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谢云峰:“敢啃硬骨头”的葛坪村“设计师”丨寻找最美第一书记

2017-05-08 党建全媒体 南方杂志

点击标题下「南方杂志」可快速关注


编者按

为进一步宣传广东脱贫攻坚成绩,展现脱贫攻坚一线指挥官风采,广东省扶贫办、南方杂志社共同启动“寻找最美第一书记”大型全媒体报道计划,今天推出系列之二十三《谢云峰:“敢啃硬骨头”的葛坪村“设计师”》。


《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丨李刚


从南雄市区,经过一个多小时颠簸,记者终于来到澜河镇葛坪村。


这是一个典型的山区贫困村,地处南雄北部山区,全村2369人,建档立卡相对贫困户就达49户142人,贫困发生率为6.1%。2015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6800元,为南雄市贫困程度最深的2个相对贫困村之一。


对谢云峰来说,帮扶葛坪村是人生中最重大的一次考验。


谢云峰带领葛坪村支部党员宣誓


谢云峰到贫困户家中走访


葛坪村“两学一做”活动现场


火眼识贫


2016年5月5日,谢云峰从广州出发来到葛坪村,这一趟接近5个小时的行程,让他预感未来任务的艰巨。


进村一了解情况,越发有点没底了,“葛坪村太大了,占地面积35平方公里,有18个自然村,村庄人居高度分散,基础设施相当落后,交通、饮水问题突出,丢荒现象严重。村里无任何主导产业,绝大部分村民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贫困户因病、因残、因智障致贫情况占比较高,脱贫任务重、难度大。”


面对困难,有着22年军龄的谢云峰,充分展现出了自己吃苦耐劳、敢打硬仗、责任感强的军人作风。


进村后,谢云峰花了32天时间,走遍葛坪18个自然村,对62户拟申请相对贫困户、300余户在村非相对贫困户进行详细调查,听取了18个自然村组长对全组情况介绍,准确掌握了全村622户家庭的基本情况。


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工作量,平均一天近10户的入户调查在这个面积广大、居住分散、交通落后的山村完成起来非常不易。


“许多时候白天农户还不在家,谢书记就晚上打着电筒去跑,那时天天都是深夜才回来。”葛坪村党支部书记刘明贵说,有天晚上谢云峰和驻村工作队成员一起入户调查,回来的时候下起大雨,汽车陷入泥泞,不得动弹,他们只好淋着雨回到村委会。


精准扶贫必须扶“真贫”。对于如何有效开展入户调查,辨别贫困户,谢云峰摸索出一套“四访四看”的入户调查方法,炼就了一双识贫“火眼”。


“访家庭人员结构,看真假贫困;访生产生活条件,看贫困程度;访致贫主要原因,看脱贫重心;访现有资源能力,看脱贫措施。通过这套‘四访四看’,实现精准识贫,提高了入户调查效率。”谢云峰说。


对于入户调查结果,谢云峰还按照《广东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规定的程序,分别召开村“两委”班子及村民代表大会,会议评议并通过49户、142人列为精准扶贫名单,经公示7天村民无异议后报当地政府审定。


精准识别过后,谢云峰配合南雄当地教育、民政、卫计部门,将无劳动能力相对贫困14户16人全部纳入低保、五保;筹助19.2万元,开展对4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及23名患有重疾或慢性疾病患者进行慰问和医疗救助;及时准确上报29名相对贫困户子女纳入教育扶贫资助情况。


“该政策保障的就需要保障兜底,让低保、五保应保尽保,确保学生不因贫困缀学、患者不因贫困放弃治疗。”谢云峰说。


南雄市葛坪村优质仙草产业精准帮扶项目启动暨公共服务站(村民活动中心)开工仪式现场


分发仙草苗现场


谢云峰在葛坪村仙草基地


绘就宏图


今年4月18日,成批的仙草苗被运到葛坪村,村民跟过节似的纷纷涌到村口等待发苗。贫困户邓辉龙是最积极的一个。


这位穷了一辈子的老农民,因为患有慢性疾病,儿子智商又偏低,经济来源主要靠种植水稻、出售毛竹、养鸡,一家三口过得十分艰苦。2015年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3292.5元。


在扶贫工作队的鼓励下,邓辉龙加入村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计划种植仙草4亩。“按照最低亩产400公斤,合作社保底价8元/公斤收购,加上产业扶贫700元/亩奖励计算,减除每亩生产成本500元,预计邓辉龙种植仙草纯收入可达13600元。”谢云峰说。


