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开始再到开始:2018年复旦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总结兼及经验

田同学 文研青年 2022-12-22

文以会友,研途相伴 。文研青年(微信ID:ddxsmax)为中文专业硕博研究生自发组织和独立运营的微信公众平台,旨在聚集对文学研究和文学考研有独到思考和见解的青年研究者和中文考研人。文研青年通过学术沙龙、经验交流会、读书会和考研指导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平台凝聚力,如今已经成为硕博研究生活跃的线下交流平台和中文考研人信赖的咨询平台。

客服QQ/wechat↓

2275828991欢迎咨询

   本文是文研青年独家约稿的第21篇经验贴。感谢田同学供稿并授权发布。 

   艾略特在《荒原》中写道:“四月是一个残忍的季节。”对于像我一样业已失败的考研人而言,这种感觉尤为强烈。从年前得知自己初试的成绩到三月去复旦面试再到四月得知自己复试被刷,种种情绪就像在一夜间一涌而上,难以言说。想着自己过去的考研之路,总觉得还是有必要写一些东西来提醒满怀壮志的后来者。故此,成文一篇,权当路标。


个 人 情 况


本科就读于武汉某双非一本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期间成绩一般,与推免无缘。由于想换一个新的环境,同时又对上海心向往之,当时在华东师范大学和复旦大学之间逡巡良久,最终报考的是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初试第三,具体成绩:政治66分、英语67分、705文学语言综合110分、808中国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123分,总分366分。


我想,在考研之前有几个准备工作是一定要做好的。第一,个人评估。在考研之前最好问自己几个问题:我的专业课水平如何,是否对报考专业的理论前沿有所了解?外语水平如何,能否在几个月的时间里达到考研英语的基本要求?考研之前对自己先有一个大致的预估,以便选择合适的目标院校。


第二,选择一个合适的目标院校。根据自己的自我评估,选择适合的目标院校时,这里有几个因素要考虑:1、目标院校的地理位置,一般来说,北京上海等地的大学竞争相当激烈;2、专业的招生人数,有一些学校每年招生人数少得可怜,这种学校就要慎重考虑,例如18年中山大学现当代就只招了一个人;3、初试题目的难度,每个学校的题目难度和风格都不一样,比如,中山大学重视教材、北京大学重视细节、复旦大学重视理论逻辑框架和前沿、南京大学重视基础知识……我建议在考研之前把自己目标院校的真题找来看一看。至于如何利用真题举一反三,留在下文细说。


时间安排

我从2017年五月份正式开始准备考研,前面的准备工作已经在四月份完成。总体而言,我将八个月的时间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五月至七月。这一阶段主要是进行英语的单词识记和专业课教材的阅读。当然,英语单词的背诵是必须一直坚持到考研的最后一刻的,教材方面可以选择红宝书或者新东方的恋恋有词,配合朱伟的视频课效果不错。专业课的教材最好选择目标院校本科教学阶段所使用的教材,特别是现在许多中文系比较靠前的高校都不再给参考书目的情况下。

例如,同样是中国古代文学,北大所用的就是袁行霈版的,而复旦和川大则使用的是章培恒版的。又如,就中国当代文学而言,洪子诚先生和陈思和先生的教材最具代表性,但是武大则比较看重於可训先生的《中国当代文学概论》。当然,如果是学有余力的同学,我建议把不同版本的教材都找来读一读,避免某一教材可能存在的疏漏。我在备考中国古代文学时就同时参考了袁行霈、章培恒、游国恩三个版本的教材。


第二阶段,八月至十月。这一阶段的英语就集中于反复地做真题上。每一年的真题,每一篇阅读都要反复推敲,尽量搞懂里面所有的生词和长难句。政治也可以开始跟着肖秀荣的节奏看一下《精讲精练》之类的参考书。这一阶段的专业课我转向了对元典和学术专著的精读上。一方面是由于自己大一至大三阶段作品看得多而理论类的元典和专著则阅读较少,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有了专业课教材的底子之后许多以前看不懂的专著才稍微好懂一些。复旦大学出版社有一套“元典精读”的教材,里面涉及到中文系若干大方向上的不同经典和许多专家教授的解读,个人比较推荐,但也要强调一点,就是不要被里面的观点所束缚。在阅读这些书籍的时候,我建议准备好一个小本子,将其中和教材联系紧密的点记录下来以免读后又忘。


第三阶段,十一月至十二月。这一阶段公共课和专业课基本上就是以背诵为主了。当然,背诵之余,还是要隔几天回顾一下以前的知识。除此之外,这一阶段我建议多翻翻目标院校的教授们的论文,尤其是最近发表的,这很可能就成为考点。例如,今年复旦的808最后一个30分的论述题考的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叙述的几次理论及实践转型,这题对本科生来讲难度不小,但其实在陈思和的一篇论文中讲得很清楚。


