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迎来三大拐点,反弹还是反转?【国盛宏观熊园团队|政策半月观】

熊园、朱慧 熊园观察 2022-11-26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 博士

国盛证券宏观研究员,朱慧

稳增长政策不断加码,政策加快落地,但10月出口超预期转负、社融大降,近半月高频数据显示生产降、地产弱、物流冷。后续政策会怎么走?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对每半个月重大政策进行跟踪:1)中央、部委的重要会议与政策;2)地方政策;3)行业与产业政策。本期为近半月(2022.10.30-11.13)的政策跟踪。

核心观点:近期有三大重磅政策、并都可能成为“拐点”级别,即:优化疫情防控20条、稳地产的“第二支箭”和金融支持16条、美国CPI超预期回落带动美联储加息节奏降温;对经济,短期有助于修复情绪、提振信心,但中长期经济基本面的反转可能仍要“边走边看”,尤其是消费链和地产链;对权益市场,更可能的情形是“短期反弹应可期、全面反转需观察”,紧盯“政策预期的稳定性、政策落地的实际情况”两大关键变量;此外,继续关注年内5个重要时点。

1、总体看,近半个月有三大重磅政策、并都可能成为“拐点”级别:一是优化疫情防控20条措施;二是进一步稳地产,重心是盘活民营房企资金流,包括交易商协会支持房企融资的“第二支箭”、央行与银保监会的稳地产16条举措;三是美国10月CPI超预期回落,进一步指向美联储加息节奏有望放慢,也有望打开我国货币政策宽松的更大空间。
2、对经济而言:短期看,这三大政策信号将有助于修复情绪、提振信心,尤其是提振各方对中国经济和全球流动性逐步改善的信心;中长期看,疫情反复、需求不足、信心不足等核心约束仍在,消费链、地产链能否大幅修复,意味着经济基本面的真正反转可能仍要“边走边看”。
3、对权益市场而言,更可能的情形是“短期反弹应可期、全面反转需观察”,并最终有望表现为“经济仍弱、资金偏松、市场偏强”,其中,能否反转有两大关键:
>一是政策预期的稳定性,包括降准降息(LPR)、提前下达明年专项债额度、地产进一步放松、互联网“绿灯”等能否兑现;
>二是政策落地的实际情况,关注各地疫情防控动态、基建中观指标(水泥、沥青、挖掘地等)。
4、此外,继续提示年内5个重要时点:G20峰会(11.15-16)、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可能11月或明年)、美联储加息节奏(12.15会议可能转为加50bp)、年底政治局会议(按惯例12月上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按惯例12月中下旬)。
5、下为近半月(10.30-11.13)重大政策一览

>重要会议与政策:落实好优化防控20条、金融稳地产16条;继续发力稳增长;关注“绿灯”案例;

>地方政策:继续稳经济;多地重申不得新增隐债;关注浙江嘉善高质量发展试点、各地产业规划;

>行业与产业政策:地产延续放松,加大房企融资支持;汽车、户外消费、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获支持。


