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谢家驹:反转思维,创新我的“未来丧礼”

KK老师 十分心理 2022-06-27

· 如果喜欢本文,记得点在看 ·


假若你接到邀请函, 去出席一个<未来丧礼>, 你会有何反应?

不错, 未来丧礼, 不是开玩笑或作恶剧的。

事实上, 我最近就是发出了这样的一个邀请: 清楚写着:谢家驹未来丧礼: 一代人做一代事。

这个丧礼将分两部分进行:

第一部份: 本年五月十日晚上八时至九时, 先在网上进行, 接受公众报名参加;

第二部份: 本年五月二十二日下午二时半, 假沙田赛马会善宁之家礼堂实地进行, 需获得邀请才能参加。

 01 
为什么要搞<未来丧礼>?

简短的答案, 就是时至今日, 死都要创新。

死, 本来是很简单, 用不著要创新。

死的一刻(指断气)人人都是一样, 不用多费心思。

但死前死后很多事情, 却因应社会,文化, 宗教及时代背景的不断改变, 可以有很大的差异, 不可能也不应该一成不变, 而是有很多进化甚至创新的空间。

丧礼就是其中一个极需创新的环节。至于怎么样才算得是创新, 却不容易得到共识, 也不需要斤斤计较。反正创新都是新生事物, 有胆色去做便行。

我在网上搜寻丧礼的定义, 第一篇文字的标题就是: <丧礼的由来与意义 –人生的最后一堂课>。

里面作如此介绍:

养生送死是为人子女应尽的孝道, 所以丧礼是报答父母养育恩情的具体表现,其目的在尽哀与报恩,让孝子贤孙能在各种仪式中抒发心中的哀痛,并藉以安顿死者的身心与魂魄,也是教化世人尽孝表现在外的一种礼仪。

在生命结束时进行的丧葬祭仪,都是生者对死者表示最后的礼敬与追思。值得深思的是,生命的死亡是无法阻挡的,如何让精彩的生命,留下更多的贡献给后世子孙,应该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目标所在。

这个说法有两个重点, 一是丧礼对考子贤孙的作用, 二是丧礼对 ‘生者’ (不一定是家属)的意义。

我由于没有子女, 不用照顾考子贤孙的需要。至于其他我认识的‘生者’, 可能就是我的丧礼的主要对象。

我不禁要问, 我的丧礼对他们有何重要性?

 02 
反转思维设计丧礼

我去过最好的丧礼, 令我获得去者的感染。特别是介绍生平时, 给我带来很多启迪及鼓舞。一些亲友的分享, 亦有很多足以发人深省的地方。

但也不禁会问, 这是否最佳的形式? 答案是否定的。

第一:是时间问题

丧礼应该是在生前抑或死后做会更好? 答案是人在生的时候做更好。但由于死后还是要做, 所以生前死者后各做一次也无妨。

第二:是由谁来设计丧礼

假若是死后才做, 当事人就无法参与。但在生前做的话, 当事人就可以直接参与, 甚至是主要设计者。

第三:是内容问题

既是丧礼,当然少不免介绍当事人的生平。假若是死后举行,大会由指定亲友作介绍。这本无不可,但始终总不及由当事人现身说法,亲自介绍。

大家可以尽情发挥,用自己的角度,自己的语言,演译自己的故事,包括成就与失意、愿望与挫败、 欢乐与哀痛、感激与悔恨,有很多其他人不愿提的, 自己也可以坦然分享。

第四:是关乎亲友分享

这可能是生前与死后的丧礼最大的分野。假设这些分享都是发自内心的, 当事人会否也希望听到? 假若是死后的丧礼, 当事人就没法听到。不要以为这只是当事人的损失, 其实最大的损失者是这些亲友。 假若他们的分享是在当事人面前说的, 内容可能会不一样.。而且, 当事人听过之后并非马上便离去, 亲友们说过的东西会否兑现, 当事人还有机会看得到。更进一步来说, 当事人听过亲友的分享后, 可能有助自己反思自己的一生, 甚至影晌日后的一些想法或做法, 对双方都可能有重大意义。

所以, 我构思中的未来丧礼, 正是扭转传统思维来重新设计, 有下列特征:

  • 生前及死后都搞丧礼

  • 自我主导

  • 自述生平

  • 亲自听亲友的分享


 03 
一代人做一代事

我已公布的丧礼有个副题, 就是<一代人做一代事>。这主题也有特别意思。我想预告我选择了用这几个字来概括我的一生, 亦想同时带出一个信息: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思考自己这一代人应做什么事。

我是1970年进入中文大学的。当时三间组成学院(崇基, 新亚, 联合)还未有中央校舍, 我虽是崇基学生, 也经常要到农圃道新亚书院及般咸道联合书院上课。在新亚的饭堂中听得最多的是关于钱穆等教授艰苦创校的故事。 ‘手空空, 无一物’ 便把新亚创办出来。据说钱穆就用过<一代人做一代事>来描述自己的作为。

