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必备!送你一份最值得收藏的复习课方案
图丨花瓣网
在近十年的课堂模式探究活动中,化学复习课的教学让我愈发感觉到,老师“一言堂”的局面依然没有改变,一些知识点重复、机械地讲授,学生则被动接受。
复习课没有任何的活力可言!于是,我开始追求一种高效的化学复习课模式。
结合核心素养对于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在论证和设计的过程中,将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进行“改良”,形成了独具学科特色的复习课五段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考的检验过程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复习课五段教学法模式
◑
环节一:引课导入、创设情景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一堂课导入的成与败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效果。能否在一开始上课便将学生课前分散的注意力即刻转移到课堂上,并使其处于积极状态,是上好这堂课的首要问题,在复习课中的导入尤为重要。
首先,复习课导入要极具趣味性。
因为复习课很容易陷入枯燥乏味的魔咒,所以要想高效地展开复习课,导入是设计教学案例的重点。导入的方式林林总总,所以每次设计复习课时,我会精心搜集和创编各种导入的创意。
我比较常用的导入方式有穿越导入、魔术导入、信息技术导入、微课导入、化学情景剧导入等。
其次,复习课导入要富有艺术性。
初中化学的知识目标是整个化学学科的启蒙阶段,所以激发学生对于化学的兴趣远大于对知识本身的认知。在导入背景或结课总结过程中,适当嵌入一些和时宜的音乐、电影片段、趣味视频等点缀,可能会提升课堂美感。
第三,复习课导入也要饱含启发性。
通过灵活的问题设计,让学生自己意识到本节课的核心问题,可以大大的启发学生对本节知识复习的内在驱动力,为复习课注入无限的活力。
◑
环节二:思维导图、系统建模
1.引入思维导图构建化学框架。
化学复习课应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内化学习”,帮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重新回顾,树立综合,结构重组,构建知识框架,形成知识体系。
思维导图的推广与运用,大大提高了学生认知归纳的能力。
由于遗忘的作用,学生对化学知识、技能难免会出现提取困难、生疏,因此可以设计导图填空,引导学生理顺知识的内在联系,由表及里,由面到点,使学生在系统深入掌握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思维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我在备课过程中也习惯性地运用思维导图来让教学设计更加丰富和完整,也体现了一些创新性。
思维导图在课堂上的大力采用,让学生对知识点的归类、梳理不再是件麻烦事,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真正做到将课本由“厚”变“薄”,再由“薄”变“厚”,以便于储存、提取和应用。
2.多角度、多感官巩固知识整体性。
以《气体的制取》这节课的展开过程为例,我由易渐难设计了一系列的复习活动。
“写一写”(由学生填写关于氧气制取和性质检验的思维导图);“画一画”(由学生画出关于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的思维导图);“看一看”(请学生观看上课教师在课前特别录制的关于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检验的实验微课);“做一做”(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氢气制取和性质检验的拓展实验)。
整个复习的过程通过多种感官的强化,让初中的三种气体的制取和性质知识点全部打通、串联起来,并且使得学生的化学知识框架得以从多角度的提升和升华,让学生在各种情境中再次让学过的知识形成系统、准确的知识网络。
3.世界咖啡进课堂增添小组活力。
在复习课的活动设计上,特别是在导图建模这个环节,我引入了世界咖啡论坛的模式,即除了小组讨论建模之外,在知识模型基本建立之后,各个小组开始轮转,让各个小组的模型可以在短时间内共享至整个班级,从而形成一种共享的课堂氛围。
◑
环节三:探究实验、拓展应用
杜威一再强调,学生活动是指向目的和未来的自主、连续性活动,学生是参与者,不是唯老师之命是从的旁观者。所以,教师的任务不是对学生进行教材的复制,而是通过教材这一载体,激发学生的反应。
正如杜威所说,教师更应注意教材和学生当前的需要和能力之间的相互作用。
1.基于实验的核心知识。
对实验与探究内容的复习,教师要指导学生:必须从题目中找出实验目的是什么,分析达到实验目的要应用的原理是什么,学过的哪些原理能够达到这个目的。
同时,还要挖掘题目中给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文字信息和题目中给出的一些化学方程式以及提示的某些信息等,要特别关注试题中给的装置图,关键是要分析装置图给了什么信息,还要灵活排除一些干扰信息。
总的来说,就是要在实验复习中,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验设计和操作,鼓励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要指出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基于核心素养的实验突破、深化提高。
“复习课难上”“老师炒冷饭,学生无新鲜感”“复习效率低”,这些都是摆在很多初中化学教师面前急需解决,但又比较难解决的问题。
在复习课《气体的制取》的准备过程中,我以“实验”为突破口,希望改变教师在课堂上单调重复知识点的“一言堂”局面。取而代之的,是让学生“看实验视频”“想实验设计”“做实验探究”,让学生再次亲身体验二氧化碳的制取,性质和检验的视频,亲自操作制气装置制取氢气,体会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对气体制取的知识点逻辑关系的把握以及比较、鉴别、取舍、融会各知识点并将其综合运用到复杂的过程中,这在新授课是没条件落实的,而只有在复习课中才能真正实现。
◑
环节四:交流总结、反思提升
1.小组讨论,查缺补漏。
在后期的复习阶段,主要让学生同桌间或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复习收获与体会,或者老师提供知识网络,让学生相互讨论,学生也可以对知识网络进行补充、评价。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各自的学习程度,对自己从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学习方法的运用、复习效率进行评价,找出优缺点,及时调整自己今后的复习。
2.自主学习,探究交流。
通过前面的自我诊断、自我排查,学生发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教师就积极引导学生结合复习目标进行自主复习,复习和回顾完了基础知识并且解决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然后进行探究交流。
