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2022年4月29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核心结论:信号很直白,一句话:很罕见的中午发通稿,足以说明国家稳信心、稳预期、稳市场的决心;短期看,有望吹响“反转的号角”,具体要看政策的实际落地情况,其中:5.5%仍要努力实现,但5%以上可能是新的底线目标;对策上,最大的看点还是松地产(表态更积极)、扩基建(首提全面加强基建),疫情防控很可能会逐步优化,也会进一步强化政策落地,关注“增量工具”。1、近几年4月政治局会议基调都有较大调整,2018-2021年甚至是转向;本次没有转向、但进一步强化了既定政策的主基调,突出“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扎实稳住经济”。2、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3.16金融委会议一样,本次会议同样是一次“直面焦点、稳定预期、对症下药、政策纠偏、强化执行”的会议,具体表现在5大方面:
>对经济形势更加担心,但5.5%左右的目标仍要努力实现;新的底线目标可能是5%以上、但难度同样很大,后续政策的大方向仍是全力稳增长。>疫情防控仍强调“坚持动态清零”,但要求“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结合卫健委的最新表态,倾向于认为:疫情防控策略应会逐步优化,会尽可能实现“疫情要防住VS经济要稳住”之间的均衡。>对房地产表态更积极,继续提示:稳增长离不开房地产,会尽可能避免房地产“硬着陆”,各地有望进一步实质性放松可期,包括销售端(居民)和供给端(开发商),短期可紧盯核心一二线城市可能的松绑。>进一步凸显了稳定资本市场的重要性,对平台经济监管进一步纠偏(近期提过2次)。>继续强调“已有政策要加快落地、各方要担当作为”,并新增强调防止各类“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发生。3、具体看,后续应会有一系列的政策组合拳,包括保物流、保供应链、松货币、宽财政、稳就业、扩投资、松地产、扩基建、促消费、稳外贸等;重点关注一些新提法,尤其是“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全面加强基建”等。>本次VS两会、中央经济会议、去年Q1/Q4政治局会议的对比;
1、这是一次信号最直白的会议,一句话:很罕见的中午发通稿,足以说明国家稳信心、稳预期、稳市场的决心。按惯例,政治局会议的新闻通稿基本是当天下午五六点左右发布(新闻联播之前),本次和3.16金融委会议一样,都是在中午发布,这是很直接的释放国家“稳信心、稳预期、稳市场”信号,上次3.16和今天4.29的下午A股也都直接应声大涨。2、近几年4月政治局会议基调都有较大调整,2018-2021年甚至是转向;本次没有转向、但进一步强化了既定政策的主基调,突出“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扎实稳住经济”。每年4月政治局会议总体会延续了3月“两会”和上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总基调,但近几年的4月会议都有较大变化,比如:2021年4月,首提“要用好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市场随后预期政策可能要紧;2020年4月,疫情原因转为全面宽松;2019年4月,本来预期中美可能达成协议,于是删掉“六稳”、并重提“结构性去杠杆”(5月没能达成,7月会议重新加上了“六稳”、删掉了去杠杆);2018年3月“两会”本对经济很乐观,但因为美国3月底对我国加征关税,4月会议便转为突出“稳增长、扩内需”。具体看会议,鉴于3月以来疫情和俄乌冲突等内外部环境明显恶化,市场已经普遍预期,4月政治局会议将会进一步明确稳增长、稳预期的相关部署。3、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3.16金融委会议一样,本次会议同样是一次“直面焦点、稳定预期、对症下药、政策纠偏、强化执行”的会议,具体表现在5大方面:> 对经济形势更加担心,但5.5%左右的目标仍要努力实现;倾向于认为,新的底线目标可能是5%以上、但难度同样很大,后续政策的大方向仍是全力稳增长。一方面,对经济形势强调“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导致风险挑战增多;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的挑战”,指向国家对经济环境更担心。另一方面,对于市场最为关心的经济目标,会议强调“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预示5.5%左右的目标仍要努力实现。需注意的是,5.5%左右本来就意味着5.3%应是底线目标,现在的说法是弱化为“努力实现”,意味着5%以上可能是新的底线目标。只不过,当前要保5%难度仍大,因此预计后续政策将继续全力稳增长。>疫情防控仍强调“坚持动态清零”,但要求“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结合卫健委的最新表态,倾向于认为:疫情防控策略应会逐步优化,会尽可能实现“疫情要防住VS经济要稳住”之间的均衡。和总书记4月10-13日视察海南的讲话一样,延续强调“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动态清零,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与此同时,4.29国家卫健委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指出:“动态清零”不是绝对的“零感染”,面对奥密克戎等变异株的挑战,我们还没有能力保证不出现一例本土病例。由此看,“动态清零”仍是疫情防控的总体方针,但后续应该也会“根据病毒变异和传播的新特点”,赋予“动态清零”新的内涵。>对房地产表态更积极,继续提示:稳增长离不开房地产,会尽可能避免房地产“硬着陆”,各地有望进一步实质性放松可期,包括销售端(居民)和供给端(开发商),短期可紧盯核心一二线城市可能的松绑。和此前历次会议一样,延续强调“房住不炒”,但新增指出“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12.10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再结合1.20住建部要求“充分释放居民住房需求”,4.18央行要求“因城施策,合理确定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最低贷款利率要求”,4.19央行进一步要求“因城施策落实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据此看,国家对房地产总态度更加积极,近几个月100多个城市不同程度的放松也表明国家的“默许”。>进一步凸显了稳定资本市场的重要性,对平台经济监管也进一步纠偏。和3.16金融委会议一样,会议延续要求“要及时回应市场关切,积极引入长期投资者,保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并要求“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实施常态化监管,出台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由此看,国家对资本市场比较呵护。