报告摘要:
一、重要会议与政策:落实好优化防控20条、金融稳地产16条;继续发力稳增长;关注“绿灯”案例
1、重要会议:落实好优化防控20条;关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能源安全、稳外资;继续发力稳增长
>11.10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部署进一步优化防控20条举措;11.11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电视电话会,并公布20条举措,具体包括:对密接及入境人员“7+3”改“5+3”、不再判定次密接、取消中风险地区等,强调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并加大“一刀切”、层层加码问题整治力度等。
>11.9工信部出席2022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大会,总体看,后续引导中小企业数字转型将围绕3方面:夯实数字基础设施(新基建是关键),建设一批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继续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
>多部门继续发力稳增长,11.11交通运输部强调,做好交通物流保通保畅,坚决防止擅自关闭关停交通基础设施、过度通行管控问题反弹;11.1市场监管总局表示,研究支持“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发展政策。
2、部委政策:16条金融稳地产;支持央企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民间投资发展;关注“绿灯”投资案例
>11.11据21世纪经济报报道,央行、银保监会发布了16条金融稳地产举措,包括稳定房企融资、支持个人住房贷款、保障住房金融消费者权益,“保交楼”、受困房企并购和住房租赁金融支持等。其中,稳定房企融资是重中之重,最多为5条。短期看,有助于增强房企和消费者信心,也需关注后续政策落地效果。
>11.11证监会等发文支持央企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一方面,支持央企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等,根本在于健全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支持机制;另一方面,重在发挥央企科技创新的示范作用。
>11.7发改委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加大支持民间投资发展,包括6方面21项,重点关注:即将推出“绿灯”投资案例,鼓励民间投资参与REITs试点、科技创新项目、乡村振兴,支持制造业民间投资转型升级等。
>多部门继续发力稳增长,11月以来,财政部提前下达多项2023年财政预算资金,涉及水利、乡村振兴、就业补助等事项;11.11市场监管总局将完善信用监管机制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11.1文旅部将采用财政奖补等多手段支持在线旅游企业参与文旅消费券发放等促销活动。
>其他需关注:11.10证监会表示进一步扩大REITs试点至新能源等领域;11.8工信部等发布《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11.4人社部等发布《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11.8证监会也表示个人养老金账户和投资的相关工作已就绪;11.1发改委表示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但仍要符合节能审查、节能标准。
二、地方政策:继续稳经济;多地重申不得新增隐债;关注浙江嘉善高质量发展试点、各地产业规划
>近半月,地方稳经济工作重点包括3点:一是保民生保市场主体,郑州多家银行支持住房按揭延期还本付息,11.8深圳针对“首贷户”贴息,最高20万;二是稳物价,除生猪价格外,11.8内蒙古核查企业煤炭价格;三是促文旅消费,11.7四川发放超亿元文旅消费券,11.5海南启动促进旅游业恢复百日行动。
>其他需关注:11.1浙江嘉善县域高质量发展示范点方案出台;云南、深圳多地重申严禁新增隐债,包括明确PPP项目入库“红线”、融资租赁公司不得开展新增隐债业务、排查地方隐债存量和坚决遏制隐债增量;10.31财政部支持深圳探索创新财政政策与管理;上海、广东等地围绕汽车、双碳发布多项产业规划。
三、行业与产业政策:地产延续放松,加大房企融资支持;汽车、户外消费、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获支持
1、进一步出台松地产政策,加大房企融资支持。需求端,仍以公积金贷款、人才购房补贴等为主,重点关注杭州调整首套房认房认贷标准并降低二套房首付比,北京放松通州地区限购;供给端,融资支持加大,包括11.8交易商协会支持房企在内的民营企业融资,预计可支持2500亿元,且后续可视情况进一步扩容。目前已受理龙湖200亿、保利发展100亿额度,新城控股拟申请150亿额度。
2、持续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11.9工信部在2022中国汽车论坛上表示,将优化政策供给、健全汽车生产风险预警机制、加强资本和技术对接、尽快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试点、落实汽车领域对外开放政策。
3、完善户外运动消费政策大力促进体育消费。11.7国家体育总局等发布《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后续完善户外运动的消费政策:发挥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示范城市作用,将户外运动消费纳入体育消费券范围,引导和支持各地开展融合文体旅多业态的消费季、消费月活动等。
4、推动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11.1工信部等发布《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目标2026年,虚拟现实产业规模超3500亿,终端销量超2500万台,培育100家骨干企业。

风险提示:疫情、政策力度、外部环境等超预期变化


正文如下:

总体看,近半个月有三大重磅政策、并都可能成为“拐点”级别:一是优化疫情防控20条措施;二是进一步稳地产,重心是盘活民营房企资金流,包括交易商协会支持房企融资的“第二支箭”、央行与银保监会的稳地产16条举措;三是美国10月CPI超预期回落,进一步指向美联储加息节奏有望放慢,也有望打开我国货币政策宽松的更大空间。

一、重要会议与政策:落实好优化防控20条、金融稳地产16条;继续发力稳增长;关注“绿灯”案例
1、重要会议:落实好优化防控20条;关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能源安全、稳外资;继续发力稳增长
中共中央:20条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措施
件:11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20措施;11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并公布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20措施。
主要内容:要求积极稳妥抓好防控措施优化调整,主要调整包括:1)对密切接触者及入境人员,“7+3”改“5+3”,且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2)将高风险区外溢人员“7天集中隔离”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3)将风险区由“高、中、低”三类调整为“高、低”两类,最大限度减少管控人员;4)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并将登机前48小时内2次核酸阴性调整为登机前48小时内1次核酸阴性;5)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对风险岗位和重点人员开展核酸检测,但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6)加大“一刀切”、层层加码问题整治力度等。此外,既要反对不负责任的态度,又要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纠正“层层加码”、“一刀切”等做法。
工信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事件:11月9日,工信部出席2022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大会开幕式并致辞。
主要内容: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深入贯彻《中小企业促进法》,实施“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出台鼓励创新、加快数字化发展的配套措施。夯实数字基础设施,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网络服务,引导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加强与中小企业合作,带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健全优质服务体系,建设一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打造一批转型样板,培育一批高水平数字化服务商,推广一批小型化、精准化转型方案。促进专精特新发展,实施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开展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携手行动”,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参与制造业强链补链稳链,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简评:总体看,下一步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将围绕3方面:夯实数字基础设施,新基建发展是关键;建设一批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需高水平数字化服务商;继续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
多部门:继续推动稳增长举措落地 
>交通运输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交通物流保通保畅
11.11交通运输部党组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精神。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交通物流保通保畅工作,做好物流保通保畅、交通网络畅通、物资运输畅通和末端配送畅通。会议表示将要加强公路网运行监测分析,坚决防止擅自关闭关停交通基础设施、过度通行管控问题反弹。
>发改委:继续做好生猪市场保供稳价
11.1发改委表示,近日国家将投放今年第7批中央猪肉储备,并督促指导各地加大力度投放地方政府猪肉储备,形成调控合力。
>市场监管总局:继续研究支持“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政策措施
11.1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表示,截至9月底,全国登记在册的个体工商户1.11亿户,占市场主体总量的三分之二,目前正在研究支持“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政策措施。
2、部委政策:16条金融稳地产;支持央企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民间投资发展;关注“绿灯”投资案例

