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裤子的成功,是这个时代的一块艳丽疮疤
关于成功,王朔有个定义,“什么成功,不就是挣点臭钱,被傻逼们知道吗?”
这个说法精辟的总结了所谓成功的两个要素:名与利。
而这个,正是冯小刚从从年轻时开始念兹在兹追求着,最后也得到了的。
对渴求成功的人而言,成功是要显摆的。一般来说,显摆成功只要把名和利拿出来给傻逼们看看就行了,比如冯小刚曾经让记者拍摄过他的豪宅,不介意让人知道他家墙上挂着的一幅不起眼的画就值2000多万。
但有些时候,冯小刚也不介意直接把“成功”这个概念抽象出来,顶在头上,把他自己打造一个成功的象征。
但现在的冯小刚恐怕有点郁闷,也许感觉到了一丝恐惧。之前这么多年一路钻营向上爬所取得的成功,有可能毁于一旦。
被崔永元指着鼻子骂了这么多天,还晒出了他在洛杉矶购置的豪宅,一向以敢言著称的冯小刚却一声不吭。
洛杉矶的豪宅,原本也是成功的象征,但现在难以回避铺天盖地的质疑——在国家外汇管制这么严格的情况下,那么多的美元是怎么出去的。
崔永元说,《手机2》应该是拍不成了,也许有的人电影生涯也要到此为止了。他说的这个人,可能就是冯小刚。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倒挺好的。
中国文艺圈之烂,大家都是看得到的,连女明星的脸都是假的,你说还能有什么真?更不要说善和美了。
冯小刚是门小钢炮,他竟然敢炮轰观众,他的衣食父母,说中国垃圾电影多,是因为垃圾观众多。这个逻辑肯定不对的,垃圾电影多肯定首先是因为垃圾导演多。你们拍了什么,观众才看到什么,不能反过来从观众推倒。你去贩毒,肯定也有人买,而且还不少,但你就可以去贩毒吗?
中国电影烂,根源就在于冯小刚这样的烂导演。
冯小刚首先是个烂人,一路靠不要脸和哭鼻子爬了上来,成功了。善于钻营的人挺多的,在其他领域,此类人的社会性危害小一些,但冯小刚偏偏干的是导演,是给大众生产精神食粮的人,所以其烂就被无限地放大了。
冯小刚出身于普通家庭,这与跟他一起混的那些文艺界大腕不同,那些人基本出自北京的大院,有背景。从这个角度看,冯小刚的成功倒还蛮有些励志色彩。
想成功,又没有背景,就只能靠个人的努力,靠钻营。冯小刚善于抱大腿,行事功利性强,这是出了名的。因此,他在其朋友圈子的名声并不好,叶京在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专门以冯小刚为原型,写了一个“冯裤子”的角色,故意恶心他。现在一提冯裤子,谁都知道说的就是冯小刚。
冯小刚抱的第一个大腿是郑晓龙,就是《甄嬛传》的导演。冯小刚对能用得上的人非常恭敬,会拍马屁,而且是放得下身段的那种拍。冯小刚当兵时在部队文工团干过舞美设计,退伍后进了北京城建开发总公司做工会文体干事。抱上郑晓龙的大腿后,冯小刚调入了北京电视剧艺术中心,做美工。
通过郑晓龙,冯小刚又认识了王朔。对王朔,冯小刚毕恭毕敬,经常把王朔吹捧得连王朔自己都不好意思了。王朔虽然烦他的为人处世方式,嫌他太功利,但终究架不住冯小刚的吹捧,有事情就带着他。据说,王朔为了把冯小刚带进《编辑部的故事》剧组,放出话说,不要冯小刚他也不参与了。
冯小刚在《编辑的故事》里挂了编剧的名字。这应该是他在演艺圈里的一个重大突破,以前他在各个剧组都是打杂的,偶尔客串个匪兵甲一类的角色。当上了编剧,就显得有面子多了,也为后来转型当导演打开了一扇门。
但这个编剧身份来得并不光彩,冯裤子的特性在这个事情上显露得淋漓尽致。
在冯小刚被崔永元炮打的这几天,有一篇题为《与王朔有关的日子》的文章在微信圈子被转发很多,眼尖的人从里面挑出了一段,觉得这几句有深意:
1991年,“海马影视创作室”主力阵容开始写《编辑部的故事》,剧本写完后,送了数次才过审,正要开拍,突然发现剧本丢了。除了王朔以外,马未都、葛小刚、魏人他们几个都有工作,没人愿意再重来一遍。
王朔正在糟心,过来一人,是正在剧组打杂的冯小刚,他说希望能跟王朔一起把这个本子弄完。最终,二人合力写完了剧本。1992年,《编辑部的故事》播出,成了一代经典。这是王朔第一个主笔写的电视剧。后来有一天,冯小刚说丢的剧本找到了。
网上写这群人的奋斗史的文章不止这一篇,我翻了翻了,都是只写到这个地步。
文艺圈人所共知的情节不是这样的,而是当时冯小刚没资格当编剧,他又想进入编剧的行列,就借着骑自行车来回送剧本的机会把剧本给“整”丢了,然后又自告奋勇参与写剧本。不用说,这样就把真正的编剧给坑了。
当时谁都明白是怎么回事儿,真正的编剧更是对他不满到了极致,其中一个编剧放出话来,要抽冯小刚。在《编辑部的故事》的关机晚宴上,该编剧真的当众抽了冯小刚的嘴巴子。谁都知道此人要抽冯小刚,只有冯小刚事先不知道。挨了嘴巴,冯小刚也知道为什么被打,所以一声没敢吭。
这个事儿,说实在的真算不上秘密,连我都能听说,哪有什么密级呢?但不知道为什么,没看到相关文章里写过。
除了这次,冯小刚被羞辱的经历还有不少。这跟肯定跟他老哭鼻子有直接关系,哭成了一种宣泄。
一心一意抱大腿往上爬,但屡受屈辱,还被当众抽过嘴巴,最后终于熬出了头,成功了,成了出头人地的大导演,文艺圈有影响的一号人物。我们可以想象,冯裤子的心理是什么样的,因为那个嘴巴留下的阴影,冯裤子老是觉得别人对不起他。
其实就是很拧巴,心理有点不正常,扭曲变态。
冯小刚是个很俗的人,满脑子小市民思维,削尖脑袋往上爬,这种特质直白地表现在《甲方乙方》、《私人订制》等片子里。这一类片子,观众看看,笑一笑也就完了。
麻烦的是,冯裤子成功了之后,还不满足于拍这类电影了,他要搞宏大的、严肃的题材,以为这才配得上他的身份。但是,在触碰严肃题材的时候,他能够调动的、用以解读严肃题材的思想资源,还是小市民的势利,以及在钻营过程中因为屡遭打击而形成的扭曲和变态心理。
这就麻烦了。
我们想想冯小刚导过的严肃题材电影,哪有一部不是拧巴变态的?哪里能看到一丝光明的东西?
