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深度| 香港“假记者”泛滥,业界却拒绝统一发牌
最近微信公众号的推送时间被打乱了,橙子君不想错过你,想把最好的推送第一时间分享给你!你只需要点击右上角“...”,然后点击“橙新聞”,再点击右上角“...”,然后设为星标就可以啦~
视频来源:橙新闻
在香港,一部智能手机、一根“自拍神器”,似乎每个人都可以走上前线做“公民记者”。不过网上自媒体良莠不齐→《我们调查了20家香港“网媒”的神秘背景,结果令人大跌眼镜!》,公众到底要如何辨别受认可的传媒机构?
香港警方为厘清记者身份,修订《警察通例》下“传媒代表”的定义,只涵盖已登记政府新闻发布系统的机构。
然而却有人说这样是变相审查传媒,打压新闻自由。那么,采访自由与传媒专业如何取得平衡?香港记者发牌机制是怎样的?
为了探讨这些问题,《橙新闻》分别访问了记者协会主席杨健兴及香港新闻工作者联会副主席郭一鸣。
前线公民记者对警员构成危险
因此他认为,警方有需要拉起橙带,与一些穿黄背心的“任何人记者”,保持安全距离。
记协主席杨健兴则认为,设立行动封锁区会限制如学生记者或自由身记者的采访,从而影响公众知情权。
他指出,“一些学生记者不会符合现在报刊注册条例,但是他们的采访和他们的学科实践是相当重要,但是现在的情况是他们在出去采访的时候,面对相当程度的风险。”
翻查政府新闻处新闻发布系统机制,政府新闻处自2017年9月19日容许合资格的纯网媒登记成为新闻发布系统用户前,系统用户均为实体的大众新闻传播机构。
政府新闻处陆续再确认新闻发布系统已登记用户的资格,并会定期作出核实。
《橙新闻》尝试联络香港大部分大专院校的校园媒体,以了解警方做法所带来的影响,不过他们都拒绝接受采访。
《橙新闻》亦就非登记的传媒日后在采访现场进入行动封锁区,会面临什么程度的检控作出查询。
警察公共关系科回复表示,过去有自称“记者”的人,因在现场犯法而被起诉。
其中,有两名自称“记者”的人,因去年7月1日涉嫌参与暴力冲击立法会,被控“进入或逗留在会议厅范围”及“暴动”罪,案件将在10月16日在区域法院提堂;另外更有身穿反光衣的人士于去年7月14日在沙田新城市广场涉嫌“抢犯”,其后被控以“阻挠在正当执行职务的警务人员”罪,案件将在11月12日在沙田裁判法院审讯。
要维护新闻自由,又不妨碍警方执法,香港新闻工作者联会副主席郭一鸣则认为,大众要基于事实背景下作出讨论,理解警方修例是源于处理社会运动冲突场面上所带出的问题。
“新闻是为了公众利益,警方的执法也是为了执行职责,但实际的情况,就是大家在去年(冲突现场)在传媒的镜头看到有大量的所谓的‘记者’。”他续称。
郭一鸣又指,传媒是一门专业的学科,各家传媒机构都会约束记者遵守传媒操守,虽然社会赋予公民“第四权”,但记者工作有多门分工,并非每人都适合充当新闻工作者。
对于有网媒未在系统注册,在外采访时或会不受承认或被定性为“假记者”,杨健兴则认为,公众对传媒的接受度并非建立在系统名单之上,而是视乎媒体的做法。
他认为,媒体乱象虽遭受公众诟病,但实际上这些零门槛的自媒体没有违法。至于其专业性及认受性,则应该由读者判断。
警方曾经致函记协投诉,涉记者疑不实报道及违反职业操守的事件。
杨健兴回应指,“如果他(记者)的言行不是一些专业记者应该做的,譬如他混淆了自己个人的身份,在采访现场变了示威者,还叫口号,或者甚至有违法的行为,警方应该是要执法。”
业界拒立统一机制
香港在回归前曾一度实行官方签发记者证制度,美国多个州现在亦有类似的发证制度,获签发记者证便有权进入警方或消防的封锁范围内。
对于在香港实行记者认证制度,两人都认为,香港目前有很多传媒团体和组织,但并未有一个权威性机构可以代表所有传媒,在讨论业界问题上难以达成共识,但现行由各传媒机构自行向记者发记者证的做法行之有效,未有必要实行官方签发记者证制度。
杨健兴指,由官方法定监察传媒发牌机制,业界会忧虑做法长远会令新闻自由变质。
郭一鸣则表示,新闻自由对香港非常重要,所有传媒人都很珍惜这一点,若由政府出面统筹签发记者证一事,大家就会有顾虑。“我一直主张,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业界不同的持份者、传媒团体共同探讨一个办法,回应社会对传媒的期望。”
(本文图片来自橙新闻及网络)
小伙伴们可以点击下面的小程序,精彩资讯,一睹为快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