他与多名的中国传统知识份子, 因逃避战乱来到香港, 无钱, 无权, 无关係, 只可以用极其有限的资源来办学, 宏扬中华文化, 目光不局限于中国, 而是整个亚洲。一代人做一代事, 但理想却可以是异常远大的。

后来才知道, 一代人做一代事这个说法, 更早用的是另一个人: 晚清的李鸿章。他当时是备受清廷信任的汉人高官, 地位举足轻重。主张维新的梁启超便尝试游说他背叛清廷, 加入变法维新的行列。李鸿章的回应便是 ’一代人只可以做一代的事’, 意思是说自己已经一把年纪, 只能做自己可以做的事。

此时此地, 这两个例子对我们有何启示?

首先, 它说出了每一个人都会受到所处时代的局限。有些事是不能超越时代去做的。

但同时, 它亦显示出不同人在同一时代中可以有很不同的选择。李鸿章, 梁启超生于同一时代, 但他们对于在这一代中应该做甚么事却有很不同的选择。

我们现在又处于什么年代呢?

我们这一代人又要做什么事呢?

我的未来丧礼就是探讨这个议题。可以见得, 我不希望死后才探讨这个问题。

我的未来丧礼完成后, 也许会有更多的人作同样的思考。这是一个死后的丧礼未必可能产生的效果。

本文包括以下三个部份:

首先, 我会谈谈怎样看我们身处的年代,
其次, 我会描述一下我经历过的七个十年,
最后, 我会向大家介绍我未来的十年。

 04 
这是个什么的年代?

过去两年, 香港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今后何去何从? 无人说得准。

有人极度沮丧, 心灰意冷, 觉得过去一直珍惜的核心价值已遭严重侵蚀;

有些人庆幸终于拨乱反正, 社会恢复秩序, 回归过渡重新开始, 对未来有着新的憧憬;

也有些人意兴阑珊, 为了自己及子女的未来, 选择远走他乡, 另觅生活空间。

亦有不少人思想苦无出路, 既无力改变现象, 又不甘心接受现实, 义愤填胸之余, 也满腹牢骚, 助长了反叛心态的形成, 甚至促发自暴自弃的举动。

归根到底, 如何去理解一个年代, 与个人的观点与角度, 知识与经历, 价值与判断, 都是息息相关的。

明显地, 我们不能用自己的理解, 加诸于别人身上。也不能说人家的理解是对抑是错。

我打算向大家分享我的一生。但我要说服自己, 为什么别人值得花时间去知道? 我的一生经历对大家会有什么参考价值? 更基本的是大家如何可以了解我一生中的重要决定。

我最不想见到的, 是大家听过我的陈述后, 只说: “这是谢家驹的故事, 与我何干?”。

所以, 我的心情是相当沉重而混乱的, 可以说是百感交集。

最后, 我整理出八点, 认为是大家在未听我介绍我的一生前, 需要有的心理准备, 否则就无法自白我的所作所为。姑且称它为 ‘八感交集”吧。

 05 
“八感交集”

1.狄更斯的启示

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卷首语是这样的: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这是有智慧的时代,也是有愚蠢的时代;
这是信仰的时代,也是怀疑的时代;
这是光明的季节,也是黑暗的季节;
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绝望的冬天;
我们什么都有,也什么都没有;
我们正走向天堂之路,也正走向地狱之门。”

它带出一个重要信息, 任何时代都会有光明的一面, 同时亦会有与黑暗的一面; 有希望的信息, 也有绝望的讯号….

这又多么的真实,我也特别喜爱这个说法:
  

意思是, 不管是最好的时代, 抑或是最坏的时代, 我们拥有的就只是这个时代!

2.牧羊人故事

我在新西兰听过这样的故事: 

话说一个牧羊人, 有200只羊。 一天, 突然少了一只, 他花了很多时间去搜寻也找不到。他极度伤心,于是, 他把其余199只羊, 赶到一个悬崖边, 然后把它们推下去, 全部死了。

故事讲完。

听起来, 有点匪夷所思, 毫不合理。

但是设想一下, 我们是否有时也会这样极端。遇上一件极度伤心的事, 便把其他所有都一笔抹杀?

最近在香港发生的事, 确实令人伤心及痛心。但是否需要把199只羊都一笔勾销?

3.想快乐吗? 感恩吧!

