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郏县王军伟:读经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完美结合,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由之路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引言
疫情无情,人间有爱!为了更好引导各级中小学校长和教师更好全面深入了解“经典诵读进课堂”的基本理念、心法实操、落地与推广,道中书院继第三次教师专场和家长专场直播之后,推出第四次直播课程,由“道中书院·全国中小学校长论坛特约讲师团”进行“经典诵读进课堂”专题系列宣讲。
以下是第七讲王军伟校长、第八讲吴迪校长两位嘉宾讲师分享内容简要,但未经讲师修订,望读者观其大略。
王军伟校长
王军伟,河南省郏县成达实验学校创办人,道中书院特约讲师。中学高级教师,心理咨询师,曾任郏县第三实验中学校长、城关镇一中校长、县教研室主任等职务。现任河南省郏县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县政协特聘文史研究员,县文艺促进会秘书长,平顶山学院国培项目讲师,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兼职讲师。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读经教育
精彩语录速记
1.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要在帮助学生,帮助同伴,帮助家长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真正的名师必然是培养出许多优秀的学生,真正的名校长,也必然是培养出许多的名师。
2.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经典能给人一种温暖和光明。如果我的妻子,不认可我读经典,不和我一起学习经典,那不是她顽固,也不是她愚蠢,而是我学习经典之后让她感受到的温暖不够;推广开来,很多学校推广读经,一些教职工不愿意和我们一起读,也应该是教职工从我们身上感受到的温暖不够。
3. 一个人不管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去推广和引领别人诵读经典,首先需要知道自己从经典中获得了多少的智慧,多少的能量;然后能够让自己的家人朋友感知到经典的魅力和温度,那么这种智慧和能量,就会让人们自然而然的去诵读和学习经典。
4. 我们开展读经教育最好的方式,不是要求学生要求孩子们怎么读经典、学经典,我觉得,读经教育最关键的是教育者本人如何读好经典,如何学好经典。教师们家长们把经典读好了学好了,那学生和孩子们自然就读好了。老子云: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言之教是圣人的教育,是天下最好的教育。家长教师读经典就是行不言之教,就是最好的教育。
5. 一个学校要想真正把经典持续的开展下去,需要的是学校主要领导的意志和坚守。“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学校的领导,不一定是君子,老师和家长们呢,也肯定不是小人,只要我们开展读经教育的意志坚决、态度坚定,读经教育是一定能够开展好的。
6. 一个学校推广读经教育最直接的好处在于,经典能够让每个教职工提升自己生命的自觉。《大学》中讲人生进修的八个阶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中心环节就是修身。修身既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成果,更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因此这种自觉性,对于个人身心的和谐、家庭的幸福、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都有直接的关联。
7. 读经教育有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老实读经不必讲解,但这个不讲解不是不可讲解,也不是必不讲解,而是读就是解,读中有解。当经典与每个读经人自身生活结合之后有了悟,悟了就解了,没有感悟永远不会解。所以读经教育,应该与学习生活,与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才能开启悟的法门,才能真正达到开发人性的教育目的,脱离了生活的读经教育,必定是水中月镜中花。
8. 经典的氛围能让孩子的日常生活与经典实现链接,从而帮助每一个孩子更好的感悟经典,用经典的智慧涵养每一个孩子人性的光辉。
9. 经典之中有很多关于孝的论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个对“敬”的体悟和感知,只有在充满孝敬之心的能量场中才能真正的实现。我们就是通过孝亲敬老活动,将经典与现实紧密的联系起来,同时这些活动对于社会上孝亲敬老的文明新风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受到了各级政府的认可。
10. 通过经典诵读,不但培养了每个孩子的个性,同时也影响了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父母长辈。可以说,一个好孩子就是一个幸福的家庭。
11. 《易经》上说“童蒙养正,圣功也!”这些孩子从小就养成了一身的正知正念,他的一生就会正气刚健,百邪不侵,这就是经典熏陶出来的孩子。他们善良的本性,勤劳的品格,担当的精神,乐观的态度,超强的自制力和诚实守信的品质,不但承载着每个家庭的幸福,而且承载着民族的希望,他们不正是我们想要培养的人吗?
