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四期

2016-10-12 在场微散文 在场主义散文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首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二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三期

在场微散文奖丙申八月获奖作品于昨日揭晓,500名群友参加了颁奖盛典。

时间:2016年10月10日20:00时

地点:在场微散文群

主持:周闻道

出席颁奖典礼的嘉宾:李银昭,龚益成,北京了了,雪夫,邓芳,东珠,郭连莹,晓来轻酌


9月征文情况

截至今年9月底,本群网友涵盖了中国大陆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及香港、台湾地区,27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参加了征文活动。9月征文收到参赛作品255余篇,经过编校审查制作发表202篇,朗诵136篇。参与编校、朗诵、制作的群友,全系业余无偿服务。我们除了对他们的无私奉献表示赞赏与敬意外,更多地理解他们、支持他们显得更为重要。

所有获奖作品、未获奖的优秀作品,都将选入《四川散文》在场微散文专号。

成立阅评组

为响应广大群友的要求,活跃文学创作与讨论氛围,引导和培育文学新人,在场平台于2016年9月20日成立了“在场微散文”阅评组,郭连莹任组长。

在场平台目前有评审组、编校组、朗诵组、阅评组,实行了发稿淘汰制,朗诵也择优,就是为了促进交流和质量的提升。

实行稿件分级处理制

为有效利用资源,从2016年9月起,实行稿件分级处理制。总投稿编发率,掌握在80%左右(编校组负责) ;朗诵制作率,掌握在50%左右(朗诵组、制作组负责);总获奖面,掌握在5-8%左右(评审组负责)。

正确对待评选

评选只是一种形式,获奖的不一定完美无缺,没有获奖的不一定就差。无论得奖还是没有得奖,均应以正确的心态对待,参与了,交流了,比评选本身更重要。对本群评选中的优秀作品,将尽量推荐发表。

周闻道(在场主义创始人、主持人)

一个丰富的秋

       一一在场微散文征文竞赛9月颁奖开场语


各位群友:

       大家晚上好!

       早秋,中秋,深秋,我们正穿行在秋天的原野。有文字作伴,与思想同行,这个秋不只是收获,而且丰富多彩。

        从《昨夜无寄》,到《欲说还休》,我们在秋中寻觅,把李清照的梧桐细雨,与在场的介入现实融合,把当下之忧上升为精神,关怀,构建,自由,使微散文担当起了时代大义,也让文字脱离了小我,变得更有意义一一几百篇作品就是证明。

       在场微散文2016年9月同主题征文大赛颁奖典礼现在开始。


第四期(丙申九月)在场微散文奖

单 

一等奖

小河《夜芒》海之魂朗诵                 内蒙

二等奖

薄暮《昨夜无寄》郭万梅朗诵           江苏

三等奖

刘小四《村殇》龙丹朗诵                  湖北

  优秀奖

林中蔓青《昨夜无寄》海之魂朗诵     重庆

魏新永《找不到路的秋》章涛朗诵     新疆

润雨《女儿的遗书》郭万梅朗诵         山西

吕虎平《昨夜烟花》吴海燕朗诵         陕西         

刘立《月半弯》郭万梅朗诵                山东

薛丽英《昨夜无寄》海之魂朗诵         河北

洛霜《烟》章涛朗诵                           上海

杨建英:断片儿                                   新疆

田草《母亲的大海》海之魂朗诵        内蒙    

郑春《流星划过夜空》章涛朗诵        辽宁


特别贡献奖


最佳读者:六   叶

最佳朗诵:龙   丹

最佳阅评:高影新

最佳编辑:刘爱国


本期其他优秀作品

杨文丰《人类的墓碑叫谁立?》章涛朗诵    广东

剑书《今夜难静》海之魂朗诵                       四川

陈卓:成长的恐慌                                         河北

王韵《昨夜无眠》海之魂朗诵                      山东

夏晓露《沙河桥的灯》龙丹朗诵                   广东

袁志英《有一天,我们都会老去》龙丹朗诵 四川

糌粑卓卓:简单的幸福                                  四川

高影新:昨夜无寄•飞鸟                                河北

郭颖《夜拾》鹤山丁丁朗诵                          辽宁

李瑞霞《三级贫困证明》郭万梅朗诵            河北

孔淑茵《昨夜无寄》吴海燕朗诵                   河北

张小玲:昨夜无寄——杂思                           四川

海雨佛《月•亮》龙丹朗诵                             河北

紫蝶《夜,深沉》海之魂朗诵                       四川

子皈《苍凉如水》花语朗诵                           湖北

焦元玲《乡关何处》花语朗诵                       新疆

清雅:偶遇                                                     山东



第四期授奖辞(周闻道)


   1、小河的《夜芒》,文字清雅,构思奇巧,以一个突如其来的意外,让丢失的人性本真在月光下重获回归。

    2、薄暮的《昨夜无寄》,通过昨夜的一场闺蜜幽会,呈现了当下爱情的走失与婚姻的迷茫。

    3、刘小四的《村殇》,呈现了农民对失去土地的无奈和根丢失的无助与迷茫。

    4、林中蔓青的《昨夜无寄》,以一个欲求儿女双全的家庭生育悲剧为主线,多线交织,呈现了一幅立体的社会万象图,具有广阔的容量和审美空间。

    5、魏永新《找不到回家路的秋》,以近似黑色幽默的手法,呈现了底层人生存的无奈和世界的荒谬。

    6、润雨《女儿的遗书》,以令人震惊的生命之谏,唤醒人们对爱与现实的反思。

    7、吕虎平的《昨夜烟花》,以一个美丽的烟花意象,映照了一个家庭的命运组合,表达了面对生命之殇坚韧与从容的理由。

    8、刘立的《月半弯》,以一个生动的半月意象,表达了乡愁的浓烈与无寄。

    9、薛丽英的《昨夜无寄》通过一个老旧而新鲜的故事,呈现了现实农村婚姻的扭曲和疗救的迷茫。

    10、洛霜的《烟》,以习以为常的烟为核心意象,呈现了青少年的叛逆和父爱的伟大。

    11、杨建英的《断片儿》,撷取了生活中几个看似偶然的片断,呈现了人性的迷失、道德的解构和原爱的丢失。

    12、田草的《母亲的大海》,巧妙地引入大海意象,从细处入手,表达了母爱的无私与博大。

    13、郑春的《流星划过夜空》,以一个卑微的生命,呈现了生命的渺小、不息与崇高。


在场微散文9月点评(周闻道)