比如《集结号》,他通过讲述一个战争故事颠覆了解放军的历史。上级瞎指挥,让成建制的下级毫无意义地去送死,根据电影的情节,如果不是有意的,你无法理解指挥官为什么会下那样的命令。多年后,在上级的坟前,死里逃生的下级疯了似的要讨个说法。
关于《集结号》的宣传口号是,每一个牺牲都是有意义的,但冯裤子讲的故事明明是在说,牺牲是没有意义的,是傻逼的。如果你按照冯裤子给出的思路去想,无论如何也没法想明白,解放军为什么能赢得战争,赢得天下。
冯裤子当过兵,但他显而易见对军队是有敌意的,也许他当兵的时候也受过委屈,以这种方式来报复吧。除此还能有什么解释呢?(参阅《集结号:战争观缺失的战争片》)
再比如其最近一部作品《芳华》,更是跟冯裤子在部队文工团待过的人生经历直接相关。屏幕上乱闪的白花花的大腿,应该是冯裤子当年被压抑的性幻想的投射,除此之外,便又没有一丝亮色了。
我此前总结过,《芳华》讲的是一个好人没好报的故事,如果创作者以批判的视角来讲这样一个故事,那么就是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但在冯裤子的叙述中,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
坏人是仇视好人的,是希望看到好人没好报的。(参阅《冯小刚的《芳华》:一锅被烧成了泔水的鸡汤》)
再举个《唐山大地震》的例子。唐山在冯裤子的心中应该没有留下过什么阴影,但冯裤子讲述唐山大地震时,心理仍然是那么阴暗。
关于唐山大地震,可讲的太多了,唐山人民生产自救的豪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温情,悲情当然肯定是有的,无数人在地震中失去亲人,有的失去了健全的身体。这些都可以讲。
但冯裤子选择了一个什么视角呢?在从废墟中救人的时候,一个母亲被要求做出二选一的抉择,救儿子,还是救女儿。母亲艰难地选了儿子,但女儿也幸运地活了下来,并且为母亲的选择耿耿于怀,几十年都过不去心里的坎儿。
这太别扭了,太矫情了,太恶心了!咱就讲最简单的道理,如果母亲当时选了救女儿,女儿难道就满意了吗,心里会坦然吗?被放弃的那个,难道不是她的亲弟弟吗?那么弟弟是不是也有理由几十年过不去心里的坎儿呢?
有那么多可以讲的,偏偏要这样讲。这样表现唐山大地震,流露的是冯裤子内心深处遮掩不住的阴暗,黑洞一般的阴暗。
还有《手机》,那样赤裸裸地恶心了崔永元(最操蛋之处是对崔永元与和晶关系的影射),冯裤子过后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我们就是想跟小崔看个玩笑,看来他不接受这个开玩笑的方式。
也许当初冯裤子被人当众抽了嘴巴子,人家也是这么跟他说的吧,跟你开个玩笑,别介意。但这无法考证了。
工业化时代的电影,是个文化商品,但电影内在的意识形态属性是无可回避的。冯裤子作为知名的导演,他拍的电影影响力如此之大,那么其作品散发的腐臭味道对社会文化、对世道人心造成了什么样的负面影响,与这个堕落的时代形成何等力度的共振,是难以估量的。
冯裤子这样的势利小人什么时代都有,我们也不是说不允许这样的人有个活路,但这样的人是否应该获得如此的“成功”,才是我们应该关心的。
说到底,这是社会元规则的问题,是一个社会应该奖赏什么样的人、惩罚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还是那句话:不是好人不发愁,不是坏人不出头。冯裤子这种人能“成功”,说明社会病了。
经济蓬勃发展,社会活力四射,表面上看,这是个很好的时代,是个镀了金的时代。但,冯裤子的成功,是这个时代的皮肤上的一块艳丽疮疤,昭示着其内在的腐朽。
如果冯裤子这次真的倒了,那么,挺好的。如果这样的人被当做成功的标杆,为年轻人指路的灯塔,中国的进步时代就不可能真正到来。
您可能还喜欢:
我在这土地上长大、生活、行走,与她骨肉相连。有一天还会归于她。就这样,我要在她的怀里一路行走,一路歌唱,没有青春,没有衰老。
我的生命上连高天,下接厚土,于行走中,便获得了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