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4岁少年被母亲扇耳光跳楼身亡:妈,这条命我还你了,勿念

追风 常笑健康 2023-03-08



青春年少而死于非命,往往令人扼腕叹息。青少年的自杀,正如一个沉重的黑色怪圈,束紧了青春的心理底线。9月17日,武汉江夏区一中教学楼五楼的走廊上,一名14岁男孩纵身跃下,在当晚不治身亡。
 
在现场曝光的监控视频中,跳楼前的男孩独自倚在栏杆上,沉默了足足两到三分钟,在这个年轻生命的最后时刻,究竟发生了什么?
 

01

寂静无声的三分钟


据校方透露,该男孩名叫张某锐,在教室里与两名同学打扑克牌,班主任请这三名学生的家长到校管教。而监控视频中显示,男孩的妈妈走上前,扇了孩子一个重重的耳光。


随后,疾言厉色的责骂像暴雨一样倾泻在这个少年的身上,据其同学爆料,班级里的同学隔着一面墙,都能够清晰地听见他母亲的骂声。
 
母亲迅速地甩来了第二个耳光,打完耳光甚至意犹未尽地伸手掐住他的脖子,路过的老师和同学都投来了异样的眼光,而男生的班主任走过来劝说,母亲这才将手放下来。男孩静静地垂着头,显得非常冷静。
 
临走之前,母亲又狠狠地推搡了男孩,然后向着走廊的另一端走去。在整个过程中,男孩没有任何的反抗。
 
母亲走远后,男孩还留在原地目送母亲离开,走廊上同学们走进走出,他也只是偶尔抬头张望一下。大约两三分钟后,他仿佛做出了一个最终的决定,环顾四周无人注意后,迅速越过身后的护栏,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在网络上流传的监控视频画面中,一切静默无声地发生了,甚至没有人听见少年的自尊碎裂一地的声音。
 

02

青少年的自尊,随时都要崩塌


面对来自亲生母亲铺天盖地的语言羞辱和肢体暴力,男孩的自尊心被践踏成一地破碎的残骸,在身体受到的直接伤害之外,这些心理创伤也影响他以极端的方式终结这一切。自尊,是这个年纪的孩子最珍视、也最不能受伤的心理禁区。
 
根据心理学研究,儿童在3岁时就出现了自尊的萌芽,又在青少年时期得到了充分发展,调查显示高自尊的青少年占总数的38%,中等自尊占52%,而低自尊只占10%,也就是说大部分青少年的自尊水平,都处于较高的位置。
 
在初中这个阶段,孩子的自尊中出现了社会认可和归属感这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认可指青少年适应学校环境、建立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并获得接纳的体验,归属感则指青少年维系友谊和集体感的情感体验,而这些都是建构起孩子自尊的心理基础。
 
然而,在这位对孩子拳打脚踢、恶言相向的母亲的一言一行下,十四岁少年天大的尊严,崩塌得体无完肤。
 
事后据同学回忆,当时男孩妈妈斥骂他的声音,附近三个班级近两百个学生听得清清楚楚,简直是一场惨烈的“社会性死亡”。


而且,骂声里字字见血,妈妈骂儿子是个什么用都没有的废物,难听且刺耳,而这场诛心闹剧的听众,正是男孩朝夕相处的同学,相敬有加的师长,甚至或许还有他情窦初开的暗恋女生,昔日里点滴积累的认可感和归属感毁于一旦,如决堤一般不可收拾。
 

03

他只是个孩子,不该承受风雨


万念俱灰时,他只是一个尚未成人的孩子,没人知道他最后心里想的是什么,但他对这个世界,对自己的家庭和未来,显然已不抱有任何期待。
 
青春期是一个充满内心动荡波折的特殊成长阶段,家庭本应成为心灵的避风港,然而错误的家庭教育不仅没有打开孩子心灵的门,还在上面牢牢加了一道生锈的锁。


就在一年前,2019年4月17日晚,一名17岁少年从上海卢浦大桥跳桥自杀。由于孩子表现不佳,母亲将车停在路中间,非常生气地批评着孩子,待母亲上车后,他突然冲向栏杆一跃而下,高耸的桥下就是结实的水泥地,人生才刚刚开始的男孩,就这样停止了呼吸。
 