1、杨文丰的《人类的墓碑叫谁立》,以令人震惊的环境事实,表达了强烈的环境危机。说理性强了点,影响了文学性。

    2、剑书的《今夜难静》,以一个近世外桃源的荒诞,呈现了世俗的顽固与婚姻自由的艰难。但文章的现代性和厚重度略显不足。

    3、糌粑卓卓的《简单的幸福》,写了人性的沉沦及爱在复苏后的仓促上阵。

    4、高影新的《飞鸟》,以一个具有强烈讽刺意味的飞鸟意象,表现了社会乱象及其造成的生命悲剧。对意义的表达单线简单了一些,散文性不足。

    5、郭颖的《夜拾》以昨夜为切点,拾起人生的许多感念:快乐,幸福,遗憾,还原了生命的真实。

    6、李瑞霞的《三级贫困证明》,以交织对话方式,呈现了三代不同年龄、经历和文化背景的人,对待贫困的态度和纠结。觉文尽意结,没有更大的审美空间。

    7、孔淑茵的《昨夜无寄》,以一个偶然的车祸,呈现了不偶然的生命无常和世态悲凉。

    8、张小玲的《昨夜无寄--杂思》,借助时间打理岁月,让经验沉淀为思想,在看似清楚的顿悟中呈现了精神中更深的困惑。惟在场性略显不足。

    9、紫蝶的《夜,深沉》,采用象征手法,以一个卑微的草根之家生存状态,呈现了现实的残忍与生命的不易。对意义的表达单线简单了些。

   10、焦元玲的《乡关何处》,文字清新婉约,情感真挚充沛。每一个离乡,都把故乡放在身后,要返乡,乡关却不易找到。写母爱的题要突破很难。

    11、宗红的《夜来风雨声》,通过一个畸形的情爱,表达了对当下社会道德陷落、爱情错乱和价值解构的忧虑。只是这类题材太多,出新很难。

    12、清雅的《偶遇》,以近似完美的诗化文字,呈现了一个不确定的古典式情感的绯侧与迷离。但个人内心化文字,在场精神不足,缺乏时代感。


嘉宾、获奖作家发言


龚益成在场微散文赞助人)

    【在场微散文第四期颁奖致辞】

 ——龚益成


 昨夜无寄千般愁,欲说还休几度秋!雁回雀归水,菊黄虫噤声。一路走来,在场微散文有奖征文活动已进入了第五个月度,感谢奉献良多,感恩收获满盈。

每晚闲时,静坐书台,阅读在场,一杯清茶润肝肺,几篇文章沁心脾,实感幸福。一路读来,感触诸多。

针对目前征文情况,我提一个主题:尊重文本的生命。我们的征文活动自始至今,预期的效果达到了,那就是扩大影响,吸引更多人参与进来。活动伊始,我们对待作者与作品的心态就是重在参与、尽量推出。过程期间,涌现了不少优秀作品与作者,我们在跟随活动的进程中,也不断地在提高服务、聆听意见、完善机制。九月开始的来稿初选淘汰制和阅评组的建立、取舍平衡获奖人次以扩大获奖范围、考虑增加年终总评,都是为了适应整个活动动态的积极举措和在场见证。如此一来,幕后工作成倍增加,正是基于这一点,我想是应该谈一下提高来稿质量的时候了。一可减轻编辑的负担,体现有效的投入;二可对于作者自身注重文本的生命质量有促进;三可提升阅评的层面。阅评组建立的初衷,并没有想到要每篇次及时阅评。我想,选发文章应该基于这个文本本身就是合格的,合格的基本要素就是语言表达通顺无误和切合主题要求。阅评一般是解读与弘扬长处,指出与讨论不足,只有合格的作品,更好的作品,阅评才有价值。基于此,对于来稿质量要求,不自觉地就要求提高,甚至更高,这个更高的直接因素,就是在场!对于作品生命的生产者,自改自修的责任,就要更加凸现出来。个人浅见,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今夜又到无眠时。在场微散文丙申九月颁奖盛典即将揭晓,谁骑状元马?谁立榜眼位?谁做探花郎?让我们拭目以待!


北京了了(书籍捐赠人)

民间做点儿事不容易,想做好一件事更难,想持久地做好一件有意义的大事难上加难!周闻道先生以一己之力,纵横捭阖,融汇多方资源,坚守并弘扬“在场主义”十年,着实不容易,可圈!可点!可敬!可赞!作为一位老朋友,我诚愿做个拾柴的小卒,与朋友们携手共勉,尽心尽力,以期在场主义的火焰蓬勃蔚然,未来更加绚丽壮观!衷心祝愿在场微散文比赛越办越好!


郭连莹(阅评组组长

在场,我们健康地在场

——在场微散文九月颁奖盛典上的发言

郭连莹


尊敬的周老师、龚总、李总,晓来老师及编校、朗诵、制作、阅评老师,亲爱的在场群各位作家老师:

大家晚上好!

