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天走一万步有益健康,这是真的吗?

周剑平 瑞金医院 常笑健康 2023-03-08



▼本文作者▼



随着疫情被稳稳地控制住,人们也逐步恢复了正常的生活秩序。隔着屏幕沟通的时候,人们关心比较多的是疫情对于人们心理状态的改变,现如今,当大家面对面的时候,几乎异口同声地发出感叹:大家的身材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形变”。


于是乎,最近的朋友圈里,不少朋友们都在晒锻炼、晒健身,当然也有部分小伙伴直接晒健身成果的。


不得不感叹,运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那么对于每天无法抽出时间进行运动的人们而言,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是否能够穿插一些简易运动呢?于是,有人提出了,日行万步有益健康的概念。


那么,这种说法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2020年3月,权威医学期刊《JAMA》发表的一项研究证实:每日行走1万步+,真的能够大幅降低死亡率。

 


走的多好?


还是走的快好?



既往研究已经证实,步数较多与死亡率较低相关,但这些研究多在老年人、有慢性疾病、体质虚弱的人或是在死亡相对较少的队列中进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研究结果的普适性。


一项横断面研究分析发现,在调整每日总步数之后,女性行走速度与心血管代谢健康呈正相关,但在男性中则并非如此。另一项研究也证实,在女性中,步行强度与降低死亡率并无显著相关性。因此,行走速度似乎与健康获益的关系并不明确。


而发表在《JAMA》的最新研究成果则第一次描述了步数、行走强度和死亡率之间的剂量-效应关系。该研究选取全国健康与营养调查(2003-2006)中佩戴计步器且年龄≥40岁的美国人群作为研究人群,研究终点为截止至2015年12月的人群死亡率情况。


这项研究总计纳入4840名参与者,平均年龄为56.8岁,其中女性占54%,男性占46%,肥胖人群占36%,平均佩戴计步器的天数为5.7天,每天约14个小时。


研究人群中平均每天步数为9124步,在为期10年的随访中,共有1165例受试者发生死亡,包括406例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以及283例癌症相关死亡。


根据每日行走步数情况,该研究将受试人群分为四组:

1)A组:每日行走<4000步:总计655人,随访期中有419例死亡,全因死亡率为76.7/1000人·年;


2)B组:每日行走介于4000步和7999步之间:总计1727人,随访期中有488例死亡,全因死亡率为21.4/1000人·年;


3)C组:每日行走介于8000步和11999步之间:总计1539人,随访期中有176例死亡,全因死亡率为6.9/1000人·年;


4)D组:每日行走≥12000步:总计919人,随访期中有82例死亡,全因死亡率为4.8/1000人·年。


由此可见,每日行走步数在8000步以上的人群死亡风险显著低于8000步以下的人群,而且这种优势随着行走步数的增加愈发明显。


与此同时,经过调整每日行走步数之后,研究者发现,行走强度与死亡率并不显著相关。



文章写到这里,小编忍不住要提醒诸位已经燃起运动热情的小伙伴,疫情之下,戴口罩进行剧烈运动并非明智之举,但行走时戴口罩既安全又卫生。


综上所述,“生命在于运动”的确是一条科学真理。不断深入的科学研究证实,只有采用科学的运动方法才能真正有益健康。


对于爱好运动的小伙伴,可以考虑放慢速度,稳步前行,步数优先;对于喜欢安静的小伙伴,给自己订一个1万步的小目标,努力迈开腿,让生命的长度和质量齐头并进。



参考文献:


1. Saint-Maurice PF, Troiano RP, Bassett DR Jr, et al. Association of Daily Step Count and Step Intensity With Mortality Among US Adults. JAMA. 2020;323(12):1151-1160. doi:10.1001/jama.2020.1382.2. Gill TM, Pahor M, Guralnik JM, et al. Effect of structured physical activity on prevention of serious fall injuries in adults aged 70-89: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LIFE Study). BMJ. 2016;352:i245. Published 2016 Feb 3. doi:10.1136/bmj.i245.3. Dumuid D, Stanford TE, Martin-Fernández JA, et al. Compositional data analysis for physical activity, sedentary time and sleep research. Stat Methods Med Res. 2018;27(12):3726-3738. doi:10.1177/0962280217710835.
 
2020年度上海交通大学医工交叉研究基金
“新型冠状病毒防治攻关专项”(YG2020YQ23)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介绍


周剑平 博士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推荐阅读▼


夜夜难眠、焦虑不断、夙夜兴叹,不想“深度睡眠”便是一剂天然“解忧良方” 2020-06-10
“连续食用”、“特定细菌”,益生菌到底怎么吃才有效? 2020-06-03
大家一起努力,让青少年远离传统烟草产品和电子烟 2020-05-27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