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江浙沪的方言快被团灭了?

吴丹妮 网易上流 2020-11-15

   作者 | 吴丹妮

   编辑 太喜


前段时间,一张这样的图片在微博上被疯转。

6-20岁能够熟练使用方言人群比例


在这张名为“6-20岁能够熟练使用方言人群比例”的柱形图里,吴语区的几个代表城市夹在中间,非常惨淡,和旁边几个官话区的代表城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右边闽粤语区的情况虽然也不太妙,但也不至于这么惨。一时间,包邮区的网友们哀鸿遍野:自家的方言快要被团灭了!


什么是吴语?


我们所说的吴语,指的是江苏南部,上海、浙江,以及江西安徽部分地区所使用的方言。虽然都叫做吴语,吴语区内部各地讲的方言却相差很大,要不然也就不会一边顶着吴侬软语的称号,一边贡献了“娘希匹”这样的PG18级的脏话。


拿这张图里的五个城市来说,苏州话软,上海话嗲,姑且还符合吴侬软语的气质,到了宁波话这儿就有些偏硬了,而温州话更是被调侃为鸟语。而至于杭州话,恍惚间你可能会误以为自己在听河南话。


美剧盲点对温州话的描述


不过如果你就此认为吴语难登大雅之堂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实际上,现代吴语在发音上比官话具有更接近古音,比如保留了“入声”。当初唐朝诗人们绞尽脑汁琢磨诗词平仄的时候,入声可是一大要素,可这在如今的普通话中统统都无法体现了,因此一些唐诗用吴语读起来反倒比普通话更有节奏感。


另外,吴语还保留了磅礴大气的“浊音”。如果不能理解“浊音”,可以想象一下日本人说“八格牙路”的时候那种鄙视的语调从胸腔迸发而出的感觉。因为保留了浊音,用吴语骂人“笨蛋“也能达到类似的效果。


真的没人说吴语了吗?


可是这样丰富生动,有感染力的方言,如今包邮区的年轻一代却不喜欢说它了。


根据开头这张表格里的数据,上海的情况稍好,在6-20岁的人群中,还有22.4%的孩子能熟练使用上海话。上个世纪成功把“阿拉“传播到了上海滩的宁波话,如今只有4.6%的孩子能熟练使用了。而苏州话——过去吴语届当之无愧的”门面担当”——甚至更加凄惨,只有2.2的孩子能熟练使用。杭州、温州等地的情况同样不甚乐观。


当然这张表格来源不明,只有在右下角注明了“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各地本土出生认识方言使用情况调查》,图中数据的样本来源、统计方法都不明了。不过查阅更多的资料,我们只会失望地发现,吴语真的衰落了。


根据华东师大的一份报告,在2005年的一项调查中,上海54. 3%的中小学生自评能“流利、准确”使用上海话,而到了2015年,调查显示只有28.1%的中小学生能准确流利地使用上海话,比例下降了26.2%。


这是如今扛起吴语大旗的上海话的传承情况,已经让人忍不住要皱眉头了,那其他城市呢?

苏州本地出生青少年使用苏州话情况表格


这是一张反映苏州本地出生青少年苏州话使用情况的表格,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随着出生年份的递增,青少年使用苏州话的能力直线下降。而在杭州、温州、无锡等地的一些小范围抽样调查中,学生中能熟练使用当地方言的比例往往不会超过10%。


吴语衰败史要回溯160多年


其实吴语的扑街史从两个世纪前就已经开始了。


1851年,经过盛清时期人口的大规模扩张,当时全国人口大约为4.336亿。江南地区人口尤其稠密,苏州是当之无愧的全国性大城市,以苏州话为代表的吴语也盛极一时,那时吴语人口在全国仅次于官话人口,大约占全国人口14%。苏州话在当时流行文化中的存在感,完全不输如今的广东话,“四方歌者必宗吴门”说的就是苏白在戏曲行当的至高地位。


不过为什么是1851年呢?因为灾难在这一年已经开始酝酿。


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太平军自两广起兵后逐渐北上。1852年,太平军占领湖北湖南两省,1853沿长江东进,占领南京。南京虽不是吴语区,但却是江南腹地的重要屏障。南京沦陷,江浙岌岌可危,民众虽然顽强地抵御了一段时间,但事情终究朝着坏的方向发展了。

太平天国军行进路线图


1860年,李秀成率军东进,在接下来的一年多,李秀成部陆续攻克常州、无锡、苏州,苏姑城内繁华的商业街被全部烧毁。1861年,太平军又攻占杭州。战事几乎让杭州全城居民死光。宁波、台州等浙东都市也先后陷落。


