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林彪的早年文章:怎样当好一名师长(1936年12月)

2016-08-22 林彪 周海滨微说


抗战初期,行军途中的八路军115师师长林彪(最前方骑马者)。

相关文章:

解放战争时,林彪帐下有个小排长,后来成了军委副主席

林彪一生的遗憾:湘江与四平为何罕见惨败

林豆豆口述:913事件,林彪是被骗上飞机的




怎样当好一名师长


林彪 1936年12月



要勤快


不勤快的人办不好事情,不能当好军事指挥员。应该自己干的事情一定要亲自过目,亲自动手。比如,应该上去看的山头就要爬上去,应该了解的情况就要及时了解,应该检查的问题就要严格检查。


不能懒,军事指挥员切忌懒,因为懒会带来危险,带来失败。比方说,一个军事指挥员,到了宿营地就进房子,搞水洗脸洗脚,搞鸡蛋煮面吃,吃饱了就睡大觉。他对住的村子有多大,在什么位置,附近有几个山头周围有几条道路,敌情怎么样,群众条件怎么样,可能发生什么情况,部队到齐了没有,哨位在什么地方,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处置预案如何,都不过问,都不知道。这样,如果半夜三更发生了情况,敌人来个突然袭击,就没有办法了。到那种时候,即使平时很勇敢的指挥员,也会束手无策,只好三十六计,跑为上计,结果,变成一个机会主义者。


机会主义和打败仗,常常是因为没有思想准备,没有组织准备,工作没有做到家,懒的结果。因此,不论大小指挥员都要勤快,要不惜走路,不怕劳累,要多用脑子,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脚到、手到。事情没有做好以前,不能贪闲。贪闲就隐伏着犯错误的根子。什么事都要心中有底,“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雷打不动的干部,牛皮糖式的干部,不管有多大本事,都不是好干部。


要摸清上级的意图


对上级的意图要真正理解,真正融会贯通,真正认识自己所受领的任务在战役、战斗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打破框框,有敢于和善于在新情况中找到新办法的创造性;才能有大勇,才能决心强、决心狠,敢于彻底胜利,有强烈的吞掉敌人的企图和雄心。


指挥员的勇敢集中表现在歼敌决心的坚定顽强上面。指挥员的大勇建立在革命的最高自觉性和正确理解上级意图的基础上面。


要调查研究


对于敌情、地形、部队的情况和社会情况,要经常做到心中有数。要天天摸,天天琢磨,不能间断。这样做,不能看作是重复,实际上这不是重复,而是不断深化不断提高的过程,是取得正确认识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平时积累掌握的情况越多,越系统,在战时,特别是在紧张复杂的情况下,就越沉着,越有办法。急中生智的“智”,才有基础。


因此,调查研究工作要贯串在各项工作中,要贯串在每一次战役、战斗的整个过程,反对打莽撞仗、糊涂仗,反对急性病,反对不亲自动手做调查研究的懒汉作风。特别是敌情,必须切实摸透。因为敌情是活的,敌人必然会极力隐蔽、伪装他们的真实企图和行动。要尽一切可能不间断地侦察,查清敌人的部署和动向,看他扮演什么角色?是主角还是配角?是主力还是非主力?是骄兵还是败兵?能集中多大兵力向我们进攻和阻挡我们的进攻。查明敌主官的特性,看他惯用和擅长用什么战法,根据他当前的企图判断他可能采用什么打法,等等。


只要摸清了敌情、我情、地形的底,决心就快,就硬,就坚定。就不会被任何假象所迷惑,就不会被任何困难所吓住。如果情况不清,就会犹豫不决,举棋不定,坐失良机,或者勉强下了决心,一遇风吹草动,听到畏难叫苦和不正确的建议,就容易动摇,可能一念之差,前功尽弃。


要有个活地图


指挥员和参谋必须熟悉地图,要经常读地图。熟读地图可以产生见解,产生智慧,产生办法,产生信心。读的方法是把图挂起来,搬个凳子坐下来,对着地图看,从大的方向到活动地区,从地区全貌到每一地段的地形特点,从粗读到细读,逐块逐块地读,用红蓝铅笔把主要的山脉、河流、城镇、村庄、道路标划出来,边读,边划,等到地图差不多快划烂了,也就差不多把地图背熟了,背出来了。


在熟读地图的基础上,要亲自组织有关指挥员和参谋对作战地区和战场进行实地勘察,核正地图,把战场的地形情况和敌我双方的兵力部署都装至脑子里去,做到闭上眼睛面前就有一幅鲜明的战场图影,离开地图也能指挥作战。这样,在你死我活、瞬息万变的战斗情况下,可以比敌人来得快,争取先机,先敌一着,掌握主动,稳操胜券。