>继续强调已有政策要加快落地、各方要担当作为,并新增强调防止各类“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发生。“政策出了很多、但没能落地”,可谓是今年经济运行的大难题,由此也看到,近几个月几乎所有的高层会议都在强调政策的执行,比如“各部门要着眼大局、主动作为;要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把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等,本次会议也不例外,要求“加快落实已经确定的政策;各级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要有“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担当作为,求真务实”,并新增强调防止各类“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发生。4、具体看,后续应会有一系列的政策组合拳,重点关注新提法,尤其是“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全面加强基建”等等。细化的政策应对上,会议几乎面面俱到,包括保物流、保供应链、松货币、宽财政、稳就业、扩投资、松地产、扩基建、促消费、稳外贸等等,需要关注一些新提法,包括: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指向降准降息仍是可选项);要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哪些是增量工具,值得期待),把握好目标导向下政策的提前量和冗余度;强化土地、用能、环评等保障,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指向基建仍然高增可期);全力扩大国内需求(全力的说法也是首提);此外,针对近期物流、供应链受阻等问题,要求“坚持全国一盘棋,确保交通物流畅通,确保重点产业链供应链、抗疫保供企业、关键基础设施正常运转”,我们继续提示,4月中旬物流情况已开始边际好转。风险提示:疫情演化、政策走向、外部环境变化等超预期。>本次VS两会、中央经济会议、去年Q1/Q4政治局会议的对比;附表1:2022.4.29政治局会议/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比附表2:政治局会议(2022.4.29/2021.12.6/2021.4.30)对比附3:逐句解读4.29政治局会议(新闻通稿来源:新华社)
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9日召开会议(每个季度经济工作相关的政治局会议,都是研判政策风向的最好材料;每年4月政治局会议精神总体会延续对上年12月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3月“两会”的总要求,但近几年的4月政治局会议都有预调微调、甚至转向,比如:2021年4月,首提“要用好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2020年4月,因疫情转为全面宽松;2019年4月,本来预期中美贸易谈判可能达成协议,于是删掉了“六稳”、并加上“结构性去杠杆”,但5月中美谈判没能达成,7月会议又重新加上了“六稳”;2018年4月,当年3月“两会”后特朗普对我国加征关税,于是突出了稳增长和扩内需),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审议《国家“十四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每个季度末的政治局会议主要讨论经济工作为主,但也会不时“夹带”其他话题;去年同期是审议《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的复杂局面,各地区各部门有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实现平稳开局,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绩来之不易(4.18统计局一季度经济数据发布会、4.19新华社文章“当前中国经济十问”的表述是,“经济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总体保持平稳;当前成绩,实属不易”)
会议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导致风险挑战增多(3月以来我国疫情持续恶化;俄乌冲突目前看持续时间也超出市场预期),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的挑战(4.6国常会指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主要是实现就业和物价基本稳定”;4.22易纲行长在博鳌论坛指出“中国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是维护物价稳定;今年,粮食生产和能源供应对物价稳定非常重要”;具体看,疫情冲击下,4月经济将继续探底;3月失业率升至5.8%、为近两年来高点;物价方面也面临国内供应链受阻、国外粮食与能源等方面的冲击)。做好经济工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至关重要。要坚定信心、攻坚克难,确保党中央大政方针落实到位(进一步强化政策的执行落地;4.19央行召开的“金融支持实体座谈会”指出,“要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把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会议强调,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三个要”是新的提法),这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要根据病毒变异和传播的新特点,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对疫情防控的要求,和总书记4月10-13日视察海南讲话一样;4月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动态清零”不是绝对的“零感染”,面对奥密克戎等变异株的挑战,我们还没有能力保证不出现一例本土病例”;据此看,后续“动态清零”应会有新的内涵。)
会议要求,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扎实稳住经济,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预示5.5%左右的目标仍要努力实现;需注意的是,5.5%左右本来就意味着5.3%应是底线目标,现在的说法弱化为“努力实现”,意味着5%以上可能是新的底线目标;只不过,当前要保5%难度仍大,因此预计后续政策将继续全力稳增长。)
要加快落实已经确定的政策(客观说,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已出台了不少政策,但落地效果不明显),实施好退税减税降费等政策,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指向降准降息仍是可选项)。要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哪些是增量工具,值得期待),加大相机调控力度,把握好目标导向下政策的提前量和冗余度。
