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珂年会:法规推动创新,First-in-class触手可及?| 第一现场
撰文 | 程昊红
Cheng.Haohong@PharmaDJ.com
药政变动对创新药企的影响、临床试验管理改革的走向、对“First-in-Class”的期待以及对其开发挑战的冷静思考,在创新药企集聚的第八届启珂健康投资论坛中,俨然是最热的话题,其讨论的热烈程度,足以抵挡上海突降的寒雨和黄浦江边的冷风。
国际化创新药企新利好?
近来,进口药注册征求意见稿以刷屏般的热度,在业内掀起了一轮讨论。除了跨国药企普遍被视作受益者,本土药物开发企业是否会因此受到冲击也始终是业内关注的焦点。
在索元生物董事长罗文看来:“新政正式发布,毫无疑问会对整个产业造成近乎颠覆性的影响。对于国内一些新药开发企业,可能有冲击,冲击可能还不小,由于缺乏更多执行细节,这本身是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可以肯定的是,利好并不仅仅针对跨国药企。”
而被罗文看好的,是一些已经具备国际化布局的本土创新药企。据他介绍,类似索元这样,中美皆有公司,并且把一些早期研发工作放在了美国,项目又以“First-in-Class”为主, 或者是一些在国外已经有布局生产和开发的企业,在国内进行产品申报时可以走进口注册的国际多中心路径。从三报三批到两报两批,给企业争取到了时间上的优势。
同样在海外布局了生产的北海康成,其董事长薛群也抱持同样观点。薛群还特别强调,非常重要的是,新的政策动向进一步让业内明确,开展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并非跨国药企的专利,中国的创新药企也可以引导、发起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这是国内创新药企的机会。
事实上,众多参会专家公认,新的进口药注册政策,接轨国际标准,会成为创新药企的另一种促进。例如,很多国际多中心晚期临床的开发数据以及开发的经验,可以给国内在研的产品提供借鉴和参考,从而更好地促进国内的研发,加速临床的进程,让本土创新药企更强大。另外,薛群认为,这也会“倒逼”监管部门提升监管、评估水准,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进口药注册改革可能只是临床试验管理改革中的一部分。在推动了包括上市持有人制度、优先审评审批等鼓励创新的政策后,目前看来,CFDA下一步的重点已经放在了临床试验管理改革上。
药监总局药品化妆品注册管理司综合处副处长余欢表示,药监局未来将会研究优化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提高伦理审查效能、机构审批改备案等可行方案。
中国首个First-in-class药物何时降生?
代表着创新高度的First-in-class何时诞生,大概是会上出现频率最高的问题。3 ~5年——提问者都是如此设限,体现的可能是更乐观的期待。
面对这个问题时,专家们更多关注的并不是具体时间,而是有关First-in-class药物开发的现实挑战。
基石药业CEO江宁军表示,创新药领域是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不同数据显示,90%进入临床试验的首创产品会失败,风险很大。对国内创新药企业而言,是不是能够承受这样的完全失败非常关键。研发者一方面要有乐观的前景展望,但另一方面也要谨慎和迫切地寻找新的突破。
岸迈生物CEO吴辰冰认为,首先需要重新定义首创新药,首创新药应该不只包括新的靶点,还有新的分子或者新的治疗方式。在多因素的定义下,有不同类型的、有意义的差异化的产品开发,这才是市场所需要的。
康宁杰瑞总裁徐霆则表示,在这个领域,很多公司都在开发同一个靶点,想成为首创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对于生物技术公司而言,要从一开始,就有明确的目标,有显著的区分度,而不是单纯追求“First-in-Class”。
责编 | 姚嘉
Yao.Jia@PharmaDJ.com
程昊红
Cheng.Haohong@PharmaDJ.com
研发客 记者
往期 第一现场 文章精彩阅读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 研发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