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欧皇现身!20年文研锦鲤、全程班学员跨专业上岸武大,来看看锦鲤备考全过程!

文小研 文研青年 2022-12-22

文研

锦鲤


2019 年12月30日晚19:00,文研青年2019年度总结公开课开讲,近五百名学员在线观看并踊跃互动。除了金牌讲师的分析和总结之外,这一晚也是学员们期待已久的年终暖心礼抽奖之夜。文研青年分别送出了数十项好用好吃好看的精美礼品,以回馈广大考研学子长期以来的信任与支持。



其中的最高奖项为价值1199元的中文考研复试课程,涵盖了复试阶段全流程的指导。激动人心的三轮抽奖里,数百位同学的抽奖信息在大屏幕上随机滚动。最终,在所有人的见证下,大奖由昵称为“Cherie”的同学获得。这位幸运锦鲤随即现身评论区、惊喜不已!



课程结束后,前来兑奖的“Cherie”表示,自己是本科为武汉某院校化学专业,报考专业为武汉大学现当代文学,此前就加入了文研青年的会员并报名了相关课程,这次抽中的课程也正准备购入囊中,为下一阶段的复试做准备。可喜的是,武汉大学拟录取名单公布,“Cherie”同学榜上有名、顺利上岸!本篇推文,便是这位文研青年“年度锦鲤”的从双非到985名校的备考全过程。



   复试成绩公布的时候,收到同学发来报喜的消息,得知顺利拟录取,后知后觉的我这才去学校官网上查看公告。得到确定答案的时候,那一瞬间感受很奇妙,有一颗悬浮着的心终于尘埃落定的平静,却不如想象中的狂喜和兴奋。可能因为也发现了自己更多的不足,意识到需要更加努力才行,并且它毕竟不是一个从天而降的喜讯,而是要我们一步一脚印走出来的,其间更少不了家人朋友的支持和学长学姐们的帮助。回想自己这近一年的考研之旅,有什么好的个人经验倒谈不上,在这里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这备考旅程的心得体会,如果能对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有一点启发,那我就很开心了。


准备篇

1.1 考研目的

   我想“为什么考研”这个问题说起来倒也不难,而我在这里提出这个问题,是希望决定考研的朋友们在确定这个答案过后能有自己更明晰的目标和更长远的规划。我本科学校是一所不太著名的工科院校,但我所学的工科专业是其中很具有优势的学科,全球ESI 排名1%,如果说选择本专业,去考个工科的研究生,对于学历提升以及未来就业都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我很明确它不是我的选择。当时我确定跨考文学几乎是没有任何犹疑的,除了出于自小以来的热爱这份源动力外,更与对自身能力的考量以及未来职业方向有关。我想当我们明确了考研目的之后,我们的备考的动力也会更强。


1.2 目标院校的确定

   在目标院校的选择上,我也没有过多的徘徊不定。首先是出于一点点小执念,我选择了一直都特别喜欢,但是很遗憾高考没能如愿被录取的院校,这次也算是圆梦之旅了。其次是专业领域的老师们的吸引。再次,对于历年真题也略做了一点研究,我比较喜欢更具有综合性质和考查方式更为灵活的出题方式,相比于某些对于细碎知识考察更多的师范类院校会更适合我。最后就是分析往年录取人数了,这一点其实很重要,但是尽管看到逐年递减的录取计划数和零星的招生人数,我还是任性的选择了,最终被执念战胜了理性,求稳的朋友大可不必这样冒险。


1.3 信息搜集

   在我们准备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信息搜集了。招生计划和考查科目这样的信息在官网上就可以查到,不过近来许多院校都变成大综合的考查方式,给出指定书目的院校大概是越来越少了。这样我们就要更多的关注历年真题了,这也是参考价值最大的。网上一般很难有齐全的真题,我是在文研青年这里购买的,年份很全,参考答案也很详细,之后加入的会员群里定期有学长学姐答疑,有专题研讨,同时还有一群可爱的研友们。在专题研讨的时候,为了锻炼自己,我鼓起勇气报名参加了,担任小主持人,获益颇多(ps为什么需要鼓足勇气,因为我性格太过内敛含蓄了,不过在这个平台,就是可以不断地超越自己)。文研青年的会员群就像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大家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在这里探讨,需要的资料也可以在这里求助,学长学姐们也都会“及时现身”,可爱的研友们经常相互鼓励,尽管生活中我周围可能没有一个学文的同学,但我也不会觉得我是一个人在孤军奋战。在这里我还结识了好几个志同道合又兴趣相投的朋友,真是奇妙的缘分。