要把各方面的问题想够想透


每一次战役、战斗的组织,要让大家提出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要让大家来找答案,而且要从最坏的最严重的情况来找答案。把所有提出来的问题都回答了,再没有问题没有回答的了,这样,打起仗来才不会犯大错误,万一犯了错误,也比较容易纠正。没有得到答案的问题,不能因为想了很久想不出来就把它丢开,留下一个疙瘩。如果这样,是很危险的,在紧要关头,这个疙瘩很可能冒出来,就会使你们心中无数,措手不及。


当然,在战争环境中,要考虑的问题很多,不可能一次都提完,也不可能一次都回答完,整个战役、战斗的过程,就是不断提出问题和不断回答问题的过程。有时脑子很疲劳,有的问题可能立即回答不了。这时,除了好好地和别人商量以外,就好好地睡一觉,睡好了,睡醒了,头脑清醒了,再躺在床上好好想一想,就可能开窍,可能想通了,回答了,解决了。


总之,对每一个问题不能含糊了事。问题回答完了,战役、战斗的组织才算完成。


要及时下达决心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下决心打呢?指挥员必须以最大努力组织战役、战斗的准备工作,力求确有把握才动手,不打无把握之仗。但是任何一次战斗都不可能完全具备各种条件,不可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一般说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把握,就很不错了,就要坚决地打,放手地打。不足的条件,要通过充分发挥人的因素的作用,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充分发挥人民军队特有的政治上的优势,充分发挥指战员的智慧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来弥补,以主观努力来创造条件,化冒险性为创造性,取得胜利。


要有一个很好的很团结的班子


领导班子思想认识要一致,行动要协调、合拍,要雷厉风行,要有革命英雄主义的气概。都要勤快,都千方百计地办好事情,完成任务。不互相扯皮,不互相干扰,不抱旁观者的态度。如果领导班子不好,人多不但无用,反而有害。


要有一个很好的战斗作风


有好的战斗作风的部队才能打好仗,打胜仗。好的战斗作风首先是不叫苦,抢着去担负最艰巨的任务,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猛打猛冲猛追。特别是要勇于穷追。因为把敌人打垮以后,追击是解决战斗、扩大战果、彻底歼灭敌人最关键的一招。在追击时,要跑步追,快步追,走不动的扶着拐棍追,就是爬、滚,也要往前追,只有抓住敌人,才能吃掉敌人。


好的战斗作风要靠平时养成,要靠实际锻炼,要在紧张、残酷的战斗中才能锻炼出来。不敢打硬仗、恶仗的部队,让他打几次就打出来了,因为已经见识过硬仗、恶仗的场面,有了体会,有了经验,知道怎么打了,百炼成钢就是这个道理。


做工作也要有好的作风,说了就要做,说到那里做到那里,要做得干脆利索,要一竿子插到底,一点不含糊,不做好不撒手。好的作风的养成,关键在于干部。强将手下无弱兵,干部的作风怎么样,部队的作风就会怎么样。因此,首先要抓好干部,要干部做出样子,影响带动部队。只要干部作风好,指挥好战斗,多打胜仗,即使是新建的部队或者原来基础较弱的部队,也会很快打出好作风来,像铁锤一样,砸到那里,那里就碎。



要重视政治,亲自做政治工作


部队战斗力的提高要靠平时坚强的党的领导、坚强的政治工作。连队的支部一定要建设好,支部的工作要做活,就是要把所有党团员的革命劲头鼓得足足的,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作用、带头作用,通过他们把全连带动起来,通过他们去做政治工作,提高全体指战员的阶级觉悟。有了坚强的党支部的领导,有了坚强的政治工作,就可以做到一呼百应,争先恐后,不怕牺牲,前赴后继。


战术、技术也要练好,特别是技术,如果枪打不准,战场上就不能消灭敌人,就不能解决战斗。因此,军事训练不能马虎,党政工作要领导好训练。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部队有了高度的无产阶级觉悟,有了好的战斗作风,再加上过硬的作战本领,就如虎添翼,就可以无敌于天下。


- 推荐阅读 -


口述历史


黄慧南口述黄维  |  韩子华口述韩复榘

李莎口述李立三  |  覃赞钧口述覃异之

陈知建口述陈赓  |  蒋建国口述蒋光鼐 

叶向真口述叶剑英  |  蔡绍芝口述蔡廷锴

黄慧南口述黄维  |  张素我口述张治中

周秉德口述周恩来  |  秦汉口述孙元良

万伯翱口述万里  |  张闾蘅口述张学良

林豆豆口述林彪  |  张廉云口述张自忠  



他是林彪第一心腹,追悼会规格空前绝后



大家都知道,林彪的心腹素有“四大金刚”,即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在“文革”时期权势熏天,做了不少坏事。


其实,还有一个人跟林彪的关系更亲密,无论是地位还是作用都远在四大金刚之上,堪称林彪的第一心腹,但这个人的一生几乎没有污点,去世后也没有人说他的坏话,甚至他的追悼会都创下了一个记录。


这个人就是刘亚楼,福建武平县人。


早在红军时期,刘亚楼就是林彪的部下,林彪每次开会都带着他,既当助手,又当保镖。解放战争时期,东北野战军急缺参谋,林彪特地把刘亚楼调去当参谋长,说:“刘亚楼一个人顶三个参谋长!”


