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不是药神》集中了多数舆情敏感要素,为何能冲破禁区逃出生天?

燕志华 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 2022-04-04

本公众号持续推送媒介和舆情素养文章以及故事,欢迎关注!↑↑↑↑



上个周末,抓紧时间到影院看了近期大热的《我不是药神》电影,看后又浏览一番影评,我的观感如下:


从艺术来说,该片并未跳出已有电影的叙事套路,依然是小人物(带有道德瑕疵的油腻中年)历经波折后爆发感人力量的故事。但它让人在情绪、道德和心灵都产生震撼,也是事实。至于有的微博大v说是近十年来最好的电影,感觉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从题材上来说,由于是几乎复述了发生在现实中的一个活生生的案例,素材贴着地面飞行,因此,并不能说它是个好故事,而只是题材抓得准,击中了当下社会的人心和人性。


简而言之,《我不是药神》成为现象级的影片,并非是故事精彩、艺术高超,完全是因为它的题材准确击中了敏感的社会集体心理,引发强烈共鸣和高度争议,中下层民众纷纷主动转发,成为新媒体环境下的又一个10万+、百万+。


在当下的新媒体环境下,任何事件,只要能够精准击中一大群人的敏感心事,几乎都会引发全民关注。所以,《我不是药神》不过是又一个引爆舆论场的舆情事件。它和《摔跤吧爸爸》之类影片,即便抽离了具体的社会情境,单纯依靠讲述故事和艺术力量就能引发强烈美学关注,境界差之甚远。但由于它的生命、金钱等“元题材”引爆了多种话题,预计热度会持续一段时间。它的真正价值,有赖于社会心理的激动泡沫消褪后,各方给出更为冷静的估值。



但作为网络舆情的深度观察者,我其实对此片最感兴趣的是:它的题材几乎囊括了所有的敏感要素,何以就能冲破禁区逃出生天?


我们知道,“讲好中国故事”在近年来几乎成了一个新的宣传和艺术导向,好的故事应该是有不少的,但是关键是如何讲、怎么讲。讲得好,再赶上天时地利与人和,政府、百姓、知识阶层、市场各方都皆大欢喜,比如《战狼2》;尺度没把握好,可能过审就不太容易,比如后来刷屏的冯小刚的《芳华》在公映之前,就一度被“留中”过,修改后才得以放出来。文化涉及到意识形态,从来都是极端严肃的事情。


关注题材,不能不关注中国的网络舆情。因为舆情敏感度决定了题材敏感性。越是可能导致民众愤怒、聚集和抗争的领域,越是舆情敏感度集中的题材,也是最容易吸引大众关注的题材,比如人们常说的“新三座大山”,就是医疗、住房和教育。这三个领域,可以说是集中了中国大多数的舆情爆发源头,每个领域都有无数个好故事有待挖掘和讲述。近年来比较吸引观众的《蜗居》等剧目,都是取材于此。


但是好故事有了,更需要学会“走钢丝”,也就是用合适的形式将内容呈现表达出来。这是一个更大的学问。


主管部门经常会就一些热点话题、新闻题材给出一个红线,不允许热炒或者报道。比如上海世外的凶杀案,这么一个震动人心影响巨大的案件,网络上已经吵翻天,但是有关部门竟然要求传统媒体不要报道。固然有很多理由,一些理由也是站得住脚的,但是总体而言,这样做的后果是严重的,一是导致传统媒体自废武功、更加边缘化,进一步沦为网络媒体新媒体的二传手、三传手和新闻仆从,主管部门手中能打的将只剩下一把烂牌;二是媒体和主管部门熟视无睹”,涉嫌不作为,公信力更加岌岌可危,将来一旦大事爆发,说话再无人听;三是主流信息渠道堵塞,导致谣言流言盛行。公安接连发布抓获造谣者的公告,这绝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必然后果。


主管部门的规定是必须遵守的,那剩下的选项,就是对于敏感题材的处理,遵循方法论改善的原则。《我不是药神》在这方面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范例。影片的题材,本来汇集了多种敏感要素:高昂的药品价格;群体事件;以铁腕推进破案的黑面局长;走投无路被逼自杀的弱势群体;情理法的强烈冲突,等等,但是依然能走到高潮,这是它在屏幕之外的精彩。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分析它的叙事技巧。


首先,影片层层推进,营造了巨大的剧情冲突和社会矛盾,但是巧妙地回避了所有可能指向或联想到政府的符号因素。药品上市流通、监管,涉及政府多个部门环节,但是本片丝毫无涉,这就在事实上使得政府和官员超然物外,避免了“躺枪”或成为矛头所指。因为在这样的情境里,任何一点和政府或者官员有关的符号,都会引爆火星。影片旗帜鲜明地将矛盾的焦点集中于进口医药公司,并推出了“恶人”代表——医药公司代表,以及假药贩子张长林,这就为观众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发泄靶子。正如我们判断一篇文章是敌是我,只要看他的矛头所指或者流露的倾向即可。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一个事件最终总是会给政府带来麻烦,政府和官员堪称动辄得咎,而影片在初衷上就让政府全身而退,岂不令人大松一口气?


其次,在官民矛盾冲突一触即发的关口,塑造一个有血有肉的警官曹斌,大大缓解了紧张对立的情绪,让人感受到了权力和体制温情的一面。这个人物也是神来之笔,实际从全剧看,他的角色也是专门为缓解冲突而专门设立的。情理法冲突的关键在于,各方都必须无错,这才是无可避免的悲剧。我们看到弱势群体为活命只能选择走私的“假药”,构成情理法冲突的出发点;铁腕推进的局长铁面无私,但是职责所系,查处走私实为责无旁贷,是一种忠于事业的表现;曹斌深处夹缝之中,执法愈是情感煎熬,体制就愈是得分。他辞职而未获局长批准,成为体制闪光的时刻。


其三,影片以情理法的冲突为基调,全片以法律为高悬的达摩克里斯之剑,营造紧张氛围,情节虽然曲折,但是叙事红线一直紧沿着法律的锋利刃口蜿蜒而行,使得观众关注点只能局限在情理法的有限视野。影片其实是通过一个案例,让人们思考法治社会该何为的问题,这就为人治色彩浓厚的官员和政府开脱了关系,避免了观众在情绪和心理上和政府的直接冲突,引向更为深刻的反思层面。


最后,“皇上毕竟圣明,好人终于得救”的光明结尾,赦免了政府和体制所有的不当之处,观众高呼万岁,体制如释重负。这种结尾,虽然本就是源于现实真实案例法院和检察院的人性化操作,体现了“法律不外乎人情”的理念,但同比例移植在影片结尾,作为事件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依然产生了激动人心的效果,为压抑紧张灰色的影片,增加了一个皆大欢喜的尾巴。这样的结尾,没有丝毫的违和之感,甚至给人感觉,这个事只能这样结尾。


如何定义敏感题材?我的看法就是触碰红线而又不逾矩、触发反思而又不破坏秩序、未破未立但又可能有破有立的题材。对于敏感题材的把握,从来都是一个难题。《我不是药神》或许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思路。



往期精选:

修改稿:我们用两套舆情软件检验了北大校长的道歉效果

鸿茅药酒整改声明里的这个词,暴露了危机还在深层燃烧

大家发现没有?中国正在出现一条冒烟的舆情“大裂谷”

“庆阳起哄”现象,印证了眼下一个重要的社会舆情特征

过去3天假期,这所负面缠身的大学打了一个舆论翻身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