方法篇

2.1 公共课

2.1.1 政治

   以往作为一名理工生,政治课基础也没有很好,所以在考研政治方面我也没有很高的追求,考了七十几分,已经满意了。政治资料使用的是任燕翔老师的一套书,我还挺喜欢他的一个总设计师系列,从八月开始刷刷客观题,理解好一些重要的概念,后期跟着他的主观题背,一般就不会有大问题了,这很能节约一些时间用在专业课上。


2.1.2 英语

   英语这门科目跟每个人的现有基础有关,我英语水平是属于虽然不算特别好,但是基础尚可的那种,考研英语七十几分,可能可以给跟我类似的朋友们一点参考。因为考研英语是达到一定程度后再想往上提升会需要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我会选择把这部分时间精力更多放在专业课方面。所以关于英语备考,全程我只用了一份资料,就是真题的那个黄皮书,也只做了一遍,但一定要模拟考场氛围那样认真全套做下来,后面再认真分析。关于英语阅读,语感的练习十分有必要,每天早上我都会有一段固定的时间大声朗诵,尤其像完形填空的题型,文章内容可以多读读。英语作文时间来不及的话不必每个都写,选择其中几篇练练手即可,但考前一定要写几篇,可以写完之后给同学看看,而且购买正版真题的话有两次线上老师批改的机会。


2.2 专业课

2.2.1 书目 

   首先当然是作品,文学史上重点的必读,其他也可根据个人兴趣来看。总之作品一定要多看!多看!多看!


   我的目标院校考的是文学类大综合,我的顺序大致按照先史后论: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现当代文学-古代文论-西方文论-比较文学。


   关于备考书目,仔细研读多遍的有以下这些:


古代文学: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四卷本)

陈文新《中国古代文学》(二卷本)

外国文学: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二卷本)

涂险峰《外国文学》(北大版)

现当代文学: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陈国恩《中国现代文学》

於可训《中国当代文学概论》

樊星《中国当代文学》(北大版)

古代文论:李建中《中国古代文论》(华师版)

李建中《中国文学批评史》(武大版)

西方文论:马新国《西方文论史》

比较文学:曹顺庆《比较文学教程》

          赵小琪《比较文学教程》


   其他教材及专著还有: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王兆鹏《唐宋词名篇讲演录》

莫砺锋《杜甫诗歌讲演录》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

陈文新《明清小说名著导读》

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系列

钱理群 《心灵的探寻》

温儒敏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

於可训 《新诗文体二十二讲》

陈思和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陈晓明 《中国当代文学主潮》

樊星   《当代文学新视野讲演录》

童庆炳 《文学理论教程》

童庆炳 《文学理论新编》

童庆炳 《新编文学理论》

胡经之 《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二卷本)

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

李建中 《文心雕龙讲演录》

王一川 《文学理论讲演录》


以上书目我只列出了部分信息,具体可参看下图:




2.2.2 课程

  网易课堂、慕课、B站里面都有许多精品课程可以看,目标院校的老师所出课程尤为重要。不过考虑到时间成本还有课程效果,报班优势会更为明显一些,尤其是对于跨专业的同学、基础稍显薄弱的同学,或者想要更多提升的同学来说。它对于学科体系的建构、整体知识的把握是大有助益的,而且由于它在一段时间内集中授课的强度,会比本科教学授课模式的课程更具有针对性,也更能节约时间成本。


