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25个国家的数据看,互联网真的能够推进民主发展吗? | 学人编译
点击上方“政治学人”可订阅哦!
作者简介(中文名为音译):
臧雷振(Leizhen Zang):中国科学院大学(University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熊峰(Feng Xiong):西安交通大学金禾经济研究中心(Jinhe Center for Economic Research,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
高彦彦(Yanyan Gao):东南大学(Southeast University )
一、本期编译
原文简介
文章题目:《Reversingthe U: New Evidence on the Internet and Democracy Relationship》(互联网与民主转型的倒U形关系)
文章作者:Leizhen Zang, Feng Xiong, Yanyan Gao
文章来源:《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
发表日期:2018.04.11
译者简介
王志浩,政治学人编译局
二、编译内容
长期以来,互联网与民主发展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部分原因是缺乏经验证据。臧雷振等人的这项研究考察了125个国家从1993年到2014年的面板数据,以此推断互联网普及对民主化的影响。作者应用了机器学习方法(即随机森林)有效地筛选出与民主更密切相关的变量。研究发现,不同的估计模型同时揭示了互联网普及和民主化之间的倒U形关系,作者同时也区分了互联网对先进(advanced) 的民主国家和欠先进(less advanced)的民主国家的影响差异。作者认为,互联网普及为欠先进的民主国家带来了民主发展的后发优势。这些结论经过了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为了最大限度保证数据的可验证性,本研究的数据集和编码都已经公开在Harvard Dataverse
(doi:10.7910/DVN/1MGPNZ),大家可以自行下载。
研究假设
假设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互联网普及对民主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假设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互联网普及和民主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现存研究结果存在相互冲突的尴尬,这是由于他们忽略了不同国家的不同互联网普及率对民主化的各种影响。当互联网对民主的影响达到了转折点时,它肯定会产生转折点的两个相反的方面。也就是说,在互联网扩散的早期阶段,互联网的对民主的影响作用可能会逐渐被重视和利用。然而,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增加,其对民主的影响的边际效用可能会减弱,直到转折点的时候,边际效用下降到0。
假设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互联网普及对欠先进的民主国家的正向影响要大于对先进民主国家的影响。
数据
在这篇文章中,关于互联网普及的数据来自世界银行。同时,作者还从世界银行、全球治理指标和政体IV获得了关于经济和政治的数据,最终形成了125个国家从1993年到2014年的面板数据。本文利用了机器学习方法(即随机森林)有效地筛选出与民主更密切相关的变量。描述性统计和初步的数据分析如下:
展示互联网普及与民主关系的散点图如下:
研究设计
为了进一步验证假设并探究互联网普及与民主之间的影响机制,作者建立了不同的回归模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以检验研究结论的稳健性,主要模型包括处理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和线性分位点混合模型(linear quantile mixed models)。
数据分析
不同的估计模型所得到的回归结果如下:
随后,作者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互联网普及对不同类型国家的影响。
之后,作者就固定效用模型和分位点回归模型的估计效果进行了比较。
下图展示了互联网普及率对民主化的不同分位点(逐渐累加,0.01到0.99)的系数的变化:
为了进一步夯实自己的结论,作者对研究结果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如下:
研究结论
根据连续22年的125个国家的面板数据,作者发现互联网普及可以显著提高一个国家一段时间内的民主化程度。但是,这种增加不是以线性关系呈现的。相反,它呈现倒U形曲线,这意味着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增加,它在促进民主转型和整合方面的作用在一开始是逐渐增加的。但是在达到转折点后,其推动力逐渐下降。同时,通过比较先进的民主国家和欠先进的民主国家,作者发现互联网对欠先进民主国家的影响比先进民主国家更为显著。这意味着较欠先进的民主国家在互联网广泛流行的阶段具有后发优势。
另外,与总统制国家相比,互联网更有利于议会制国家的改革。显然,这项研究的结论很难与现有的研究结果相吻合。作者认为,导致这种差异的因素如下:首先,本文以更多国家和年代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其次,从已有的回归分析中可以看出,结论很容易就发生微小的变化;最后,随机森林用来控制变量选择,可以更方便、更高效地找到相关的控制变量以获得更好的拟合精度。
在这项研究中,复杂的倒U形关系可以进一步加深人们关于互联网与民主之间的影响机制的理解。本研究潜在的政策含义可概括如下。首先,它显示出更高的互联网普及率并不总是意味着民主转型将取得重大进展。因为在互联网普及到达转折点之后,它对民主的影响开始逐渐减少。第二,虽然较欠先进的民主国家有后发优势,但是互联网的边际效用在欠先进的民主国家在其普及率达到转折时迅速减少。
责任编辑:林健
支持学人原创
原创声明
【学人编译·系列文章】由“政治学人-编译局”翻译出版,版权归属公众号“政治学人”(公众号ID:zhengzhixueren)所有。上述内容根据学术文章编译而得,详细内容请参见各原文出处。如有错误,敬请见谅!欢迎分享,媒体转载请联系公众号授权,禁止抄袭,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