 “葛坪有什么、老百姓想干什么、省局有什么优势”,进村伊始,谢云峰就在心中盘算。32天的走访之后,葛坪的发展宏图已在心中绘就。


2016年6月,谢云峰拿出葛坪帮扶的三年方案,7月,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初步通过,9月30日,《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精准帮扶葛坪村三年攻坚规划(2016-2018)》在党组会上全票通过,三年自筹600万元建设29个项目的设计顺利过会。葛坪宏图在顶层设计上得以保障。


“帮贫困户发展点种养,实现帮扶期间数字上的脱贫,难度并不大。”谢云峰坦言。但责任感、使命感不允许他如此,“希望我们离开之时,葛坪村有一个全新的面貌,贫困户脱贫、基础设施改善、主导产业形成、机制建设到位,能够依靠自身持续健康发展。”


第一轮密集走访后,谢云峰根据葛坪气候、土壤、水质、自然资源等现状,筛选提炼雨量充沛、野生药材种类丰富、毛竹多、民间种植皇帝柑品质好等优质资源,谋划开展收回升级改造村集体电站、中草药产业化种植、柑桔示范基地、投资开办村毛竹加工厂以及林下养殖(走地鸡、鸭、鹅、石头猪)等“四主导一补充”产业化帮扶路子,挖掘和打造产业帮扶长板。


宏图绘就,如何更好地落实?谢云峰引导村里成立了“南雄市葛坪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南雄市通天岭种养专业合作社”,努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产业帮扶平台。


2017年2月21日,葛坪村优质仙草产业精准帮扶项目启动。通过引进广药集团合作,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葛坪村与广药集团签订了500亩、不低于8元/公斤原草保底价的《优质仙草委托种植收购协议》,搭建了仙草种植、技术指导、成品收购等一体化的产业扶贫开发新路子,较好地解决了产业发展技术、价格、销售难题,实现35户、126名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产业帮扶全覆盖,单项产业贫困户人均年增收约9000元。


邓辉龙无疑是其中幸运的一个。“我比较笨一点,太难的东西不会种,现在有人指导种植仙草,种出来又包收,一点都不用担心了。”邓辉龙高兴地说。


在仙草种植落定的同时,升级改造村集体电站、柑桔示范基地、投资开办村毛竹加工厂以及林下养殖等工作也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水电站顺利回收,加紧改造;500亩柑桔示范种植基地在合作社框架下加快打造;自筹150万元开展村毛竹加工厂建设,目前已达成租地建厂20年初步协议……


按照预期,今年葛坪村的贫困户就能迎来翻身。以邓辉龙来说,实施产业帮扶加政策保障后,今年他的家庭年纯收入预计可达33960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1320元。具体为:参加合作社优质仙草种植,预计纯收入可达13600元;特色养殖150只胡须鸡,按照成品鸡统一收购价80元/只,加上每只20元的产业奖励金计算,减除每只鸡养殖成本40元,预计年收入9000元;鼓励其将毛竹就近出售给帮扶建设的村毛竹加工厂,年产毛竹8吨,每吨收购价520元,年收入4160元;村集体帮扶电站等项目分红3000元;帮扶单位慰问、救助3200元/年;加入村种养专业合作社,帮扶种植3亩柑桔,收入以奖代补金3000元。


受益的不仅是贫困户,全村的村民都参与到这一场葛坪新发展中,分享着发展成果,如一些村干部、种植能手,成为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骨干力量,带头规模种植仙草,除了自身有发展,也给了贫困户支持和鼓励。


产业在搭建,葛坪发展的基础设施也在升级。总投入116万元,占地3400平方米的新葛坪村公共服务站、村卫生站及村民活动广场已经开工;规划16.6公里乡村道路硬底化建设,8个自然村饮水工程以及整村卫生整治、绿化美化,也提上日程。


此外,谢云峰还根据产业帮扶特点,紧盯精准帮扶项目的长效管理,注重在帮助村“两委”落实组织建设、建立制度规范、提升工作能力上下功夫、见成效。


“谢书记不仅考虑了几年精准扶贫的事,更是为葛坪设计了一条长远持续的路,不夸张的说,他就是我们葛坪村的‘领路人’‘设计师’。”刘明贵说道。


谢云峰在已回收的村水电站了解情况


谢云峰与农户探讨种植仙草技术问题


谢云峰在葛坪村柑橘示范基地查看柑橘长势


智收电站


在谢云峰的产业化帮扶路子里,哪一项见效最快、最为稳定?无疑是收回升级改造村集体电站。


葛坪村电站曾是葛坪人勇谋发展的见证,后来却成为葛坪人长期的一块心病。


1987年,葛坪村向当地信用社贷款兴建了水电站,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可观的收入。但天不遂人愿,1991年水电站遭遇自然灾害,葛坪村无力继续按时还款,只好将水电站经营权抵押给信用社,直至2024年。信用社在跟村里协商后,将电站经营权转包给个人,每年给葛坪村1.3万元的承包费,这1.3万元也是村里全部的集体收入。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也想把电站收回来,但苦于没有钱,难以启动。”刘明贵说。


