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分数线更低,生源却多为调剂:报考武大这个研究中心古代文学性价比极高

文研青年 2022-12-22


江城多山,珞珈独秀。每年春季樱花烂漫的武汉大学,既是双一流、985重点高校,又有着排名靠前、积淀深厚的中文学科,是无数学子心中的梦想学府。


然而,在2015年-2019年之间,武大也是一所考研“门槛”颇高的院校:推免比例高、统招人数连年缩招,分数线水涨船高……各个专业几乎是个位数的统招名额,着实劝退了不少心怀敬畏的考生。


研究生考试的志愿填报对很多考生来说是一件关键而头疼的事。致力于考上武大的同学们往往将目光集中在竞争激烈的文学院,殊不知,还有一个被遗忘的院系同样开设了中文类学硕专业,也可以帮他们圆梦珞珈。这便是开设了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遗憾的是,由于“知名度”相对较低,报考者寥寥,中心甚至出现了连续数年无人过线、只得招收优质调剂生源的罕见情况。



自开设以来,文研青年长期深耕精研武汉大学中文考研,近年武大中文学硕录取上线人数有八成以上考生为文研青年课程学员及会员,语言类学硕复试及上线考生几乎均为学员及会员为普惠广大考生,追踪最新研情,破解报考困境,文研青年特推出“中文名校2021年最新研情动态”专栏。本期,文小研将带大家全面解读武汉大学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的招生情况!


中心简介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其前身为武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于1996年4月成立。为跨学科研究中国文化的机构,它发挥了武汉大学文、史、哲、外语、图书馆各学科的传统优势,长期以来在学术上相互渗透,形成了以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为中心的学术交流和协作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为跨学科研究中国文化的机构,涉及历史、哲学、文学等学科,下设中国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研究室、中国思想文化研究室、楚文化与楚地出土文献研究室等机构,办有《人文论丛》年刊。并且在中国传统哲学、楚文化、明清文化、明清社会经济等研究领域形成了优势和特色。现任中心主任为著名文化史专家冯天瑜教授,中心还有吴光正、钟书林、卢烈红等文学院资深教授,并聘请十余位中外知名学者为顾问。科研队伍年龄结构合理,以中青年为主,富有朝气和敬业精神,高职称和高学历者较多,科研能力强。这支队伍精明强干,善于深入学术前沿,从事综合性、创发性的研究。


中心以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中国哲学博士点、中国语言与文字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点为依托,培养中国文化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中心主办的《人文论丛》辑刊(已出版四辑),以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成果为主,并在研究中国人文精神和中国文化转型上独具一格,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一定的声望并具有一定的影响。



招考动态

武汉大学文学类学硕包括文学院的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写作学五个专业,另有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的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由于了解的考生较少,中心近年来一志愿报考及上线人数极少,是文学类考生报考与调剂的高性价比之选。


招考要求

就2020年的招生目录而言,中心的中国古代文学的初试科目与文学院的初试科目保持一致。



从近几年的招生人数来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基本保持每年10人的招生规模,其中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有两个方向,分别是元明清文学和中国小说史,录取人数在2~3名浮动。2017年录取统考生2名;2018年录取3名,其中2名为推免生,1名为统考生;2019年录取3人,均为一志愿报考文学院调剂考生;2020年录取2人,均为一志愿报考其他双一流院校的调剂考生。


复试分数


如图所示,2016年至2018年,传统文化中心的复试分数线与文学院文学类分数线连续三年保持一致。而2019年与2002年的分数线均略低于文学院文学类的复试线。在中心给出的推免名单中可以看到,近两年并未招收中国古代文学方向的推免研究生,加之报考人数相对较少,留给统考生的机会更大,而实际情况是,这两年主要依靠调剂才招到研究生。



参考书目

文艺学相关:

  • 文学概论,张荣翼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 新编文学理论,童庆炳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文学理论新编,童庆炳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西方文论史,马新国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中国文学批评史,李建中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中国文化与文论经典讲演录,李建中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文心雕龙讲演录,李建中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文学理论,韦勒克&沃伦著。


中国古代文学相关:

  • 中国古代文学,陈文新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中国文学史(四卷本),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唐诗宋词十五讲,葛晓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相关:

