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院长谈本科教学 | 环工学院

2017-11-10 讯澜工作社 长安大学

编者按

现代大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教育和研究机构,肩负着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等诸多功能。作为教育机构的大学,其根本任务在于培养人才。近年来,在国家提出“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战略思想指导下,长安大学抢抓机遇,强化“育人为本、质量至上、追求卓越”办学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自学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迎评工作启动以来,各学院聚焦本科教学建设,不断凝炼人才培养定位、确立培养目标、制定质量标准,形成培养特色,把评估过程切实变成了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整改提高的过程。官微开设“院长谈本科教学”专栏,邀请各院系负责人,在迎评工作基础上,结合“十三五”规划,畅谈如何通过建立一流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实现一流人才的培养目标。


环工学院院长 钱会



大学的第一功能是人才培养


大学的第一功能是人才培养,环工学院目前有6个本科专业,本科教育是我院人才培养的主体。长期以来,学院始终将本科人才培养作为学院的中心工作,在广大教师中树立起“本科教育是学院办学的根基、是学院安身立命的根本”的理念。从短期看,本科教育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就业及发展;从长远看,学校培养的学生对国家、对社会所做出的贡献将是检验一个学校办学是否成功的根本标准。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环工学院的各项工作都重点围绕着人才培养而展开。无论是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还是科学研究、社会服务,都不忘初心,始终紧绷着人才培养这根弦。


在学科建设方面,经过“十一·五”、“十二·五”期间的跨越式发展,我院的学科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结构合理、特色突出的学科体系已基本建立,学院博士学位学科点覆盖了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2个一级学科,拥有1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与生态效应、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环境保护、公路交通环境、环境规划与管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等方向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这为我院汇聚一流人才提供良好平台和条件,也为本科生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以学科为依托,按照“盘活现有人才、培育关键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储备未来人才”的方针,大力推进人才强院战略,以中国工程院李佩成院士为核心,以国家“千人计划”“长江学者”陕西省“百人计划”等特聘教授、学科带头人为标杆,形成了由院士、国家级人才、陕西省百人计划、教授、海归学者、一批拥有博士学位和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高水平教学和科研队伍。这些高水平师资的培养和引进,有力的支撑了我院本科教学工作。


学院在人才培养上,坚持以国家发展战略为指引,立足西北、面向全国,更好的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学院现有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水利水电工程以及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专业,特色鲜明。各专业之间互相支撑,协同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独树一帜的人才培养体系。长期以来,围绕着独有的优势与特色,培养了大批的行业人才,为西部地区和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方面也探索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方式方法: 


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教一门课需要一到两名老师,但教好一门课就需要一个好的教学团队来维护。学院始终提倡以团队的形式进行课程建设和改革,通过团队内交流,可以提升教师的授课水平,改进授课方法,提高授课质量。同时,有经验的教师比较好的教学方法和素养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年轻教师,以传、帮、带的形式迅速提升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此外,教学团队建设也有利于将好的教学内容进行凝练、总结和提升,最终转化为教学成果并推广。


强化制度建设,着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学院形成了“院长、书记第一责任人—教学副院长全面负责—系室主任具体落实—教学督导全程监督—管理人员服务教学”的全员育人机制。同时,学院从很早就开始在本科教学中推行导师制和班主任制。教师们在担任班导师、班主任的同时,有更多的机会与学生接触、交流,不但可第一时间发现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而且可以引导学生加强专业认同感。同时,通过这些制度,老师们可以在课堂之外对本科学生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进而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着力培育“新工科”人才


由于社会环境、行业需求始终处于变化的状态,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也需要适应新形势,人才培养模式和内容才不会落伍。学院始终将服务行业发展作为人才培养的落脚点,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努力加强学院实践教学环节,以培养基础与实践并重、行业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卓越人才的目标,依托校内实践平台、校外实习基地和校企合作,构建起以“实验-实训-实习-实践”为主线的阶梯式实践教学体系。截止目前,学院已与20余家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建立了数十个校外科研实习基地,学生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业后可迅速适应岗位需求,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加强科研与教学的融合,强化两者之间的促进作用


一方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首先需要教师依托教学,将书本中的理论与教师本身的科研工作结合起来教给学生;其次,学生在接触到学科前沿时,可进一步提高专业认同感;最后,学生在参与科研的同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获得提升。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学,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本学科领域的认识,进而获得科研灵感和启发,促进科研工作的深入进行。


注重学术交流及人才培养的国际化


学院先后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地质勘探大学、台湾云林大学、美国密苏里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签订了本科生和研究生合作培养协议,多名本科生、研究生通过这些渠道赴境外求学、深造。


通过不懈努力,我院人才培养成果显著。目前已建成两个国家级特色专业,两个国家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1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个陕西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6门省级精品课程,近年来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学院以教学为中心的理念更加牢固,教与学两个积极性得到进一步调动,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当前,我国正处在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折时期,坚持内涵发展,加快高等教育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把质量作为教育的生命线已成为我院师生的共识。同时,“双一流”建设、“一带一路”战略、生态文明建设、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也为我院专业学科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契机。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持续加强本科教学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坚定特色办学的思路,把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紧密结合,以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任务,强化学院内涵建设、争创一流专业、一流学科,为国家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培养高质量的专业技术人才。


近期热文回顾:


党委宣传部  讯澜工作社


资料来源:环工学院

编辑:郭晓东

审核:王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