12. 近年来成达师生在诵读经典,体悟经典,践行经典的过程中,让自己的心灵更加澄澈宁静,让自己的生命更加坚定光明;成达学校,也因为读经教育而受到家长的认可,社会的好评,同行的称赞。
13. 著名的教育家余毅老师认为,当前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是重教书轻育人,他在接受人民教育采访,对“长着中国脸不是中国心,没有中国情,缺少中国味”的现象表示十分的忧虑,他说我们培养的人连中国心都没有,我们的教育在为谁辛苦为谁忙?
14. 文化基础和人的生命一样,是一个人生存发展的基础;而自主发展,是一个人生存发展的动力;社会参与,是一个人的生存发展的目的,也是最终的归宿,所以说核心素养必须从这三个方面来规范。
15. 文化基础是人存在的根和魂,重在强调学生能够习得人文领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与真善美的统一,从而使人发展成为有更高的精神追求的人。如果没有文化作为人的基础,人就和动物没有多少区别。人文知识最精华的部分都在经典之中,这也是我们诵读经典学习经典的理论依据之一。
16. 科学精神主要是知识,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人类从茹毛饮血的时代到今天,就是依靠科学技术来发展自己生存的空间,提高自己生存的智力的。对科学精神的追求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领。
17. 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自主发展就强调,人能够有效的管理自己的学习、自己的生活,能够认识和发现自我的价值,能够发掘自身的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从而成就出彩的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的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18. 读经教育首先可以丰富孩子们的人文积淀,中外经典是世界各个民族文化的载体,代表着本民族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高度智慧,但这些智慧如果只让它存在经典之中,不去诵读不去学习,它永远都不会变成现代人的智慧,这种情况王阳明先生在《尊经阁记》里说“是犹富家之子孙,不务守视、享用其产业库藏之实积,日遗亡散失,至为窭人丐夫”。这个比喻非常的恰当贴切:富家人家里藏了很多宝贝,但是呢,子孙不争气,不知道怎么让这些宝贝发挥作用,天长日久不知道自己的宝贝都是啥玩意儿,最后自己沦落为乞丐。
19. 人作为万物灵长,有着天地之间最高的尊严,有着可以与天地比肩并列的德行,诵读经典就可以自觉的维护和尊重人的尊严,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从而培养浓厚的人文情怀,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弃者皆有所养的大同世界。
20. 中华经典艺术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璀璨的明珠,纯正物学的艺术思想,雅俗共赏的艺术内容,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典雅别致的艺术风格,余韵悠远的艺术魅力,一风一俗的艺术效果,是培养高雅审美情趣的源头活水,用经典艺术来滋养孩子们的心灵,让其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就可以让孩子自觉形成抵御非主流文化,低俗文化的天然屏障。
21. 读经教育可以让孩子们更加珍爱生命,《孝经》上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弟子规》上也说,“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论语》上说,“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食不言,寝不语”等等等等,经典之中有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健康生活教育,生活方式教育的素材和内容,诵读经典可以让孩子们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行为方式。
22.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等,经典中简直就是人格教育的宝库,诵读经典之时,孩子们时刻都在进行着与圣贤的人格交往啊!因此,诵读经典,对孩子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将会起到任何方法都不能够代替的作用。
23. 经典教育可以让孩子们加强自我管理,经典之中非常重视对人的自我管理的修炼,《大学》中有“知止定静安虑得”,这实际上就是系统化的修身功夫,就是对人的自我管理的教育,这种自我管理的教育和训练,经典之中随处可见。“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颠沛必于是,造次必于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是故君子慎其独也”等等不枚胜举!所以,我们让孩子读经典,那天天就在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的能力。
24. 读经教育可以增强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中华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代表,儒家文化是一种积极入世的文化,强调个人的人生使命与社会的需要紧密相联系。我们考察孔子的一生,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鸟兽不可与同群,无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这些都是他一生传道济世,不落流俗的生动形状。诵读经典,必然会让孩子们受到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熏陶,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国家认同感。
25. 怎么才能够文化自信?文化自信,首先你得了解和掌握本民族的文化嘛,那本民族的文化,你什么都不知道,你怎么自信?我们说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你如果自己都不了解不掌握没办法传承,谈不上传承啊!所以说,诵读经典就可以首先让孩子们了解和掌握中华优秀文化,这样的话才能够真正的形成文化自信,形成国家情怀,建立起真正的文化自信!