  文研青年全程班含金量与性价比之高是参与了的考研er有目共睹的。全程班分为基础班、强化班、冲刺班三个部分,既有基础知识的全面巩固,又有重难点的深化,还有考前的冲刺助力。授课老师们的优秀自不必多说,还很尽责很温暖。每次两课时九十分钟的课程几乎没有能按时下课的,学长学姐们总是想尽可能地多讲一些内容,讲起来又很投入,大概也忘记了时间的存在,甚至有好几次上到了三个小时之久,而我们听的也很认真。元贞学长的“拖堂”已经是出名了的,当时有同学看到是他的课直接就先点好外卖,以免下课后食堂早已关门,据说他每次授课还不用教材资料,就这么将古代文论款款道来,我很喜欢这课程其中的思辨色彩和哲理内涵,总是让人很有启发。


  与元贞学长恰好相反的稳态学长,因为是辩论队成员,时间把握十分精准,全程授课不仅语速快节奏快,更是滔滔不绝一气呵成,他讲授的百年新诗历程让我们真是叹为观止,我反复听了几遍,对于新诗的理解的确加深了不少。还有温柔可爱的珈青学姐让西方文论不再那么艰深难懂,风趣幽默的子路学长让古代文学也活泼生动起来,金牌讲师Colin学长对于知识体系的整合和高效复习方法的点拨也是很有价值。另外,虽然不授课,但是总会在课前引导和课后答疑的Max学长更是俘获大量粉丝!


   经过这么一段时间课程的学习以及课后紧跟步伐的复习节奏,在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后,怎么答题也是个重要问题了,因为我对于学科应有的答题方式了解的不够多,自己写了也难有个评判,这个时候文研青年所推出的答题模拟指导课正好与我的需求十分契合。当时也处在一个比较迷茫的状态,很感谢学姐给出的指导意见和温暖的鼓励,真的是细心又贴心。在这里附上当时的心情记录,以及学姐的批改意见:




   去年最幸运的事情就是抽到了文研青年的作为一等奖大奖的复试指导课程了,不过在抽奖之前我已经被这个课程所吸引并决定参与的,因为即使初试刚考完的时候也并不能确定自己就一定的进复试,但怎么着也得先准备着不是。后来在疫情封锁期间,老师们仍然坚持授课,而且在原定授课计划基础上又免费增加了许多课程,正是这些课程让我焦虑不安的心情平静不少,让我准备复试的过程中不掉链子。当时我回不了家,身边能进行复试准备的条件也十分有限,所以我复试备考的状态也不怎么好,导致后来临近考试前更是陷入了自我怀疑的怪圈当中。


   不过幸好我参加了这个课程的模拟复试,倒不是因为我发挥的有多好,恰恰相反,那天我表现出了一个最糟糕的状态,但就是这样反而让我紧张的情绪一下子就无比平静了。学长学姐们针对我的表现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还有贴心的鼓励,而我自己也做好了心理建设,最差不过如此,前路又何必害怕。文研青年是一个集优秀、尽责、温暖、贴心于一身的团队,而它不断探索与保持前进的姿态更是让人感动,能与之相遇是一件很幸运又幸福的事情!


2.2.3 笔记

   关于笔记怎么做,Colin学长的“三支笔法”已经是广为流传,在这里我就再赘述一点我的笔记心得吧。


   首先对于书本知识的梳理,尤其是古代文学这样划分明晰的科目,采用结构图用于知识体系的建构和流脉的梳理很有作用,前期借用教材目录也是可以的。后期最好能够合上书本,拿一张A4纸,自己将它梳理出来,这样可以很好的查漏补缺。



   其次关于课程笔记,文研青年课上一般知识内容含量大,节奏也比较快,干货满满,如果边听边做笔记会影响听课效果,可以课后再次听的时候做笔记,同时也能加深理解,而且有好一些课程只在直播课听上一遍不一定能够很好的吸收,可以之后再多次观看,比如文学理论的全部课程我至少又听了三遍。