要全力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强化土地、用能、环评等保障,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4.27中央财经委还召开了基建专题会议,继续提示:全年基建高增可期,增速有望8%左右甚至更高)。要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没有提“消费券”;继续提示,刺激消费可能是“有想法、没办法”)。
要稳住市场主体,对受疫情严重冲击的行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施一揽子纾困帮扶政策(稳就业压力很大,3月失业率已升至5.8%)。要做好能源资源保供稳价工作,抓好春耕备耕工作。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稳定和扩大就业,组织好重要民生商品供应,保障城市核心功能运转,稳控安全生产形势,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要坚持全国一盘棋,确保交通物流畅通,确保重点产业链供应链、抗疫保供企业、关键基础设施正常运转(指向“既要防控疫情,也要保物流、保供应链”;继续提示:我们的数据跟踪显示,4月中旬以来物流已边际好转)。
会议强调,要有效管控重点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仍强调“房住不炒”,但新增了“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继续提示;稳增长离不开房地产,会尽可能避免房地产“硬着陆”,各地有望进一步实质性放松可期,包括销售端(居民)和供给端(开发商),短期可紧盯核心一二线城市可能的松绑)。
要及时回应市场关切,稳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积极引入长期投资者,保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要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实施常态化监管,出台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本部分对资本市场的相关要求,和3.16金融委会议的说法一致,并重点回应了资本市场关切的平台经济问题,不过,平台经济其实在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已做出了纠偏)。
会议指出,要坚持办好自己的事,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硬科技、自主可控,仍是我国的产业大方向),建设强大而有韧性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要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回应外资企业来华营商便利等诉求,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会议强调,各级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要有“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担当作为,求真务实,防止各类“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发生。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顽强拼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继续要求强化政策的执行落地,事实上,去年底12.10中央经济工作会议、3.5两会、3.16金融委会议、4.27财经委会议等几乎最近几个月的每次高级别会议,都会要求“担责、主动作为、发挥积极性”)
会议指出,编制《国家“十四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是党中央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举措,也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一项重要专项规划。要全面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
会议强调,要坚持重点布局、梯次推进,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要坚持高标准,努力打造成创新人才高地示范区(北、上、深仍是中国的城市重心)。一些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要采取有力措施,着力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加快形成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要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工程师红利仍可期)。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注:部分会议内容有删减)。
风险提示:疫情演化、政策走向、外部环境变化等超预期联系人:熊园,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新宇,国盛宏观分析师;杨涛,国盛宏观研究员;刘安林,国盛宏观研究员;穆仁文,国盛宏观研究员。本文节选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于2022年4月29日发布的报告《不一样的反转—逐句解读4.29政治局会议》,具体内容请详见相关报告。
熊园 S0680518050004 xiongyuan@gszq.com特别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非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受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信息。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重要声明:本订阅号是国盛证券宏观团队设立的。本订阅号不是国盛宏观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均摘编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者系对已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读者参考时还须及时跟踪后续最新的研究进展。本资料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普通的个人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因此个人投资者还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本资料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