召“打倒直鲁联军,响应北伐军,建立上海革命民众市政府”,并特派王若飞担任南市起义总指挥。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纪念地


3月21日晨,上海区委发布全市工人总同盟罢工和举行武装起义的命令。当日,在法商电灯、电车、自来水公司和华商电气公司的工人中,传递着“救火钟声响,车子开进厂”的罢工口号。中午12时,小南门火警钟楼(位于今中华路581号)钟声响起,黄浦江上轮船和各工厂汽笛齐鸣,在党领导下全市80万工人开始总同盟罢工,很快转为武装起义。南市工人纠察队按预定计划,兵分三路向军阀军警据点进攻。


小南门

火警钟楼


由王若飞率领的第一路队伍以法商电车电灯公司(简称“法电”)工人为主体,仅有少量手枪,多数人手执刀斧、铁棒等。队伍从顺昌路法电工会出发,经南阳桥进入南市,沿途市民纷纷加入。工人纠察队先后攻占沉香阁路第二区警察署一分署和肇周路第二区警察署。

上海邮政工人驱车参加战斗


经过4小时激战,南市工人纠察队完全解除当地反动军警武装,占领上海县署、淞沪警察厅及各警察署,控制通信、交通枢纽,缴获大批枪支弹药,率先取得了起义的胜利。

3月23日,已扩至近千人、拥有600多支枪的南市工人纠察队进驻三山会馆(今中山南路1551号),并举行上海总工会工人纠察队南市总部成立大会。周恩来前往视察慰问,还与纠察队负责人谈话,要求在积极分子中发展党员,并进行军事训练。此时,根据中共上海区委决定,王若飞代理中共南市部委书记。

三山会馆旧貌

三山会馆今貌



领导农民运动,

播撒革命火种

1927年6月,王若飞奉命再次到上海开展革命活动。中共江苏省委在沪成立后,王若飞担任宣传部部长。省委机关设于上海施高塔路恒丰里104号(今山阴路69弄90号),底层是会客室,二层是会议室,三层是交通员住处。新组建的中共江苏省委,负责江苏、上海以及安徽部分地区党的工作。

上海1927年中共江苏省委旧址


8月中旬,邓中夏回沪任新的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王若飞则担任常委并兼任农民运动委员会主任等职。

9月9日,中共江苏省委在沪召开全体委员和各地负责人会议,王若飞在会上作《上海目前工作方针》的报告,中共江苏省委决定首先抓好农民运动,在各县组织秋收起义。为了实施《江苏各县暴动计划》,1928年1月,中共江苏省委选派不少同志赴各地进行巡视指导。在被派往南通、如皋的黄逸峰(曾参加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临行前,王若飞单独向他讲述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和战略战术,要求他深入到农民群众之中。

1928年春,王若飞从上海赴无锡视察工作后,前往苏北。在南通,他考察学校、工厂和农村情况,帮助完善党组织;在如皋,他主持召开有县委领导、城乡党员骨干参加的会议,听取工作汇报,传达上级指示,并希望充分运用农村这块阵地,积极准备武装起义。

在驻沪中共江苏省委工作的近一年里,王若飞奔波于多地,发动土地革命,组织农民起义,在大江南北播下了革命火种。



往期推荐

第三个历史决议总结的这条经验,在这个民主党派的成立中得到了生动而深刻的注解

山阴路上,周恩来、瞿秋白、鲁迅......名人故居迎来“时光魔法”,听!这些老房子有话说

今天是马克思的逝世纪念日,我们一起看看当年《新青年》的“马克思主义专号”吧!

"大家快来种树呀"——90年前的中央苏区植树运动

来源 /《党史信息报》

编辑 / 沈洁

制作 / 杜洁瑛

转载请注明来自“党史镜报”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