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联储工具箱使用情况如何?—兼评6月FOMC会议【国盛宏观熊园团队】

熊园、刘新宇 熊园观察 2021-07-17
事件:北京时间6月11日凌晨2点,美联储公布6月FOMC会议决议,并更新了利率点阵图和经济预测。
核心结论

1、美联储如期按兵不动,政策信号偏鸽。6FOMC会议美联储维持利率0%-0.25%不变,会议声明中,对于QE的表述修改为“未来几个月,将至少以现在的规模购买国债和MBS”,对于金融状况的表述修改为“金融状况有所改善,部分反映了支持经济的政策措施以及信贷向家庭和企业的流动”。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不确定劳动力市场是否在5月份触底;经济可能在下半年迎来复苏,但仍存在高度不确定性;没有考虑加息,是否使用收益率曲线控制仍是一个未知数。本次会议声明整体偏鸽,我们认为美联储已经进入到了一种“相机抉择”的模式,当前美联储对于未来经济路径也没有准确判断,一旦经济表现不及预期,美联储将采取进一步宽松的措施。

2、美联储更新点阵图和经济预测,加息遥遥无期。本次公布的点阵图显示,美联储官员预计至少到2022年底都不会加息,并且在2022年主张加息的官员仅有两名,因此当前的零利率水平可能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美联储对2020年美国GDP增速预测为-6.5%,低于当前市场一致预期-5.7%,但未来两年的GDP增速预测高于市场预期;对2020年美国失业率预测为9.3%,低于当前市场一致预期11%,且未来两年的失业率预测也均低于市场预期;对近三年的PCE通胀的预测与市场预期接近,对2020年核心PCE通胀的预测低于市场预期,但对未来两年的核心PCE通胀预测高于市场预期。

3、近期美联储扩表速度明显放缓,结构上已转向企业信贷工具为主。3月以来,美联储已累计扩表3万亿美元,但近期扩表速度明显放缓,主要原因是购买国债和MBS的规模大幅下调。金融市场流动性工具方面,正回购、一级交易商融资工具(PDCF)、货币市场基金流动性工具(MMLF)均已越过峰值开始持续下降;企业信贷工具方面,商票购买(CPFF)、二级市场企业债购买(SMCCF)、薪资保障计划(PPPLF)实施较晚,但规模迅速扩大,截至6月3日分别为128亿、362亿、552亿;当前美联储尚未实施的工具包括一级市场企业债购买(PMCCF)、定期资产支持证券贷款(TALF)、主体街贷款计划(6月8日刚敲定)。

4、往后看,我们认为美联储扩表仍将延续,扩表速度依然会维持较低水平,结构上仍将侧重企业信贷工具,但同时可能适当增加国债和MBS的购买,不排除年内推出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具体理由如下: 
1)美债收益率存在上行压力:近期美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供给过剩”现象,同时叠加经济重启的乐观情绪和通胀预期回升,美债收益率出现明显反弹。为降低融资成本、配合财政扩张、促进经济复苏,美联储有必要采取措施压低美债收益率。
2)企业债风险依然偏高:我们在前期报告中曾指出,当前美国企业债风险尚未充分显露,且疫情期间美国企业债务进一步攀升,后续可能成为新的风险点。鉴于此,美联储仍有必要继续对企业提供流动性支持。

3)流动性状况已显著改善:当前TED利差已回落至流动性危机前的水平,表明流动性状况已经显著改善,从而美联储已无大幅扩表的必要。

风险提示:美国经济表现超预期;美国疫情超预期演化。

正文如下:


一、美联储6月FOMC按兵不动,会议声明偏鸽

美联储6月FOMC如期按兵不动,QE相关表述更加鸽派。6月的FOMC会议美联储决定维持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区间在0%-0.25%不变,会议声明中,对于QE的表述修改为“未来几个月,将至少以现在的规模购买国债和MBS”,对于金融状况的表述修改为“金融状况有所改善,部分反映了支持经济的政策措施以及信贷向家庭和企业的流动”,其他内容与4月会议声明一致。
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国劳工部可能低估了失业率,不确定劳动力市场是否在5月份触底,未来就业机会将显著增加,但仍可能会有数百万人永久失去工作;美联储承诺将使用所有工具,是否使用收益率曲线控制仍是一个未知数,未来将继续就收益率曲线控制进行讨论;现在没有考虑加息,已经准备好根据需要调整债券购买;委员们普遍预计经济将在今年下半年复苏,但仍存在高度不确定性;目前处在主体街贷款计划启动的最后阶段,未来仍可能对该计划作出调整并延长贷款期限;美联储绝不会因为资产价格过高而停止对经济的支持

