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面吃到有专属碗,大概只有这家店了 | 识味上海
在上海,如果一家面馆开了二十多年,就会成为很多人的老地方。
今天推送的作者是顾筝。
顾筝写很多饭店,小吃店,不过她不单单写美食,她更对食物背后的人感兴趣。
这不,又让她发现了一家面店,真的和它的名字一样,是很多人多少年如一日会去的地方。
老规矩,视频先看七分饱,阅读全文才算好,跟着视频文字看看一家面店和老客人的关系吧。
跟“李宗盛”吃面去
▼点击观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z054853zm7e&width=500&height=375&auto=0
早上9点多,一辆白色的车在门口停下,司机打开窗户对着店内叫了一声,然后绝尘而去。
老板娘吕茂玉已接到信号,她对着厨房交代:下一碗面。
过了几分钟,门口进来一名戴眼镜的中年男子,看上去像瘦削版的李宗盛。
“老样子对伐?帮伊加榨菜肉丝辣酱,一只荷包蛋。”
“今朝荷包蛋不要了。”“李宗盛”选了靠门口的位置坐下,举起手上拿着的白煮蛋,“我自己带了一只。”
他显然是这家老地方面馆的老客人。
“我啊,2006、07的辰光就来这里吃面了。”“李宗盛”姓沈,是一名在上海生活了十多年的台湾人,上海话说得挺不错。
那时,他骑着电瓶车从徐家汇赶来,送儿子上小学。看到这边有家面店,就把车停在门口,进来一看,小小的店面里坐着好几张熟悉的面孔,有儿子的同学,同学父母,或是老师,都赶在上学前来这里吃一碗面。
后来这就变成了习惯,早上来不及在家吃饭,就带着儿子来这里吃面。
儿子小学早已毕业,现在已经去读住宿制高中了,但老地方面馆却依然是沈先生的据点,每周他都要来两三次。而儿子周五回家,有时周六早上会说:我们去老地方吃面吧。
“我儿子老好白相,每次都吃一样的,咸菜肉丝面,加个酱蛋,最多加块炸猪排。吃了那么多年,从来没有变过。”
沈先生也有自己老样子的面,就是前面老板娘谙熟于心的搭配,不过他还喜欢各种现炒浇头面。
“他们家9点半之后就没有现炒浇头了,我有的时候9点多从家里出来,就快点打个电话给老板娘,告诉她我要吃什么,等开车到这里时,浇头就已经炒好了。”
“他家十点会关火,不再煮面,如果我9点40多还没到的话,我就要先打个电话,或在路边和她讲一下,我已经到了,可是要先去停车,可能要花几分钟。”
吃了这么多年面,他像是拿到了一张VIP卡,得到了一些特别的照顾。而对他来说,喜欢一直来这家小店的原因是,“就好像在家里面吃东西一样。”
他看到,店里的人推着买菜车去后面的菜场买菜,带回来仔细地择菜,洗菜,老板老板娘自己吃面,也是从浇头碗里面舀一勺放自己碗里,“他们和我们吃的一样,感觉比较放心、干净。”
这一点在老板汤玉林那得到了印证。那是前一周,早市结束休息的时候,大厨正捧着一碗面在吃。
老板指了指那碗面:“大厨吃的也是这里的东西,她要命的,不会乱弄。我们也在这里吃,我们也要命的。”
这就给了沈先生一种就像是家里煮的面的感觉。有台湾的朋友来玩,早上起来,他说:走,我带你们去一家小店吃面。
朋友们听了很兴奋,来到店里,并不会被店面的逼仄、简陋吓退,在台湾,多的是这种开了几十年的街坊小吃店。“他们很喜欢,觉得是很好吃的味道。”
沈先生喜欢的是有人情味的店,他盘点了几家在上海印象深刻的饭店,无一不是有一些特别的服务。
“老板心中有没有客人,爱不爱客人,我们都是能感觉到的。所以在我眼里,一家好的饭店,就要有一个很把客人放在心上的老板,或是有一位这样的服务员。”
“以前我很喜欢一家面馆,里面的服务员大多是50多岁的人,亲切得就像自己的阿姨一样。我去得多了,和服务员都认识了,门口排队的时候,一位阿姨会把我从后门带进去。不过那家店小的时候很有人情味,后来扩张,开了很多分店,老板就没办法掌控了。”