像大家一样, 我看过很多TED Talk。其中一个印象最深刻的, 题目就是 Want To Be Happy? Be Grateful。讲者是大卫·斯坦。

人人都想快乐, 但不是人人都经常感恩。快乐与感恩有什么分别? 这位讲者提醒我们: 快乐是一时的, 短暂的; 感恩之心却是长期的, 经常的。人有快乐的时候, 不一定感恩; 但感恩的人却是经常快乐。

但是, 何谓感恩?可能人人有不同看法。这位讲者提供了一个了很有说服力的观点。

他认为, 我们心怀感恩, 是当以下两种情况同时出现: 

a. 你很渴望得到一种东西, 及
b. 你可以不费分毫便能获得它

如果这两种情况同时出现, 你便会感恩莫名。

相反地, 假若你很想得到一件东西(例如一部名贵房车), 而花了大量积蓄去购买, 买到了你可能会很快乐, 但不会觉得感恩。因为这并非“不费分毫”便获得的。

然而, 世界上是否真的有些东西, 人们会渴望得到, 而有不费分毫便可获得的呢?

这位讲者告诉我们, 是有的, 那就是时间。

人人都希望有时间, 但我们每天醒来, 便有24小时在眼前, 不费分毫给与我们使用。我们应该感恩了吧?

但即使如此, 并不见得很多人感恩。问题出在那里?

关键是, 这些时间代表的是 “机会”。即是说, 我们要去掌握时间, 就是去掌握机会。

每天不费分毫便得到的时间, 每一秒所代表的都是机会。我们无时无刻都有这些机会给我们使用及发挥。 我们可以充份去发挥这些机会, 去做我们认为应该去做的事。

接受了这个TED Talk 的洗礼后, 我对 “感恩”有了新的体会。现在一觉醒来, 便心存感恩, 庆幸又有机会去善用上天赐给我的时间。每一天每一刻, 都充满感恩。我甚至在每一次写电邮的时候, 下款都写上 Gratefully , 经常提醒自己多么感恩。

4.时势造人, 抑或人造时势

三十多年前, 我听过以下的一个讲法:

Man are products of circumstances. 
Man are also creators of circumstances.
Some people allow themselves to be driven by circumstances.
Some people rise to shape circumstances when the opportunities arise.

意思是说:

我们是时势下的产品;
我们也可以是时势的创造者。
有些人在时势下随波逐流;
有些人当条件许可时会改变时势。
时势的力量是难以对抗的, 但并不等于我们只可以被动地接受时势的摆布。
在特定的时空下, 我们也可以左右时势的发展, 改变它的方向。
反正我们不用只是随波逐流, 身不由己。

5.不讲理的人就是进步的力量

大文豪萧伯纳有以下的名言:
“The reasonable man adapts himself to the world. The unreasonable man persists to  adapts the world to himself.
Therefore, all progress depends on the unreasonable man.”

即是说, 讲理的人接受现实。不讲理的人要改变现实。
所以, 世界的进步主要归功于不讲理的人。

6.去者最大遗憾


这本书的作者是澳洲人, 她并非医疗人员, 也没有接受过护理训练, 但选择长期去照顾临终的病人, 过程中访问了数以百计的病者, 了解他们一生中最大的遗憾。最后写成了这本书。

以下是最最多人提及的遗憾:

我应该根据我自己的心愿来过活, 而不是满足别人对我的期望
我不应该把全副精神放在工作上
我应该有更大的勇气去表达情感
我应该花更多时间在知己友人上
我应该让自己更快乐

你的遗憾不一定是这些, 但你很可能有遗憾。

你试试想像一下, 在临终的最后日子里, 会有那些遗憾。然后问自己, 是否真的想要这些遗憾。这是你有能力改变的。

7.找寻你的 Role Model

我用了Role Model 这英文字。很简单, 我不懂得翻译它。有些人译作典范, 或是偶像,我认为都不准确。虽然这个名词经常出现, 但至今没有一个定义。我从事社会创新近二十年, 发觉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了解。

直至有一天, 我发现我自己的Role Model, 才去尝试为这个名词下一个定义。我的提法最早是英文的: A role model is someone who inspires you so much that you want to exceed his (her) achievements。你的Role Model, 感染你的程度深至令你想去超越他 (她) 的成就。

我的第一个Role Model 是尤努斯, 孟加拉人, 因推动微型贷款(Microfinance)运动去扶贫获得巨大成绩, 而成为第一位获颁诺贝尔和平奖的社会企业家。

有一年他来香港作公开演讲, 我有幸与他见面。我当面告诉他, 我把他视为Role Model, 并解释了我为Role Model 下的定义。我还说, 虽然我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机会微乎其微, 但不代表我不能超越他的成就。我只要继续做好我的社会创新教育工作, 假若有生之年, 在中国大地有人直接或间受我的影晌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我便认为我已超越尤努斯的成就。

值得指出, 你想超越另一个人的成就, 并不代表要跟他人竞争或评比, 而是受到深刻感染令你为自己提出一些高远的理想。我终于能否超越尤努斯并不重要, 但是我更清楚明确自己的方向及努力目标, 这才是关键。

这和一般人说自己有Role Model 有何关系? 分别确实很大。一般人对Role Model 的定义, 在我眼中看来, 是不到肉的, 因为看不出你认为是Role Model 的人究竟对你有多大感染, 有多大影晌。

