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烦恼的源头终究是语言

艾莉森王 醒awake 2022-07-12



《慎言》

自我觉醒系列第二篇


这篇文章只是对语言在日常运用的一个警醒,并不是说接下来的每一天都要活在寂静(闭嘴)或是小心谨慎的态度里。当然不是了,我们是不可能完全挣开语言所带来的禁锢与偏倚的,所以,重点不是抛弃甚至害怕用词,而是醒过来,看看到底怎么回事?醒着生活,当然更有趣了。嘻嘻!


我不是很喜欢写些“如何”类的文章吗?这篇其实应该叫,如何停止和自己一生的口角?哈哈 ;p

印度学瑜伽的那个冬天,开学典礼结束以后校长给我们所有学员每人一块花生糖,在我们美滋滋笑盈盈地眉飞色舞之间,他不经意地问我们:「喜欢吗?」大家应声答道「喜欢」。

校长面不改色地扔了一句箴言:「凡事不要区分喜欢与否」。

他是个个性幽默的人,一边离我们而去,一边头也不回地继续说道:「一旦有了喜欢,也就有了讨厌,你的喜欢可能只会造成矛盾与冲突」,接着哈哈哈几声,穿过楼道,不见了踪影。

瑜伽学院的校长倒不是什么高人禅师,也并非高深莫测,这句话确实智慧满满,他提醒了我们日常用词的魔力。

在接下来这两三年的写作里我也迷失过方向,发现自己写得越多,越是无从下笔。

一开始我有一个非常明晰的目标,那就是要「成为一道光」,要传达好似被称为正能量的某种东西,但是,一边写作,一边旅居,也一边在成长。

光要在黑暗里才能被辨识,哪有什么纯粹积极的存在,我曾欢欣鼓舞地分享自己作为数字游民看似自由的生活方式,也在实践在思考里懂得:任何一种生活方式,也都不过是利弊权衡的较量。上班族用时间换取安逸,自由族用舒适圈换取经历,虽然我现在仍然喜眉笑眼地过着旅居生活,但是我知道,与此同时,我的得到里也有很多失去,和所有人都一样。

那还谈什么「喜欢」或是「讨厌」呢?

我并非以文字为生,也无需靠着广告煽动欲望,所以语言这个可以说是造就了一切洗脑与无知的基础话题,就不得不拿出来和大家一起一探究竟了。语言看似有关沟通,实则最为重要的是我们是如何在对自己说话的,毕竟那24小时不停歇的脑海喧嚣,正是塑造我们与自我关系的关键。

语言并非只是一个日常的工具,它的力量亦正亦邪,如果浑然不知,那恐怕只会沦为被牵引的奴仆,道理还是那一个,无论是早起、冥想、瑜伽、读书还是跳出社会标准的怪圈,先醒过来,先观察,理解,才有机会不随波逐流,醒着生活。

在一定的程度上来说,我们所使用的语言不仅塑造自身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它还在潜移默化之中引导每个人的思维模式,这很可怕,但是也非常激动人心。于我而言,对语言的观察与反思,是近一年来生活里最为关键的突破口(堪比2017年在抑郁情绪里遇见瑜伽冥想时的那种清澈心境)。

自我觉醒系列的第一篇是认知人生的无常,那是睁开双眼醒着生活的第一个步骤,我们先走出舒适圈,接下来,一起看看语言,那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日常工具,是如何在构造也可能毁坏我们与他人,与自己的关系的。


Artist: Yehuda Turquie

学习德语的同学间都有一个玩笑,德语说得越多,就越是感到抑郁。

 

玩笑里总是包含一些实情的,常年来三种语言的切换,我也发现自己的表达甚至是随之而来的性格也有所转变,在说中文的时候除了亲切也多了几分保留,每一个遣词造句的背后还隐藏着多样的解读;说英语的时候整个人好像比较放松,更加外向,也更倾向于用夸张的表达;说德语的时候,还真就有所收敛,保持一些礼貌,至于忧郁的情绪?那可能是因为动词变位跟不上所导致的脑壳疼,实话。

 

查理大帝曾宣称「学会了第二种语言,就拥有了第二个灵魂」。

 

真的如此吗?