能够参加今晚“在场微散文2016年9月份颁奖盛典”,感到非常荣幸。首先,请允许我代表阅评组的姐妹兄弟,向今晚获奖的所有作家老师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周闻道老师以及为在场写作提供支持赞助的各位爱心人士、向为今晚的颁奖盛典提供前期服务奉献的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今年9月20日,成立“在场微散文阅评组”,我们美其名曰“狼部落”。狼部落的诸位狼亲,在周闻道、龚益成、晓来轻酌三位老师的关心指导下,弘扬狼族的团队精神和进取精神,虽然个人都有工作和创作任务,却克服困难,坚持对每篇刊发的文章阅评。云狼(高影新)母亲住院输液,依然阅评不辍,让诸位狼狼感动……在此,我用阅评组雨狼(润雨)的一段话表达我们阅评组(狼部落)成员的心声:“阅评在场微散文征文,如同进入一所大学,每日有美文可读,有佳作共享,还有文学大伽们的引领指导,营养丰富,真的是受益匪浅;可谓,日日有提高,时时有长进。能认识大家是缘分,能群里共享是荣幸。我很感谢你们的理解与支持!愿以不懈的努力,于‘在场微散文群’与大家共勉!”

就本人这段时间的阅评感受而言,就是喜欢一篇文章给人带来的那种怦然心动的阅读感受。一篇文章,一定要刻意打造一点属于自己的“亮点”。文似看山不喜平,别太平淡了。有让人耳目一新的句子也好,深邃的思想内容也好,叙事的波折也好,出人意料的结尾也好,让人欢喜让人痛的感受也好……能够抓住一点就好。按部就班地列陈事实,单线式的叙事结构,是很难让自己的文章产生像周闻道老师所说的“张力”的。窃以为,叙事与语言承载着“穿透力,扩展力,审美力”之重任,需要你用心经营建构自己的有张力的文本小屋:事别讲透,话别说尽,理别明摆,情别直抒,景别类同……给“张力”一些自由发挥的空间。

我们阅评,只是畅谈个人些许真实感受,一得之愚,希望带来读写之间的互动,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氛围。

在这个全媒体时代,健康的生活中,我们在场;在场,我们健康地在场……

我希望——

把欲说还休的文字推敲成“绝句”;

把五彩缤纷的生活凝练成“乐章”。

我祝福——

在场微散文群繁花似锦!

各位作家老师锦上添花!


二〇一六年十月十日17:50于古赵都邯郸龙湖畔


六叶最佳阅读)

感谢在场主义微散文平台每天奉献的一篇篇精美作品,阅读各位作者精心创作、编辑老师耐心修改、校对老师细心核对的文章,聆听朗诵组老师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的朗诵,是我一天不可缺少的部分。我想做点什么,希望和作者有些互动,所以写下自己阅读感受和不成熟的见解吧。我喜欢“留言入选”的叮咚声,尝试着写一些自己喜欢的文字吧。编辑老师的认真态度,阅评组老师的中肯意见,让我受益良多。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作者参与互动。有人看,有人评,是写作者最大的荣幸。

非常高兴被授予本月最佳读者,谢谢在场微散文提供给我一个学习的机会,一个文字交流的平台!谢谢各位勤恳的编辑和作者!


海之魂(朗诵组组长)

9月份,在场平台发布202篇美文,我们朗诵组朗诵了136篇,想来大家也都看到、听到了,我们每一名主播的尽心尽责。

要读好一篇500字左右的散文,普通话标准、读音准确、吐字清晰是最基本的要素。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汉字的发展源远流长,仅其多音字就达106个之多。为了精益求精,往往因为一个音节的读音,我们的主播从百度上、从厚厚的辞海里一次次查找、一遍遍翻阅,只是为了能给大家的美文添光异彩。当然,还有背景音乐的选择,一篇有声文字的形成,若想使音乐与文章和谐共融,并不是随意找一首音乐就可以和文章搭配产生共鸣的,这需要主播们的悟性和灵性。

非常开心,我们的在场主播对文字的理解、情感的表达、音韵的把控上有了质的飞跃。

当然,最需要感谢的是各路大咖们对我们的理解与支持。也非常感谢我们的主播在过去的日子里对我的包容和理解。对一些错字、读音和吐字不清晰的,海哥吹毛求疵也好,过于严苛也好,只是为了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不断地提升自己。


邹安音编辑组组长)

欲语还休  情寄“水果”

邹安音


     从偶然的进场,到心灵的在场;从六月的栖栖,到九月的无寄;从虔诚的读者,到尽责的编者……欲语还休,情钟“水果!”

    此“水果”非彼“水果”,乃几个有着侠胆义心的豪男俊女结盟而成。取其惊艳的色泽,纯粹的果心而得水果店名,于六月轰轰烈烈挂牌而为在场编辑部。杏子、椰子、柚子、车厘子、橙子、西瓜子、甜瓜子、枣子、桃子、栗子、梅子、芒果、莲子……果王就是闻道。

     果果们灼灼其华,常常感怀于心。在某些人眼里,完全就是一群傻子!不是么?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计较名利恩怨,一个字,一句话,一段文,推敲揣摩,仔细分辨,反复修改……哪怕夜半三更!鞠躬,致敬!

      今年八月,参加在场作家西藏采风活动。在最偏远的尼巴村,只有走进这里,你才知道那里的山有多高,路有多远,藏族人民的心有多纯洁。如是,我只想深情地说一声:从炎夏到金秋,从蜀地到雪域高原,从读者到编者,走过风走过雨,我们水果店奉献出的是蓝天下最圣洁的心灵果实!