用我的定义来看Role Model, 要求便高了很多。你不会随便认定一个人作为Role Model, 除非你真的相信他 (她) 感染你的程度深至令你有激情去超越他 (she) 的成就。

8.讲自己的故事

你有否听过这句名言:

"The universe is made of stories, not atoms."
这是来自Muriel Rukeyzer 的书 The Speed of Darkness (1968年面世)

意思是说, 宇宙(或世界)是由故事构成的, 而非物质。

一个人的一生, 也是由故事构成的, 而不是血肉之躯。

一个人独特的地方, 并非是一副躯壳, 而是他(她)独一无二的经历, 意识及情感交织出来的故事。

书中还有这段话:

“Why stories? 
Because they combine history and context, critical events and results, both good and bad, expected and unexpected all linked through causal explanations. Stories emphasize that life is an interconnected system.”

人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结合了历史和处境, 关键事件及后果, 好的及坏的, 意料中的及意料之外的, 全部的因果关系交织起来, 形成一个系统。

讲自己的故事, 看似简单, 其实不然。细想想能否做到:

  • 有勇气面对自己的过去

  • 反思自己的选择及背后的用意与动机

  • 确认那些是关键事件及其后果

  • 客观评估重大决策的得与失反省

  • 什么时候随波逐流, 中流砥柱, 敢为天下先

  • 承认那些是运气帮了一把手, 或抹杀了你的努力


总之, 要编写自己的故事, 殊不简单, 却很有意义。至少,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 为自己写自己的故事, 作为一个阶段性总结, 对以后的人生会有很积极的作用。

假若你也会举行<未来丧礼>, 那是最佳的时候去编写及分享你的故事。

请留意, 这是你独特的故事, 无所谓好与坏, 只有你自己知道是否忠于事实, 忠于理解, 忠于演绎。

 06 
我的故事

现在, 我可以开始讲我的故事。

通过介绍以上八点, 我希望大家听我的故事时有另一番体会。

我的主调仍然是一代人做一代事。但请留意:

  • “一代人做一代事”,并不是说同一代的人要做同一样的事。


上面提过钱穆等教授战后在港创办新亚书院, 这和他们的学识, 社会地位及价值取向有极大关系。别人处于同一时代未必能做他们可以做的事情。

  • 此外, 同一时代中, 有不同年纪的人. 他们认为是应当做的事可能很不一样。


例如我今年已七字出头, 与八十后, 九十后等虽然同处一个年代, 大家认为要做的事可能迴然不同。

因此之故, 我采用一个特别的方法来讲我的故事。

简单来说, 我把我的一生分成为七个小阶段, 每一阶段大约十年。我就用简单的文字, 去描述这阶段的关件事件及作用。

第一阶段  1948-1960   九间小学  基础雄厚

由于父母离异, 童年时经常转换居址, 也因此不断转校, 读了九间小学, 包括五兄弟姐妹同时在澳门寄宿两年。 但因此却打下良好基础, 有利日后学习。

第二阶段  1960-1970  学生领袖  文采飞扬

由于小学打好基础, 中学阶段变得很轻松。基本上不用花多少时间, 便能应付有余。多余的时间, 用来做一些对日后人生有重大作用的事。一是主动读书, 包括史记, 战国策等, 唐诗三百首, 现代小说(家, 春, 秋等), 当然还有武侠小说等。结果在中学阶段便能在报章上发表文章 (华侨日报), 并获不错好评。二是参与课外活动, 中学期间从无到有创办了十多个学生组织, 令校长及老师都大为惊讶。回想起来, 这是难得的领导训练。

第三阶段  1970-1982   学不停蹄  四个学位

1970年进入中文大学, 头两年, 基本上是没有读书的, 全力投身当时澎湃的学生运动。一年班下学期, 已当选为崇基学生会外务副会长。亦经常代表专上学生联会出席国际学生会议。就在其中的一个在曼谷召开的亚洲学生会议上, 一位印尼学生领袖问了我一个关于中东局势的问题, 我不但不懂得回答, 连问题也听不明。

这一问竟成为了我大学生涯的转折点。回港后我作了很深刻的反思, 最后决定停止一切学生运动, 专心读书, 结果毕业试获得<一级荣誉>的成绩。这是1974年的事。

这个成绩打开了出国留学的可能性,关键是能否获得奖学金。当时我唯一可申请的是英联邦奖学金, 但这个奖学金规定需要毕业一年后才可申请,我不想白白等一年。

我记得在大二的时候, 曾经获得一个名为<论文创作奖>的奖项。捐出奖项的是一位年长的商人, 曾约见得奖者, 我有机会与他详谈过一次, 颇为投契。于是我写了一封信给他, 把我的处境及需要跟他分享,他收信后约我见面, 席上便承诺给我奖学金, 让我到英国留学。