语言学有一个著名的萨皮尔-沃尔夫假说,说的是语言决定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即语言决定论。不同母语者有着各自对宇宙对世界的看法,那么各种语言民族之间的理解便不可能完整地通达。当然,这个假说已经被推翻了。即使是我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个体,也在这些年来的旅居生活里愈发地感到人类所经历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都是相同的(我在《为什么我再也不看新闻了》里有详细地描述过)。

 

但是,其假说中还有另一面被称为语言相对论,也就是说语言中的结构,以及我们对其的使用方法,可能会对我们的思维方式以及对世界的理解产生影响,这就说得通了,说到最后,还是凡是没有绝对吧。

 

语言自身当然具有文化属性,它的背后包含了一整套一方土地的性质,人民的生活方式,以及某种有迹可循的思维模式,我对中英德的这一番说辞可能80%在理,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雷拉·波洛狄特斯基就在她的研究里发现,我们使用的语言不仅可以反映或者表达我们的思想,而且还会塑造我们想要表达的思想。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德语中的太阳是阴性的,而月亮是阳性的,虽然说中文里的名词并没有阴阳性之分,文化认同里却更倾向于将太阳比作一种具有雄性特质的存在,月亮则更加柔美趋于女性特质,更不用说经李白三五回地诗歌隐喻,月亮在中华民族的心里还有深深的家的意味。这两种原本是由社会人造约定俗成的语言表达,却塑造我们在说这门语言时的设想和认知,而德国人脑海里那颗阴性的太阳,是否像默克尔一般绽放这女性坚韧阴柔又不失力量的光芒呢(开玩笑)。

 

我并无意讨论学习一门新语言背后的别有洞天,我们要聊的是我们正在使用,并且以为自己很熟悉的日常语言。

 

语言超能力


01. 塑造思维


法国有一部封闭式场景喜剧电影Le prénom(《起名风波》),是说一次家庭晚餐聚会时,大家对一个即将出生的新生儿的名字所掀起的一场风波。因为爸爸准备给还未出世的宝宝起名为阿道夫,这一下乱了亲戚们的阵脚,因为阿道夫正是希特勒的名字,这好比是一对中国新婚夫妇非要叫自己的儿子作汪精卫,亲戚无法容忍这位爸爸如此不负责任,竟然将一个千古罪人的符号安放在小孩的身上,因此而上演了一出精彩绝伦的对话表演。

 

亲戚的担忧并非不无道理,可是究其根本来看,却荒谬至极。


阿道夫只是一个名字,或者说只是5个英文字母的任意排列组合,可是整个社会都给它赋予了全新的含义,那是希特勒的名字,那是值得被唾弃的一个单词。我曾看到过一个心理学实验,在一杯矿泉水的杯身贴上「毒药」两个字,即使明明知道这只是清水,大多数人还是宁愿不要喝下为妙。

 

语言,可不仅仅只是对现实的描述,它包含了一整套我们学习或是曾被灌输的原则在背后。


举例说,我们从小到大学习的历史课本无时不在灌输着一个词汇——进步,好像随着时间的流转,科技的发展,现今的点点滴滴都可以用这一个词汇来描述:进步。它当然有一定的道理,却绝对不是真理。


如果以进化论的角度来观察,现代化社会中的一切人类智慧结晶都是以适应环境为前提的。一个简单的例子,现代人个个都毫不费力地可以吃得很饱,却因为便捷又便宜的深加工食品的单一化,导致更多需要依赖药物控制的富贵病的产生,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等,是的,人类活得越来越长了,但是也越来越功能失调了。


时间的前后并不能决定谁落后,谁先进,黑死病期间欧洲幸存下来的人口中大多患有先天性「血色沉着病」(Hemochromatosis),即他们虽然体内铁元素过量,巨噬细胞却缺铁,对鼠疫恰好有免疫力,这群得以存活下来的“带病体”则成了如今西欧常见的遗传性疾病。那些让我们明天可以继续存活的东西,可能就是生命的妥协,你能说这是进步吗?这是进化。(参见书籍:Survival of the Sickest)


