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感恩,平衡生命中的难以承受 | 三个瞬间
文|陶梦轲
图|宋歌
(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亲子和师生关系中,我们无法借由“回报”来达到施与受的平衡,只有将我们所得到的传承下去,才能够达到施与受的平衡。
——海灵格《在爱中升华》
这篇草稿在素材库里躺了非常久,几次起笔却不知道该如何写下去。三个瞬间都发生在今年5月份Ingo和Miller带领的超个人呼吸课上。
语言的记载让一切显得轻佻,因为场域太过于沉重,又如米兰昆德拉笔下“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主体,自我不足够通透流淌到对一切承接,让能量顺势流过,以至于就像生生被撕裂开来,心轮在嘶吼中被扩大,以能够更深地容纳所流经的。
这大概也是我在阅读海灵格所有书籍时候的感受,也是在回忆起关于超个人呼吸中点点滴滴的真切体验。爱是轻盈的,也是厚重的,承载是轻盈的,也是厚重的,在所有流动的过程中,唯有以感恩的来平衡施与受,表达感谢也是爱的一种形式。
当一个人表达感谢时,他同时承认:无论我是否能够回报,你都为我付出;为此,我心怀感恩地接受你给予我的礼物。
当另一方接受了同样的感谢,事实上也是在无声地说:你的爱,以及对于我付出的认同,已是最好的回报。
——海灵格《在爱中升华》
而我唯一能做的,便是心怀感恩地记录下这些瞬间。
瞬间一:分离又合一,灵魂吹响的号角
Miller说起上师瑜伽(Guru Yoga),现在已记不起她念了什么内容,像是一首诗,一首心诀。她张口,我的眼泪就瞬间决堤。提笔起来,只记得当时援引自《中阴得度法》或《西藏生死书》。于是在《西藏生死书》中找到这些相共振的段落:
通过你的慈悲,加持和引导,
通过从你的身上流出的光的力量,
愿我的一切恶业、破坏性的情绪、阻碍和业障得以净除,
愿我所思所行的一切伤害已被宽恕,
愿我成就这个深奥的颇瓦法修行,死时安详美好。
通过我死亡的胜利,愿我得以利益一切众生。
愿我是未受到保护者的护法,
愿我是旅行者的向导,
愿我是寻找靠岸者的船只、桥梁和通路。
愿一切众生的痛苦可以完全消除。
愿我是世上使一切病患痊愈的医生、药物和护士。
愿我如同虚空和大地永远支持一切无边众生的生命。
愿我也是无边无际六道众生可借以解脱痛苦的生命泉源。
现在临终中阴已降临在我身上,
我将放弃一切攀缘,欲望和执着,
毫不散乱地进入教法的清晰觉察中,
并把我的意识射入不生本觉的虚空中。
当我离开血肉和合的躯体时,
我将知道它是短暂的幻影。
——颇瓦法:意识的转换
无法从头脑和言语来表达清楚自己为什么哭,就好像深深的知道曾经是一体的,而在此分离,而终于又将回去,混杂着痛苦、又有喜悦。
Miller说她教的学生中,有一个华人,选修了她在哥伦比亚大学的灵性发展这门课。其中有一篇作业是要写自己的灵性经历,可这位学生上交作业的时候却通篇都没有谈到灵性(spirituality),只是说着自己在国内从小到大上的政治课,学习的法律专业。Miller很好奇,问其为何要选这个课。学生答不上来,只是灵魂吸引。
有时候会想,成长中经历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教育,是否真的会让我们忘却自己的根,文化的根,古老传承的根,灵性的根?而无数次得到的答案也都是:听,仔细听,灵魂的呼唤从来没有断过,源头的唤醒声也从来没断过。
瞬间二:犹太人与德国人的再次重聚
一个犹太人,一个德国人,要在德国黑森林里开课。
Miller说,“很多人都不理解,最开始我自己也不确定要不要接受Ingo的邀请。然而,开课前,我去到德国,我们要一起工作的人们去到了二战奥斯维克集中营的遗址,那些高大威猛的德国男人在场哭得泣不成声,寻求宽恕与和解。”