我在曼彻斯特大学念社会学, 1975年获得硕士学位, 1978年获得博士学位。

回港后还在香港大学工程学院修毕了一个一年兼读制的工业工程学课程。

跟着便在香港南顺集团任职, 最初的职位是人事部经理, 一年后兼为工业工程部主管, 并在生产部推行当时在日本风靡全球的品质圈制度, 开香港之先河。

工作一段时间后, 决定留在商界发展, 但察觉另一问题。在公司的经理会议上, 经常听不明其他经理所用的概念及术语, 原因很简单, 我虽然有三个学位, 但没有一个是跟管理有关的。结论也明显, 假若想继续在商界打滚, 便非要有个MBA 不可。

于是, 我决定辞职, 再到英国进修, 并于 1982 年在Cranfield School of Management 获颁MBA 衔。这是一个12个月无假期的密集课程。我一边上课, 同时还抽时间去写书, 最后写成一本专书, 在英国出版, 书名是 Marks & Spencer: Anatomy of Britain’s Most Efficiently Managed Company (Oxford: Pergamon Press, 1985), 后来翻译成中文及俄文, 分别在北京及莫斯科出版。

第四阶段   1982-1992  商界打滚   追求卓越

这段时间在瑞安集团工作, 一做就十年。为什么会加入瑞安?

还在南顺的时候, 由于推广品质圈制度有声有色, 瑞安集团的创办人兼主席罗康瑞先生,邀请我到他的工司作介绍, 一共两次。 第一次是向董事会介绍; 第二次是向全体职员。反应算是不错, 也因此与罗先生有一面之缘。

后来他知道我在英国读MBA, 便托人安排和我通电话。我们谈了半小时, 他说希望我回港后加入瑞安, 我马上上应允了他, 连职位名称及待遇也未有讨论。

十年间, 集团急速发展, 挑战接踵以来, 学习机会新鲜而刺激, 期间集团CEO也转了四个人, 我亦做过七个不同职位, 涉及多种以前全无经验的领域, 包括人力资源, 机械部, 室内设计, 资讯科技, 法律, 海事工程等, 其中两年更担任主席特别助理。对我来说, 全部是难能可贵的锻炼机会, 我亦对集团有不少贡献, 协助集团成为香港以管理质素见称的公司, 获得无数奖项。

临近1997的时候, 全球注目香港。当时<时代周刊>(Time), 做了一个专辑, 拣选了两间卓越的香港公司来作介绍, 结果选了瑞安集团及利丰集团。

何以会离开瑞安?

本来, 我也以为会在此一直做到退休。但终于选择离去, 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 与集团罗主席有关。九七前后, 他已经是非常成功的企业家, 集团员工超个四千人,又以管理卓越见称, 年纪又轻, 加上他积极参与基本法谘询工作, 领导基中一个小组, 有声有色, 成为了问鼎第一届行政长官的黑马。这对集团业务发展多少有些影晌, 因为他放在集团业务发展的时间变得相对较少。

第二, 是与管理顾问服务的经验有关。瑞安集团异常成功, 但还不断找寻方法寻求突破。曾经聘请多位国际知名的管理顾问提供协助。这些顾问声名显赫, 收费也异常高昂, 但不幸地, 全部(共四个不同公司) 未能发挥效果。我一直有参与其事, 亦感都异常惊讶。最后总结到一个结论, 便是这些外国顾问缺乏本地管理文化的知识, 所以难以产生作用。

于是我在想, 是否我可以当管理顾问?

就是这两个原因, 我在44岁的一年, 决定创办<谢家驹管理顾问公司>。专门为本地企业提供服务。

第五阶段    1992-2000     顾问出色  提早退休

我在1992年创业, 是一个胆粗粗的尝试,以前是从未想过会创业的。还记得读MBA 的时候, 整个课程都没有提过创业, MBA 只是为了培养行政人员而设的。

我当管理顾问, 首先就要培育人才, 因为当时基本上没有本地土生土长的管理顾问。我算是第一代, 因此要招聘顾问, 便只能请一些全无经验的, 再在岗位上培育他们成才。所以, 我能够催生了新一代的管理顾问, 感到十分自豪。不到两年, 公司便有十位同事, 业务蒸蒸日上。

有时别人听我介绍自己是管理顾问时, 会问我是否 “公司医生”? 这其实是很大的误解。我会告诉他们, 我不是公司医生。香港的公司假若病入膏盲, 只会考虑结束营业或出售, 而不会聘请管理顾问来救亡的, 我的客户都是成功而在发展中的企业, 因为想做得更好而去聘请管理顾问。

例如我们第一家大客户, 中华电力有限公司, 他们当时的愿景, 是成为全世界最具效益的电力公司。他们基础稳固, 实力雄厚, 为了要更上一层楼, 乐意借助管理顾问公司的专才来改善经营。