薄暮(本期二等奖)

首先要感谢在场主义散文公众平台和在场主义散文创始人周闻道老师给了我交流学习的机遇。自从和在场微散文结缘,对散文写作的“在场”和“”散文性"有了新的认识,在场就是直接呈现在面前的事物,找到存在的意义。用眼睛寻求真相和真理,说出真话。也就是在场的姿态,将身体、精神和结巧妙融合。“去蔽,敞亮,本真。”这就是在场散文写作的路径。

      我通过阅读每一期的一些精彩微散文,发现其中大多采用了在场散文的“介入”:“主体的介入,当下现实的介入,人类个体生存处境的介入。”感到文本有了这样的介入,在叙事、意象、意境、构思和语言上突出了散文性,避开了那些谎言、制度化语言、意识形态用语等,去除许多遮蔽,笔触直接指向事物内部,与世界的原初经验接触,并通过本真语言呈现出来。

       散文因为本真和敞亮,内涵和语言都显现一种张力,具有透过社会现象和生命本质的穿透力,从而达到文学艺术的审美力。

       承蒙在场微散文的评委们给予我在九月的《昨夜无寄》一文的奖项,非常感谢!我在此文中尝试了“在场”散文写作,将主体和精神真实地放在一个平面上,敞开,达到自由境界,从而介入当下社会的婚姻问题,用本真的细节描写,呈现客观存在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离婚女子对婚姻的犹豫,困惑,甚至是恐惧,直接反映生活本真,以及个体生存处境。人到中年,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如何走向美好的人生和生命的佳境。本文还存在不足,还望师友们多提宝贵意见。

  在场主义散文呈现散文写作的多种可能性,不管从哪种方式落笔,去构思,去叙述,使我们对散文有了新的认知,在一种明确的向度下去创作。我相信在场所有的师友们都会更加自信,朝着在场主义散文的探索和努力的方向迈出坚实的步伐。

       同时,我感谢在场微散文群所有的编审老师、朗诵老师和阅评组老师们,还有所有的师友们!感谢默默为在场微散文平台无私奉献的龚益成先生!


获奖作家、文友互动


邓芳:(读后微感悟)九月,才逢湿白露,时节又秋分,渐凉的夜,却冷不掉骚动的心,与星月对谈,让记忆回放,同灵感—道飞翔,二百多篇从夜里寄出的在场微散文,让秋风秋月秋叶,都有了真情的寄托。为用心创作的散文作家们点赞。

小河:激动得不知道说啥好。感谢编辑老师!感谢在场的朋友们,我会继续努力争取进步!

刘小四太意外了,感谢闻先生创建的在场平台,感谢各位编辑老师给我的帮助,感谢在场的各位兄弟姐妹!《村殤》能够有幸获奖,我知道也是大家给我的鼓励,今后我会继续努力,写出出色的文章!谢谢大家,容我继续激动一会儿。

杨萍:因文字相识,多么幸福!感谢晓来姐姐对在场的付出,对其严谨认真表示相当佩服。

田草:没有哪个平台比在场更认真的了。

润雨:我真的没有想到会获奖,我知道自己还有很大的差距。真诚感谢辛勤的编辑老师们!感谢在场的各位老师、朋友们,我会继续努力争取进步!

薛丽英:感谢闻道老师,晓来轻酌老师,海之魂老师,丁简老师,宁静老师及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你们辛苦了!

小河:相遇是一种诗意的美,携着温暖带着情意入场,只为赴一场文字的盛宴。小文《夜芒》能获奖一等奖深感荣幸!我会继续努力,争取进步!在场不老,我会在在场的舞台上和所有的朋友们慢慢变老。

林中蔓青:谢谢在场给我这份惊喜,感谢鼓励。我很清楚地知道,距离真正的“在场写作”,我还在场外,并相距甚远,尽管,曾一次次投石问路。但我相信,只要生活不离场,不缺席,用心参与,就是对“在场”最好的靠近和攀登。祝福在场。

若水:参与就是快乐。

多木:坚持,坚持……

王语轩:我没获奖,说明我还差太远,我要好好努力,争取早日获奖。这是我的没获奖感言。

润雨:自参加在场微散文征文竞赛以来,如同进入一所大学,每日有美文可读,有佳作共享,还有文学大伽们的引领指导,真的是受益匪浅,可谓,日日有提高,时时有长进。能认识大家是荣幸,能在一个群里共分享是莫大的开心。作为本人,水平有限,在从大家美文中吸取营养的同时,却还要时时鸡蛋里头挑骨头、指手划脚一番。有时评的不一定准确,但也得到了大家的宽宥。我很感谢你们的支持!愿以不懈的努力在文学创作路上和大家共勉!

旭姗:我没获奖,倒是心潮起伏难平。微文大义,在场学习,收获多多,感谢在场所有的老师!

郑春:一篇小文能得到大家的认可,是我的无上光荣,谢谢在场!我会继续努力,继续秉持在场精神,在小文中抒发出大义来!!

田草:大家互相取暖,鼓励!才能上进,比着写,不懒做。

于兵:(我的不获奖感言)我从写作中获得了安静与从容,我变得自信多了。我从在场中获得了感动与惊喜,我从朋友圈里获得了异样的“地位”。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获奖,我知道前行的路很长、很宽,路上行人不止有三人,因此人人皆是我师,我从学习与领悟中每天收获小惊喜,毕竟获奖一个月仅有一天,获奖人员仅是出类拔萃少数,而我天天快乐着,学习着,感动着。致敬在场,致敬在场所有老师。

陶铁林:(没获奖感言)这次我的散文没有获奖,但我还是感谢在场微散文平台总编闻道和副总编晓来轻酌女士,也非常感谢在场的各小组的工作人员,是他们在台后默默无闻的工作,夜以继日呕心沥血的付出,才有了这个平台今天的发展壮大。今天在场微散文的颁奖庆典,给了我莫大的帮助,指明了前行的方向,我真诚的感谢站在我背后给予我帮助的老师和朋友们。尽管我做得还不够,但我对对散文的热爱不减,愿意在以后的学习中,与在场微散文的朋友和老师们一道,不断努力,不断进步。永远在路上!

