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桂子山到珞珈山:武汉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400+高分学姐考研经验谈

拾月 文研青年 2022-12-22

愿关注我们的人都能找到

属于自己的皮球

文以会友,研途相伴 。文研青年(微信ID:ddxsmax)为中文专业硕博研究生自发组织和独立运营的微信公众平台,旨在聚集对文学研究和文学考研有独到思考和见解的青年研究者和中文考研人。文研青年通过学术沙龙、经验交流会、读书会和考研指导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平台凝聚力,如今已经成为硕博研究生活跃的线下交流平台和中文考研人信赖的咨询平台。

客服QQ/wechat↓

2275828991欢迎咨询





  作者简介

    2018年文研青年会员群成员,本科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大学期间连续三年获“校三好学生”,曾参加学校保研面试,后放弃本校内保资格冲刺武汉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初试成绩400+,本专业成绩排名第一,顺利被该专业录取。

      想了很久,不知道怎么开头。刷微博刷到以前关注的考研微博号在发“距离19考研还有229天”,其实是有点怅然若失的感觉。


      回过头再看那段时间的复习,都忘了辛不辛苦,只觉得过来了也就过来了。模糊的是具体过程,但我记得那种感觉,有时信心满满、干劲十足,有时压抑忐忑、焦躁低落,更多的时候两种情绪的拉扯与反复。


      紧张时,我也对着书发怵。每次看不进去书就开始买新书,买回来好久之后发突然发现竟然买了好几本重复的,只好拿去送人。还顺便借着这一机会,又得空玩了一会儿,或者用一种漫不经心地阅读方式随意翻上一翻。实际上,半天、一天不看书这种放飞自我的决定我也没少做。


      这么长而紧张的考研战线,中途想放纵休息再正常不过了。没必要太苛责自己,毕竟有种复习方法就叫做“愧疚复习法”,放纵完之后记得补上就行。不要把疲惫感和厌恶感堆积得太高,抽空出门吃点美食、聊聊天、看部电影,都是很不错放松方式。


      所以,你看,我们没有什么不同——连想要去的终点都一样。我知道这很难,可是你也会希望自己再坚持一下的。你的感受,是每一个考研人曾经有过或者正在经历的。而我分享的经验,希望能给你一点借鉴。



政治:选择题+背大题

文科生的政治其实复习起来不太难。


因为选择题是压不到题的,所以重点放在选择题上。考前一个两月刷两遍一千题,每个选择题里面的选项看答案的时候都要清楚相关考点。错题要多看几遍,尤其是一些常考常错的,最好是抄一下考点。


至于大题,在看的时候题目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答题的一个“语感”,可以抄一抄具体的答案。抄在草稿纸上,没事的时候翻一翻。再有就是肖四肖八的预测卷,提前预定,买回来就开始背,大题答案基本上从这里头出来。尽管不是原题,但考场上可以写上去的话差不多就是这些了。

英语:真题


      英语复习一定要抓住真题,其他预测题可以考前买一套看看作文,但复习一定是围绕真题展开的,除了看讲解真题的视频之外也没必要再看其他视频。


      单词——单词是一直都要记的。随手翻。不一定每天都要记多少,但保证考前能把单词过3、4遍。除了单词书上的内容,还有阅读里面的词汇,那种一看就特别偏的就不用了,重点记反复出现过的经济词汇、教育词汇和态度词汇等。


      阅读——如果想要一个比较理想的分数,阅读最好一个不错吧。因为新题型实在是很难保证正确率,而阅读题又是特别有技巧的,所以阅读题好把握一些。这方面推荐新东方几位老师的视频课,对着卷子,边看边做笔记。不同类型的题有什么不同解题方法,很多都是技巧性的,把分散在历年真题里的同类题目串起来就这种套路。另外,我个人认为没必要从阅读材料中找写作用的句子,阅读里的句子都太长了。推荐“何凯文考研英语”,里面的每日一句对阅读很有帮助。


      作文——作文也推荐新东方王江涛老师的视频和书。作文不管怎么变,总能归纳进几个主题里,所以多历年真题的高分作文,加上王江涛考前出的一个小本里的预测题和套路,差不多就够了。这些作文背了之后不管写什么都能用到,但有时候会觉得它们太老套,这就需要去预测卷里看一看更加贴合时事的作文。


      真题的运用——和政治大题一样,抄一遍找语感。特别是阅读,抄的时候注意文章的起承转合,是怎么由一个自然段进入到下一个自然段的。句子之间、段落之间论述的主题是否改变,作者情感态度是否改变,同一个意思是不是用了不同词来表述。真题抄一遍之后,一些考研英语里常用的词组类型、转折方式和句型,都会很清晰。而且抄了之后,会觉得一篇阅读也没那么深不可测,考试时也无需太紧张。(附上英语参考书)


