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附合唱团:真的学霸,敢于挑战机场快闪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华南师大附中合唱团 Author 纳纳的

你打开了  华南师大附中

第489次图文,今年第141篇内容


这是华附合唱团的第二篇推文(4月26日)

离我们的第一篇推文(4月19日)已经过去了7天。

7天时间,整好一周。

一周里,我们受到的关注翻了几番。

截至现在,关于我们的新闻已经有了上百万的点击量,

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开始采访我们、报道我们……

受宠若惊之余,我们有些话想说。


机场快闪之后

小李

诶,你有看到最近传得特别火的那个视频吗?


看到了!那群男孩子也太帅了吧!超有正能量!

小杨


2019年4月19日晚上,我们在无锡机场来了一场说来就来的快闪。

“得到机场的许可了?”

“对!”

“走!”

于是,面对着疲惫的人群,我们开始唱起了我们国赛时排练的曲目,《传奇》和《对面女孩看过来》:唱得很自由,也很“随性”。一下子,我们的演出就吸引住了大家的注意,许多人都开始把目光投向我们。

八分钟,起身,上场,张嘴,合嘴,掌声,结束。



表演结束后,我们搭乘已经推迟起飞多次的飞机连夜赶回了广州。

在飞机上,我们早已把快闪的事抛到了脑后。飞机降落,已是凌晨两点。又一次的舟车劳顿,夜很深很深,回到家里,我们倒头便睡……

第二天起来,看见身边人近乎刷屏的朋友圈,我们才知道,我们“火”了。


(以下仅列举部分转发该消息的平台)



1


“华南师大附中”公众号

知否知否,无锡机场快闪,应是快乐华附蓝!让雷雨误机的夜为音乐而感动!




2


“广州日报”公众号

航班延误,这群广州学霸的行为在机场引发围观……




3


“人民网”公众号

航班延误,这群男生的行为在机场引发围观…




4


“微言教育”公众号(教育部公众号)

航班延误,这群学霸的行为在机场引发围观…






5


“广东教育”公众号(省教育厅公众号)

航班延误也能享受艺术展演?广东中小学“以美育人”成果这样生动体现!




6


“广东共青团”哔哩哔哩帐号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50173859





7


“中国教育报”公众号

一群学霸的行为在机场引发围观,原来……听,教育早新闻来啦!



8


“人民日报”微博

https://weibo.com/2803301701/HqNvJgNXt?from=page_1002062803301701_profile&wvr=6&mod=weibotime


9


“广州印象”公众号

广州这个学校全国刷屏了!快看有没有你的校友?!


接下来的几天里,一篇原载于华南师大附中官方公众号的“知否知否,无锡机场快闪,应是快乐华附蓝”的文章,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于是,我们快闪的事情被层层报道:先是广州日报,再是人民日报、人民网、微言教育(教育部官微)、广东教育(教育厅官微)、腾讯新闻、腾讯视频、B站……

第一次,华附合唱团站在了大家视线的中心,我们收到了大量的鼓励和支持。

但与此同时,也有一部分人对我们表示疑问。


有很多人好奇:

我们是谁?

华附合唱团,究竟是个怎样的存在?

所以,就有了今天的这篇文章。


华附合唱团成员,除了唱歌还会啥?


华附合唱团里,除了学霸,还是学霸。

在这里,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小骄傲。音乐把我们聚合在一起,而在平常的生活里,我们还有着更多更多的身份

在这里,永远不缺各种大佬: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队队员,拿到名校offer的出国党,拿到知名艺术院校合格证的艺考生……


不信,你看。

廖胤权

第11届国际天文与天体物理奥林匹克竞赛(IOAA)