紫蝶:在场给了每个人更多学习的平台!

张竹瑶:恭喜获奖者,没获奖也开心,贵在参与。感谢在场工作人员辛苦的付出,舞台需要观众的巴巴掌才热闹。

润雨:很多作者的散文虽然没有获奖,但也写的非常出色,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他们同样很棒!

焦元玲:我在场!我参与!我快乐!我幸福!感谢文字的美丽相遇!

王志胜:这个群温暖了我们大家热爱散文的心。坚持到底,山河不崩,在场微散文群不散!

田草:我从没有看到这么认真的编辑老师。也感谢这个平台,每天都有好文章读。参与其中,看看好文章,是一种精神食粮,温暖着我写下去,不写脸都红。在场真的在激发我们,我会继续努力的!谢谢老师们!

北京了了:(不获奖感言)我宣布,我永远站在场边上写场边上的人与事,既能永远有资格参与比赛,又能永远不获奖,永远把获奖机会让给别人。期待大家更多精彩作品!

紫蝶:这次我的文章居然在其他优秀作品内!感动!难忘今宵,难忘在场!

周闻道:所有获奖作品、未获奖的优秀作品,都将选入《四川散文》在场微散文专号。

于兵:向尚未获奖的老师们坚守在场、坚持创作的诚意与毅力致敬。

感谢在场无私奉献的编辑老师,感恩兼感动。这个舞台没有灯光,却是最美的;这个舞台听不到掌声,却是最热烈的。感谢闻道老师、龚总、北京了了等很多很多老师的组织策划。在场无限,精彩无限。

薛丽英:小文《昨夜无寄》获奖,是我没预料到的,我无比激动!自进入在场以来,很多次被感动。素不相识的老师们鼓励我、帮助我。清晰记得海之魂老师的热情召唤,闻道老师的肯定,晓来轻酌老师的亲切关怀,编辑老师们的不辞辛苦与无私奉献,及文友们的鼓励,让我从放弃写作的边缘挣扎出来。在场的公正、公平与热情感染了我。在场为我树立了信心,让我对文字产生敬畏,对写法、措辞绞尽脑汁。总之,在场是打造人才,为文学热情、无私奉献的平台!特别是让我这样的新写手感到无比温暖。感谢在场!

朱东涛:

谢谢在场文学创新平台

谢谢在场老师文友点评

谢谢幕后诸君无私奉献

谢谢在场美文精神食粮

龚益成:

【号外1】从各期获奖作品中、从闻道老师的各条创作杂谈中,我得出结论,今后的文章要获奖,我看必须具备三点:1、在场(不清楚赶紧找资料学习);2、切入主题(主题素材作文题目,你不符主题再好也只能忍痛割爱);3、叙述语言灵性独特,文章结构布局奇巧。

【号外2】整个征文活动中,我仅仅只是赞助人之一,其它活动我一律只是边缘人。本期一等奖作品《夜芒》,我的确钟爱并解读了,这不是作品获奖的理由。单线叙事的作品,的确没有多线叙事的文章在结构与张力上有优势,但并不是说这是评奖的必要标准条件。单线叙事优势在于文字更容易专一灵性、细节更能触动人心、情感更能升华主题。我想这也是《夜芒》能够获得评委认可的地方吧!

周闻道:你对在场精神的认知和把握,超过了群内很多人。你的每次发声,特别是谈到在场与文本分析,我都认真关注的。俗话说,道不同者不足与谋。我们基本的道是一致的。我很欣慰。

龚益成:老师,是的。从欣赏的眼光来看,这是不能相互迁就的。只有志同道合、层面接近才能有效长久共处。高度不能企及,但一定要有努力学习攀爬接近的勇气,这也是在场吧。我感谢您对我的肯定,我的眼界开阔不少。我与大家共同在场共同进步!

对于一个文学平台来说,作家、编辑、读者,三位一体,不可或缺。我是在场最忠实的读者!

于国平:祝贺获奖的老师们,祝贺发红包雨的老师们。在场气氛真好,虽未获奖,毫无失落。编辑和阅评老师们无私奉献、精准点评,让人感动。

王语轩:在场人才济济,高手云集,获奖不易啊。

洛霜:老师们好!我很激动,万分感谢在场的所有老师,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该说的,其他获奖老师都说了,我,我还是…再发个红包吧…

张竹瑶:写作本身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把自己的作品收藏起来,以后慢慢来回味也是一种幸福。

辛贵强:(对《夜芒》的浅评)用电受限,把人逼出了现代生活,反而享受到浓浓的自然状态下的生活与人伦之乐。立意自然而深邃,时代气息很浓,生活味、人情味足,语言不作势,用力轻,显得自然而亲切。文章的确很好,是有扎实生活基础才产生出的好作品。

陶铁林:

选题不当,让写作步入误区,事达而功不济;长题短做,埂坎之下残缺不全,影响了文本的完整和意义的 58 55058 58 31918 0 0 4322 0 0:00:12 0:00:07 0:00:05 6400达;文短意微,抓住生活中鸡毛蒜皮的下笔,视野和境界不足,文章格调不高;单线叙事,简单浅薄,影响到文章的审美空间;叙事和语言功夫不够,文字粗糙,技术性毛病多。——闻道