至于细化到每天的时间安排,我觉得还是因人而异,毕竟每个人的生活习惯都不一样。


真题与作品


毫不夸张地讲,考研真题就是考研中最重要的资料,因为无论你准备的怎么样,最终都要落实到对题目的解答上,对中文系而言尤其如此。有了真题就可以有的放失,避免成为备考时的无头苍蝇。特别是,对于某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也许会反复涉及。例如,复旦曾经连续三年考了“骈文的体制和形成的历史”,足见其重视程度。除了熟悉所有的真题外,还要能够对真题进行举一反三的思考。例如,考了骈文的形成过程那么也就有可能考律诗的形成过程,还可能考小说的发展过程……所以,以一个真题为中心,可以牵扯出许多可能的潜在的考点。当然,对真题的解读不只是上述一种思路,这只是我的一点思考。


就作品而言,我想强调的是一个有效阅读的问题。所谓有效阅读就是说在读作品时既要有速度也要有质量,要学着抓关键点,小说的人物、情节、结构,散文的情趣、文笔,诗歌的意象……这些都是关键点。在阅读的时候一定不能光读,最好是把关键点用个专门的小本子记下来,没事翻一翻。对于一些重要作品,要能做到融会贯通。


例如,谈到《狂人日记》里面的“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要能体会里面的忏悔意识,要能理解反礼教只是《狂人日记》最浅显的意思,这里面的忏悔意识、狂人自身的分裂所蕴含的启蒙的分裂(序言中的“赴某地候补”和正文中的觉醒)恰恰是这篇小说应该注意的地方。又如,当提到“救救孩子”时,要能想到鲁迅提出的“救救孩子”的方法(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还有一些原文,最好能直接记住,论述时可以直接用。比如,谈到鲁迅杂文的特点和写法,最好能想到并直接写下他自己说的“我的杂文,所写的常是一鼻、一嘴、一毛,但结合起来,已几乎是一形象的全体”,并与教材中的“善于勾画个与类的形象体系”结合起来,如此,论述有理论,有作品,有教材的结论,相对的就比较细致了。


参考书目


以下所列的参考书目适合考文学综合和现当代文学方向的同学(写得很简要):

《文学理论》 韦勒克、沃伦 刘象愚等译(英文版也尽量读一下)

《文学术语词典》 艾勃拉姆斯(中英文对照本)

《中国文学史新著》章培恒 骆玉明 复旦大学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王运熙 顾易生 复旦大学出版社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张少康 北京大学出版社

复旦大学“元典精读”系列书籍(包括庄子精读、史记精读、世说新语精读、四库提要精读、普通语言学纲要精读、鲁迅精读、沈从文精读……)

《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1917-1927)》 刘运峰编 天津人民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钱理群等 北京大学出版社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 [德]顾彬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漫说文化》 钱理群、黄子平、陈平原 北京大学出版社

《“灰阑”中的叙述》 黄子平 上海文艺出版社

《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 李杨 山东教育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洪子诚 北京大学出版社

《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 洪子诚 北京三联书店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 温儒敏等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 温儒敏等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新文学史》丁帆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  董健等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陈思和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陈思和 北京大学出版社

《鲁迅》 [日]竹内好 浙江文艺出版社

《鲁迅六讲》 郜元宝 北京大学出版社

《沈从文九讲》 张新颖 中华书局

《潜在写作:1949—1976》 刘志荣 复旦大学出版社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王晓明 东方出版中心

《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 黄修己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小说史》 夏志清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那本是删减版,不推荐)

《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 王德威、宋伟杰 北京大学出版社

《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在北大的八堂课》 王德威 北京三联书店

《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 小说 叙事》 王德威 三联书店

《现代中国小说十讲》 王德威 复旦大学出版社

《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捷克] 普实克 李欧梵译

The Odyssey Of Shen Congwen ,Jeffrey C.Kinkle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A New Literary History of Modern China ,David Der-wei Wang,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田同学,本科就读于湖北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成绩中等,有一定作品积累,新青年小说大赛一等奖获得者;一战报考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方向,初试第三,复试失利,准备再战。

总策划:文研青年

排版:竹溪

内容:编辑部

修改:Colin

审核:北辰

部分图片内容来源于网络


往期精彩推荐


文研故事汇访学留学经验交流会

作品必读 |中国古代文论必读作品目录

作品必读 |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必读作品目录

导读盘点 |文研青年中文考研经典教材导读系列课程汇总

经典导读 |你知道中文考研中国当代文学这么多教材如何侧重复习吗?

经验漫谈 |走过的路是最好的财富 :中央民大跨考武大文学类全程经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