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独家发布:企业法务使用外部律师习惯调查

踢米尼 见我 2023-10-21




相信很多同行跟我一样,都时不时要解释这个问题:公司有法务部,为什么还需要花钱请律师?



无论怎样解释,终是不如数据有说服力。于是我灵机一动,邀请咱们几个法律人俱乐部群的in-house群友们做个调查,用同行们的做法作为参考和benchmark,也可以用来向不了解法律市场的同事、管理者进行有力解释。


问卷是我自己设计的,基本是我关心的话题。问卷发出24小时收到了160份有效答卷,让我特别感动。原本以为这个问卷一两分钟就能打完,但是看了后台数据才知道,不少朋友花了十几分钟,甚至二十分钟来回答,足见其认真慎重。


当然,朋友们花时间多的题目主要是18、19题,两道开放题目,一个是请大家推荐好用的律师,一个是请大家谈谈使用外部律师的心得。这两道题的答案不少,整理也比较费时,我打算通过另外两篇文章再发出。


因为调查平台导出的报告格式问题,没办法直接上传,所以我根据题目特征,一一另存为柱状图或饼图,重新插入本文。以下是按照原问卷题目顺序所得结果:



1.  你所在的企业年产值: 


担心样本缺少多样性,所以先确定参与调查的企业规模。可以看出大中小企业比例相差不大,样本具备基本的多样性要求。





2.  你们法务部的人数:  



我们公司年销售七八十亿,只有三位法务。虽然总觉得人手不足,但又直觉多数公司法务部规模都不大。调查结果证实了这个猜测:与上一题大公司比例相比,大法务部的比例还是比较低的。


超过一半的公司法务人数在1-5人,sole counsel的公司占了21.25.


 




3.  你们平均每年外部律师费用大约花费(含常法、专项):  



前面说了,我们公司一年律师费花费很少。但是看起来超过一半的公司每年花费都在50万以下——这是不是说明,法务部的存在,还是给公司省了不少律师费了呢?当然律师朋友们可能又有不一样的解读了。


 



4.  你们有没有使用常法(常年法律顾问)的习惯? 



题目说明:我们都有用常法的,费用也不高。但苍蝇腿再细也是肉,如果使用率不高,要不要省下那笔钱呢?我想看看其他人有没有在用。让我意想不到的是,超过75%的法务部都有使用常法。这下每年几万块花出去,我也不那么不安了。

 



5.  如果使用常法,你们每家公司每年的常法费用大约是:  



题目说明:我一直觉得我们的常法费用不高,但有时候还听说市场上有更便宜的,有点难以置信。果然一看,低于5万的也有小20%,甚至真有低于两万的。但更吃惊的是,高于10万的,竟然比例也不小。


 



6.  如果使用常法,你们倾向于使用: 

 


问题说明:我们使用常法,一般都是与劳动相关的事项,所以找本地所较多。调查结果看起来,确实更多的人更喜欢使用本地所作为常法顾问。


 




7.  如果使用常法,你们一般用于:  



多数事情,多数法务同行都习惯自己处理。那到底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外部律师呢?看起来常法用途还挺多。


 



8.  选择外部律师时,你最看重哪三个因素:



题目说明:我相信选律师就像买东西,都希望物美价廉。所以题目故意限定,选律师时最重要的三个考量因素。另人意外的是,排名第一的原来不是价格,价格甚至比服务态度排名还靠后。这给律师和律所提了个什么醒呢?别再将全部关注放在价格战上啦,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水平,哪怕提升服务态度,在客户心目中都比价格重要。


 



9.  假设费用一样,你更愿意选择什么样的事务所为你们提供法律服务:  



我曾经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不是为了省钱,我是否愿意事事都请顶尖所处理?想了想,好像也未必,好比离家一公里有个精品超市,但我还是会经常到楼下小卖部买盐一样的道理。所以将题目限定成,如果不考虑价格,你更愿意选择什么样的事务所为你服务。想不到精品所得分最高——这大概也能说明,为何近些年观察到的精品所越来多多,也越做越好了。

