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明时节,缅怀英烈,为了最多数人之最大幸福,让我们以革命斗志投入到这场抗疫之战中

党史镜报 2022-10-14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云间青史 Author 程志强


-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


侯绍裘(1896年6月—1927年4月)是松江第一名共产党员,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江苏省主要负责人,是与毛泽东、周恩来、罗章龙、恽代英、瞿秋白等人并肩战斗的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之一。他坚守“一个人不是为了一己而生,是为社会、人类而生,以最多数人之最大幸福为人生的最终目的、最大责任,而以尽此责任为乐”的入党初心和崇高使命,面对诱降和酷刑,践行了“只须遇到了烈士他们的境遇时,能和他们一样的死就好”的庄严誓言,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夕壮烈牺牲。



从忧国忧民的少年

到学生运动的中坚



侯绍裘

1896年6月4日,侯绍裘出生在松江城内丰乐桥(今谷阳北路东近中山中路口)东堍的一个没落地主家庭。经历了家庭变故的侯绍裘,从小养成了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同情劳苦人民,他曾对家里人说:“人家(农民)背皮晒成酱鸭子一样,何必再斤斤计较!”

青少年时期,侯绍裘就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在江苏省立三中(今松江二中)就读期间,“课余之暇,他常常谈论国家大事。在大庭广众之间,宣传孙中山先生主张,切齿痛责北洋政府的丧权辱国,慷慨陈词,议论精辟,为同学所钦敬”,成为学生爱国运动的领导人。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侯绍裘先后参与南洋公学、上海学联、全国学联领导工作,积极组织罢课、游行、演讲。在学生运动和演讲活动中,侯绍裘的思想开始发生质的变化,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此时进入他的头脑之中。

这年暑假,侯绍裘和部分学生留校,继续学生运动。这时,他看了进步期刊《新青年》,思想发生“急激的变化”。受《新青年》影响,他“把没有一定地点的没头没脑的演讲,改为有一定地点的较有统系的演讲”;创办了南洋义务学校,从“宣传爱国思想和灌输国民常识”开始,发展到“所宣传的主义,应当是社会主义;所灌输的常识,应当是科学常识、人生常识和种种新思想及社会问题”,从而实现“教育成年之平民,灌输以人生所必需之常识,以养成其健全之人格,并使成为劳动运动之中坚人物”的宗旨。他又和同学们创办了一份报纸《劳动界》,每两天出一张,两个月共出了30期,每期印1000份。《劳动界》的内容“起初多属于爱国、尊重人格及求知识一类的话头,后来渐变为鼓吹阶级觉悟,无意识地走近了社会主义的领域了”。

《问题周刊》


1920年8月,侯绍裘回到松江,和钱江春、赵祖康等8名省立三中的同学出版《问题周刊》,以“研究社会上最迫切的问题”为宗旨,至暑期结束,出了4期。8月底,学校来信,以“举动激烈,志不在学”为理由劝侯绍裘退学。侯绍裘从此脱离了学生生活,开始了追求革命的新历程。



在国共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1923年6月,侯绍裘与朱季恂在醉白池联合各界爱国人士组织成立“松江救国同志会”。同年秋,侯绍裘由王荷波、邓中夏介绍,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松江第一名共产党员。

侯绍裘主编的《松江评论》


1924年5月,侯绍裘陪同毛泽东(时任中共中央局秘书、国民党中央候补委员、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组织部秘书)、罗章龙(时任中共中央局成员、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组织干事)到松江开展国民党组织建设。1925年4月到5月,他先后被聘任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宣传委员会委员和教育委员会委员等职。

1926年1月,侯绍裘出席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二大,他还和毛泽东一起被指定为农民运动决议案审査委员会6名委员之一。10月,他到广州参加国民党中央各省联席会议,据孙科回忆:“会场完全为左倾空气包办……只要找于树德、毛泽东、恽代英、侯绍裘一疏通,会场中便没有问题了。”在国民党江苏省党部工作期间,他坚持不懈地同国民党右派作斗争。

1927年3月上海工人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时,侯绍裘在中共上海区委领导下,积极参与组织工作,并参加召开市民代表会议和民选市政府的筹备工作。3月22日,上海工商学各界举行市民代表会议,选举19人组织上海特别市临时市政府,其中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10人,侯绍裘为其中之一。上海临时市政府虽然只存在了24天,但它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最早在大城市建立起来的革命政权。



把教育和革命结合起来



早在五四运动的时候,侯绍裘就创办供工人学习文化的南洋义务学校。1920年8月他在松江先创办了男女同校的暑期补习班,后来又接办了景贤女中、创办松江初级中学。

从南洋公学退学之后,侯绍裘到宜兴和桥彭城中学任教,课余为南洋义务学校编写《自然科学常识》教材。1921年夏,他回松江度暑假,与朱季恂等接办了景贤女中,坚持弘扬“科学”与“民主”的五四精神,以培养女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完备的知识”,促进“妇女解放”和“社会改造”为目的。