根据统计,在15-34岁的人群中,自杀是排名第一的死亡原因,有16%的中国学生考虑过自杀。在一份面向上海中小学生的调查中,约有25%的孩子想过自杀,有5.85%的孩子曾计划过自杀方案,有1.7%的孩子自杀未遂,而上海市的中小学生,有将近一百五十万人。
 
在令人生寒的数字背后,有着孩子们难以言说的绝望。一名网友回忆起自己青少年时期的自杀冲动,她说“我觉得只有死了,让父母看到唯一女儿的尸体,他们可能会震惊、悲伤、甚至悔恨不已。每当想到这里,我都会开心的流眼泪。”
 
可能有人会说,这些孩子们的心理太脆弱,遇到点事情就想要一了百了,根本对不起将他们养育成人的父母,但是谁又能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有多少孩子被要求懂事,被要求坚韧,但他们只是一群心智尚未成熟的懵懂少年,不能以要求一个成年人那样来要求他们。


在成年人的世界,不能轻易崩溃,情绪都要排解得体体面面,而且深谙世间的曲折与隐忍,知道凡事都有退路,但是青春年少的孩子们,一旦陷入心理困境,甚至觉得自己一无所有只有这条命,事已至此,只能拿命来报复,填一填父母内心失望的黑洞。
 
从高度自尊到青春期独有的脆弱,少年们非黑即白、非生即死的心理迷局,很多都起源于原生家庭。
 

04

父母是第一次做父母,

孩子也是第一次做孩子


据同学回忆,这名跳楼坠亡的少年,从小就缺乏和人交流,父亲不在身边,而母亲对他动辄打骂,长年积累的矛盾如同一座沉默的火山,当它爆发时再想挽救,为时已晚。


心理学家苏珊博士在《中毒的父母》里这样说道:小孩子是不会区分事实和笑话的,他们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转变为自己的观念。这就是说,如果父母骂孩子是个废物,他就会真的觉得自己毫无价值。
 
在一个自认为废物的环境中长大,内心深处的自我否定和自卑感,都会演化为成长的毒药。
 
尽管中国的古话说,棍棒底下出孝子,但这种侮辱打骂带来的只有孩子的惧怕,为了避免受到伤害,他会无条件服从父母的话,也让孩子的内心越来越孤独,并接受一种可怕的观念,那就是可以用暴力来解决问题。


虽然父母是第一次做父母,父母也有自己的苦衷,但孩子也是第一次做孩子,由于孩子在经济上依赖父母,就要无条件地接受父母的控制和惩罚吗?
 
你是我生的孩子,你吃我的用我的,我教你成人,所以我说的都是对的,打你骂你就要受着——这些父母所犯的最大错误,就是没把孩子当成一个平等的人,也忽视其独立的人格,甚至将孩子当成了自己的附属品。
 
杨烁在综艺节目中纠正孩子轻微的内八字步态,勒令孩子在山路上重走,端着一副严父姿态;朱雨辰的母亲事无巨细地干涉孩子的生活,镜头捕捉到年过三十的朱雨辰结束一天的生活,无奈地躺在自家狗窝旁边,尽显疲态。


一种是身体上的鞭挞,一种是精神上的控制,家长们以爱之名来掩饰自己的控制欲,往往换来悲剧的重演。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或许母亲在大庭广众之下的掌掴和辱骂,是击溃少年自尊心理防线的最后一棵稻草。但在此之前漫长时间里日积月累的压抑和痛苦,原生家庭里温暖和爱的缺失,才是让孩子走上不归路的残忍推手。
 
有人在网络上说自己边哭边看那个监控视频,而那个自杀的少年,是替我们而死的。
 
每个父母都曾经是孩子,每个孩子也将成长为父母,要相爱,不要互相伤害。

▼推荐阅读▼
这套“体检”不花一分钱,在家就能做! 2020-09-21
中国65岁以上的老人有50%营养不良,都是喝白粥喝出来的 2020-09-20
蹲在厕所半天不出来的男人,都在悄悄做“见不得人”的事 2020-09-1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