铜牌/最佳实测奖

2017年全国中学生天文奥林匹克竞赛

一等奖、最佳成绩奖

2016年全国中学生天文奥林匹克竞赛二等奖

2016年广东省天文奥赛特等奖

2015年广东省天文奥赛一等奖

2016年广东省中学生天文观测与操作技能大赛一等奖

2015年广东省中学生天文观测与操作技能大赛二等奖


沈城烽

俄赛:第42届全俄数学奥林匹克9年级组银牌

冬令营系列:第31届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银牌

联赛系列:14联赛二等奖,15-17联赛一等奖


2018届马再霖

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NOIP提高组一等奖

全国希望杯数学邀请赛二等奖

广东省十周年魔方公开赛WCA四阶季军

钢笔字甲级认定

华南师大附中“星海杯”合唱比赛最佳指挥奖

高中数学联赛三等奖

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三等奖


周弘毅

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 一等奖

中国东南数学奥林匹克 银奖


张弘毅

第31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

广东省二等奖

2017年广东省开信杯天文奥赛一等奖

2018年美国学术十项全能中国赛文学金牌

2018年美国学术十项全能美国赛数学铜牌

第32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

广东省一等奖

第32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铜牌


涂天宇

2017IEEA国际英语精英赛一等奖

2018第十三届课堂内外杯创新作文大赛

(高中组)初赛二等奖

2018第十四届泛珠三角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力学基础试二等奖

2018第35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二等奖


曾语航

2015—2016学年度广东省优秀少先队员

“外教社杯”第九届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大赛省二等奖

2017年广东省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省一等奖

第十五届泛珠三角物理奥林匹克

暨中华名校邀请赛力学基础试一等奖

2016—2017学年度华南师大附中篮协杯初中组冠军


叶耀文

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广东省分区联赛一等奖

广东省英才计划成员


刘钦玺

第二十四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

广东赛区提高组一等奖


黄璟昱

高中数学联赛省三等奖


周赞陈

全国青少年奥林匹克信息学分区联赛提高组三等奖

注:由于时间有限,未能收集所有团员的获奖情况,故此处仅展示部分团员的获奖情况,望其他团员多多海涵。


这就是我们——

没有音乐特长生carry

却能情聚一处、张口唱歌的我们;

在身为指挥的纳姐和

负责钢琴伴奏的珂珂老师的排练下,

此刻只想着唱好一首歌的我们;

活跃在课堂,努力在平时,

不断追求卓越和多元化的我们。


我们怎么看待快闪?



很开心

当初在机场临时起意的一个小举动,

能给疲惫的陌生人们带去温暖。

很坚定

虽然没有在现场唱出国赛时的水平,

但我们的歌声背后仍然保留着真诚和热情。

……

我们怎么看待快闪?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我们在合唱群里,

自己关上门来说的那些真心话:


1.在机场进行合唱快闪是什么感觉?

2.想对华附合唱队说什么?

3.想对报考华附的学弟学妹说什么?



是啊,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事情的我们,感情甚是复杂。

有很多话想说,但又感觉说不完。每个人的感觉其实也差不多:自豪、畅快、感动。

话少的人,只有寥寥几句,但兴奋感已经溢出了屏幕;

话多的人,已经写下了长篇的感想,比如——


曾语航|高中2021届


国赛的一切,都是那样的如梦如幻。

当初得知进了国赛,第一感觉自然是兴奋,但与之俱来的也是一种遥远感。当看到金鸡湖音乐厅的图片时,我不禁问我自己:“我真的会站在这样大的舞台上表演吗?”

比赛前的训练十分辛苦,出发前的一周甚至每一天都无法逃脱排练的命运。在一天天的训练中,我们也在不断地提高,身上的担子也不断地加重。记得刚开始准备国赛时,我们的《传奇》用纳姐的话说“只有省赛时的两三成”;但随着一天天用心地去磨每一个细节,我们收获了巨大的进步,我也觉得自己比省赛时更上了一个台阶。

那天在音乐厅排练时,我们遭遇了一个不小的困难:音乐厅的台阶跟合唱室存在着不小的差异,因此我们的队形,动作,走位都需要临时做很多调整,使我们的声音收获最好的效果。当时心里是挺慌的,毕竟我们在音乐厅只有20分钟的排练时间,而需要调整的地方实在是太多太多,排练的效果也不能算太好。多亏了每个人的专注投入,我们在上台前很好地解决了走位以及动作上的问题,而在声音方面也达到了不错的状态。

国赛的队伍真的很强,其中很多都是专业的艺术学校,有许许多多艺术特长生,而他们的表演也十分惊艳。作为没有一位艺术特长生的平民合唱团,我们没有什么成绩上的目标,姚校也跟我们说只要秀出华附人的风彩就行了。虽是这样,上台前还是十分紧张,挤在狭窄的通往舞台的廊道上,望着前面那扇禁闭的大门,暗自做了好几个深呼吸。