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表述可没有那么中立,我们总是不自觉地在用词上便做出了判断,进步的是「好的」,退步的是「错的」,这是语言的困境,更反过来限制了我们的思维。


再比如说大自然与人类的关系原本就是相存相依,却在历史书里变成了人类「征服」自然,人类「驯化」动物。而事实是,究竟是麦谷驯化了原本自由的游民祖先,还是农业革命驯化了大片的田地呢?答案恐怕从来都没有那么直截了当。


征服、驯化这种词汇原本就带有评判的色彩,离真相很远。


当然我不是说,那我们的一切用词都应该遵循中庸之道,既无情绪又无立场,不是的,恰恰是因为我太容易陷入语言的陷阱,一不小心就落入各种「主义」的圈套,才会提出这般反思的。


其实,如果使用得当,言辞的力量也可以非常积极。我在介绍一系列养成习惯的文章里也曾探索过,我们为什么难以自律,大概率是自己渴望那个想要做到的行动,例如弹吉他、写书法、下厨房,因为别的“专家”做起来如此举重若轻,这吓坏了一大批初学者。而真正的转变除了担起对自己的责任以外,还有就是把那个行动的动词,转变为形容身份的名词,例如吉他手、书法家、小厨神等等。


跑步曾经是我此生最为厌恶的运动,我在2020年疫情封锁期间却把自己作为一个「跑步者」来打量的。Running vs. Runner,是真的有所区别的。


我们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很多时候真的就来源于一个名词,以后千万不要再那么轻易地说自己是个loser屌丝,那个常常聊的「爱自己」,其实就那么直截了当,从脑海中每天都在上演的自言自语先着手。


我突然想起,是在离开大学后的最初几年里,我开始愈发地感到手足无措的。念书的时间越长,就越不能适应现实,因为学校里课本的语言与社会现实完全不符,像我这样的普通人就更加容易陷入迷茫失望的情绪里,何为「建设」、「公平」「贡献」,何为「正义」?那些校园书本里所希望展现的非黑即白的道德观,会被现实的多维度多元化一一击破,溃不成军。


再说社交媒体的危害就更加的不言而喻了:为了漂亮的流量数据,标题用词愈发绝对。夸大其词的二元对立论无处不在,「再也不」「赢家」「一定要」「最」「总是」等等,包括我自己,也要反省。


作为创作者我发现是有一个潜在的危险的,以一种营造过的形象和氛围示人,不仅让观看者感到焦虑,还把自己给骗了。


02. 预知未来


希特勒的名字和毒药都会即刻引起不适,没错,语言的表达可以轻易地掀起我们的情绪转换。

 

三年前我在分享第一次和我先生遇到的感情危机时,曾在文章(《如何经营一段高质量并持久的亲密关系》)正向思维一节描述过对语言的运用:

 

「例如,用肯定的语言来形容他的行为。“你今天烧的意面特别好吃!”“你心情好像很好,我很开心。”」

 

我在二十岁出头谈恋爱时,是完全不懂得语言的力量的,尤其是和前男友因为某些小事而引发矛盾以后,即使表面上说着没事,其实心里仍在隐隐地责备,因此,很容易每次见面时都去批评或是要求他,久而久之,在一起的时间就变成了压力源,而作为一个女孩多次出口「你根本就不在乎我」也变成了自证的预言

 

如果一定要说语言对于思维的转换,广告恐怕是人类历史上将言辞运用得最为炉火纯青的行业之一了(当然还有政治家)。比起曾经耳熟能详的「羊羊羊」,「Just do it!」「我们的目标是没有蛀牙」等等中性表达,到后来颇具有价值导向的保健品「送礼只送脑白金」和著名钻石骗局「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戴比尔斯珠宝公司,直到现在各路微商甚至恬不知耻的段子套路,将一个产品与女性与婴孩的身份挂钩,例如女人都不能缺少的口红,和益智奶粉等等。

 

