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听说北林有5个校园景观都是蔡老师设计的,你们知道是哪些吗? —— 蔡凌豪

XIN景观大师组 XIN的景观图志
2024-09-04
  案例 | 课程 | 手绘 | 抄绘 | 树洞 | 经验 | 资讯 | 大师  

上一期我们介绍了蔡老师的故事,这一期,小编决定趁热打铁,继续为大家带来2.0版本的蔡凌豪老师——听说,蔡老师在北林的校园景观是有叙事性的哦。


图片来源:风景园林杂志

源:人与自然相处之道——溪山行旅


溪山行旅——北林学研中心景观设计

学研是北林内集科研与教学于一体的最大体量的建筑,而且它也是蔡老师在北林经手的第一个校园景观设计作品,可以说不论是对蔡老师本身亦或是对于北京林业大学来讲,它都意义非凡。因此,学研中心的景观一定要体现出北林的办学理念——知山知水,树木树人。


图片来源:风景园林杂志


蔡老师引用了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对北林“知山知水,树木树人”的办学理念进行诠释。溪山行旅图中的山体几乎占满了整幅画面,就好像学研这个庞大厚重的建筑物一样。


站在学研下的师生就好比画中山下的旅人,

渺小的旅人在宏大的自然山水间行走跋涉体现出自然与人和谐朴素的辩证关系,它与“知山知水,树木树人”形成了完美的呼应。溪山行旅,在山水之间行走体验,正是北京林业大学师生在天地间上下求索的心灵写照。

《溪山行旅——景观语言转译与建构 蔡凌豪》

图片来源:黯哑

蔡老师在设计中阐释了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学研中心景观设计的理念也在向外人表诉说北京林业大学的形象——精致的、有情调的、有诗性的校园。

 

图片来源:黯哑


续:相望与对视的故事——树洞花园、薄房子,轻Talk

相望——树洞花园

“我们相对而望,任时光,兀自生长”便是树洞花园的主题,这是一处由“相望”引发的故事。

 

“树洞花园”位于北林1号学生宿舍楼北侧背阴的空间里,原来是被长期忽略的车棚,20年前蔡老师曾经住在5楼。当得知这里要被拆除的时候,他仿佛看见2年前的自己正趴在窗旁望向现在的自己。


为了能够留住当时的心情和记忆,蔡老师希望这里可以成为一个让人怀念、回忆的场所。因此,他选择“相望”作为树洞花园的主题。


图片来源:黯哑


既要彼此“相望”又要保留个人隐私,因此“树洞转亭”的想法诞生了。坐在里面的人若是不想被看到,可以旋转过去,当两个“树洞”相对时,则可以看到对方。

图片来源:黯哑


值得一提的是,“树洞转亭”里还藏着彩蛋。蔡老师通过坐凳的数量和形式(单排坐凳、双排坐凳、双排带桌子)去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模式。


图片来源:黯哑


景观空间的塑造不再是设计者单方面的想法,不再是静态不变的,而是一种由使用者互动改变的动态变化空间。

 

蔡老师希望在“树洞花园”中能进一步产生人与景观的互动,能够引发更深层次的情感变化、帮助探索人际关系,即从探索自然与景观进入到了探索人与景观以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对视——薄房子,轻Talk

“树洞花园”的设计寻找的是“人与人、人与景观”的关系,营造的是一种追思、回忆的氛围。那么薄房子,轻Talk则是要进一步探讨这种关系。

 

蔡老师不禁提出疑问,人在空间里会发生什么行为?这些行为能被别人观察,但是还要保留使用者的隐私。既要“对视”又要切断“对视”


图片来源:黯哑

当你从金银木的帘幕外侧走过时,你能够隐约看见薄房子里对坐的人——他们在学习,在进餐,在对视,在交谈,你可以猜测他们之间的过往以及正在行进的故事。

蔡凌豪

薄房子,轻Talk的案例学习链接北林校园景观设计“扛把子” —— 蔡凌豪



续:寻找和交流——星泉花园


星泉花园

“星泉花园”的核心设计理念是寻找和交流,蔡老师希望利用建筑和绿植创造不同的空间类型去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模式,为使用者制造许多不经意的偶遇。但由于种种原因,其核心景观还没有对外开放。