谢云峰到村后,了解到水电站情况,认为这是保障葛坪发展的重要收入来源。“刚开始我找到承包人,更多是希望提高承包费,为葛坪争取多一点的收入,因为毕竟协定的时间还没到。”


但承包人反复无常,一次次漫天要价,让谢云峰下定决心,彻底收回电站。而承包人暴露出来的一个细节,彻底决定了这场谈判的结局。


“我们了解到去年初,承包人居然把电站法人更改了,将葛坪村水电站变成了他个人的电站,这是一种非法占有集体资产的行为。”谢云峰说。


抓住这个细节后,谈判很快占据上风,也激怒了承包人,甚至针对谢云峰展开了人生攻击。“我没有什么好怕的,行得正、坐得端,讲理讲法。”谢云峰说。


最后,驻村工作组投入70万元彻底收回村集体水电站经营管理权,并进行260千瓦机组及附属设施升级改造。


收回电站,每年可为村里贡献近20万元的稳定收入,葛坪村的发展真正有了底气。这也让刘明贵非常感概,“收回电站,多么难做的一件事,我们只敢想想,谢书记却做成了,太有气魄了,由衷地钦佩。”


在葛坪,谢云峰是一位“敢啃硬骨头”的第一书记。贫困户沈明锋是村里典型的“懒汉”,“等、靠”思想严重。健健康康的一个大男人,因为懒、因为穷,蜗居在20来平米的泥土房里,至今未婚。


谢云峰头两次去他家找他时,对于帮他脱贫的话,几乎都没听进去,想的就是扶贫工作队给他多少钱。


 “种什么养什么,太累了,山上有竹子,没钱砍几棵就行了”,这是沈明锋最常说的口头禅。


第三次找到沈明锋时,谢云峰问起他想不想找老婆,“想找老婆,那么穷,谁愿意跟你。如果跟着我们发展,赚了钱,把房子修修,那就不一样了。”这句话一下子说到了沈明锋的心坎里,自此,专业合作社里又多了一个忙碌的身影。


一年时间过去,葛坪村变了,谢云峰的心绪也变得更加从容,一个个剑指发展的计划,又摆在了“设计师”心头……


仙草苗,寄托着村里人致富的希望


葛坪村扶贫宣传牌


干劲十足的“第一书记”


寻找最美第一书记

广东省扶贫办 南方杂志社 联合主办

统筹丨戎明迈 执行丨李焱鑫 运营丨刘树强

系列报道

李德刚:人到,任务到,心更要到

李军:物质脱贫,更要精神脱贫

黄德山:走进深山,是为了走出贫困

钟汉宏:这个最美揭西人来自他乡

邓波群:唱好脱贫攻坚的客家新歌谣

林晓丹:一位80后母亲的驻村故事

邢华龙:整村搬迁,黄正村走进幸福时间

韩志勇:这个群主不简单

郑晓峰:金光大道上走出“村长伯伯”

伊江林:“小鲜肉”也有大作为

梁音:做好人,不做“老好人”

王培忠:饶平柘林的海风最提神

曾庆辉:带头吃苦才配得上这个头衔

陈光:从“白面书生”到“乡镇干部”

林炎勇:让几十年的“饮水难”终成历史

侯广勇:“三地分居”为“大家”

古新标:援非归来的驻村人

彭彬:我是一名“番薯哥”

郭朝明:妻子临产,我离开了家

覃朝阳:送钱送物,不如建个好支部

杨小帆:新点子走出新路子

孙凯军:总书记的接见,鼓舞我前行

特稿:南方杂志笔下的“最美第一书记”,省扶贫办主任为他点赞

致敬脱贫攻坚的一线指挥官!


致敬第一书记!


【寻找最美第一书记】 

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有多少位第一书记,就有多少座被改变的村庄,就有多少个动人的故事。


讲好一个故事,树起一面旗帜。欢迎各省直、地市组织部门提供先进人物报道线索,也欢迎各界人士推荐或者自荐。在这里,您可以针对穷根子开出药方,可以发布求助信息,可以充分阐述对脱贫难点的思考, 把您的心里话,和我们、和读者倾诉、分享。


联系邮箱:nfdysj@163.com,或在南方杂志微信公众号留言。


南方》杂志订阅电话

(020)87377371

来源︱南方杂志微信公众号

编辑︱林琳 影子

统筹︱戎明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