又例如伟易达集团, 当时他们已经是全球电子学习玩具的市场领导者, 在美国有超过40% 的市场占有率, 为了精益求精, 也会聘请管理顾问助一臂之力。

李锦记的情况也相近。在香港有近百年历史, 由第五代经营, 在酱料市场上独领风骚, 亦在内地开发健康食品市场, 潜力庞大, 挑战也多。他们聘请我们当顾问时, 是有史以来第一次。

总之, 我们的客户都是业内的翘楚。

事实上, 由于香港是个开放型的经济, 在香港能够脱颖而出的企业, 面对的竞争者, 都是国际的一流企业, 所以他们有需要不断创新, 谋求突破, 因此不少都乐意借助管理顾问的协助。由于外国的管理顾问公司多不了解本地管理文化, 本地的管理顾问公司便有难得的发展空间。

我的顾问公司客户不少, 收入亦可观, 但我却得不到工作满足感。我发现确有能力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服务, 简单的说, 就是能协助他们赚更多的钱, 亦因此他们愿意用我们的服务。

我不禁问自己, 难道这就是我来这个世界唯一的目的?

我找不到答案。所以我决定停下来, 52岁那年, 提早退休。我所有的同事, 亲友, 客户, 行家, 全都无法明白这个决定。我当然没有理会他们的看法。

退休之后, 进入另一人生阶段。有时回想起来, 其实我应该更早退休。

第六阶段    2000-2008     井底之蛙   海阔天空

退休初期, 真的是无所事事。与太太到处旅行, 好几年有一半时间不在香港。这是一个轻松的休眠状态, 无目的地博览群书, 天真地学习上网, 开始学打高尔夫球, 做一些以前工作时无机会做的事。现在想来, 这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有的自由, 也不应等到退休后才做。

到外地旅行的地点中, 去得最多的是新西兰, 至今去过至少三十次, 我没有新西兰护照,也没有在当地置业, 亦无亲人住当地, 只是觉得那边够简朴清静, 有点与世无争的感觉。
想不到,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 认识了当地最负盛名的社会企业家 Vivian Hutchinson.
不错, 社会企业家, Social Entrepreneur。

企业家我知道是什么, 但社会企业家我却从来未听过,于是马上恶补这个空白。看书, 上网, 问人, 甚至亲自到世界各地造访一些知名的社会企业家。原来世界上已经有这么多的社会企业家, 只是我自己未有察觉。

顿然对在小学已经学过的一句成语有新的体会 – 坐井观天。

我有多个学位, 又在大企业工作多年, 亦曾漫游四大洲, 但竟然未听过社会企业家, 何异坐井观天?

每次回到香港, 总是会向亲友介绍社会企业家的事迹, 发觉他们豪无例外地也是未有这方面的认识。他们鼓励我多些与人分享,我也乐意这样做, 但总不能每天都讲。于是我开始用电邮来编写一份通讯, Social Entrepreneurs Newsletter, 每两星期寄发一次, 每期三页纸,2007 年七月创刊, 一共出版了二百多期。

通讯出版后, 反应异常热烈。有些读者提议举办座谈会来讨纶,于是举行了两次, 每场都有四, 五十人出席。在第二次的座谈会上, 有人提议成立一个组织来推广。我当时已退休, 十分抗拒成立组织, 但参加者热情得很, 我察觉到即使我不参与, 他们也会成立这个组织, 于是也不再反对。

最后成立了<香港社会创业论坛>(Hong Kong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Forum), 使命是 To create and sustain a civic movement of social entrepreneurship。还选了我做论坛的始创主席。

开启了香港社会创业运动的第一页。

第七阶段    2008-2020     社会创新  屡创高峰

2008年可说是一个分水岭, 因为<黑暗中对话(香港)有限公司> 在这年成立。我有幸是其中一位创办人, 另一位是退休企业家张瑞临。

为什么说是分水岭? 我也是七,八年后才察觉得到。公司成立多年之后, 我写了一篇文章, 题为 “<黑暗中对话>的十个第一”, 在信报发表。

简单地说, 黑暗中对话是一个典型的社会创新。

一直以来, 社会人士视伤残人士为弱势社群, 需要别人来关怀, 同情及协助, 有不少志愿团体及社会企业, 都以伤残人士为服务对象, 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但黑暗中对话的出现及成功, 却令很多人对伤残人士另眼相看。

黑暗中对话聘用表面是伤残的人士, 主要是失明人及聋人, 由他们提供创新的服务给所谓正常的人来享受, 令后者得到学习及反思的机会, 让他们感受到这些表面伤残的人士所拥有的才能。这是前所未有的体验, 惊喜之余,更有叹为观止的效果。

黑暗中对话的同事, 更创造了一个新的名词来描述自己 – People of Differences, 多元人才。意思是说他们与别人仅有不同, 并不代表是伤残无用。这与政府部门至今仍沿用的讲法 –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 形成强烈的对比。