“几十年前,作为犹太人,我在德国目睹柏林墙倒塌,那时候,东德人和西德人奔涌而来,做的唯一一件事,是相互拥抱。”
“快三十年后,在中国,经历东西方心灵的敞开与交融,体验到这样人类之爱,死而无憾。”
那十天课之后我在朋友圈里写下:
十天的工作坊落下帷幕,分离告别之时,也是再度启航之时。大家围坐在圈中,分享着这十天的点滴和告别的话语。脑海中浮现画面:我们都是在大海上航行着的人,每一次呼吸工作坊就像是汪洋大海上的一个岛屿,一片驿站,每一次朝圣之旅、每一个内在觉醒的片刻也都如是。最终我们需要离开海岛离开驿站,将所体验到的整合进生命中。每个分离的时刻,我们仿佛已推着独木舟入海,但仍回望着岛屿上的族人,恋恋不舍。我们终将分离,而所有人所有一切都在我心,也未曾分离。这趟旅程会行驶向未知的目的地,我们会心怀恐惧与不安,也怀有爱与信念,支撑我们在灵魂的暗夜继续前行。Miller说,并非所有人都会成为英雄,走向英雄之旅,因为这并不是轻松的旅程,很可能会找个简单的路口拐弯下车。但选择踏上征途的我们并不是一个人,内在的智慧一直与我们同在,照亮前路。致敬所有的英雄,所有的我们💫
瞬间三:承载,一切如是
最后一天,老师们和我们分享到在德国黑森林办呼吸课的始末,来中国的初衷,彼此给予的震撼和感动……Anais走上前给Ingo深深鞠了一躬。
超越民族、国籍、身份、年龄的爱与慈悲,语言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这样写下去,还有第五个瞬间,第六个瞬间,第七个,第八个……那些所有泪流满面或者欢笑嬉戏的瞬间串联成了永恒。
仍然是觉得那次分离是并不充分的,因为太沉重,而不得不以看似轻松的方式来应对。比如我没有去和两位老师拥抱告别,只是默默坐在后面看着;也并没有在离开的时候嚎啕大哭,想着情绪要克制;甚至很冠冕堂皇地问了Ingo一个并不本质的问题……我花了半年了的时间来消化和整合Ingo呈现给我的关于“同在/存在”的品质: Yes, as it is. 对于所有历史中的发生说“是的”,对于自己成长背景中所有的经历说“是的”,对于此刻正在经历的低谷和苦难说“是的”,一切如其所是。
而当我如是地看着这一些的时候,悲伤得更悲伤,喜悦得更喜悦,一切变得更鲜活也更为浓烈了。而本体只是怀抱着感恩,目睹着。
梦轲 完稿于2018.11.5
带着深深的爱与智慧,祝福
11月咨询预约中
—THE END—
超个人呼吸体验👇
找到你的内在智慧 | 拙火觉醒的萨满之路 | "Be Gentle with Yourself." | 跟随眼睛,在黑暗中起舞 | 以一颗笨拙的心,去爱这个世界 | 被允许失控的场域 | 无尽的蛇之螺旋,在宇宙之卵中纵深 | 我曾是另一个你,你也曾是另一个我 | 一个人的战役:能成对手的,一定是知己 | 一万次悲伤后的火山爆发 | 回到生命的核心,活成一棵落地生根的树 | 如果看见地狱,我就不怕魔鬼
醒👇
女人和小男孩 | 光明与黑暗 | 要去印度了 | 直觉之光,点亮塔罗(上) | 直觉之光,点亮塔罗(下) | 沙盘里的塔罗世界,潜意识的传讯 | 杏仁核上的灵魂动画片儿 | 无尽的蛇之螺旋,在宇宙之卵中纵深 | 我曾是另一个你,你也曾是另一个我 | 一个人的战役:能成对手的,一定是知己 | 一万次悲伤后的火山爆发 | 隐喻:穿梭于平行宇宙的虫洞 | 踢碎最后一些,让它死去吧,再长出新来 | 29岁,活出无有恐怖的生命 | 轮回了三五百次的灵魂,在大山面前仍充满敬畏 | 这里的云像流动的唐卡 @ 拉萨 | 旅者之歌与虫洞飞行 | 是啊,我们都渴望爱 | 火星来的男人与金星来的女人,到底该如何交流?| 每一个轮回,经历了死亡,她会再次焕发生机,也会再次凋零。自然界的所有生命,都是如此。| “我的人生使命到底是什么?”| “这个社会病了”|心里有颗爱的种子,闪闪发光 | “慢下来,稳住,在此时此刻此情此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