  • 外国文学,涂险峰、张箭飞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 外国文学史(上下卷),郑克鲁、蒋承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从卡夫卡到昆德拉,吴晓东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中国现当代文学相关:

  •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中国现代文学,陈国恩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中国当代文学,樊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陈思和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说明:在研究生招生考试中,武汉大学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与文学院文学类专业的初试考察科目均为634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839中国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因此初试参考书、考研真题、复试分数线皆一样。各参考书重要程度请点击武汉大学中文类考研推荐参考书目查阅详情。



研情总结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由于报名人数较少,有不少年份甚至没有考生上线,成为了文学院或名校失利考生调剂的去处,沦为“被爱遗忘的角落”。但综合考虑中心的整体实力和报考的难易程度,对于想要冲击武汉大学、尤其是想报考中国古代文学的考生而言,中国传统文化中心依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几年来,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均保持了10名左右的招生规模,且保送生相对较少。2021年的招生目录尚未发布,但夏令营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本年度的夏令营共招收10名营员,优秀营员率为70%。而统考盈余名额的多少直接受到推免情况的影响。目前,营员名单已在院系网站公示,古代文学专业入营4人。考生若有报考意愿,务必在9月份前后密切关注官网的公告


为了满足武大文学类考生的备考需求,文研今年继续推出文研青年武大文学类考研会员2021年中文名校文学类考研“凌云”特训计划课程。有志于武大文学类的考生们,务必要以全力以赴的心态,做到“分分必争”、力求高分、全面提升,才能提高一战成硕的命中率!


文研青年2021年会员服务主要内容为会员群内学长学姐全年答疑 、会员独享公开课、暑期专题研讨、群内资料分享、课程打折、报考指南、真题与真题解析、冲刺阶段《中文考研硬核考点及冲刺100题》等。会员群内成员,学习上如有困惑,除了有已上岸高分学长学姐的答疑解惑之外,更有研友们的自觉探讨,学习氛围浓郁。近年来,武汉大学文学类上岸的同学中九层左右出自本会员群。关于会员服务如需了解更多,可公众号回复“会员”查阅详情:

(如需会员,可联系微信客服2275828991)

(会员群近两周答疑记录)


文研青年2021年中文名校文学类“凌云”特训计划课程,全程为168课时,分为基础梳理阶段→专题强化→能力提升→冲刺模拟四个阶段,由8位硕博老师共同讲授,每位老师只讲自己最擅长的专业,基础阶段主要为硕士生授课,暑期阶段主要为博士生授课。每个阶段都会将参考书带着过一遍,但授课侧重点不同:比如,基础梳理阶段主要讲授基础知识、复习方法、构建学科框架,专题阶段主要是梳理重难点、按专题横纵向比对深化知识,整合学科内容等。如需了解更多详情,请点击下图查阅:





学员评价


(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


上岸经验

前述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心的考试内容和模式与文学院极为相近,因此报考两个单位的成功经验有共通之处可以汲取。最后,文小研为大家送上武大文学类考研各类复习经验分享与政策解读等(点击下方链接获取),祝各位考生金榜题名、圆梦珞珈!


●2021年武汉大学中文考研公开课实录

武大中文硕士学费设置及奖助体系政策解读

●拟录取扩招70%,2021年武大文学类最新考研攻略!

●2020年文研跨专业考研锦鲤上岸经验

2019年武大写作学三跨考研经验分享

武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经验分享

武大传统文化研究中心考研调剂经验

从金融到文学:2020年二本跨考武大现当代文学上岸经验分享

轻舟已过万重山:2020年武大文学类三战考生经验分享

二本院校跨考学子的逆袭之旅:武汉大学文学专业考研400+经验

三种选择、三种方法与“三支笔”:武大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成功经验

努力是考研路上最大的公平:2019年武大文学类初试第一名经验分享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一战北大二战武大古代文学405分考研经验

从桂子山到珞珈山:武汉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400+高分学姐考研经验

我自沙湖逐梦来,梦向东湖水穷处:武汉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回顾

(公众号内搜索“武汉大学”,解锁更多干货!)


- END -


后台回复“会员”查阅会员详情,

回复“全程班”查阅21年系列课程

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凌云”计划课程


 策 划:文研青年编 辑:温     之

审 核:青     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