26. 全世界各民族面临共同的挑战,面临共同的生存和发展的危机,这就决定了人类必然是一个命运的共同体。我们诵读经典,就可以让孩子们形成天下大同的价值理念,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和内涵,适应世界发展的人,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大舞台上去施展报负,建功立业。
27. 读经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完美结合,可以真正实现受教育者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这既是读经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更是我国现代学校教育回归教育的本真,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由之路。哪个学校率先实行了读经教育,哪个学校就抢占了现代教育的制高点,哪个学校真正实施了读经教育,哪个学校就能培养出具备核心素养的真正人才,哪个学校把读经教育实施的好,哪个学校就一定能够成为人民最满意的学校。
吴迪校长
吴迪,信阳市春华学校校长,中学高级教师,信阳市浉河区二届、三届人大代表,浉河区四届政协委员,信阳市五届政协委员,河南省教育工作先进个人,信阳市优秀教师,道中书院特约讲师,所撰写的多篇论文获国家、省及市奖项;引领春华小学以“传统文化进校园,经典诵读进课堂”为办学特色,带领春华小学走上国学教育特色办学之路。学校在其领导下,先后荣获“河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卓越家长学校”、 “信阳市三八红旗集体”、“信阳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信阳市级文明单位”、 “信阳市文明学校”等诸多殊荣。先后有省内外多家兄弟学校到校参访交流。
以中华经典为载体,创学校特色教育
讲师精彩速记
1. 许多时候我们可能以为自己看过的书籍,读过的经典都成了过眼云烟,但其实那些书会潜存于我们的气质里,我们的谈吐上,我们胸襟的无涯中,显露在我们生活和文字中。读书就是这样,潜移默化的改变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所以千万不要说读书无用,读书耽误学习,只要我们坚持读下去,总有一天会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
2. 想让老师读书,校长首先要读书;要把经典引进课堂,校长首先要把经典读起来,这就是所谓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 打卡——我们这个交作业的方式,其实是我做校长的和老师之间的一种较量。我在坚持,我的老师就会坚持;我在打卡,老师也会打卡;我能读到5遍,我的老师呢,最后能读到8遍、10遍,那我就要想办法超越我的老师。每年寒暑假开学第一天,我们都要进行读书分享会,一边读书一边分享,加深了我们老师对所读经典内容的进一步感悟和理解。就这样一年又一年的坚持到今天,从原来的被动变成现在的主动,原来是作为一项任务,一个作业的完成,变成了今天的习惯。走上经典诵读这条特色的办学之路,一直到现在我们都是扎扎实实的。
4. 老师直接面对的学生,一个爱读书的老师,一定会教出一群爱读书的学生,这就是我引导我们老师读书的真正目的。
5. 老师读书这一漫长过程中,慢慢的就读出了一份宽广的胸怀,提升了老师的境界和高度,慢慢的让老师的心态变得越来越平和。一个心态平和的老师,在整个的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就不会斤斤计较,与同事之间也不再会相互的勾心斗角,所以从2013年的秋季到现在这几年的过程中间,我们学校老师的状态是越来越好,真正的就是我们所说的——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6. 除了参加道中书院的学习,校长论坛,以及其他社会上包括主管部门下发的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读经教育相关的学习,我都会毫不犹豫的把我的老师外派出去。