就本人这段时间的阅评感受而言,就是喜欢一篇文章给人带来的那种怦然心动的阅读感受。一篇文章,一定要刻意打造一点属于自己的“亮点”。文似看山不喜平,别太平淡了。有让人耳目一新的句子也好,深邃的思想内容也好,叙事的波折也好,出人意料的结尾也好,让人欢喜让人痛的感受也好……能够抓住一点就好。按部就班地列陈事实,单线式的叙事结构,是很难让自己的文章产生像周闻道老师所说的“张力”的。窃以为,叙事与语言承载着“穿透力,扩展力,审美力”之重任,需要你用心经营建构自己的有张力的文本小屋:事别讲透,话别说尽,理别明摆,情别直抒,景别类同……给“张力”一些自由发挥的空间。——郭连莹

王玲:在场教会了我惜字如金。

夏晓露:进群发现这么多喜讯。拉呀拉呀,眼睛都看糊了。恭賀所有获奖作者,也为编辑和阅评老师们的辛勤付出深表感谢。获奖是鼓励,末获是鞭策,这是一所温暖的‘’文学进修学校‘’,让我们在场暖心暖眼暖友情。

李淑珍:有幸进入在场,感受在场,实践在场,被在场老师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所打动,被闻道 老师带领的在场精英团队的真诚所感动!获奖是其次的,跟着在场的老师们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才是最主要的。谢谢在场!谢谢在场的老师们!我的文笔拙劣,愿意诚心诚意向大手笔们学习!

韩英:这几天我潜意识里一直在琢磨这篇稿子。不知为什么,就觉得哪里不对劲。而之前的三篇就没有这种感觉,发走了,就完了。

看了群里很多人的作品,忽然发觉不会写了。之前傻乎乎地写,无知者无畏,写作没什么负担,水平高低就是一种爱好。现在想法多了,而能力不够,有些东西目前还驾驭不了。和晓来微信之后一直在想着那篇稿子——怎样重组?问题出在哪儿?

忽然间有点醒悟,我丢掉了之前写作中最宝贵的东西——真情。写《故园草萋萋》的时候,我先感动了自己。而现在这篇文章我就是客观的叙述。

昨天我在群里说了一个困惑,我现在分不清散文和小说的界限了。现在好像明白一点了。我是语文老师,散文和小说的概念我是知道的,但那是公式化的,没有血肉,现在,我体会到了一点点散文应该是什么样子。

很喜欢这个平台,我好像刚刚睁开眼睛来看待写作。“早上从中午开始”,这是我给自己的定位。

小小贝:第一次遇到这么负责任的编辑部,除了指出不足,更多的是感动。谢谢这次编辑我稿子的所有老师。


周闻道主持人小结)

尊重作品的生命力

——四期评选小结

       

这个题目是龚益成先生提出来的,我觉得很好,就利用今晚颁奖之机,结合前几期评选,与大家聊聊。

在场微散文奖自设立以来,已成功举办四期,基本上达到了凝聚文友,扩大影响的目的。但从长远看,无论是这个群,还是在场微散文,或者每一个作者作品,要更好地存续下去,都需要发展提高,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尊重作品生命力。

根据在场写作的审美本位,从在场微散文奖前几期评选作品情况看,尊重作品生命力,有几点似应重视。

注重在场性。散文写作有多种可能,在场写作强调在场精神。这是在场主义的审美本位。文学只有强烈的介入意识,与时代贴近,呈现当下发生的、就在你身边的事,才是真正属于你的、属于这个时代的,才因作品与你亲历的时代共在而富有了永恒的生命。因此,在场主义把在场当作作家的存在底线,认为写作如果不在场,就没有存在价值。

在场主义是包容的,但这种包容主要体现在尊重不同写作主张的存在,不搞唯我独尊;不表现在倡扬非在场写作。在场主义旗帜鲜明地反对停留于个人内心、浅表抒情和小境界的个人化写作。在场微散文奖评选, 当然要体现自己的价值尺度。因此,一些个人化和抒情性作品,比如9月参赛中清雅的《偶遇》和张小玲的《昨夜无寄--杂思》等,以“五四”以来传统的抒情叙事标准观之,许是不错的作品,在这里只能割爱。

不忘散文性。这是与第一个问题相对应的问题。在场主义包括两个核心词:散文性和在场精神。它表明,我们是在写散文,而不是小说、诗歌、戏剧,更不是其他非文学。散文性是文学性在散文中的体现,它既包含了文体的身份识别,又包括了文本的艺术品质。

从近几期参赛作品看,有的作品在强调在场和介入中,却忽视了文学表达:一是图解现实;二是论说现实;三是罗列现实。共同特点是散文性不足。韩冬红的《一念,一念》、高影新的《飞鸟》、杨文丰的《人类的墓碑叫谁立》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这些问题。

注意审美性。审美性是一切文学作品不可或缺的要素。艺术美之所以高于现实美,由就在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在场写作中的审美性,主要体现在作品散文性和在场精神的完美融合,我们把它作为追求的艺术高线。这里的“完美融合”,是在场主义指向的终极价值,可以接近,不可抵达。但面对无限风光的险峰,我们没有停步的理由。美的最高境界是自由。著名美学家、思想家和作家,在场主义散文奖得主高尔泰有句名言:“美是自由的象征”。这里的自由,包括了精神自由、文字自由灵动、散文性和在场精神的完美融合等。以本期获奖的两篇不错的作品为例,在审美性上努力的空间仍很大:

小河的《夜茫》,以突然的停电对现代生活方式的中断,重启了人一夜的本真回归,无论选题还是语言的表达,都相当不错了。可停电中断的是电器、网络和现代生活方式,而全部的回归,却落在了主人黄昏里的亲昵和月光下的窃窃私语,前后的错位是明显的;单线叙事也影响了文章的厚重感。

