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八百勇士 天路筑梦】军中“秀才”化笔为镐战天山

淮安发布 2019-10-06




叶玉昶向融媒体报道组介绍当年影像资料


  “从1972年开始,一直到担任团政委之前,我干了十七八年的新闻工作,和你们算得上是同行。”5月15日上午,淮安区籍天山筑路老兵叶玉昶热情地接受了“八百勇士 天路筑梦”大型融媒体新闻行动报道组的采访。


叶玉昶描述当年筑路时遇到的艰难险阻


  天山筑路期间,为了采访挖掘和跟踪报道筑路指战员的英雄事迹,叶玉昶不惧艰险,深入天山公路施工一线,采写的多篇新闻报道作品被《解放军报》《工程兵报》《基建工程兵》《新疆日报》《人民日报》等媒体刊载。为给基层连队培养通讯报道员,他自编教程,打着背包奔赴各团举办培训班。他也曾亲眼目睹筑路英雄、“雷锋式好干部”姚虎成的壮烈牺牲,并为英雄擦干头上的鲜血……


军中“秀才” 挑起千斤重担


  叶玉昶老家在原淮安县朱桥公社(现淮安区朱桥镇),1969年底参军入伍。当时,他22周岁,已成婚两年。妻子知道,叶玉昶早年因为家贫,初中就辍学了,心里一直憋着一股子劲,想要干出一番事业。因此,叶玉昶做出从戎报国的决定后,她非但没有阻拦,反倒是全力支持。


叶玉昶当年是新疆日报社驻武警交通二总队记者站站长、记者


  到了部队,叶玉昶一路随军辗转至内蒙古、河北、湖北,参与国家“三线建设”。劳作之余,酷爱文学的叶玉昶经常利用有限的休息时间搞创作,并有多篇作品见之于报端。这个军中“秀才”,很快被部队首长看中,安排他担任新闻干事。


叶玉昶当年刊发的部分稿件


  “进疆的日子是1974年7月23日,从湖北宜昌出发,坐了十多天闷罐车,到达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那拉提。”叶玉昶对此记忆犹新。几天后,他被安排在军委工程兵报社帮助工作。每一次采访,每一次写作,大到新闻标题,小到标点符号,叶玉昶都反复琢磨,其扎实的文字功底,受到资深编辑赞赏。


叶玉昶当年采访途中


  1976年3月,叶玉昶回到那拉提,重回新闻干事岗位。次年初,师部安排他进入宣传科,接手全师新闻工作,独当一面挑起千斤重担。天山筑路环境恶劣、条件艰苦,英雄人物事迹层出不穷,而基层连队通讯报道员队伍却严重缺兵少将。面对这一情况,叶玉昶主动请战,担负起“选苗育秧”工作,抓住筑路部队冬季下山修整的契机,独自一人背着厚厚的讲稿,从乌苏到巴音沟、独山子、那拉提,来回奔波开办报道员学习班,传授消息、通讯、言论、杂谈等多种体裁的写作方法。


叶玉昶为新闻报道员授课


  对待采访写作,叶玉昶眼里不容沙子。“行还是不行,凭稿子说话。”他记得,宣传科有一位来自基层连队的报道员,多次给报社投稿,但始终石沉大海,心里急,怕自己被退回连队,就想找叶玉昶拜师摸门道,为此悄悄跑到叶玉昶家送礼。叶玉昶到家得知情况后大发雷霆,严令这位报道员把礼品拎了回去。发火归发火,辅导的事一天不落。得到叶玉昶真传,这名报道员的写作水平突飞猛进,隔三差五就有作品见诸报端,后来还被转为志愿兵、提干。


深山“群英” 激荡笔底波澜


  一味蹲在营地,写不出好作品。“搞新闻报道,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错过漏掉好题材。”叶玉昶回忆,为了找素材,他无数次爬冰坂钻工地,那些或感人或离奇或惊险的筑路官兵故事,都被他写进了报道里,一些点滴细节,尽管时隔多年他依然记得清晰。他感慨地说:“我们采访英雄、报道英雄,内心深处无时不在受教育。”


和《当代》杂志社记者冯夏熊到新疆库车采访,路过库木吐拉千佛洞,和工作人员合影


  “比如我当时写过一篇稿件,题目叫《一个不谋私利的共产党员》,报道的是老政委赵金德。这个人1947年入伍,修天山公路的时候,成天和战士们一起苦干在工地,荣誉面前不张口,待遇面前不伸手,参军30多年从没搞过特殊,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叶玉昶告诉报道组,赵政委的家属按规定可以随军,他却总说:“家人在老家过得很好,不要给部队添麻烦。”直到转业,赵政委的妻子孩子还是农村户口。


叶玉昶下部队采访,过塔里木河坐的船叫“卡盆”(实际就是独木舟)


