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民币贬值是短期波动而非长期趋势

熊园 熊园观察 2019-10-17


(刊于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头版,2018.7.5)

近期,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连破6.4、6.5、6.6和6.65的重要关口,即期人民币汇率一度逼近6.7。由于本次贬值的速度和幅度较为意外,不少人开始担心人民币会不会继续大贬甚至“破7”。如果综合美元未来走势以及中国经济基本面和中国政策面的腾挪空间,这种担心看似有理但实属多虑。

应该说,6月中下旬以来人民币这轮快速贬值,很大程度上可认为是“补跌”。毕竟,4月15日至6月15日的2个月期间,美元指数从90下方攀升6%至95上方,但同期人民币只是小幅贬值。与此同时,出于对贸易摩擦全面升级的担忧,全球避险需求显著上涨,因此,包括中国、韩国等在内的主要贸易国的货币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

往后看,判断人民币汇率走势,主要仍取决于美元指数能否继续走强。基于影响美元的主要因素,接下来美元大概率是短涨长跌、难以持续走强,这也预示人民币有望趋稳。

一方面,美元短期走强的支撑仍在。第一,自2017年3月以来美联储已经连续6个季度上调经济预期,今年一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环比增长2.2%,好于预期的同时也明显高于去年同期和历年季节性水平。同时,减税、监管放松等新政也将从今年开始为美国经济增长提供强支撑。第二,美国5月CPI同比上涨2.8%,创2012年2月以来最高增幅,美联储加息最看重的核心PCE也首次突破2%。第三,在经济向好、通胀走好和就业稳健的支撑下,美联储年内加息次数近期也被上修至4次。第四,欧元区制造业PMI已经连续6个月回落,德国一季度GDP增速修正值不及预期,再叠加意大利政局动荡等因素,过去两个月欧元显著走弱。保守预计,短期美元仍会强势,预计将继续站稳90上方。

另一方面,中长期来看,美联储已处于加息后半场,美元强势周期已过半,再叠加美联储之外的其他主要央行的货币政策也开始收紧,美元将继续承压,美元趋弱格局其实已确立。其中,欧央行今年年底会全面退出QE,启动加息时间预计为2019年年中,加息预期有望在今年三四季度再度发酵,欧元因此有望迎来上涨,这也是中长期看跌美元的主要因素。

更为重要的是,从我国经济基本面和政策面的腾挪空间看,人民币并不具备大幅贬值的基础。在消费升级和创新驱动下,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代表的中国经济增长动能不断增强,当前我国经济也整体运行平稳、韧性较强,而且我国外汇储备充足,我国货币政策也相对独立。与此同时,汇率是金融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考量,在必要的时候,对于资本项目开放,“开倒车”固然不可取,但适时“踩刹车”其实无可厚非。

值得指出的是,4月以来阿根廷、墨西哥、印度货币均出现了剧烈贬值。综合地缘政治、大国博弈以及部分新兴市场自身经济结构的内在缺陷等多方面因素,还是要对可能的货币危机保持足够警惕。换言之,需要谨防新兴货币对人民币的冲击。

人心齐、泰山移。在贸易摩擦的巨大外部冲击下,我国应保持足够的战略定力,也要相信我国有足够能力来应对外部冲击。同时,我国应进一步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尤其是在当前市场比较脆弱的时期,应着力加强预期引导,要防止形成人民币持续单边下跌的预期。

相关文章:

[1]熊园,范炳龙China should stay vigilant against currency crisis,刊Global Times(环球时报.英文版),2018.6.29

[2]熊园,不一样的美元强周期刊《中国金融》,2018年6月;5月中旬完稿

[3]熊园,警惕新兴市场货币潜在危机,刊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头版,2018.5.18

[4]熊园,魏景明,2018年全球货币政策展望,刊《清华金融评论》,2018年2月刊

[5]熊园,全球货币宽松退潮的背后:一场“迟到的纠偏”,刊《金融博览》,2017年9月刊

[6]熊园,扭曲的全球货币紧缩周期,刊《证券时报》,2017.11.0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