林中蔓青的《昨夜无寄》,在场精神的把握很到位了,多线叙事交织构建的立体框架,让现实的陷阱处处呈现,介入非常深刻;语言也几近达到“辞达”的效果。从文本本身看,评一等奖完全没有问题,考虑到已经得过一等奖了只好委屈了。但这个文本的提升空间仍然是很大的,在专评中已详细解读,在此不赘。

善于发现意义。发现性是在场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作品的价值所在。创作和写作的区别,就在于有没有发现性。论文、公文之类写得再好,也不能享有创作的美誉。发现的对象是意义。意义是一切价值的基础。意义不在既有中,而在未知中。每一次发现,都是向既有极限的挑战,是对既有的突破。群内的绝大多数文友,都有一定的文字基础,一些基本的技巧也有掌握,要说有所区别,就是发现的能力。生活就像蒙娜丽莎的微笑,有人从中看见的是善意,有人发现的是阴毒,有人读出的是醇厚,有人看见的是狡黠。不管什么发现,只要你是首先,你是唯一,且能说明理由,就有价值。比如近两期的征文,不少人写到了情,爱情、亲情、友情、人情等。但在下笔时你是否想过,你的这个情,这个爱,与其他同类是否独一无二,不可重复,或超越一步?有,就写;没有,硬写,有什么价值!

把握微散文。微散文是微信时代的产物,以“在场性、微叙事、快节奏”踏入现代文学,为文学带来一股清新之气;在场写作与微散文的结合,是在场之幸,也是散文之幸。但在场微散文毕竟是个新东西,许多方面需要探索,才能逐步建立起适应自身特点的书写体系。从几期征文作品看,除了前面谈到的外,比较普遍的问题是:选题不当,让写作步入误区,事达而功不济;长题短做,埂坎之下残缺不全,影响了文本的完整和意义的表达;文短意微,抓住生活中鸡毛蒜皮的下笔,视野和境界不足,文章格调不高;引入其它文学元素时把握不好度,把叙事写成了故事,诗意弄成了浅表抒情;单线叙事,简单浅薄,影响到文章的审美空间;叙事和语言功夫不够,文字粗糙,技术性毛病多。从第五期征文开始,我们成立了阅评组,实行了发稿淘汰制,收稿255篇,退稿53篇,朗诵也择优,就是为了促进交流和质量的提升。

    以上为个人一己之见,不一定对,仅供参考,欢迎砸砖。

                                         2016年10月10日

在场微散文第4期颁奖号外

【4期颁奖号外01】龚益成:

从各期获奖作品中、从闻道老师的各条创作杂谈中,我得出结论,今后的文章要获奖,我看必须具备三点:1、在场(不清楚赶紧找资料学习)。2、切入主题(主题素材作文题目,你不符主题再好也只能忍痛割爱)。3、叙述语言灵性独特,文章结构布局奇巧。

【4期颁奖号外02】龚益成:

整个征文活动中,我仅仅只是赞助人之一,其它活动我一律只是边缘人。本期一等奖作品《夜芒》,我的确钟爱并解读了,这不是作品获奖的理由。单线叙事的作品,的确没有多线叙事的文章在结构与张力上有优势,但并不是说这是评奖的必要标准条件。单线叙事优势在于文字更容易专一灵性、细节更能触动人心、情感更能升华主题。我想这也是《夜芒》能够获得评委认可的地方吧!

【4期颁奖号外03】周闻道谈在场性:

注重在场性。散文写作有多种可能,在场写作强调在场精神。这是在场主义的审美本位。文学只有强烈的介入意识,与时代贴近,呈现当下发生的、就在你身边的事,才是真正属于你的、属于这个时代的,才因作品与你亲历的时代共在而富有了永恒的生命。因此,在场主义把在场当作作家的存在底线,认为写作如果不在场,就没有存在价值。在场主义旗帜鲜明地反对停留于个人内心、浅表抒情和小境界的个人化写作。在场微散文奖评选, 当然要体现自己的价值尺度。

【4期颁奖号外04】周闻道谈散文性:

在场主义包括两个核心词:散文性和在场精神。它表明,我们是在写散文,而不是小说、诗歌、戏剧,更不是其他非文学。散文性是文学性在散文中的体现,它既包含了文体的身份识别,又包括了文本的艺术品质。

从近几期参赛作品看,有的作品在强调在场和介入中,却忽视了文学表达:一是图解现实;二是论说现实;三是罗列现实。共同特点是散文性不足。韩冬红的《一念,一念》、高影新的《飞鸟》、杨文丰的《人类的墓碑叫谁立》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这些问题。

【4期颁奖号外05】周闻道谈审美性:

审美性是一切文学作品不可或缺的要素。艺术美之所以高于现实美,由就在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在场写作中的审美性,主要体现在作品散文性和在场精神的完美融合,我们把它作为追求的艺术高线。这里的“完美融合”,是在场主义指向的终极价值,可以接近,不可抵达。但面对无限风光的险峰,我们没有停步的理由。美的最高境界是自由。著名美学家、思想家和作家,在场主义散文奖得主高尔泰有句名言:“美是自由的象征”。这里的自由,包括了精神自由、文字自由灵动、散文性和在场精神的完美融合。

【4期颁奖号外06】周闻道谈发现性:

发现性是在场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作品的价值所在。创作和写作的区别,就在于有没有发现性。论文、公文之类写得再好,也不能享有创作的美誉。发现的对象是意义。意义是一切价值的基础。意义不在既有中,而在未知中。每一次发现,都是向既有极限的挑战,是对既有的突破。群内的绝大多数文友,都有一定的文字基础,一些基本的技巧也有掌握,要说有所区别,就是发现的能力。生活就像蒙娜丽莎的微笑,有人从中看见的是善意,有人发现的是阴毒,有人读出的是醇厚,有人看见的是狡黠。不管什么发现,只要你是首先,你是唯一,且能说明理由,就有价值。比如近两期的征文,不少人写到了情,爱情、亲情、友情、人情等。但在下笔时你是否想过,你的这个情,这个爱,与其他同类是否独一无二,不可重复,或超越一步?有,就写;没有,硬写,有什么价值!

