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6冬奥筹备元年,解读中国滑雪产业的三大变化

2016-03-26 滑雪界 体育产业生态圈


2016是冬奥筹备元年,然而,关于冬奥会筹备、3亿人上冰雪的数据,关于上市公司对冰雪产业的布局、关于冰雪产业高速发展可能带来哪些变化……中国滑雪产业的这些变化你又知道哪些呢?


今天,就让圈妹带你走进冬奥筹备,去看一看那些已经起头的化学反应。


授权自滑雪界(ID:skiindustry)




第一变:申冬奥成功的余威开始显现


2022年冬奥会、3亿人上冰雪,北京、河北、黑龙江等多地陆续公布冰雪运动发展规划与具体数据。


小编一向认为,鉴于奥委会对举办国冬季体育运动有指标和要求、鉴于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强悍实力,各地公布冰雪运动发展规划与具体数据……那是迟早的事情。


不过北京、河北、黑龙江等省市公布的冰雪运动发展规划与具体数据,还是让人血脉喷张啊:


▼滑雪这一运动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适应


北京:北京市发布《关于加快冰雪运动发展的意见(2016—2022年)》及七项配套规划(称“1+7”),明确冰雪运动工作的7项核心任务——群众冰雪、竞技冰雪、青少年冰雪、冰雪体育产业、冰雪赛事、冰雪场地设施和冰雪运动人才。


到2022年,实现“1248”目标:一张“冰球名片”、两套竞技队伍、四百亿产业收入、八百万冰雪人口。



河北:河北省也发布了《冬季运动发展规划(2015-2022年)》,提出要初步形成冰雪产业体系,力争2022年全省冰雪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参与冰雪体育活动的人数达到1亿人次。



具体到体育设施建设方面,到2022年每个设区市要建成至少一个高标准的冰雪项目场地,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建设滑雪场或室内滑冰馆,秦皇岛、唐山、石家庄、廊坊、保定等地要建设冰雪健身示范点3个以上,张承地区15个以上,其他地区建设2个以上。


黑龙江:作为中国发展冰雪项目最早的省份,面对全国冰雪产业的热势,黑龙江省也积极布局:到2022年,省内要有2000万人次参与到冰雪项目中来,同时要吸引5000万人次的省外人员到黑龙江来赏冰观雪,参与到冰雪运动。


为促进冰雪体育产业的发展,黑龙江还将积极借助“互联网+”的方式,和一些互联网企业、装备制造企业探索合作方式,与国际上一些装备制造业有影响力的品牌寻求合作。到2022年,要让黑龙江省成为中国冰雪制造业的龙头。


新疆:刚举办了全国冬运会的新疆,则将最低目标设立在500万人次。新疆还计划未来将现有的100所“冰上示范学校”扩大到500所,另外新建100所“雪上试点学校”


第二变:超13家A股上市公司构筑的梦想舞台


这一次,冰雪产业不火都不行啦

2016年作为2022年冬奥会筹备元年,又恰逢“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冬季运动产业势必受到各路资本的关注。多地为配合达成“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相继出台了冬季运动产业的长期发展规划。


——反映在资本市场方面,已有超过13家A股上市公司以各种方式布局冰雪产业和冬奥会筹备工作。



2015年以来,A股已有超过13家上市公司以各种方式布局冰雪产业和冬奥会筹备工作,并且多为跨界切入,包括万科A、中弘股份为首的地产公司,以及华录百纳、华策影视等传媒企业。众多上市公司切入冰雪运动产业的方式各种各样,除了常见的设立体育基金外,还有冰雪度假村开发、冰雪影视IP、参与基建项目等方式


  • 冰雪度假村:万科A、中弘股份等房地产上市公司主要以开发滑雪度假村的方式切入冰雪产业。以万科为例,作为战略转型的重点举措之一,其将开发万科松花湖度假区,这是万科30年来首次涉足滑雪度假产业。