图片来源:风景园林杂志


“雨”,这一自然元素是“星泉花园”的核心设计要素,可以说“星泉花园”是为解决雨水问题而生的。通过对雨水的汇集和再生过程引导使用者进入其中。最后,“星泉花园”成为了北林校园内广受学生欢迎喜爱的社交场所。

 

“星泉花园”中的水景——“中心喷泉”是最能体现“寻找和交流”理念的设计。蔡老师将天上黄道十二宫每个月所属的星座星象的概念引入,促使人们去关注时间和天空的变化,和大自然产生交流。


图片来源:风景园林杂志


同时,当你找到3个人、6个人,并各自用手机去扫二维码时,它就会喷出这3个人或6个人的星座。但是,其终极模式,只有12人属于不同星座时才会出现。这种方式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许一次星座寻找,他或她就找到了自己的Soulmate。

 

蔡老师通过景观设计为我们创造了许多可能性,让我们对未来的事情抱有一种好奇心。



未完待续:精神中心——林之心


林之心

“林之心”被蔡老师称为心脏,在改造之前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场地活力,通过“心脏手术”(校园开放空间的更新),重新恢复了“跳动”。


图片来源:风景园林杂志

“林之心”的一个长凳上刻了一句诗, “大地初眠,静默呼吸”,“呼吸”其实跟心跳是一致的,这就是点题,希望大家能够倾听到自然的脉动,原址是校医院,又把“心跳”跟校医院建立了联系。叙事的逻辑就这样产生了。

蔡凌豪

图片来源:风景园林杂志


蔡老师在设计时,更注重“林之心”的精神内核表达


从“心”引发“心跳”,旨在希望使用者在这里可以倾听到自然的、遥远的时空的声音,也可以记录当下个体或群体欢乐或是孤独的时光。“林之心”巧妙的将过去与现在相连,留下了使用者丰富的情绪变化。

 

“林之心”中纪念空间的设计也都很有巧思。比如,“森林之廊”的位置是原来园林学院的花房,很多老校友都曾在这里学习、劳动。其设计遵循了老花房半地下的设置,使用者可以看到外面的景色。


图片来源:风景园林杂志


虽然仅仅下沉了45CM,但是当人地关系发生变化时,看到的景色也不一样了,很像是当年在花房里看出去的视角。站在这里,一代又一代的北林学子通过景观在进行着交流,这也是蔡老师想要表达的对旧时光的一种怀念。



/ 小结 /

在北林的校园中,看似蔡老师做了许多全新的景观设计,但这些设计都可以与过去的记忆相呼应,他用景观这一方式对源源不断的北林萌新讲述老北林人的故事,也为老北林人留住他们的记忆,让有一天他们重返校园时,还可以找到当时他们生活学习的痕迹。

 

小编认为,对于设计场地并不应该全部推翻重新设计,我们在思考当下使用者的需求时,也应该考虑前人使用时的感受。将新与旧巧妙结合,让新人使用时感到新颖,让旧人重回场地感受的不是冰冷与陌生,而是也能回忆起过去的温暖时光。

 

这样才是一个有温度,能够引起共鸣,温暖人心的景观设计。

(以上图片除标注外均来源百度百科,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小编 | 李禹蒙
审核 | XIN学姐


你的一个,在看或留言,
都能让小编创作的动力增加10倍!


如果你有想编写的景观大师系列文章,

欢迎联系XIN学姐投稿

微信: XINLA03
已有XIN学姐微信,则无需重复添加



/ 往期阅读 /























更多景观大师的内容等着你哦~

(关注公众号后,更多景观大师的内容会持续更新哦)




XIN景观联盟:案例资料同步更新、星球嘉宾提问,景观精品素材,海量案例,打卡学习,课程享受额外优惠等各种福利。


更多精彩请关注:B站/微博/小红书:XIN的景观图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XIN的景观图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