最头疼的是我们无时无刻不都浸淫在广告的余威里,各种形式的软广植入无孔不入,经过的地铁站,电梯的空间里,手机app的开屏,还有大多数影视电视节目,甚至是新闻节目,只要是依赖流量而赚钱的东西,无一不是广告的奴仆。久而久之,我们真的会被广告词所洗脑,像什么「爱她,就带她去吃哈根达斯」这种厚脸皮的表述,会不会在无形之中给女孩制造不必要的渴望。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所使用的语言有一种未卜先知的能力,因为我们很容易就会被它背后的象征与符号给锁住。

 

例如,阅读星座的解读大多发生在青少年时期,一个人最关心的当然是与他最为相关的事物,因此多年来对自己星座的阅读,会不会渐渐塑造了这个人最后会成为的那个样子?我从念中学起就被射手座里向往自由的部分深深吸引,后来的事,恐怕有旅居,也有流浪吧!但是正如我在上一篇自我觉醒的文章里所说:一切事物都在流动之中,世事无常,我不是昨天的自己,也不是未来的自己,谁又能说一个人是无尽的自由或是沉默寡言呢?

 

这也是为什么含糊不清的描述,一般最容易引起大众的共鸣,例如算命、政治、宗教,心理学?

 

旅居的数字游民生活在疫情到来后有所中断,我不得不承认在柏林停留的那10来个月,也常常会感到一种束手无策的无力感,从前那种轻易安全便捷的旅途被打断了,随之而来的是等待中的彷徨,我也会陷入厌烦的情绪间。这几年来我做瑜伽、坚持写作、自行创业还尝试跑步以增强心肺功能,旅居了近二十个国家,其间有多少的兴奋就有多少的不如意,我发现了一个在任何情况下转换心情的秘密,也顺利协助我应对任何的无常变化。

 

那就是把「不得不做」换成「可以做」。

 

从我不得不留在柏林,变成了「哇,我可以留在柏林」,把那感激的心情再次激发出来;从我不得不出门跑步,变成了「我可以去跑步」,那是因为天气足够舒服,我有足够的时间;最近家里洗碗机坏了,我赶紧告诉自己,不是我不得不洗碗了,而是我可以给自己留点时间,专门用来洗碗。

 

不得不,应该根本就是一个颇具威力的心情炸药,哪怕是自己并没有那么嫌隙的事情,一旦加上这两个词,就把主动性从我们的手中夺走了,上班、看书、瑜伽、写作就变成了别人的要求,社会的期待,那可不好,我们说过了,人类的思维最怕的就是失去掌控,一旦不得不变成了我可以做,我居然有机会这么做,那么心情便在一转念之间,回到光亮中来。

 

这是一个好消息,如果我们所使用的语言可以引导我们的思维方式,那么自己给自己打气,听上去就没有那么荒谬了。

 

(这恐怕也是一切心灵鸡汤,吸引力法则,占星救赎的灵药,虽然我并不赞成也不反对它们)


语言局限性


· 死气沉沉


语言本身没有问题,却在我们使用的时候变得死气沉沉。

 

在文章的开头介绍多语言的生活时,我给性格这个词打上了引号,其实这很关键,我们在学习词汇时会参照其相应背后所包含的意义,性格这个词好像是说:一个人对现实的一种稳定的态度,而这种态度会在行为中体现出来,例如内向外向,慷慨或是自私,贪玩还是上进,我们从小学了许多反义词,一不小心就会掉入二分法的陷阱里。

 

刚满三十岁的时候,我便给自己总结了三十条小道理,最后一条是:世界上没有非黑即白的真相,千万警惕一分为二的人生观。

 