景贤女中


1922年至1924年,侯绍裘每年组织暑期演讲会,邀请邵力子、施存统、沈雁冰、杨贤江、汪精卫、柳亚子、陈望道、叶圣陶、于右任等国共两党的精英和著名的知识分子来松江演讲。演讲会不仅开阔了女中学生和松江青年的眼界,也播撒下革命的种子,很多热血青年正是在这些演讲的感召和侯绍裘的启发下走上革命道路的。景贤女中因此成为国共两党在松江的活动据点,被誉为“反封建的堡垒,革命者的摇篮”。

上海大学中学部成立于1923年3月,直到1925年2月侯绍裘担任上大附中主任之后,才真正产生大的影响。他对上海大学和附中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提出把上海大学建设成为造就革命的领袖人才、中坚分子和上海革命活动中心的目标。在这期间,他参与为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选派学员、为黄埔军校招生和选派学员赴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等工作。

苏州乐益女中


1925年8月,侯绍裘受聘担任苏州乐益女中校务主任,后来又兼任平林中学校务主任。在苏州工作期间,他主持建立了中共苏州独立支部、苏州学联、妇联。曾经在景贤女中任教的叶圣陶先生回忆说:“他把教育跟革命结合起来,办教育不是无所为而为,为的是革命。革命干部越多越好,培养干部自然要靠教育。”

姜兆麟


侯绍裘播撒的革命种子,首先在松江生根发芽。其中最著名的是姜家2女3男(兆麟、辉麟、长麟、还麟、余麟)均在大革命前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姜兆麟是松江第一名女共产党员,姜辉麟1933年牺牲于南京雨花台,姜长麟先后担任国民党江苏省党部秘书长、黄埔军校政治部第一科科长,经侯绍裘推荐,姜还麟和姜余麟被首批选派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青浦练塘人吴志喜考入松江初中,在侯绍裘的引导下,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担任中共青浦县委常委、松江区农民革命军总指挥,和陈云一起领导枫泾暴动,失败后壮烈牺牲。



金陵十日,英雄血染秦淮



1927年3月底,蒋介石加快了反革命的步伐。中共中央和上海区委决定派侯绍裘前往南京,加强党的领导,与国民党右派作斗争。

4月1日夜,他率领国民党江苏省党部离开上海,前往南京。他行前向同志们告辞时,已作好了牺牲的准备。他笑着说:“这次去南京,要同反革命势力决斗,吉凶未卜。我的脑袋也不晓得能保住多久,恐怕没有回来的一天啰!”

4月2日,侯绍裘到达南京,首先依靠第六军政治部封闭了蒋介石支持的国民党南京市党部和劳工总会。在4月5日召开的南京市国民党员大会上,侯绍裘表明了反蒋独裁的鲜明立场。

4月9日,蒋介石抵达南京,蓄谋已久的反革命政变立即开始了。当天,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控制的省市党部和总工会都被捣毁,反动派到处抓捕共产党员。当天晚上,侯绍裘不顾同志们的劝阻,主持召开南京各革命团体紧急会议,决定第二天上午召开群众大会,向蒋介石司令部请愿示威。4月10日上午9时,江苏省党部召开约10万人参加的“南京市民肃清反革命大会”,侯绍裘代表省党部愤怒谴责蒋介石唆使流氓打手捣毁省市党部、拘捕两个党部负责人的罪行。请愿从上午11时持续到下午5时,最后又被打手和卫兵打死打伤几十人。

大纱帽巷10号 


4月10日晚上11时,省、市党部和市总工会等各革命团体的共产党主要负责人,在党的地下交通处大纱帽巷10号召开紧急会议,商议对策。4月11日凌晨2时,被反动派的公安局侦缉队率50多人包围,侯绍裘等9人被捕。侯绍裘严辞拒绝蒋介石以“江苏省主席”职位诱降,他和战友们备受酷刑,宁死不屈。三四天之后,他们全部惨遭杀害,遗体被运到通济门外九龙桥边,投入秦淮河中。

侯绍裘牺牲后,共产党组织曾到南京寻找烈士遗体,并且设法安置烈士妻儿,使其免遭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当年,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布尔什维克》发表了专门的悼念文章。

1943年周恩来在回顾党的历史时,高度评价侯绍裘与董必武、何叔衡、李大钊、陈潭秋等人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作出的卓越贡献。1950年4月,在时任中宣部部长陆定一的关心下,《解放日报》《文汇报》《新闻报》《大公报》《新民晚报》等都以整版篇幅发表纪念侯绍裘的文章。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

侯绍裘“是一个立场坚定,

并且极有才干的共产党员”,

“他的血,培养了许多革命种子”。

侯绍裘烈士的革命贡献和高尚品质,

从百年前的黑夜延续至今,

为今天的我们照亮前行的路。


往期推荐

H5 | 山河无恙 致敬英雄——11位龙华英烈的壮丽人生

龙华英烈画传|陈延年、陈乔年:《觉醒年代》里看哭你我的“兄弟双雄”

龙华英烈画传 | 赵世炎:漂洋赴法觅真理,海外创党撒火种

龙华英烈画传 | 杨匏安:华南传播马克思主义第一人

龙华英烈画传 | 杨培生:散尽家财也要将革命进行到底


来源 /《党史信息报》

编辑 / 沈洁

制作 / 杜洁瑛

转载请注明来自“党史镜报”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