央行等:加大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事件:11月11日,据21世纪经济报报道[1],央行、银保监会发布了16条金融稳地产举措。
主要内容:6方面16条举措:一是稳定房地产企业融资(5条,含建筑企业1条),包括开发贷、信托、债券、信托、资管等,支持开发贷、信托等合理展期,未来半年内到期的可展期1年;二是继续支持个人住房贷款(1条),保障住房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2条);三是继续做好“保交楼”金融支持(2条);四是对于受困房企加大并购金融支持(3条);五是延长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1条);六是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2条)。
简评:本次16条金融支持涉及房企融资、个人住房贷款、“保交楼”、房企收并购、住房租赁等,但其中,支持房企融资举措最多,为5项。总体看,有助于增强房企、消费者信心,并逐步改善预期,也需关注后续政策落地。
国资委等:支持央企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
事件: 11月11日,证监会、国资委发布《关于支持央企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的通知》。
主要内容:提出,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及转型升级等领域央企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支持央企开展基础设施REITs试点,积极支持央企开展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领域REITs试点,鼓励回收资金用于科技创新领域投资,拓宽增量资金来源,完善科技创新融资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业务投入,优化监管考核,鼓励证券公司加大科技创新公司债券承销业务投入。积极创造条件,新增专项排名及评优奖项,鼓励商业银行、社保基金、养老金、保险公司等中长期资金加大科技创新公司债券投资,引导降低融资成本。

简评:总体看,一方面,支持央企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等,根本在于健全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支持机制;另一方面,重在发挥央企科技创新的示范作用。

证监会:进一步扩大REITs试点范围至新能源等领域

事件:11月10日,据证券时报[2],证监会将进一步扩大REITs试点范围,尽快覆盖到新能源等领域。

主要内容:继续抓好REITs常态化发行十条措施的落地实施,促进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具体来看:推动更多优质项目发行上市,进一步扩大REITs试点范围,尽快覆盖到新能源、水利、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鼓励符合条件的民间投资项目发行REITs;尽快推动首批扩募项目落地,推动已上市优质运营主体通过增发份额收购资产,开展并购重组活动,促进投融资良性循环;推动REITs专项立法,完善法治基础,促进市场长期健康发展;优化配套支持政策,推动全国社保基金、基本养老金、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等配置型长期机构投资者参与REITs投资,为盘活存量资产提供中长期资金支持。

人社部等:个人养老金方案正式落地

事件:11月4日,人社部、财政部等联合发布《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

主要内容:对个人养老金参加流程、资金账户管理、机构与产品管理、信息披露、监督管理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办法规定,参加人每年缴纳个人养老金额度上限为12000元。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封闭运行,参加人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或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出国(境)定居、以及符合国家规定的其他情形,可以领取个人养老金。为维护参加人利益,办法强调,销售机构要以“销售适当性”为原则,做好风险提示,不得主动向参加人推介超出其风险承受能力的个人养老金产品。

简评:近期,多项个人养老金相关政策发布,涉及个税优惠、基金管理等,且11月8日证监会表示,个人养老金账户和投资的相关准备工作已就绪,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和销售机构名录将于近期发布。 