交流前一环节的复习效果,小组内交流自己没能解决的问题,通过生教生、生帮生来解决存在的问题,这样不仅较好的完成了复习任务,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
环节五:巩固练习、评价反馈
在进行学生教学发展过程中,老师的角色定位也很关键,正确的做法,老师应是一个引导者、方法的建立者,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
1.达标测试,提高能力。
在每进行完一阶段的复习后,我们利用晚自习时间进行形成性训练和测试,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并且及时反馈复习效果,及时进行矫正。形式多以课堂训练题、形成性测试题的方式进行。
老师反馈后的问题也让学生自主解决,并且进行小组内合作或班内展示,学生间或小组内进行质疑释疑,解决疑难问题,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能力。
训练题和测试题要精选精练,都是最基础、最典型、针对性和层次性较强的习题,这样做主要是为了精讲精练,提升能力。
2.加强练习,及时进行作业辅导与讲评。
复习课中,学生一般都有相对应的练习册,布置作业时要尽量落实“精选、精练、精讲、精评”和“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的作业制度,提高作业效益。
每节课都应布置相应的复习内容和符合学生实际的作业,既要有巩固性练习,又要有拓宽、发展性练习。
选题要有典型性、针对性、层次性,注意习题的梯度、数量和质量,减轻学生的过重的课业负担。
及时认真批阅各类作业,并做好作业批改记录,统计差错题,为补差和讲评提供依据。
练习尽量做到:多练,指练的数量而言;精练,指练的质量而言,练的题目要精选,要有成效,练的内容逐步扩展和深化,在层次上逐步提高;巧练,就是要练习从不同角度解题,学会知识迁移,举一反三。
同时,让学生准备个习题本,对错题、例题、典型习题进行整理,进行解题后的再思考是非常必要的。
3.信息技术融合反馈,高效直观。
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初三化学的复习课堂,在增强反馈环节的趣味性、可视性和有效性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让技术服务于教学,将更加凸显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
同屏技术目前是课堂上比较成熟且较易实现的信息技术,节约了老师收集学生资料的时间,更加具有时效性,且不局限于纸质材料;对于模型的展示、实验现象的实时直播更有突出的作用;更重要的一点,它实现了图片和视频录制的保存和展示这个技术难点,在同样的时间之内,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成果得到展示。
另外,我所主持的课题组还在大力研究和推广“UMU互动”教学软件进课堂的尝试,可以多方面的插入微课,实现点名、考勤、作业布置等功能。
诸如“化学大师”“化学实验室”“美丽化学”“奇趣化学”“生活中的化学”等大量手机APP也在丰富着我们课题组的研究内容。
◑
附:如何定制复习的整体思路
最近两年,我的初三复习整体思路是这样制订的:
第一阶段:章后的归纳总结复习,分散到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原来我总是采取老师总结、学生死记的方式,收效始终不大。
课改之后,我只教给学生总结归纳的方法,如列表比较、归纳整理、归类类比等,主要让学生自己动手总结;然后进行成果展示,评优表扬,鼓励后进生。
在此复习过程中,学生从总结知识的过程中体会了学习的方法,掌握了知识之间的联系、相互转化的关系,尽可能使知识有机的联系起来,在头脑中形成网络,也为中考前的第二阶段复习积累了详细而真实的资料。
第二阶段:按照省中考说明中的考试内容和要求,分五个知识块进行复习:
(1)身边的化学物质;(2)物质构成的奥秘;(3)物质的化学变化;(4)化学与社会发展;(5)科学探究。时间:4月15日至5月底。
在此复习过程中,我在原来总结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知识的归纳整理,从而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和明确化,让学生明白考试范围和知识掌握的层次。
第三阶段:随同学校进行模拟练考。
这一阶段,老师需要认真阅好试卷,逐卷归纳错题,分析总结原因,以提高讲评试卷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必须扎实有效地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其中,教会学生复习方法尤为重要。时间:6月1日至6月15日。
不同学生进行分层次复习要求。
教学目标中对知识的要求是针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即是最低要求,对那些学习好的学生可适当拔高。
例如对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的复习,中考对这三个概念只要求到“了解”层次。基于此,那些基础薄弱的同学不做过高要求,达到大纲要求即可;而对那些要上高中的同学来说,只了解这些显然不利于以后的学习和能力的提高。
因此,我通过一些信息练习题从元素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帮助学生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总结规律:“升价→被氧化→氧化反应→还原性→还原剂”;“降价→被还原→还原反应→氧化性→氧化剂”,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理解氧化剂,还原剂。这样做既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布置练习题时也要有针对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顺利地完成复习任务,从而享受复习的乐趣和体验复习的成就感。
在复习课堂上,老师还要重视提问讨论,提问的问题必须做到难易结合,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提问和讨论的问题要精心设计,紧密联系课堂的重点和难点,尽量具体化,做到数量、质量和形式的统一。
避免集体群答式提问,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关注社会,联系生活。
将化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既体现了化学学科的实用性,也在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理解与灵活应用的基础上。
如在复习物质鉴别题时,老师可以展示生活中常用到的两种洗涤剂:洁厕灵和厨房去油剂,要求学生根据俗语“酸除锈,碱去油”判断两种洗涤剂的酸碱性并提出鉴别方法,从生活走进化学;在总结出鉴别物质的方法后,又以家庭厨房作为教学情景,对失去标签的食盐、白醋和纯碱三种溶液进行鉴别,由化学走向生活。
这种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本文为作者原创,转载联系授权
星教师投稿邮箱
xingjiaoshi@dett.cn
你的专属精品教育生活
点击图片,或“阅读原文”,一键G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