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红新解<红楼梦>》③ | 湘云和宝玉,不是爱情
昨天,我们读到的是:薛宝钗看透人生无常,因而追求理性与超脱。她的善,看似无情,实则大善。她的情,也无所谓有或者无,更无须标榜。
她也因此没有真正爱过宝玉,她对他只是一种淡淡的情愫,一份避不开的青春情怀。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命运,也有一条不同的救赎之路,黛玉从爱情中获得力量,宝钗通过善念渡人渡己。
《红楼梦》中的其他人,又是如何实现自我救赎的呢?
”
史湘云的诗与远方
学者张中行曾说,他和几个老头闲来无事,推选《红楼梦》里的梦中情人,得票最高的,既不是林黛玉,也不是薛宝钗,而是戏份没有她俩多、人气却很高的史湘云。
史湘云,金陵十二钗之一,四大家族史家的千金小姐,贾母的内侄孙女。
虽然父母早亡,由叔婶抚养长大,但她开朗活泼,爱说爱笑,性情豁达,才思敏捷。因而深受贾母喜欢,经常接来贾府小住。
红学研究中有一种说法,贾府败落、人事凋敝之后,贾宝玉最终可能与史湘云结为夫妻,相互取暖。
无论真相是否如此,至少在当时,在众多姐姐妹妹中,史湘云不属于贾宝玉喜欢的那一款。
他觉得这个史大妹子大大咧咧,“不守本分,”“不像个女孩儿家”,对她虽然有欣赏之意,却无女儿之情。
闫红认为,宝玉心中没有湘云,湘云心中其实也没有宝玉。
为何这么说呢?
在偌大的荣国府,“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的宝玉淘气乖觉,才情卓然,又几乎是唯一一个与里面的女孩们热络联系的公子哥,黛玉对他一往情深,宝钗对他怀怀有淡淡情愫,袭人对他忠心耿耿。
作为表兄妹,贾宝玉和史湘云也算青梅竹马,而且和宝玉相识要早于黛玉,两人又有情趣相投之处,为何没有恋上对方?
闫红的观点很新颖,也说得通:“他们不来电,是因为,在年轻时候,他们同我们一样,爱恋的都不是身边的风景,而是诗与远方。”
来自姑苏的黛玉,对于宝玉而言,代表着陌生和远方。而湘云对于宝玉,并非远方,反之亦然。
换言之,宝玉和湘云,各有各的远方。
她体魄健康,行事大大咧咧,酒后微醺,醉眠芍药花丛中;大冬天,和宝玉在芦雪庭 烤鹿肉,割腥啖膻,大块吃肉。
大块吃肉、忘形挥拳、喜欢穿男装的史湘云,就像一个假小子,颇有男儿气概,对宝玉的温柔体贴、虚心下气几乎无感。
《闫红新解红楼梦》一书中写道:“湘云和宝玉如果是比较生活化的人,没准儿就能顺水推舟地相爱;然而他们诗写得怎样且另说,诗人气质却都十足,这注定他们‘只爱陌生人’”。
如果没有变故,他俩就像两条平行线,各走各的人生路。
可按照原著中判词的暗示,宝玉最后可能是和湘云在一起。第三十一回的回目是“因麒麟伏白首双星”,双星中的一星,极有可能是宝玉,而他俩又各有一个金麒麟,似乎是命运安排的信物。
在闫红看来,丧夫的湘云,丧妻的宝玉,就算后来真的在一起,也不会发展出爱情,而是一种取暖式的亲情与友情。
“年少时的诗与远方,中年时的苍鬓颓唐,灯下两两相望,这一生如梦似幻。”
史湘云的坎坷历程中,藏有多少人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影子。
写诗,香菱的自我救赎
据统计,一部《红楼梦》上千人,女性占了一半。四百多名女性当中,第一个出场的,
是金陵十二钗副册之首——
香菱。
刚出场时,她并不叫香菱,而是叫英莲,是姑苏乡宦甑士隐的千金,生得“粉装玉琢,乖觉可喜”,夫妻俩将这小女儿视为掌上明珠。
怎料在元宵之夜,家仆带英莲去看社火花灯,不小心被人拐卖,几度转卖,最终被呆霸王薛蟠看中买回家,还因为她引发一场命案。
从此,香菱的命运轨迹发生转变,走上另一条道路。
作为一名拐卖儿童,香菱遭受的身心创伤旁人无法想象。第四回,门子向判案的贾雨村提及此事时说道:“她是被拐子打怕了的,万不敢说,只说拐子是她亲爹,因无钱偿债,故卖她。”
第七回,周瑞家的去薛姨妈那里办事,看到香菱模样标致,笑称“有些像咱们东府蓉大奶奶的品格儿”,问她父母在何处、今年几岁、本处哪里人,一概不知,惹得旁人叹息伤感。