发改委: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

事件:11月7日,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意见》。

主要内容:共包括6方面21项举措:一是发挥重大项目牵引和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支持民间投资参与102项重大工程等项目建设,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带动作用,支持民间投资参与科技创新项目建设。二是推动民间投资项目加快实施。深化“放管服”改革。三是引导民间投资高质量发展。支持制造业民间投资转型升级,鼓励民间投资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发展,引导民间投资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探索开展投资项目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评价。四是鼓励民间投资以多种方式盘活存量资产。支持民间投资项目参与REITs试点,引导民间投资积极参与盘活国有存量资产。五是加强民间投资融资支持,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支持民间投资项目,支持民营企业创新融资方式。六是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深入落实降成本各项政策,引导民间投资科学合理决策,支持民营企业加强风险防范。

简评:重点关注几点,包括:即将推出“绿灯”投资案例,以更好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鼓励民间投资参与REITs试点和102项重大工程,鼓励民间投资参与科技创新项目建设、乡村振兴,支持制造业民间投资转型升级等。

发改委等: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

事件:11月1日,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有关工作的通知》。

主要内容: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但发改委也强调,通知出台不是鼓励各地区盲目发展石化化工、煤化工等项目,也不是为相关产业发展“敞开口子”。产业发展必须符合产业规划和政策。也并不意味着原料用能可以无限制、无效率地使用,节能审查、节能标准等仍将对原料用能消费提出要求。

多部门:继续部署稳经济接力政策

>财政部:提前下达多项2023年财政预算资金;盘活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

11月以来,财政部已提前下达多批2023年预算资金,涉及水利、乡村振兴、就业补助等事项。财政部提前下达下一年转移支付资金属于惯例,使地方提前做好预算编制和资金分解下达等相关工作。

11.1财政部发布《关于盘活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指导意见》,指出,加快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各类国有资产盘活利用,建立健全资产盘活工作机制,通过自用、共享、调剂、出租、处置等多种方式,提升资产盘活利用效率。规范资产盘活管理,各部门及其所属单位要强化责任意识,加强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在规范审批程序的基础上,加快办理资产出租、处置事项,相关收入按照本级财政部门的规定,上缴国库或纳入单位预算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市场监管总局:完善信用监管机制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

11.11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开展信用提升行动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的意见》,明确多项重点任务。包括探索差异化和柔性监管,统筹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信用风险分类管理,针对不同类型、不同信用风险等级市场主体,采取不同监管措施,减少对市场主体正常经营活动的干扰;建立信用惩戒缓冲机制、公示信息抽查容错机制等包容审慎的信用监管机制。

>文旅部:用好财政奖补等多手段支持在线旅游企业参与文旅消费券发放等促销活动

11.1文旅部印发《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在线旅游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强化对未经许可从事旅行社业务经营活动、“不合理低价游”等违法违规产品的监测、发现、判定和处置,维护正常的行业秩序,切实保障游客合法权益。用好财政奖补、项目投资、消费促进、政务服务等措施手段,支持在线旅游企业参与文旅消费券发放等促销活动,增强发展信心。

二、地方政策:继续稳经济;多地重申不得新增隐债;关注浙江嘉善高质量发展试点、各地产业规划

继续保市场主体、保民生、稳物价、促消费

地方稳经济政策除了延续促消费、扩投资外,重点工作包括3点:一是继续保市场主体保民生,郑州多家银行出台针对企业和个人住房按揭的延期还本付息政策,11.8深圳针对“首贷户”贷款贴息,每家企业贴息金额最高20万;二是继续稳物价,除稳定生猪价格外,11.8内蒙古发文核查部分企业煤炭价格以确保合理性;三是促消费,尤其是文旅,11.7四川发放超亿元文旅专项消费券,11.5海南启动促进旅游业恢复重振营销推广百日行动。

浙江嘉善县域高质量发展示范点

11.1发改委印发《新发展阶段浙江嘉善县域高质量发展示范点建设方案》,支持浙江嘉善县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县域高质量发展“嘉善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经济发展质效跃上新水平,城乡融合发展增创新优势,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新提升,开放发展取得新突破,人民生活品质迈上新台阶,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进程中走在前列。研发支出占比达到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缩小到1.55左右,中等收入群体比例达到82%。

云南、深圳多地重申严禁新增隐性债务

11.1云南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要求进一步明确当地新项目入库“红线”,细化不得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九种情形,并强调严格按效付费,不得出现政府支出责任应付未付等情形。此前10.25,深圳发布《关于严禁开展涉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业务的通知》一文,要求“各融资租赁公司不得开展涉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业务,全面排查涉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存量业务;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

深圳探索创新财政政策体系与管理体制

10.31财政部发布《支持深圳探索创新财政政策体系与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重点包括:1)支持深圳与国家级基金加强合作,鼓励国家级基金按照市场化原则在深圳布局、投资,助力深圳重点产业补链强链延链;2)支持深圳在全国税制改革中先行先试,发挥好深圳的改革开放重要窗口和前沿阵地作用,聚焦打造制度创新高地;3)对深圳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给予积极支持,着力促进稳投资补短板;4)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对深圳保障性住房筹集建设的补助,加大对深圳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老旧小区改造的支持力度;5)指导深圳加快建设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推进财政业务一体化管理运营。