黑暗中对话的另一个突破, 就是运用私人的资金来创造自负盈亏的企业。它跟一般社会企业不同, 并没有依赖政府资助来经营, 而是由19名股东, 集资五百六十万来创办. 结果在正式开业的第七个月便达致当月收支平衡。第二年便略有盈余, 第三年更能向股东派发股息, 全港首创, 意义重大。

长期以来, 不少人有这样的一个错觉, 认为社会企业必须靠政府资助才能创办及生存。时至今天, 政府仍有两个计划, 向有意创办社会企业的团体(主要是NGO) 用资助的方式支持他们, 每个项目数十万至二, 三百万不等。这些项目大多数在用罄资助后便难以为继。

黑暗中对话的出现, 为社会创业开拓了全新的空间。过去十多年, 以私人资金创办的社会企业与日俱增, 到今天, 已超越政府资助的社会企业。

继黑暗中对话后, 我参与创办多间社会企业, 包括<仁人学社>, 后来成为了香港首家<共益企业>(Certified B Corporation); <好单位>(The Good Lab); <社企投资会>; <梦创成真>; <仁人行动>等。

在这期间, 更编著了超过十本关于社会创业的专书, 及在信报开始了一个每週一篇的<社创群英>的专栏, 培养了一批杰出的作者群。

2020年, 获得了一个国际奖项, 由 Schwab Foundation for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颁发的Social Innovation Thought Leader of the Year 2020。

第八阶段    2021-?      未来履历

在踏入七十岁的一年, 我写了一份一页纸的<未来履历>, 勾划出准备未来做的十大项目, 并广泛地在朋友圈中流传。能否全部实现并不重要, 反正这是我渴望完成的心愿。我还特别写上这句话: 我的人生最高峰还未出现。

七十岁那年, 我破天荒地举行了生日会, 邀请了百多名亲友参加。我预早几个月发出邀请函, 并每人送上一本实体书, 书名是New Power。我告诉大家, 出席生日会的时候, 毋需送礼物, 但需事前读了这本书, 到时与大家分享。

这本书有划时代的意义, 亦标志着我人生新的一页. 这本书的主题是Movement Building, 中文很难翻译。

意思是在当今社会媒体氾滥的情况下, 如何动员社群力量, 促进社会变革。

2020年, 我和三位朋友 (四人来自三个不同年代, 真正老中青结合), 创办了<仁人行动> (Impact Partners)

使命就是推动Movement Building。

2021年四月, 我们忙著策划及推动超过十个运动。

 07 
一代人做一代事

现在我们可以回到一代人做一代事的主题。

可以见得, 一个人的 ‘我’, 是其人生故事的总和: 成长的际遇, 教育的历程, 工作的经验, 亲人的影晌, 伴侣的互动, Role Model的启迪, 人生阅历, 得意失意, 希望绝望, 选择抉择, 等等。

这也带出了讲自己的故事的重要性。‘你’, 就是你的人生故事,此外一无所有。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 你留下最宝贵的东西, 便是你的故事, 而不是你的财富。

同一个时代, 要做什么事, 也是建基于你的人生故事; 不同年代的人, 会有不同的选择, 亦是很自然的事。

以下我与你分享我会做的事, 不是想影晌你, 而是希望你自己去反思你应做的事。

一代企业人做一代企业的事   

这一代的企业人, 最值得做的事, 便是把企业转化为共益企业 (B Corporation)。我说 ‘企业人’, 意思是不论你是企业东主, 管理者, 抑或是一个职员, 你都可以採取一切可能的方法, 尽力让企业成为共益企业。理由很简单, 全球资本主义制度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企业的性质及目的都需要重新定义, 共益企业已成为一股令企业脱胎换骨的力量。

我是本地两家共益企业的联合创办人。过去数年, 亦与一班商界人士积极推广共益企业, 目前为<共益实验室>(港澳) 的联合主席。

这一代长者: 要 <进优>ReWirement), 不要<退休>(Retirement)  

时至今天, 我们要从新思考退休这个现象。随着一般人寿命的延长, 健康的改善, 科技的日新月异, 大部份达到所谓退休年龄的人都仍然身壮力健, 随时会有二十至四十年健康的生活, 只要改变一下脑筋(Rewire), 便可以海阔天空, 进入一个更优秀的人生阶段。

我近六十岁才开始<进优>, 并积极鼓励其他人加入这行列, 写了一本小册子, 题为<百岁青春: 无惧, 无悔, 无限可能>, 广泛流传。亦与一班志同道合的长者, 举办了一个为期九个月的<进优行动计划>, 更因此催生了ReWirement Village (全龄村) 的出现。

这一代的知识份子: 推动社会创新   :