词汇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大多数的表达都相应地搭配着一个反义词,当我们说一个人是什么的时候,我们无法控制听者会不会想到TA不是什么,例如说一个人「很胖」,那么我们可能会联想TA「不是瘦的」这样一个认知;例如瑜伽老师让我们避免使用喜欢,因为它的对面暗含着讨厌;或者我们读到莫扎特是如何的有才华的一位天才,便联想到他可能不需要那么多的努力就可以鬼斧神工地写出好音乐,这当然是子虚乌有的幻想。事实上,也正是这些误解,才阻碍了大多数人在生活里的可能性。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词汇大多都是死气沉沉的,就好像好莱坞曾经廉价大量炮制的电影中经典的正义战胜邪恶,问题是,哪有一世的好人,或是一世的坏人?哪怕是万恶之首的希特勒也有人性善的时刻,他明令禁止任何动物虐待,大兴禁烟运动,甚至将自己的畅销书版费捐给了慈善组织。是的,我们痛恨这种独裁还假借达尔文主义来引导种族优虐之说的人,但是一个「坏人」就可以标签定义一切吗?汪精卫被定义为汉奸,似乎他这个人,他的一生都可以如此两个字就一笔带过,这种思维方式显然幼稚还很龌龊。


内向的人在不同的环境里会有多样的性格,而外向的人也有沉默紧张的时刻,生活里最怕的便是给自己贴上标签,女权主义者、极简主义者、数字游民、上班族、妻子、老板等等(吐槽一下自己),一旦有了先入为主的记号,便不那么容易展现自我的复杂性了,那多没劲。

 

无常那一章节我们已经讨论过生命的流动性了,语言在大多数时候都好像缺少了这一份流动的感觉。


· 制造冲突


你谈个恋爱,为什么总是吵架?


在生活的某个阶段,我不得不问问自己。


我们每个人对待日常生活中常出现的词汇其实都有着各自深不可测的理解,它是个体成长环境与生活经历的总和。

 

例如「哲学」,于我来说,这是一种包罗万象尤其关乎个体生活方式的宏大范畴,有庄子、柏拉图、斯多葛学派,也有海德格尔、康德,甚至当代畅销书作家阿兰·德波顿与塔勒布也在我的话语范围内。可是最近当我在和一位德国朋友聊天时,她不免有些抗拒「哲学」这个词汇,深究下来才发现,在她的脑海里,哲学意味着枯燥无味的无病呻吟,是维特根斯坦和罗素曾对逻辑的崇拜,也是康德故弄玄虚不说人话的学院派写作,在她的脑子里这一切对于日常生活来说毫无意义,不过是一群无行的文人在把弄一门学科罢了。

 

在我们分别道出各自对待「哲学」这一词汇的定义时,双双恍然大悟,原来,我们在人际关系里的沟通常常出现故障,出现一种不被理解的想象,大概便源于个人对词汇定义的区别吧,当我们理顺了对方的思路,未来再遇到哲学的话题时,她便可以轻易理解我的热情,而我也可以顺利的体验到她的淡然。

 

这种现象并不罕见,事实上,尤其是在过去这一年来的写作里,我愈发发现语言的局限性,尤其是那些没有实指对象的词汇,也就是说那些在现实社会里无法直接找到对应物的表达,虽然,即使是「苹果」这样一个在物理世界可以被明确找到的实物,在每个人的头脑中都无法统一,你可能想到的是山东红苹果,她可能想到的是酸爽脆口的青苹果,他则可能想到的是乔布斯手中的苹果手机,那么说到底,如果我们没有办法将个人背后的理解理顺,那么误会与冲突则是必然。

 

例如,你可以反思看看,在你的世界里,民主、女性、成功、还有婚姻,这些词汇的定义是不是都和维基百科一一相对应呢?甚至是我自己在做的瑜伽裤的裸感,那个对裸感的期待,恐怕也不一定100%和每个人都契合。

 

也就是说,虽然我们说着对方都懂的语言,其实仍然描述的是自己心理的语言。那么交朋友,谈恋爱,甚至是职场关系的快意,这就涉及到三观是否合拍了。

 

我和先生在一起有好些年了,从一开始我们就不太吵架,如果真要吵,99%也是因为我无理取闹。当然,这种我在恋爱关系里还从来没有经过过的和睦和平,一方面是因为他的性格使然,他原本就是一个激不起,也认为冲突毫无必要的人,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些年来我终于不再被神经冲动单方面的绑架了。过去在一起的每一个男孩,都在热恋的某一时刻变成了怒火中烧的头号敌人。

 