旷日持久的兵燹之祸对江南吴语区的人口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据统计,战后苏南人口减少1830.9万,苏北增加208.9万,吴语由此失去了江苏省第一大方言的地位。几乎全境都是吴语的浙江则由3127万死剩1497万。

浙江太平天国时期分府人口损失图


吴语区除了人口骤减外,地盘也缩小了不少。原本皖南的大片地区说的也是吴语,可是战后本地人口损失严重,最后是移民和他们带来的方言一起在这片土地上扎根了下来。今天在皖南只有泾县等少数几个县还使用吴语。


如果一定要找出这场浩劫中的受益者了,那只能是上海了。为了逃避战乱,江浙两地大量有条件的百姓纷纷涌向相对安全的上海租借避难,为本来已有了一些商业基础的上海注入了新的活力。最终,没用多久上海就取代了苏州成为江南乃至全国的经济中心。

民国时期的外滩


而上海话也在这个过程中成长起来,逐渐取代了苏州话成为了吴语的代表方言。上海本属松江府,最早的时候当地人说的是松江话,在移民势力下,渐渐融合了苏州话、宁波话、普通话甚至英语,形成了现在的上海话。


江浙移民融合形成的上海话发音相对简单易学,又由于上海的急速发展,到了20世纪初,已经具有江浙一带“普通话”的地位,有很强的交际功能,也不会被认为上不了台面。毕竟,当年宋庆龄在亚太和平会议上发言时用的都是上海话。

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里浅野忠信饰演的日本人渡部就会说一口流利的上海话


不过上海话的强势终究是昙花一现。现代以来,吴语始终没能孕育出像粤语歌曲、粤语电影那样广受追捧的流行文化作品。滑稽戏算是一个近现代出现的表演形式,主要用的是上海话,在但是其表演内容实在是难登大雅之堂,还有很多歧视苏北人的成分,以至于造成了上海瘪三的形象,也让上海话乃至吴语的形象大打折扣。

周立波一口油腔滑调是很多人印象里上海话的模样


90年代说方言是粗鄙的


说到这里,吴语终于几经折腾强势不起来了,不过它的扑街史还没有结束。改革开放后,新时代的爆击拳组合而来,首当其冲的又又又是吴语。


80年代起,长三角地区经济迅速腾飞,吸引大量的外来人口,吴语在本地的交际性能减弱,出门要讲普通话成为了群众的共识,在上海、杭州、苏州等大城市尤其如此。


另一方面,推普工作在90年代进行地如火如荼,江浙的城市落实的又特别到位特别好。从学校到医院再到政府机关,到处都贴着“请讲普通话“的标语。当然在公共场合使用普通话便于沟通本无可厚非,但是往往在“请讲普通话”的后面还会跟着一句“学做文明人”,言下之意,说方言即是粗鄙、不文明的。


不管这种预设正确与否,它的确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江浙人对家乡话的态度。90年代后,人们往往以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为傲,而一口或“软糯”或“石骨铁硬”的吴语,说的再好也是上不了台面的。

类似的标语在学校里随处可见


在90年代推崇普通话的大环境中学习成长起来的江浙80后,虽然大多还能比较流利地使用本地方言,但用之交流的意愿已经不那么强了。当他们开始结婚生子抚养下一代时,普通话往往是他们和孩子交流的主要语言,因此00们几乎失去了熟练使用方言能力也是计划之外、意料之中。


当然吴语还远没有到生死存亡的关头,它还充满着活力,时不时迸发出“昏gucci”这样俏皮的词汇。在街头巷尾,我们也总是能听到阿公阿婆一口“阿拉”一口“侬”地唠着家常。但如果将来某一天,街头再也听不到熟悉的方言了……还是会有点失落吧。

 

[1]俞玮奇,杨璟琰.近十五年来上海青少年方言使用与能力的变化态势及影响因素[J].语言文字应用,2016,(04):26-34.

[2]陆英. 苏州儿童的方言使用现状及幼儿语言教学对策初探[D].苏州大学,2009.

[3]张光宇. 吴语在历史上的扩散运动[J]. 中国语文,1994,(06):409-418.

[4]李楠,林矗. 太平天国战争对近代人口影响的再估计——基于历史自然实验的实证分析[J].

经济学(季刊),201

[5]周元雅. 无锡市区青少年方言使用态度调查[J].文教资料,2016,(25):28-30.5,14(04):1325-1346.

[6]郑子宁. 《江南语言势力变迁:太平天国祸乱吴语,上海话因移民后来居上》,澎湃新闻



点击图片,可查看以往的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