现在已经很少人提<知识份子>, 但并不代表社会上没有知识份子, 或是他们不需要存在, 或是他们无作用可言。我记得在大学的时候, 听过一次胡菊人先生的演讲, 他对知识份子的定义, 就是 ‘有知识而知道自己本份的人’。事隔近五十年, 仍然印象深刻。他说 ‘有知识’, 并不是一定要有高深知识, 或是地位崇高, 言行有权威性的人。重点反而在 ‘知道自己的本份’。在今天来说, 知识更并非由少数人所独占, 读过大学或未读过大学, 一样可以有知识。至于本份, 我认为最重要是推动社会创新, 因为现代社会愈来愈复杂, 各方面问题及挑战也愈来愈多, 传统的解决方法已不能应付今天与未来的挑战。因此我认为, 这一代的知识份子, 推动社会创新是责无旁贷。

我进优以来, 工作重点就在社会创新。

这一代的教育工作者: 用<线上结合线下>去巅覆传统教学
   
由于疫情关系, 很多人都留意及使用到线上学习。但是成功的<线上结合线下>例子却不多。我经常要提起这个事例: 1888年, 爱迪生已发明了Motion Picture 这个技术。但是当时的人不知道怎样用这个技术。初时的应用, 仅限于在舞台前把歌剧录影, 然后在别处播放, 要经历二十多年才慢慢应用这技术来拍电影。现在很多人以为线上学习, 就等于把课堂上的讲授做成录像, 然后播放给学生观看。这就是等于在舞台前把歌剧录影一样, 完全没有发挥<线上结合线下>的潜力。

这一代的教育工作者, 可以有创意地运用<线上结合线下>的无限可能性, 巅覆传统教学方式, 造福人群。特别在非正规教育领域上, 潜力及功效更宏大。

我的工作中, 经常涉及广义的教育活动, 因而特别重视<线上结合线下>教学模式的突破。

这一代的环保推动者: 带领下一代拯救地球

假如你关心这个世界, 你一定要做环保推动者。只不过, 环保工作绝不容易做。其中一个有效的方法, 就是带领年青的一代一起去做。正因如此, 我和一班志同道合的朋友, 开创了一个名为<竹世代>的运动 (Bamboo Generations Movement)。

以竹入手, 运用<搭棚工作坊> 让大家掌握搭棚基本技巧, 然后设计各种实用的竹制品。我们计划打造一个Children’s Bamboo Park (满竹天地), 全部玩具及设施都是以竹为基本材料。这些工作坊短少精干(三小时), 新颖, 刺激, 好玩, 能够吸引年青人兴趣, 然后以竹来带出气候变化的挑战, 及人人採取行动的重要性。

我们已举行了二十多个<搭棚工作坊>, 并在两间学校为学生, 老师及家长提供搭棚训练, 让他们设计及建造校园内的<满竹游乐场>, 开风气之先, 肯定日后更多学校会加入此行列。

这一代的爱国者 :  开展另类爱国教育

近月来, ‘爱国’是个敏感的话题。从正面, 客观地去探讨, 这是此时此地住在香港的中国人之一大挑战。有一位中文大学的校友, 是个成功的商人, 为了回馈母校, 年前捐出了一笔可观的数目 , 设立多个奖学金。他还每年与得奖的学生会面, 了解一下年轻人的想法。这几年与得奖者的接触, 令他惊叹不已, 因为发觉他们对国家的了解异常薄弱, 亦缺乏对国家与民族的感情, 也抗拒回内地旅行。他心想, 撇开什么蓝丝, 黄丝的争论, 假若大学毕业生对国家如此冷淡及无知, 何来会有爱国者?他找我一起与校方商讨, 结果决定改变奖学金的用途, 转为大学生设计一些另类的爱国教育, 包括回内地旅行行考察。坦白说, 这是个很大的挑战。

我提出这个例子, 是想说明这一代的爱国者, 不单要自己真正爱国, 还要能开展另类的爱国教育, 让更多人, 特别是年轻的一代, 对国家有认识, 有感情, 有承担。

 08 
你的未来丧礼

以上跟大家分享了<八感交杂>, 我的人生故事, 及这一代人可以做的一些事。我无意影晌大家的思想, 但有以下的愿望。

我希望你会为自己设计<未来丧礼>, 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 以及分享你, 作为这一代的一份子, 做了什么你引以为荣的事。

就是这么简单。

我期望收到你的<未来丧礼>邀请函。

最后, 让我告诉你一个秘密: 我已经开始策划下一个<未来丧礼>, 估计大约五年之后。假若你有兴趣未来五年跟我一起探索, 实是无限欢迎。我新成立的<仁人行动>(Impact Partners) https://www.impactpartnershk.com/,就是想汇合各方面的人才, 在一个创新而弹性的平台上, 你无需离开你现在的岗位, 也可以与我们一起学习, 一起成长。

一代人做一代事, 并不能孤军作战, 欢迎你加入我们的行列。



更多往期精彩话题:
8月电影主题沙龙 |《盛夏未来》,聊聊好好说分手!

用攻击的方式,得不到爱。| 丛非从

舒马赫:“完整的人”首先是具有明晰心灵的人


 长按二维码加入幸福研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