  天山筑路,还有另一支队伍同样值得铭记。“师部医护人员,以外科医生为主。”叶玉昶说,当时,部队移防到哪里,师部医院的医护人员就跟到哪里,救死扶伤全靠帐篷医院。正因为有这支队伍保驾护航,战士们才能甩开膀子干。在一篇报道中,叶玉昶专门采访报道过医护人员在天山上为战士实施断手再植手术的故事。而在另一篇报道中,叶玉昶则将笔触对准了一个在帐篷医院为负伤战士做开颅手术的医生。“这是天山上首例开颅手术,总共取出了13块碎石,战士得救了,恢复得也很好。”叶玉昶自豪地说,“主刀医生左家宽就是我们淮安人,和我们是同一批兵。”


当年参与新闻宣传报道的同志在天山上合影留念(右一为汽车驾驶员)


  在天山深处从事新闻报道工作,遭遇危险是常有的事。1977年初夏,漫山积雪尚在融化,厚厚的雪檐,乍看起来很紧实,里面其实脆弱稀松。“有一天中午,我带着一名四川籍的报道员,赶往铁力买提(蒙古语,意为‘不可逾越’)隧道南侧,采访隧道施工情况。”叶玉昶回忆,两个人正走着,身后突然响起刺耳的呼啸声,回头一看,一大团白色烟雾直朝他们撵来,吓得两个人惊慌失措。“不好,雪崩!”等反应过来,叶玉昶立即拽住同伴,拼了命地往前跑。还好,大片的雪块、冰块最终在离他们200多米远的地方刹住了。“与那些在天山公路上因为雪崩而牺牲的战友相比,我们是幸运的。”说到这里,叶玉昶的声音变得格外低沉。


天路“虎将” 留下壮烈瞬间


  筑路英雄姚虎成的牺牲,就是因为遭遇了雪崩。姚虎成出生于陕西城固县沙河营一个农民家庭,八岁时父母去世,在幸福院长大。参军后,姚虎成把自己平时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津贴,加上部队发给他的奖金,全部交给了家乡的公社,用于支援农业学大寨。


1980年在哈希勒根达坂北口的山坡上摄影留念


  牺牲之前,姚虎成担任基建工程兵111大队(即138团)一营副营长,是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党的十一大代表,也是全师的先进典型。叶玉昶说,为了采访姚虎成,他跑到即将贯通的哈希勒根隧道(蒙古语,意为“此路不通”)施工现场,在距离隧道南口几十米远的地方支了一顶帐篷。帐篷外面,积雪比帐篷还高。帐篷里虽然生起了炉火,可一个晚上过去,地上的鞋子还是被死死冻住了,只能用钢钎撬。


在哈希勒根隧道前


  夺走姚虎成生命的那场雪崩,发生在1978年4月9日,星期天。这天一早,叶玉昶在隧道口碰见姚虎成,问他:“姚副营长,今天星期天,你没休息啊?”姚虎成操着浓浓的陕西口音笑着回答:“我还有事呢!”说完便带着战士爬上推土机去铲除便道上的积雪,给部队运输清障。


  到了下午1时30分,叶玉昶正在工地附近的营房开会,忽然听见外面大喊:“雪崩了!山上雪崩了!”他顿感不妙:姚虎成有危险!转念间,叶玉昶冲出营房,可没跑几步,腿不听使唤。“跑不动,高山缺氧,雪齐膝盖深,只能爬。”叶玉昶说,等他赶到事发现场,推土机驾驶员已经获救,姚虎成也已被战士们七手八脚从七八米深的雪里刨了出来,脸色乌紫,牺牲了。那辆重重的推土机,则被雪崩掀翻到了离路基100多米远的地方。


  姚虎成的遗体被安放在帐篷里的简易床板上,雪崩导致他后脑右边枕叶处留下了两个窟窿,殷红的鲜血还在慢慢渗出。叶玉昶强忍悲痛,为英雄拭去头上的血迹。事后,叶玉昶与基建工程兵第十二支队宣传部部长刘子威率领的报道组一起,以《血洒天山化宏图》为题,报道了姚虎成的英雄事迹。当年十月,姚虎成被追记一等功;次年二月,中央军委授予姚虎成“雷锋式好干部”光荣称号。


听到叶玉昶描述当年艰苦情况后,记者动情落泪


  1983年9月,天山公路竣工验收,叶玉昶负责组织记者招待会。也正是在这次记者招待会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乌鲁木齐军区决定,为英勇牺牲的天山公路筑路官兵修建一座烈士纪念碑。时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黄宝璋在现场讲的一句话,至今仍激荡在叶玉昶的心间:“路是躺下的碑,碑是竖起的路。”


1983年,天山独库公路竣工验收会议合影


  后来,这句话被镌刻在乔尔玛烈士陵园的纪念石上。短短12个字在告诉人们:天山有路,靠的是成千上万名筑路官兵用汗水、智慧、忠诚与血肉浇筑!


推荐阅读



融媒体报道组:周熔熔 李蓉 杜勇清 管伟法 陆春涛

融媒体编辑:张晓剑

点个再走吧

↓↓↓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