闫红认为,香菱这种看上去一无所知的茫然,也许是一种求生本能。
能从拐子手里挣脱,也算劫后余生。记忆太好,就难以快乐,有时甚至活不下去。
薛姨妈看她模样好,行事温柔安静,因此摆酒请客做了薛蟠屋里人。是好是坏,她看起来完全接受了自己的命运,逆来顺受,低声下气。
实际上,她并未放弃对自己的救赎。
诗歌,是她自我救赎的途径。书上写道:“香菱学诗,犹如即将坠崖的人,在伸出手去够那颗鲜艳的草莓,她终究没有被这命运彻底压倒。”
第四十八回,香菱进得大观园,和宝钗作伴,又拜黛玉为师,学习作诗。在此之前,她已经有弄一本诗集,有空就会看上两首。自从拜黛玉为师后,更是勤勤恳恳地认真学起来。
她和黛玉谈论诗的好处时,能够讲出自己的见地,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直”和“圆”实在贴切,又说“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的“白”和“潮”,念在嘴里像有几千斤重的橄榄。
为学诗一事,香菱诸事不顾,废寝忘食,苦思冥想,精血诚聚,以至梦中得了佳句。
宝玉对此感慨万端,之前叹息香菱这样的美人竟俗了,谁知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
写诗之于香菱,是人生绝境中自我救赎,也是对命运的抗争。当她沉浸于诗歌世界,反复推敲,如醉如痴,从中感受到自己的力量。
王小波说:“除了一个现实的此生之外,人们还应该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
诗意的世界,便是现实之外的避难所,对香菱,对你我,都是如此。
林红玉升职记
林红玉是她的真名,但大家都叫她小红。
她是贾府大管家林之孝的女儿,十四岁时被派到怡红院。
大观园内,莺莺燕燕,丫鬟众多,小红虽然和袭人、晴雯等人一起服侍宝玉,地位卑微的她却没机会走近宝玉,每天只是干些烧水喂雀、描绘花样、帮人捎话之类的活。
小红觉得自己有几分姿色,一心想往上攀高,因而抓住一切机会让自己脱颖而出。
有一回,怡红院只剩下宝玉在屋里,小红瞅着机会上来给他倒茶,献殷勤,被秋纹、碧痕看见,骂她是个“没脸的下流东西”。
为此,她对这一门路很快灰心,只得另做他计。
又有一回,小红和其他丫鬟在花园里玩耍,凤姐在山坡上招手使唤人为自己做事。
小红抛下众人,跑到跟前,将凤姐交代的事情办得清清楚楚,四五门子的话说得齐齐全全。
凤姐见这丫鬟干净俏丽,伶牙俐齿,又聪明能干,便要讨了来服侍自己,还打算认她做女儿。
从那之后,这个野心勃勃、不甘人后的的女孩,不再是怡红院里默默无闻的丫鬟,而是升级为凤姐身边的人,也算是求仁得仁,择得高枝。
她与公子哥贾芸之间“痴儿女遗帕惹相思”的爱情,让人觉得有点可笑,但他俩最终歪打正着的结合,是大观园里难得的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林红玉的升职记,正如《闫红新解红楼梦》中所写:
“靠才干混,比靠脸蛋混靠谱。靠脸蛋,也许立竿见影,但这种成功门槛太低,太容易复制。千军万马,都想过这个独木桥,往往为先行者所警惕。”
红学研究家刘心武认为,小红是贾府中难得的清醒者,她对贾府的败落早有感悟,因而才能说出“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宴席”这样的话。
这份清醒,让她一心想往上爬,也让她富有足够的励志元素。
今天,我们读到的是:史湘云以诗与远方为理想,度过浪漫豪放的青春;香菱通过学诗,进行自我救赎;林红玉凭借自己的才干实现升职,在凤姐身边获得用武之地。
《红楼梦》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作为“脂粉队里的英雄”,风光无限的王熙凤如何走了下坡路?她的陪嫁丫鬟平儿有着怎样过人的智慧?
-往期回顾
*插图来源:电视剧《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