不仅是在感情生活里,在日常在网络在一切人际交往之中,人们是那么容易发生误会与冲突,也正是因为每个人对特定名词认知上的差异。

 

天底下所有恩爱相知的情侣们,之所以不太容易出现怒火中烧的时刻,恐怕也是因为我们对待「婚姻」「幸福」「相爱」等一系列抽象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的一致性吧,不信你试试找个三观不同的人一起生活,一定气得你吐狗血。



语言工具


观察vs.评价


在我的冥想跟练打卡课程里,有一个这样的内观技巧,点名法,也就是在静坐的时间里留心自己大脑里浮现出来的东西是什么,为了方便练习简要分为两种,思绪或是思考,一种是被动的浮现一种是主动地探寻,秘诀在不加以评判的点名即可,思绪?思考?尝试中立。

 

既然我们选择了解了语言的基础,不管语言有多少神奇的奥妙和多么巨大的局限,我在最后并不是想给一个解法,没有解法,我每天都在用语言沟通,与他人,也更多是与自己,当然社交网络还导致我们随时随地都在「被沟通」(这才是最危险的)。

 

我们可以做的最好的事便是观察,不加任何评判地观察自己,观察你阅读你听到的词语,去判断对方或是自己,究竟是在描述事实呢?还是饱含了偏见的评判呢?

 

打个比方,数字游民这种旅居的生活方式在妈妈的眼里看起来可不是新鲜与张狂,而是愚蠢又危险,我口中的浪迹天涯,也会轻易就被定位于是一种颠沛流离,无家可归。

 

这倒没有什么好惊讶的,一件事情本来就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这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有趣的是,我们所选择的文字表述,会塑造面对日常的态度,最后化身最为直接的满足或是苦难。

 

与其一味地去评判生活里的一寸一毫,不如停下来只是观察一下,看看自己在做什么,我是写作者吗?是游民吗?是Allison?把名字也拿掉,我只是醒来刷牙,瑜伽拉伸,做一些让自己感到舒心的事情的一个人,难道不是这样吗?

 

克里希那穆提便说过:人类最高形式的智慧便是,不做评判地去观察。


结语|Final Thoughts


语言这个话题写起来也会比较宏观,却又触及一切微观,毕竟它是我们生活里一切的基础,日常、工作、情感、关系无孔不入。


总而言之:


*语言无法通达真相(原本就没有真相),我们却以为它是真相

*语言本身自带判断、评价与偏见,反过来塑造思维方式


实话说,想要完全获得独立思考,活在澄明的真相里,那是不可能的,我们的身体和大脑,外界和他人步一步在无时无刻地影响,诱导着我们对世界的判断。我们可以做的是,先拆穿语言的困境,借助语言获得更好的人际关系,也时不时地醒过来,抽自己一嘴巴,胡思乱想些什么呢!

 

发现自己的偏见是智慧的开端,摆脱自己的偏见是自由的源泉。


🎙️播客版|

(也可以在小宇宙收听😊)


🌟付费功能开到现在也只用过一次象征性的¥1收入,如果你们希望支持我进行更多的写作分享欢迎给公众号打赏,积极分享,或是留言,什么都可以,刺激一下我的多巴胺,一起走很远吧,感谢你们的陪伴




🤍更多文章

安逸稳定的生活,是易碎品

生命里90%的烦恼迎刃而解

如何延长生命的时间感

博主网红展现的光鲜亮丽,是个伪命题

如何经营一段高质量并持久的亲密关系

我是如何一个人开始创业的

余生,皆自由


📖 个人独立杂志

“成长迷茫时期必读”


✏️ 醒着生活

与Allison学最实用的英语口语
与Allison练习正念冥想

(60课冥想订阅频道,陪伴你成为自己的老师)
瑜伽初学30日系列打卡

30课瑜伽视频课程,陪伴你循序渐进习练瑜伽


🪐淘宝店铺

醒awake 极简生活

为什么我要自行生产瑜伽垫


🎙️播客

煽风点火

喜马拉雅 | Podcasts|小宇宙

在看吗? |支持独立内容创造者请分享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