上海、广东等地围绕新能源汽车、双碳等发布多项产业规划

总体看,各地产业规划多围绕新能源汽车、双碳,具体看,新能源汽车相关,11.9上海发文打造产业规模最大、生态环境最优、整体竞争力最强的汽车产业集群,11.3广东发文完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信息溯源管理,10.31三亚打造换电车辆推广样板工程;双碳相关,11.11山西发布“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11.10四川发布碳市场能力提升行动方案等。

三、行业与产业政策:地产延续放松,加大房企融资支持;汽车、户外消费、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获支持

需求端继续花式松地产,供给端加大房企融资支持

>需求端:地产继续放松,关注北京放松通州限购

近半月,各地地产仍在放松,围绕降低首付比、放松限购、公积金贷款政策等,重点关注杭州调整首套房认房认贷标准并降低二套房首付比,北京放松通州地区限购,厦门、抚州、泰安等多地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维持前期观点:四季度经济下行压力仍大,稳增长还需地产发力,需求端仍可能继续放松。

>供给端:加强房企融资支持;首个住房租赁基金落地

供给端,房企融资支持力度加大。11月以来中债信用增进公司继续推进加大对民营房地产企业增信服务力度,包括11.9发文接收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房企增信业务材料,11.2召集21家民营房企开会推进第二批增信发行项目,约200亿元。以及11.8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发文,支持包括房企在内的民营企业融资,预计可支持约2500亿元,当前已受理龙湖集团200亿元储架式注册发行、保利发展100亿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注册,新城控股公告称拟向协会申请新增150亿元债务融资工具的注册额度。此外,11.8我国首个住房租赁基金在北京正式设立,以住房租赁基金市场化盘活房企存量资产。

持续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11.9工信部在2022中国汽车论坛上表示,将持之以恒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优化政策供给,尽快完成积分管理办法的修订,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二是保障稳定运行,健全汽车生产风险预警机制,积极开展整车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关键材料等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加强国际资源的开发合作,推动加快国内资源开发进度;三是支持创新突破,聚焦新一代电子电器架构、汽车芯片、新体系电池,关键基础材料等领域,加强资本和技术的对接;四是优化发展环境,尽快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的准入试点,严格生产准入管理;五是深化国际合作,落实汽车领域对外开放政策,加强与国际通行经贸规则的协调对接。

完善户外运动消费政策大力促进体育消费

11.7国家体育总局等八部门共同印发了《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其中提出,完善户外运动消费政策。发挥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示范城市作用,将户外运动消费作为促进体育消费的重要内容。鼓励发放体育消费券的地区将户外运动消费纳入使用范围。引导和支持各地开展融合文体旅多业态的消费季、消费月活动,营造户外运动消费氛围。鼓励各类健身活动向户外运动倾斜,激发群众参与户外运动的积极性。

推动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

11.1工信部等五部门印发《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全面提升虚拟现实关键器件、终端外设、业务运营平台、内容生产工具、专用信息基础设施的产业化供给能力。目标2026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总体规模超过3500亿,虚拟现实终端销量超过2500万台,培育100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行业影响力的骨干企业。

[1]http://www.21jingji.com/article/20221113/herald/ef79315f15a17e29c53beb1eb8f86b56.html

[2] http://www.stcn.com/article/detail/721007.html

联系人:熊园,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朱慧,国盛宏观研究员;刘新宇,国盛宏观分析师;杨涛,国盛宏观分析师;刘安林,国盛宏观研究员;穆仁文,国盛宏观研究员。

相关文章:

[1]年内还有7个重要时点—政策半月观,2022-10-30

[2]10月社融大降的背后—兼论近期央行回笼资金,2022-11-10

[3]出口超预期转负的背后,2022-11-07

[4]生产降、地产弱、物流冷,经济能稳住吗?—高频半月观2022-11-07

[5]全面理解三季度经济2022-10-24

本文节选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于2022年11月13日发布的报告《 政策半月观—迎来三大拐点,反弹还是反转? 》,具体内容请详见相关报告。

熊园        S0680518050004        xiongyuan@gszq.com
特别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非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受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信息。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重要声明:本订阅号是国盛证券宏观团队设立的。本订阅号不是国盛宏观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均摘编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者系对已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读者参考时还须及时跟踪后续最新的研究进展。
本资料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普通的个人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因此个人投资者还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本资料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传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