  • 参与基建项目:在2022年冬奥会相关的基建工程项目建设中,碧水源走在了前列。据公告,其旗下子公司北京久安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标冬奥会总额达1.29亿元。另外,华录百纳也同河北省政府签署了涉及冰雪产业品牌赛事、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领域的战略合作协议。


  • 冰雪运动相关的综艺节目为传媒类上市公司所青睐。华策影视已经同英国最大的商业电视台ITV签约,正式宣布共同研发制作室内冰舞体育综艺节目《冰上星舞》。该节目将邀请中国和国际花样滑冰奥运冠军,依托全新中国元素助力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此外,视觉中国(25.85 -0.58%,买入)也表示将积极布局冬奥会相关影视业务。


  • 参股体育基金或设立体育公司则是更多上市公司淘金体育产业的选项。如众信旅游宣布,拟参与认购中信国安等7家投资方共同出资的“天津新动金鼎万众体育资产管理中心”体育基金;华录百纳出资设立了北京华录蓝火体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将致力于开发冬奥会等顶尖赛事IP。


第三变:飞速发展的基础产业



随着2015—2016雪季运营的结束,我们看到无论在人数还是收入北京的滑雪产业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同时,滑雪场也面临由旅游体验型向目的地度假型的转型和升级,并由此刺激和带动周边产业链上包括雪具租赁和销售、滑雪大型设备制造以及餐饮住宿业的发展,从产业链角度寻找机会和布局,获得更为丰厚的产业赢利。


在全国滑雪市场中,拥有23家滑雪场的北京以169万人次居首,成为滑雪人次最多的区域。尽管北京在滑雪人数上处于国内领先的地位,但由于大型滑雪场受资金投入大、运营成本高、回报周期长等多种因素影响,整个滑雪场行业的经营实际上多半处于微利甚至是亏损的状态。目前国内只有3%的滑雪场为目的地度假型,初级体验型和城郊学习型滑雪场则分别占比75%和22%。很多运营者表示,单纯靠滑雪来留住客人实属困难。



在北京地区,度假型的雪场则相对稀缺。对于远离城市的滑雪场来说,酒店的配套是营收增长的重要一环,通常占到总营收的3-4成,甚至对于小型雪场来说,如果没有酒店配套,雪场很难实现盈利。部分老雪场面临转型和升级,大中型雪场将向度假区进行转型升级,除了住宿、餐饮外,还将丰富其他的娱乐业态。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滑雪市场每年产值约120亿元,数据显示2015年滑雪总人次为1250万,较2014年的1030万人次增长21.36%,但滑雪人口仍仅占总人口的0.9%,参与人次仅相当于美国上世纪70年代初的水平。


相比之下,美国冰雪市场的体量约1200亿元,滑雪人次在6000万左右,滑雪人口占比约为2.5%。依此估算,按照中国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提高速度,千亿市场并不遥远。同时,在滑雪场从单一的业务经营模式向借助酒店餐饮以及商业街区等配套资源的休闲度假模式发展的同时,与之相配套的滑雪装备也迎来了冬奥“红利”。



随着冬奥会的日益临近,政策红利以及社会配套对于滑雪产业上下游的刺激作用也日渐显现。对于想在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趋热之际进入的创业者来说,有关专家提醒,不要去盲目追逐热点,要结合产业链角度去找到自身的优势进行布局。


总而言之,从我国冰雪产业如何向精细化、专业化、创新化、高端化多思考,才是在这一产业大火的背景下需要做的。



文:滑雪界

授权转载自滑雪界(ID:skiindustry

责任编辑:十斤大洋,图片来自网络

✎ 相关阅读


更多干货

体院系列 | 体育人才 | 体育留学 |

| 往期招聘 | 感恩体育 | 匠人精神 |

电子竞技 | 中国足球 | 体育旅游 |

| 未来趋势  | 体育场馆 | 专访大咖 |

体育 IP VR | 真人秀 | 德约科维奇 |



 体育产业生态圈 

专注为体育人代言

做有温度的体育自媒体

产业 | 营销 | 招聘

(长按识别二维码)

投稿/招聘/建议:

sports_express48@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