优雅的钢琴前奏,使紧张感逐渐舒缓,仿佛只是一次在寻常不过的排练。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早已熟记在心。用心去做好每一个音的处理,让声音融为一个完美的整体。台上没有想太多,只是想尽力呈现最好的一面,不负我们所有的努力付出。纳姐激扬的指挥,让每个人的情绪都受到了感染,倾尽全力,用心歌唱。八分钟时间不长,在台上很轻松,很享受。而且,我觉得我们唱的不错。


陈括|高中2021届


在这个春天的金鸡湖畔,我们代表华附迎来了一场艺术盛事。可以说我们在这第六届全国中小学校艺术展演的演出,不知承载了多少他人的期望,承载了多少自己的付出,承载了老师的多少努力。

可我们能说它是沉重的吗?不是的。

在我看来它是轻松的。比起一波三折、大起大落这些形容词,我更愿意用宁静美好来形容这次的旅程。美在苏州之美,美在一路的快乐,美在团队精神的不断体现。而宁静的感觉,则因为我们暂时来到了苏州,以唱歌之名来此相会,友好地与各地的艺术特长生们同台竞技。苏州,是一个典雅而历史悠久的商业城市。因此到面对它浓厚文化底蕴的时候,也不禁放轻自己的内心,使自己内心沉静下来,正如比赛前徘徊在金鸡湖畔那样。比赛没有喧哗,只有宁静的欣赏,比赛的场地都是如此,带给人一种艺术的享受。

不论我将以什么样的心态去看待本次苏州之行,它都已成为我今生记忆中重要的一部分。不论从它留下的美好情感与记忆,还是从它值得我回忆的点来看,都是如此。

此次出团,使我认识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合唱团。它令我惊叹之处就在于这个团体能够做到纪律严明,统一有序,而每个人各有所长,在其中都能获得存在感,并适时施展才能,为集体出力。整个集体同时充满创造力和活力,内部团结而少矛盾。这个团体能够做到这一切确实是很优秀的。

在我看来,指挥杨纳老师对此功不可没。加入合唱团以来,我发现她身上令人尊敬的一点在于她的言行,能满足组织合唱团的需要,有力保障了团队的行动效率。在语言上,她用轻松幽默的风格感染着团队的成员,不动声色中,激发大家为目标而奋斗。而她默默完成完成的事,适当地向我们提起她的工作而不带抱怨,总是把最好的一面留给我们。音乐将我们聚在了一起,我们是杨纳老师的学生,也可以说被她当做了音乐上的伙伴,她是真心的为我们这个团队着想的,因而得到全团的拥护。

在合唱团中互相协作、为集体出力的同学们也是如此。这是一群非常优秀的同学,他们各有所长,擅长的学科涉及各个领域,齐聚了各种各样的人才。他们都是高素质的现代人,而这个要求是比较全面的。因此,不仅在舞台上的唱歌我们在行,下了舞台,作为一名中学生,一名青年,我们依然能焕发出我们的生机。即便是玩也能玩出自己的风采,这也确是十分有意思的经历。

苏州是一个美丽的旅游城市,在这个城市里面举办艺术盛会是很合适的,但是参加这个盛会的机会也是非常难得的,能与这么多艺术特长生同台竞技是不容易的。我们在最后成功地完成了展演,离不开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当然,更离不开杨纳老师的无私付出。

在舞台上的时候,我突然回想起在一个月前的某次排练上,我为我们所唱出的歌曲所感动,不禁在心里默念了一句:"能够参加这样的一次合唱比赛,付出这么多也值得了。"现在回想起来,真高兴自己当初做出了加入合唱团的决定。在犹豫不决之际,对音乐的喜爱战胜了我,使我能在合唱中获得更大的发展,这当然也离不开自己的争取。

不论怎么说,我们现在已经回到了广州,我们的思维也不能总是停留在过去,但是过去总有一些值得我带上的东西。这次的苏州之行不仅是一个开阔眼界、接触艺术、增进与集体交流的一个活动,更使我内心沉静下来,能够充分而理智地面对未来可能见到的风风雨雨,作出合理的选择。有的事情只说不做是不会有的,我看到的这些优秀,都是离不开背后的实干的,即使不说出来,也是值得敬佩的。相比于刚回来时的激动难抑,现在的我也要思索一下,带着本次苏州的合唱精神不断前进了。