当时,四大野战军司令部的电文署名最多两个人,比如一野的彭德怀,二野的刘邓,三野的陈粟,但四野都是署三个人的名:“林罗刘”,可见刘亚楼在四野的地位和作用。


在开国将帅中,大多都是草莽英雄,不修边幅,但刘亚楼是个例外。刘亚楼曾在苏联伏龙芝军校深造过,养成了一丝不苟的习惯,对仪表非常讲究,衣服永远都是笔挺的,皮鞋永远都是锃亮的,他曾有一句名言:“就是坐在蒸笼上,也要保持中国军人的风度!”


但这并不代表刘亚楼的生活是富足的,其实他的衣服也是补丁摞补丁,连身边的工作人员都不可思议:“谁能想到,一个上将、空军的司令员,却穿这样的衣服!”


不光生活中如此,在工作中更是要求严格,比如在他任空军司令期间,所有空军机关都有明文规定:“起草文件必须用废纸,油印过的纸都要翻过来重新用。信封也必须反复使用,先用钢笔写,再用毛笔写,最后翻过来糊好再用。”


有一次,准备给他换一辆新的“红旗”轿车,但大家也都知道他的脾气,就等他去外地开会的时候,偷偷把他的“吉姆”轿车送去了修理厂,生米煮成熟饭。


但刘亚楼岂是这么好“骗”的,回来后坚决不坐那辆新的“红旗”轿车,硬逼着部下把那辆“吉姆”轿车又开了回来。


为此,刘亚楼还声色俱厉地对大家说:“我反复向你们讲过,我最厌恶那种房子越住越宽敞,汽车越坐越讲究,家具越换越漂亮,心思不用在工作上,而专门在享受待遇上打转的庸俗作风!


刘亚楼虽然身为空军司令,但坚决不让儿子进空军,大儿子刘煜滨毕业于著名的哈军工,毕业后想进空军,刘亚楼的部下也都支持,但刘亚楼就是不同意,说:“老子在空军,儿子再到空军,空军是我们家开的吗!”


刘亚楼一生中唯一有争议的一件事,可能就是流传已久的争军衔了。


1955年我军大授衔时,刘亚楼得知自己被授予上将,就去找林彪说情。最后的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刘亚楼仍然是上将,而且排名也不在前面。


其实以刘亚楼的资历和实力,评一个大将也是无可厚非的,在解放战争时期,刘亚楼是四野的参谋长,跟他平级的政治部主任谭政是大将,比他低的萧劲光、黄克诚也都是大将;建国后,刘亚楼贵为空军司令,而海军司令萧劲光是大将,甚至装甲兵司令许光达也是大将,空军司令怎么说也不会比装甲兵司令的地位低。


但毛主席对胸怀看的很重,许光达三次让贤,毛主席都没有同意,还当众表扬他是“共产党人的明镜”,而刘亚楼嫌自己军衔低,自然也遭到了毛主席的嫌弃,最后在上将中甚至排在了海军副司令、副政委的后面。



当然,毛主席对刘亚楼的功勋还是很认可的,1956年中央军委增补委员,刘亚楼跟粟裕、陈赓、谭政、黄克诚、萧劲光等十人入选,基本上都是大将级别的。


可惜天不假年,1965年5月7日,刘亚楼因肝癌去世,年仅55岁。


刘亚楼虽然只是上将,但他的葬礼却是按照元帅的级别举办的,经毛主席批准,追悼会的地点设在天安门西侧中山公园的中山堂,按照规定,只有党和国家领导人去世后才能使用中山堂。


追悼会那天,首都十万军民都自发前来吊唁,中央领导人除了毛主席,包括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人几乎全部出席,并由林彪亲自主持,罗瑞卿致悼词。在57位开国上将中,刘亚楼的追悼会规格是空前绝后的。


十年前争大将未果的刘亚楼,应该想不到在十年后的殊荣吧。



寰行中国

西安  |  固原  | 中卫  |  武威  | 张掖  |  嘉峪关  |  敦煌  | 玉门关  |  哈密 | 鄯善  |  吐鲁番  |乌鲁木齐  |  库尔勒  |  轮台  |  巴音布鲁克  |  伊宁  |  泉州  |  汕头  |  佛山  |  阳江  |  北海

(上述文章点击可阅读)



【作者版权所有,微说整理发布】

周海滨官方微信公号


深度文化、历史知识学习平台

加微信:weishuo2015进交流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