7. 在我这个当校长的眼睛里,学校的老师从某个角度说,就像我自己的孩子一样。这些教师也需要我们反复的让他们去继续学习去受教,也只有在这样反反复复受训的过程中,才能真正的形成一个适合他们自己的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8. 教师直接面对的就是我们的学生和学生背后的家长,一线教师事实上就是一座桥梁,就是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一条纽带。我们想把学生教好,老师首先要具备这样一个能力,要把我们学生背后的家长引导好,那老师就要有这样一个方面的理论高度。只有我们的老师真正熟悉读经教育,了解家长的一些疑难和困惑,才能顺利实施“经典诵读进课堂”特色办学之路。
9. 孩子读经典读这么多又不讲,那孩子能够读懂多少呢?其实对一个孩子来说,他所谓的懂,不是像我们成人这样,对每一个段落,每一句经典能完整地进行解释,但他会有一个意会,真正的意会到整个的脑海里。这个意会,就是他心里明白某一句经典的意思,他说不清道不明,但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在与老师、家长、朋友交往时,他能够把自己大脑里的经典语句,应用到他的语言表达中,哪怕时不时的能够蹦出一句两句,能够引用过一句经典,我觉得这也是孩子最大的一个收获。哪怕是一句半句,对孩子的影响都是一生的。
10. 每天晚上周一到周五,我们的孩子都有诵读经典的作业,其实有的孩子比较自觉,而有的孩子还是需要家长进行督促,不管是督促也好,还是自觉也好,但最后都能够读起来。特别是前期必须靠督促来读书,那就是我们反复做家长课堂以后的效果。
11. 我们做教育的最重要的一个合作伙伴,就是我们的家长,通过读书别说一个孩子,一个成人一个家长经常读书,那么大量读书积累的背后,也会让这个家长的修养、格局得到一定的提升。
12. 说实话,哪一个当校长不想要成绩呢,因为每一个学校的声誉就是靠成绩来支撑的,不是吗?我们做家长的做老师的其实心里都非常的清楚,我口头上说不要成绩,这是说实话,但我内心想要的是更高的一个成绩,这个所谓的高不单是文化课,更是通过经典诵读给孩子的成长打下一生的扎实的基础,这个基础打牢之后,就像一棵树的根扎深了之后,我们的孩子才能够真正的有一个更辉煌的人生,那他的学习之路,他的成长之路也就越来越轻松。
13. 我们要去尝试,就会发现经典诵读课堂背后的奥妙,这样的课堂带给孩子的不单单是一个学生的成长,事实上大量的经典诵读的背后,真正成长的是我们做老师的自己,所以我们要不要天天喊着一个口号,我是你的老师,我天天教你怎么怎么怎么,其实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孩子我们才能够坚持下来,所以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的成长真正应该感谢的是我们的孩子。
14. 我们孩子的变化和成长,去给谁比呢?首先就是跟自己比就跟自己比,我一天天的进步了,我一天天的成长着,慢慢的久而久之他的成绩就会有一定的提升,当然不是读经一下子就可以让他立马变成班级里的优等生,这也是需要一个过程。当然学校教育只是一个方面,也需要我们家长的支持,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
15. 谁才能解决一个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事做人的问题呢?只有经典。所以简单的说《弟子规》告诉的是方式和方法,而经典解决的是方式方法背后的更深层次的原因。
16. 我们在座的不管是老师也好,还是家长也好,不管在什么时间段,什么场合,我们只要能读书就读起来。特别是在我们的校园里,如果我们每一位班主任、每一位科任老师在课堂上都能够带领我们的孩子读起经典,真正的能够形成我们每一个班级书声琅琅,养成一个真正的读书的习惯,让我们每一个学校的校园经声不断的话,那我想我们今天所想要的素养的提升,想要的孩子的文化课成绩一定会越来越好,相应的我们的社会也一定会越来越和谐。
线上听众精彩点评
编辑:(线上推广部)韦江玲
审核:(宣导中心)陈亿挺
相关文章链接
4.得语文得天下,得经典得世界:理想的教育就是爱读书的校长和爱读书的老师,带领学生一起读书
5.河南西平王莹莹老师4月4日·“经典诵读进课堂”专题系列线上宣讲
6.忻州杨宝钧孟金松4.11和广东李家军4.12·“经典诵读进课堂”专题系列线上宣讲
7.道中书院薛春黎4月25日“经典诵读进课堂”校长专场线上宣讲公告
8.用最初的心,做永远的事:只有我们跟经典相遇,我们的生命才会更加的精彩
9.一所学校,只要校长开始亲近经典,这所学校的经典诵读必能蔚然成风
10.【谢勤授课】河南驻马店5月8日—5月10日“六小篇”师资研习会
11.河南郏县王军伟4.18和信阳吴迪4.19·“经典诵读进课堂”专题系列线上宣讲
微信名:道中書院
共學適道|守先待後
微信ID:daozhongdujing
道中书院简介,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