专业课:看书+真题

      专业课就是一遍一遍地看书和真题解析,没有多少技巧。书很多,所以除了真题之外的其他习题其实不太用得上。


 看书的时候一本书不要拖太久,不能说一两个星期才看完一本。从翻开看到看完,要有“一本书是一个整体”的意识,它一定有一个完整的框架,前后内容会有照应,或许是点出不同年代和流派之间某些观点的重复,或许是论者有意识地在引导读者做文学史层面上的整体思考。


 每本书至少要看两遍,重要的尽量看到四五遍甚至更多。前几遍不着急记笔记,也不急着背,笔记和背诵可以先放在后面,看熟了之后背也背得熟练一些。我的想法是笔记边看边做,不如“专门为了做笔记而再看一遍书”,这样记笔记的时候容易抓住前后共通的一些内容。不需要每本书都做笔记,拿一本书出来重点做,做的时候留大一点的空隙,补充其他书和真题里比较重要和独到的观点。笔记做完之后,可以再在书本的目录上再做一遍,这一遍是更加简洁的,就写关键词和关键句,确保能够翻着目录就知道章节内容。


 背诵也以一本书为主,真题也多背一背。真题的背诵可以比较早就开始,书的背诵时间可以放在考前的一个月里。这个时候基本上内容都很熟,对着题目知道要写哪几个点,而背诵就是帮助你把脑子想到的东西规范化,写得更漂亮,更有“论述”的专业感。


 这里特别推荐一下武大教授们在北大出版社出的一套书,每个专业都有。这套书的观点很新颖,尤其是它每章之后的研讨问题等等,一般是对整个文学史的讨论或者对某个作家作品的新评价,内容不多,最好都能做到实记。


 至于作品的阅读,一方面答题有作品做支撑之后会更丰富,不至于泛泛而谈;另一方面是作品太多。其实到底是读作品还是多看几遍书,这个因人而异。但是我比较倾向于多看书,书里会有对作品内容的介绍,不同版本里会有不同的侧重面,合起来就是比较全面的概括。从复习书里了解了作品大概的内容、艺术风貌、主人公姓名性格,还应当自己去找一个作品中的具体细节。有了具体的细节,就能在考卷上给老师留下一种阅读过这部作品的错觉。


 具体到各个专业的复习,也都是多看书吧。古代文学反复看袁行霈那四本就够了,注意里面一些比较重要的评论和不同作家风格的比较。古代文论就是李建中的书,抓住关键词,尤其是他们在各个朝代的流变。现当代文学要注意跳出过去比较陈旧的评论,多了解现在的文学史评价,注意作家群体的更新换代。外国文学的题目难度大一些,喜欢出一些有很大概括性的题,这就要求对整个文学史有一定的把握。外国文学的复习应该多和文论结合起来。


 童庆炳的《文学理论新编》很基础,但是翻一翻是有必要的,有很多例子,而且里面关于网络文学、文学与传播之类的章节可以跟现当代文学联系起来。马新国的《西方文论》里面没有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内容,要从别的书里面补充。西方文论还要特别注意与中国古代文论的比较,就算考卷上只问到西方/古代文论的一个点,在写完了相关重点之后,还可以加一个中西对比,突出考察的知识点的特殊性。比较文学有赵小琪、曹顺庆的书也够了,这两本书除了记比较文学的内容,还有很多西方作家对中国现当代作家、中西文学对比的具体例子可以记一记。



寄    语


 复习方法因人而异,以上我说的都是自己复习期间的一些体会,权当参考。祝各位得偿所愿。努力不会错,“唯一能让故事圆满的办法,就是由你写下结局”。


总策划:文研青年

排版:竹  溪

内容:拾  月

部分图片内容来源于网络

戳阅读原文,查阅文研青年免费公开课

往期精彩推荐

中文考研经验合辑 | 考研沙龙回顾

外国文学专题深度复习:以存在主义为例。

2020年武汉大学中文类考研推荐参考书目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三版差异对比

武汉大学2020年中文考研考情分析与评估

中山大学 |暨南大学 |四川大学 |苏州大学

武汉大学 |武大汉硕 |南京大学 |复旦大学

吉林大学 |南开大学 |山东大学 |浙江大学

人民大学 |北京师大 |华南师大 |南京师大

陕西师大 |华中师大 |湖南师大 |西南大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