在老地方,就像在家里吃面。
兴许正是因为这个缘故,老地方面馆一直没开分店。
1993年,自开张以来,它基本上还是原来的样子。总共17平方米的房子,要装修大概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开面店的时候汤玉林才30岁出头,自己喜欢吃面,可当时只有一些国营饭店卖面,他喜欢去吃,但总觉得外面吃不到特别称心的,就决定自己开一家。
“我们有很多浇头,3块钱一份海带或榨菜、毛菜等,你可以叫几份,价格不会很贵,想吃的味道却都能吃到了。
当年刚开面店的时候,现炒浇头少,葱油拌面2块5,辣肉面4块5,不过年纪大一点的街坊邻居来吃,还是要想一想的。那时收入少,早上去店里吃碗面算是奢侈的,一般人家,早饭都是泡饭或馒头解决。
到了现在,通过每次五角一块的涨价,辣肉面涨到17块,但它反而已变成最平价的餐食。
每到11点午市开始,之前在门口排队的人呼啦啦一下子把店内三张圆桌占满,大多是在附近大厦里的上班族,来这里解决他们的午餐。
有三位女孩相携而来,看着墙上的菜单点了一堆浇头,老板娘算了一下:“90元。”“噶便宜啊。”一个女孩嘟哝着,“下次可以常来这边吃。”
和一般客人不同,阿毛不用在门口等。每天10点3刻左右,他就来了。高高的个子,进门得低一下头。
走进店里,他先整理出一次性饭盒,摆放到厨房里,再看厨房里的辣酱油还够不够用,不够的话他开一瓶新的,去摆放好。
阿毛就像店里特别的员工,准点出现,来帮点忙。这些细碎的事情做完,时间还早(店里早市结束后,会换掉面汤,重新煮一锅热水,要烧到11点水才能烧开),他就拿起店里的《新闻晨报》,摊在桌上看起来。
他的位置是固定的,天热,就坐在门口那一个,天冷,就坐在屋内靠冰箱的位置,那里是厨房窗口正对的位置,有热气传来。
阿毛这么懂经,当然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老客人,老地方开张两三个月后,他就来吃面了,一直吃到现在。
他也总是吃老样子,素的浇头每样放一点,再加只酱蛋。酱蛋总是紧俏,如果阿毛这一天来得晚,厨房里的阿姨会特地帮他留着。
有时他出去旅行,也会提前告诉阿姨们,“这几天我要出门,你们就不用帮我留了。”
到了11点,门口的客人一拥而入,一个个忙着点单。老板娘大概可以去参加“最强大脑”比赛,她不用纸笔,完全靠大脑记住大家的点单。
每个人的单并不是简单的一个浇头,而是多个合在一起,又有汤面和拌面不同的选择。
她说刚开始的时候她也总是记错,记了这么多年,就熟能生巧了。
当别的客人还在盯着菜单,纠结点哪些浇头的时候。阿姨已经从厨房里端出一碗面,放到阿毛面前了。如果说沈先生是VIP客人,那阿毛可以说是VVIP了,他甚至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碗。
在老地方面馆里,能拥有专属碗碟的,总共才只有两个人,另一个也是吃了十多年的老客人,之前在这附近上班,现在早已离开了,但还是保持每周末都会来的频率。
一家面馆开了二十多年,真的就变成了很多人的老地方。
老板和老板娘分别管着早市和午市,所以有分属于他们不同的老客人,也有他们各自记住的老样子的面。
- END -
更多上海识味故事,点击下方图片
写稿子:顾筝/
编稿子:周亦鸣/
写毛笔:杨 卓/
拿摩温:陈不好玩/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请给我们留言,获取内容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