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张璐:为什么科技创新浪潮总是发生在硅谷? | 造就
我从最早去硅谷斯坦福读书,而后用自己的专利技术创业,再到公司被收购后去做投资,再到几年前开始关注沼气的投资,我感觉自己算是整个硅谷生态圈的一位亲历者。 无论是从创业者的角度、投资人的角度,还是从退出市场的角度,我都亲历了硅谷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
硅谷的环境不仅给资本,也给创新的产品技术,都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推动力。
我们经常说,硅谷是创新的中心。大家就会讨论,这种创新活力、创新思维的习得,除了所有在硅谷的从业者,对于创新这种文化理念上的追求和推崇,还有其他什么原因吗? 我们也从实际的数据来看一看,为什么硅谷可以成为创新的中心,这边可以比较两张图片。
左边这张图显示了与其他行业相比,硅谷创新科技行业在过去10年的发展速度。大家可以看到,过去10年硅谷的发展速度是非常惊人的。 右边是另外一组很有趣的数字,显示了在2013和2014年,全世界除了亚洲之外,各个创新中心的退出数量。我们可以看到,硅谷是排在第一位的。 从财务角度,这对创业者来说,无疑是非常正向的、积极的反馈。我个人直接亲历的感受也是如此。 我在这边很想和大家分享硅谷的3个数据:
包揽2013、2014创投区域所有成功退出公司的47.3%(不含亚洲)
创新行业占整体经济总量的26%
生态圈内初创公司的总估值高达3230亿美元
生态圈首要因素是人才
每次我们讲生态圈,首要关键的要素就是人才。提到人才,我想先提及我的母校——斯坦福大学。
和东岸的传统顶尖高校相比,斯坦福的建校时间是比较晚的,甚至在六七十年代,斯坦福还不能算美国最顶尖的高校,充其量可以算作是比较顶尖的工科院校。 但就在过去短短的20年,斯坦福却和硅谷一样迅速崛起,现在成为了美国最顶尖的高校。这个过程也是一段机缘巧合,斯坦福的最大机遇是从冷战开始。 在冷战的时候,政府给了硅谷很多的资源、资本,此时便涌现出诸多优秀的人才及技术创新。
斯坦福大学的校方也就顺势而为,推出了很多鼓励创业的政策,比如说很有名的以一美金的价格,把土地租赁给学生,促进学生进行创业。
甚至于后期,校方还会经常去投资毕业生的公司,包括我本人,还有我合伙人的公司,也都是由校方投资成立的。
并且,学校还帮助学生把手头的科研结果、专利技术快速变现和商业化。 另外就是在整个硅谷生态圈里,斯坦福校友所发挥的重大的影响力。
谷歌前100名员工都是斯坦福校友。谷歌的第一个投资人是斯坦福的一位教授。到目前为止,谷歌每20名员工里面,还有一名是斯坦福校友。 除此之外,硅谷还有许多由斯坦福校友创建的公司。当他们获得成功之后,不仅愿意回馈给学校,更愿意去招聘斯坦福的毕业生。
同时,当他们看到很多优质的公司,在硅谷产生之后,也愿意以更加合适的市场价格去进行收购,也会成为创业者的一个退出渠道。 生态圈次要因素是资本
第二个在硅谷非常关键的要素,就是资本的力量,也就是我们这些VC从业者。 我们有些时候开玩笑,VC行业如果去和华尔街的那些大鳄们相比,其实算金融业里比较屌丝的一个。
因为我们本身手里所操盘的资本,它的总量是很小的,但是非常有意思的一点,就是这一点点小的资本,却有一种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整个VC产业虽然占美国GDP的比重不到千分之二,但是由VC投资帮助到获得市场成功的高科技公司,所贡献的GDP在美国的占比却是超过20%的。 生态圈第三位是传承精神
在硅谷有非常多的大鳄们,这些非常成功的公司不仅培养人才,还为人才提供了非常完整的退出市场的机制,这可能也是中国和美国市场不太一样的一点。 在美国其实超过90%的公司,是通过收并购进行退出的。而且这种收并购,它的价格可能市场均值在3000万到一亿美金左右。
可能很多创业者做3年到5年,5年到7年,然后会进行一个快速的收并购,获得初始的资本积累,再进行下一轮的创新。 所以我们在硅谷可以很容易看到,一个又一个的这样非常常见的、连续成功的创业者。这包括我和我基金的合伙人,我们的公司都是当时做了几年之后被收并购,所以这是一种非常良性的互动。
硅谷充满了一种非常轻松的氛围,让每个人都充满一种有机会改变世界的斗志。
这些大鳄们、大的公司,成功的创业者、企业家,他们也非常愿意去传承这种企业家精神,去传承自己成功的经验,去帮助新一代的年轻的创业者。 不仅从资本的程度,不仅从退出的程度,同时还会成为他们的创业导师,或者成为他们的创业向导。
所以这也是硅谷非常特殊的生态圈中的一种特殊文化,就是传承精神。
作为一个创新型企业,一名创投圈的从业者,我们应该怎样共同合作,去促进一波又一波的创新浪潮? 首先,建立创新孵化中心。
创新中心可以来自于大学,可以来自于NASA园区等。投资方和企业家都会经常和园区里的创业者进行各种交流,看看不同公司的技术天花板在哪里,帮助他们做市场的判断。 其次,做好资本的接力。
当产品和技术开始进入到和资本圈对接的时候,VC就出现了。资本在不同阶段的支持,也是硅谷很有意思的一点。
作为投资人,我们当然会有竞争,我们每天都会想去挖掘更好的企业,去投更好的公司,去获得更大的回报。 但同时其实整个资本圈也是非常紧密的合作生态。当中早期的资本进入后,中后期会有更大的基金来接受这些优质的公司,帮助他们一步一步往下推进。
在整个过程中,大家都希望把最优质的资源集合到一起,去帮助最优质的公司获得更集中的资本,最后去获得更大的退出。
这就是整个生态圈合作共赢的方式。
其中不得不谈的概念,就是独角兽。
这个概念这几年格外火,过去的一年硅谷共出现了85家独角兽。而2007年全硅谷只有12家独角兽。这其中很多的独角兽公司,它的估值是由VC资本哄抬起来的,甚至说一些境外资本抬起来的。 到现在,由于经济下行资本撤走,就留下了很多非常尴尬的独角兽在那里,高不成低不就。
这种情况从去年开始发生,导致硅谷开始出现了一波市场调整周期,我们看到有公司可能出现了融资更加困难的阶段,有些人就在讲资本寒冬。 但实际上从我们作为资本方来讲,这只是一个信号,一个硅谷进入新的一批调整周期的信号。
我们经常讲硅谷是不是有泡沫,硅谷当然有泡沫,硅谷它就是一个泡沫经济,但泡沫经济的要义是可控,同时你要看得到它到底是在往上走还是往下走。 现在经历市场调整周期的这个过程就是又一次的触底反弹,硅谷开始进行市场的调整,去清空一些不良的资本和不良的创业公司,开始给下一步的创新打开巨大的通道。 下一代创新即将来临,它会是什么?
就是基础的技术创新,技术革命。
现在我们也看到更多的资源和资本看到了这一点,下一代技术潮的来临,将会变成一个注定发生的事情。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非常期待接下来的这些年,可以看到更多中国和硅谷之间的科技创新的互动,看到全世界最大的市场和最顶尖的技术相结合,让我们的技术创新可以发挥更大的市场效能。
(本文根据张璐在造就第14期《系统化思考》上的演讲内容整理而成)
点击标题 查看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