陈恺杰|高中2020届


从华附,到中山,再到苏州,有太多难忘的回忆。而最令我触动的,当属我们一起度过的那些夜晚。

忘不了的是十一月的夜晚,中山文化艺术中心小剧场里,狭长的后台走廊。刚从台上下来、内心惴惴不安的我们,听到从场上报出难以置信的高分。那个时候,我们谁不是被狂喜填满了内心呢?可是,在后台不能激动,要克制,要克制……直到我们一个挤着一个,簇拥着,躁动着,挤过艺术中心狭窄的长廊,挤出仅通一人的小小的门,踏进了夜晚中山的习习凉风中。我们高呼、击掌、雀跃……半年来积聚在心中的紧张与疑虑,都一并被风吹散在明朗的夜空。

更忘不了的,是为准备国赛而加练的一个个夜晚。月明星稀,晚自习的铃声夹在和声的间隙中悄然溜走了,喧闹的校园复归沉寂。我们结束了排练,狼吞虎咽地吃着自己的那份都城快餐。谁不想在一天的劳累后悠哉悠哉地吃个饭,洗个澡,玩会手机再打个盹呢?可是,是使命感,不,是热爱,是热爱将我们聚集在一起。缺乏热爱的合唱团是没有灵魂的,也是热爱让我们出色,让我们得以站在更高的舞台。正因为热爱,那些夜晚,我们的眼神在疲惫中总能流露出一种坚定、一种感激;也是因为热爱,纳姐和珂珂老师为各种繁琐而复杂的手续四处奔波,受到来自各方的关注,负着难以想象的压力,却仍耐心地一遍遍、一遍遍纠正我们固执的走音、僵硬的动作,改进歌曲情感表达的细节,愣是将一个艺术生都没有的合唱团,推上了国赛的舞台

忘不了四月的夜晚,金鸡湖音乐厅外,霓虹灯不停变换的高大网状墙面,宽阔的湖面,无云的夜。下午的走场并不顺利。声音太白,太杂,一切瑕疵在如此高规格的音乐厅都被暴露得清清楚楚;也没有人想到,演出的舞台竟是如此弯曲狭小,以至于我们不得不大幅度变动排练了半年的队形……二十分钟的走场结束时,我们的撤退甚至可以用狼狈形容。然后就是吃饭,漫长的化妆,饭店打烊。夜幕下,我们走回音乐厅在室外加练,一路上没有了平日的喧嚷。疲惫,焦虑。排练的过程中,别的团就在不远处一遍遍地唱,我们却在气息和状态上徘徊不前,甚至为到底有无走音而争吵,感受到差距的同时,不禁为自己捏了把汗。

所幸,我们还是顺利完成了比赛,用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发挥,赢得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当我们走出音乐厅,背后的璀璨灯火远去了,迎面吹来苏州凉爽的晚风。也许对我们来说,这只不过是又一次熟悉不过的演出,但对华附合唱团,对华附,对所有过去、现在和未来关心我们的人来说,这都是一次面向全国的大演出,是一大步。

“即使最卑微的啼鸣,也要骄傲勇敢地宣示。华附合唱团,未来可期!


赵宇帆|高中2020届


看了看手表,十点多了。坐在大巴上,一恍惚,才惊觉已经结束了呀。一种若有所失的感觉涌上了心头,夹杂着几分“曲终人散”的悲哀。听驰予说国赛完后会有些许伙伴离开,因为学习,又或者是一些其他原因。好害怕结束真的意味着结束,而不是一个新的开始。关掉手机闭上眼,脑海里突然涌进了好多好多记忆......

还记得《围城》里的一句话:墙外的人想进来,墙内的人想出去。在我还未进团之前,看见同宿舍的人周二晚急急忙忙的冲回来洗澡还被宿管老师抓过几次,那时候惊讶于那股支持他的力量,想知道它到底从哪里来

偶然一次音乐考试老师把班里几个同学留了下来讲了关于合唱团的事。凭着猎奇的心态,我也同他一起开启了饿着肚子唱歌响铃洗澡洗衣服的旅程。那时候会有几次抱怨,特别是省赛将近排练次数骤增的时候。好多好多次同学约球都因为这个不得不拒绝。我又开始好奇起来,那股力量到底是什么