【4期颁奖号外07】周闻道谈微散文:

微散文是微信时代的产物,以“在场性、微叙事、快节奏”踏入现代文学,为文学带来一股清新之气;在场写作与微散文的结合,是在场之幸,也是散文之幸。但在场微散文毕竟是个新东西,许多方面需要探索,才能逐步建立起适应自身特点的书写体系。从几期征文作品看,除了前面谈到的外,比较普遍的问题是:选题不当,让写作步入误区,事达而功不济;长题短做,埂坎之下残缺不全,影响了文本的完整和意义的表达;文短意微,抓住生活中鸡毛蒜皮的下笔,视野和境界不足,文章格调不高;引入其它文学元素时把握不好度,把叙事写成了故事,诗意弄成了浅表抒情;单线叙事,简单浅薄,影响到文章的审美空间;叙事和语言功夫不够,文字粗糙,技术性毛病多。

【4期颁奖号外08】周闻道谈在场的包容性与原则性:

在场主义是包容的,但这种包容主要体现在尊重不同写作主张的存在,不搞唯我独尊;不表现在倡扬非在场写作。在场主义旗帜鲜明地反对停留于个人内心、浅表抒情和小境界的个人化写作。在场微散文奖评选, 当然要体现自己的价值尺度。因此,一些个人化和抒情性作品,比如9月参赛中清雅的《偶遇》和张小玲的《昨夜无寄--杂思》等,以“五四”以来传统的抒情叙事标准观之,许是不错的作品,在这里只能割爱。

【4期颁奖号外09】周闻道谈《夜茫》的长处与不足:

小河的《夜茫》,以突然的停电对现代生活方式的中断,重启了人一夜的本真回归,无论选题还是语言的表达,都相当不错了。可停电中断的是电器、网络和现代生活方式,而全部的回归,却落在了主人黄昏里的亲昵和月光下的窃窃私语,前后的错位是明显的;单线叙事也影响了文章的厚重感。

【4期颁奖号外10】周闻道谈林中蔓青《昨夜无寄》的长处与不足:

林中蔓青的《昨夜无寄》,在场精神的把握很到位了,多线叙事交织构建的立体框架,让现实的陷阱处处呈现,介入非常深刻;语言也几近达到“辞达”的效果。从文本本身看,评一等奖完全没有问题,考虑到已经得过一等奖了只好委屈了。但由于篇幅所限,“硬压”之下,语言的圆润度和诗意美会受到一定影响;将高密度的社会信息压入一个小小文本,让人难免有点压抑的感觉,有人甚至因此怀疑它的真实性。短短小文,有几处使用了成语。须知,任何成语,或者形容词,都是一种转意式表达,难免产生被本意的遮蔽;在场写作主张汉语回归,即用本真的语言表达本真的世界,反对使用成语、习惯用语和形容词。


第四期在场微散文奖获奖证书



















在场微散文奖

在场微散文群,是在场主义散文流派创立的一个微散文平台,旨在宣传、交流、倡扬在场写作。

在场微散文,是在场写作的一种散文样式,主张通过在场性、微叙事、快节奏的书写,适应微信时代的阅读需要。

在场微散文奖,是在场微散文群开展的一项在场微散文同主题征文奖,每月一期,每期设一、二、三等奖各一名,分别奖给500元、300元、200元奖金,并颁发获奖证书;优秀奖若干名,赠送“在场主义散文理论卷”《颠覆城堡》和《在场》杂志,颁发获奖证书。

在场微散文平台是面向全国的文学交流平台。目前参赛作者来自全国27个省市区。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首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二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三期

在场微散文丙申六月第一期目录

在场微散文第二期目录 (2016年7月

在场微散文第三期目录 (2016年8月)

在场微散文第四期目录 (2016年9月)

周闻道 | 微散文:文微意宏的时代叙事

在场微评

【特约月评】草原凤凰:简评林中蔓青《六月栖栖》

【特约月评】草原凤凰:哭不出也笑不成—— 简评常忠魁微散文《扫盲》

【特约月评】草原凤凰:简评东珠《蛛言不尽》

【在场评论】郭连莹: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在场阅评】郭连莹:读常忠魁《昨夜无寄》随感

【在场阅评】郭连莹:读韩冬红《一念一念》随感

【在场评论】龚益成:解读小河的微散文《夜芒》

【在场评论】战林林:最动听的声音 ——读花溪水《虫语》

【在场争鸣】周闻道:浅谈散文的张力一一以林中蔓青《昨夜无寄》为例

文虽短,意可达海;奖虽微,情真如山......

在场编辑团队

总    编:周闻道

副总编:晓来轻酌

编    校:邹安音(组长)、宁静(副组长)、钱昀、偏说、刘小四、六六、刘爱国、刘月新、杨培铮

朗    诵:海之魂(组长)郭万梅、赵文、鹤山丁丁、杨丽、花语、龙丹、吴海燕、章涛

阅评组:郭连莹(组长)、润雨、王茵芬、夕夏、高影新

制    作:晓来轻酌、相相、袁志英

投稿须知

在场公众平台已经开通原创保护、留言和赞赏功能,无论长篇散文还是微散文,请勿一稿多投,已在其他的公众号发过的,请勿投。所有来稿须经编辑审核或修改,一月之内未发表的稿件请自行处理。来稿请附上简介和照片。

在场微信平台投稿邮箱:zczy0838@126.com

《在场》杂志投稿邮箱:zczy0838@163.com

在场网站:http://www.zczysw.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