 



10.外部律师哪些行为是你最不能接受的:



我在不同的案子里见过不同的律师,有些简直离谱,哪天另开一篇好好吐槽。所以想看看同行们最讨厌律师的哪些行为。这个结果很有意思,我觉得对某些类型的律师可能是个极好的警醒吧。


 



11.在哪些情况下你最需要使用外部律师:  



这道题是我最关心的,因为我可以拿着答案去跟管理层说:看,碰到这事大家都要请律师!哈哈哈哈,结果与我想的差不多。





12.你一般通过哪些渠道找到外部律师: 



记得刚做法务不久的时候,认识的同行很少,碰到什么事要找外部律师,只能去网上搜。现在再观察一下周围,或者自己想找任何领域、任何区域的律师,都很容易:在群里问一嘴就好(欢迎联系我加入我们无所不能的法律人俱乐部群,我的微信是Timini1984


调查结果的极端分布让我非常吃惊:虽然知道同行推荐是个好办法,但没想到占比如此之高!另外一个启发就是,律师优秀的课程和漂亮的公开演讲,也是有效获客的手段。我一直想开发一门课程,讲讲律师如何通过公开演讲、讲课获客,看来还是挺有市场的(这门课的名字我都早早想好了,叫“Speak to Connect”,哈哈哈)。



 



13.你们共有多少外部律所在不同情况下为你们提供服务:  



我觉得理想的内部律所pool应该分层级:大所、精品所、本地所,对应我之前《每位法务都应珍藏的三位律师》说过的大律师、口袋律所和小律师;同时也应该分领域,如IP、劳动、数据合规,提前储备上以备不时之需。


但另一方面,律所入库了一直没有业务好像也有欺骗人家感情的嫌疑,而且入库手续也麻烦。所以到底池子里放几家律所合适呢?结果看起来也很make sense:1-3家超过了50%。这说明了啥?说明了多数法务很长情呀!律所一旦入库,被使用的几率就很高了。



 



14.你对目前的外部律师满意吗? 



理论上,法务应该对自己的律所满意,否则换掉不就行了?但是看起来真正满意的也就一半。这说明很多律所表现平平,但法务们可能也出于惯性懒得换了,或迫于某种压力换不了。



 




15.你对使用的外部律师满意的点有哪些:



我最喜欢用的是“口袋律师”,因为TA能真实解决我的问题,而没有冗长的邮件、报告,也不会收费高到离谱。结果确实显示,多数法务关心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响应速度——务实、务实,还是务实。 

 



16.常法业务之外,你们使用外部律师主要的计费方式有: 



看起来固定收费、一口价还是比较多的,可以理解——法务也背负着预算控制的压力,如果不能提前跟老板说明案子花多少钱,恐怕请不请得成律师都不好说


风险代理的比例也很高了。

 



17.你有考虑过“改行”做律师吗:  



有人说,这个问题是乱入捣乱的。哈哈哈,那可就没读懂我的心:这个问题最能只管反映法务对生存状况的满意度,和对律师行业的基本判断。还好,至少有36%的同行跟我一样,再苦再难也没想过转去做律师。那些想过转行又没转的朋友们,是什么拦住了你们呢?


 


以上就是调查问卷的选择题部分。问答题另外再发,请关注公众号等待下文。


我想着什么时候疫情稳定了,召集线下群活动,邀请法务朋友、律师朋友一起来解读一下这个报告。想要参与的朋友也可以提前留言占座,毕竟我们的活动往往都是爆满。


因为编辑困难,所以没办法在本文展示调查报告全文。想要查看完整报告的朋友,可先关注本公众号,然后在对话框留言输入“调查”。


如果还是没法读取的话,加我微信,私发给你。





你可能还想看:


毕业生,听说今年工作特别难找?

逃不掉:职场危机

报告,有人在邮件里写诗

好老板是上辈子修来的,坏老板是修你这辈子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