整体来看,本次FOMC会议信号略微偏鸽,鲍威尔虽然释放了一些对于经济复苏乐观的预期,但在发布会中多次强调“不确定性”,并表示将在获得更多信息后更新货币政策立场。我们认为美联储已经进入到了一种“相机抉择”的模式,当前美联储对于未来经济路径也没有准确判断,一旦经济表现不及预期,美联储将采取进一步宽松的措施。



二、美联储更新点阵图和经济预测,加息遥遥无期
本次公布的点阵图显示,美联储官员预计至少到2022年底都不会加息,并且在2022年主张加息的官员仅有两名,因此当前的零利率水平可能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美联储官员预计长期均衡利率水平为2.5%,与去年12月的预期一致。

经济预测方面,美联储预测2020年美国实际GDP同比为-6.5%,低于当前市场一致预期-5.7%,但美联储对未来两年GDP增速的预测高于市场预期;美联储对近三年失业率的预测均低于市场预期;对近三年的PCE通胀的预测与市场预期接近,对2020年核心PCE通胀的预测低于市场预期,但对未来两年的核心PCE通胀预测高于市场预期。




三、美联储各项工具实施情况及后续展望

在4月30日发布的报告《美国经济将迎来“至暗时刻”——兼评美国Q1 GDP与4月FOMC会议》中,我们指出美联储仍有扩表空间,但后续扩表重心将从国债和MBS转向企业信贷工具,近期美联储政策操作情况与我们的判断一致。具体来看:

  • 扩表情况:3月以来已累计扩表3万亿美元,近期扩表速度明显放缓;
  • 国债购买:步伐持续放缓,已由最初的每天购买750亿降至每天购买40亿;
  • MBS购买:步伐持续放缓,已由最初的每天购买500亿降至每天购买45亿;
  • 金融市场流动性工具:正回购在3月中旬达到峰值,目前已回落至流动性危机前的水平;一级交易商融资工具(PDCF)和货币市场基金流动性工具(MMLF)在4月中旬达到峰值,随后持续下降;
  • 企业信贷工具:商票购买(CPFF)、二级市场企业债购买(SMCCF)、薪资保障计划(PPPLF)实施较晚,但规模迅速扩大,截至6月3日分别为128亿、362亿、552亿。目前美联储购买企业债ETF主要以投资级、中短期为主;
  • 尚未实施的工具:一级市场企业债购买(PMCCF)、定期资产支持证券贷款(TALF)、主体街贷款计划(6月8日刚敲定)。





往后看,我们认为美联储扩表仍将延续,扩表速度依然会维持较低水平,结构上仍将侧重企业信贷工具,但同时可能适当增加国债和MBS的购买。若美债收益率上行压力较大,不排除会在年内推出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具体理由如下:
1)美债收益率存在上行压力:3月以来,美国国债总额增加了2.4万亿,但美联储持有美债规模仅增加了1.66万亿,特别是近期美联储放慢购债之后,美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供给过剩”现象;同时叠加经济重启的乐观情绪和通胀预期回升,美债收益率出现明显反弹。为降低融资成本、配合财政扩张、促进经济复苏,美联储有必要采取措施压低美债收益率。
2)企业债风险依然偏高:在前期报告《后疫情时代,怎么看美国经济和美股?》中我们指出,受益于巨额的财政和货币宽松,当前美国企业债风险尚未充分显露,且疫情期间美国企业债务进一步攀升,后续可能成为美国经济新的风险点。鉴于此,美联储仍有必要继续对企业提供流动性支持,6月8日敲定的主体街贷款计划将成为投放流动性的重要工具,据美联储披露,该工具将向中小企业提供最多6000亿美元的信贷规模。

3)流动性状况已显著改善:当前TED利差已回落至流动性危机前的水平,表明流动性状况已经显著改善,从而美联储已无大幅扩表的必要。






风险提示:
美国经济表现超预期;美国疫情超预期演化。

联系人:熊园,国盛宏观首席分析师;刘新宇,国盛宏观研究员;何宁,国盛宏观研究员。


相关文章:

[1]美国5月失业率为何与预期大幅背离?2020-6-6
[2]深度|后疫情时代,怎么看美国经济和美股?,2020-5-16
[3]美国经济将迎来“至暗时刻”2020-4-30
[4]深度|美联储紧急降息的背后:美国疫情究竟多严重?,2020-3-4
[5]2020年美国经济展望:日薄西山,2019-12-21

本文节选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于2020年6月11日发布的报告《美联储工具箱使用情况如何?——兼评 6 月 FOMC 会议》,具体内容请详见相关报告。
熊园        S0680518050004        xiongyuan@gszq.com

特别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非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受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信息。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重要声明:本订阅号是国盛证券宏观团队设立的。本订阅号不是国盛宏观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均摘编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者系对已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读者参考时还须及时跟踪后续最新的研究进展。

本资料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普通的个人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因此个人投资者还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本资料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传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