   最后是我自己的一个小习惯,用一个可以随身携带的小本儿,写上重点的诗词篇目和自己喜欢的,或者是记忆精度要求高的篇章,可以随时记随时看,别有一番趣味。



    总的来说,专业课作为重中之重,需要我们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合理的安排和计划能为我们提高不少效率。我在不同阶段都有制定相应的目标和计划,并且具体到一星期计划和每日安排。前期需要注重的就是作品的积累和知识体系的建构,中期需要一点能力的提升以及血肉的填充,后期则需要梳理与训练了,真题的练习、模拟考试是有必要的,多练练手是大有好处的。最后附上一张略显杂乱的我的每日计划安排:



心态篇

   考研是我们现阶段一个很重要的事,然而过度的重视容易产生焦虑,长时间绷紧一根线的状态又会产生疲惫,我有一段时间早晨起来斗志昂扬,到了晚上又会有点颓靡,一整天就在峰值谷底的跌宕起伏中轮转。不过这种时候不算多,考试是很重要,但让它成为生活中的唯一,人会很难受的。让自己放松一下,偶尔享受一下生活的乐趣未尝不可,直到临考前我都会看点剧或者节目,看到喜欢的音乐会或者话剧表演也会毫不犹豫买票去看。放松的时候完全不必有罪恶感,反而会让我们备考时候的状态更加投入。


   关于复习的节点设置,有一个各科目的deadline是有必要的,但是诸如几轮复习什么的其实意义不太大。我觉得有一个整体大方向的规划后,剩下的跟着自己的节奏来就好,不用受到别人进度的太大影响。按照自己的计划安排一点一点完成就很好,我到了十一月份都还在看教材和一些专著,大概临考前一个月开始写历年真题,拿一个专门的小本儿一题一题的写。因为向来不太爱背诵,最后专业课也只留了两天的时间再次梳理知识点。其实高效率和专注力比纯粹时间投入重要得多,我前期大概每天没有超过八小时的,后期多一点,会在九、十个小时左右。这里是我的时间表:



   最后想说,虽然考研可能会有一点功利性的存在,但是我想我们文学专业的考研儿的追求当然不止这些,我在备考期间那种一点一点向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前进的喜悦感和阅读作品、专著所收获的幸福感足以超越那些焦虑不安的情绪。既然喜欢,一旦决定,就坚定的奔着那个方向前进吧!文果载心,余心有寄。


结语

   最后的最后,感谢一路陪伴我们前行的每一位,也希望我们能一直保有自己的一份感受力和生命力,勇敢的追求自己想追求的。逐物实难,凭性良易,我相信一切昨日之累积和今日之努力都能成为明日之助益,也祝福大家终能如愿!



在考研这条修行路上,每一位考研学子都会经历沮丧、怀疑甚至想要放弃。但只要正确的方法、足够的投入和积极的心态,定会迎来雨后艳阳!


锦鲤是吉祥好运的象征,文研青年希望在干货之外,也为大家送上实用的回馈礼品与正向的心理暗示。因此,每年的免费公开课中,文小研都会为大家送上多份考研礼包,有价值1360元的《鲁迅全集》,有厚厚几大摞《文学理论》《现代文学名篇十五讲》等中文系必读著作,还有良品铺子零食、精美台历等……



(部分抽奖截图)


我们希望借助锦鲤的“福气” 为考生送上实用的礼品和真诚的祝福。近期,除了“Cherie”同学,最近还有许多高分录取的同学前来报喜、点赞



(部分考生评价)



暖心有我,上岸有你。你负责努力,文研助你登顶!


文研青年永远与大家同在,愿传递知识与好运,盼更多的考研人金榜题名!


-End-


后台回复“会员”查阅会员详情,

回复“全程班”查阅21年系列课程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2020年公开课

15.9元畅享全年40+超值直播课程


策 划:文研青年

编 辑:温      之

审 核:青      竹



点击院校名称即可查看独家研情分析


北京师大|武大中文|武大汉硕|四川大学

浙江大学|南开大学|湖南师大|陕西师大

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

苏州大学|暨南大学|西南大学|华南师大

华中师大文学院|华中师大语言所

南京师大|人民大学|南京大学





往期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