渐渐的习惯了,下课便往音乐室跑,也能顶着空空扁扁的肚子唱歌了。音乐室也换了,从一个小巧精致变成一个“金碧辉煌”的huge合唱室。在学长的带领下,度过了无数个排练的夜晚,最终终于在省赛的镁光灯下绽放出来。省赛结束后,确实激动的流下眼泪,为所有人集中朝着一个目标前进的感觉。之后的每一次排练,除了特殊情况,都会满心欢喜的朝着音乐室跑还记得老师们的笑容还有淳淳教导,记得各种像邪教一样的开声方法,还记得因迟到流着血发出的红包,为了一个一毛钱的红包呼天喊地,还记得好运来式韵律操......好多好多我在教室不能体验到的欢乐。总会惦记着夜宵,总想着每一次排练都从中学到一些东西做一个小小的进步,每次听到纳姐那“杀人”的共鸣都会起一身鸡皮疙瘩,哇真的好想唱成那样!

总想着国赛还很遥远,知道出发前一天才回过神来。原来这两首歌我们已经完完整整练了一年多了,唱烂了耳朵起茧子唱进骨子里去了。在等候厅等待时突然开始感慨,脑海里响起无数多的歌谣。当又一次站在镁光灯下,胸腔随着心脏扑通扑通震动着。曾经无数次梦想着这个舞台,站在舞台上时却又忍不住想起很多很多的从前。歌声很动听回忆很温暖。八分钟的时间太短,想述说的情太多。

突然想起来我以前的疑惑——那种动力究竟从哪来?确实是那时候的想法太天真了。是热爱吧,风雨无阻的热爱,而且当我自己陷在里面无法自拔的时候才发觉。想来,想重来,围城那一句话真是乱来

ps :在机场快闪的时候,我并没有参加,而是选择当一个旁观者。我混在人群中,第一次真正的欣赏这两首歌。飘在头顶的声音,胸腔震动的感觉都把我拉得好远好远。每个人的脸上都有一种无法言喻的快乐。值得!


陈锐峰|高中2020届


时间很快。

回想起刚刚接到两份新谱时,还在练习别的曲子。那个下午的情景还历历在目。突然的、毫无征兆的,一场盛大的比赛匿着脚步来到身后,轻轻地拍了拍所有人的肩膀。到比赛结束之际,回眸望去,春色三分,二分金火,一分砭雪,细看来,点点是昙影。

时间很慢。

每周的两次排练,已成为校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活动。只有老师和团员们知道,《传奇》的引子,或是《女孩》的结尾处,在音量、音色、音准、节奏、情绪等方面磨合了多少次;而相对于整首曲子来说,这只是一个极小的缩影。每一次的细抠,都是一个小小的进步。如涓涓小流汇成大海,如缕缕阳光束为一股,我们的作品正是这样渐趋圆满。

十分幸运,在这个时候遇上一场如此盛大的比赛,三年一届的比赛实在是可遇而不可求。而在省展演中力战群雄,获得参加国赛的机会,更是难能可贵。也正是因为这个特殊的时间点,准备比赛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一份份重担压到人数最多的高二同学的身上。有多少的遗憾,也就有多少的希冀。我知道,我们不只是在为自己而战,是为这个集体,为学校,为许许多多默默关注我们的人而奋斗

准备的过程无疑是艰苦的。许多个没吃完饭要跑去吃宵夜的饥饿,找不到位置难以调整的焦虑,排练同时要兼顾学业的平衡,都是这个阶段要面对的问题。曾几度被困扰,在一片茫然中匍匐着摸索前行,心里始终相信柳暗花明又一村。它始终在那,找到它只是迟早的问题。

还记得97.36分带来的巨大的喜悦。起初我不知道这个数字的涵义,但当我看到老师同学的神态与表现时,心中已了然,这是多么意外的一个惊喜。迷迷糊糊地回到学校,一段新的征程正等待着我们。稍微喘了一口气便投入到更加紧张的排练里。

合唱团是一个“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的集体。它不只是一个简单意义上的活动的团体,更是热爱音乐的一群人的归宿。无论是在省展演还是在国赛上,合唱团的师兄师姐们始终都特别地关注我们,也尽他们的能力去帮助我们进步。这份关注真的令人感动。在合唱团里,不仅能学习歌唱的技巧,还能与老师结下一段珍贵的情分,交到一群志同道合的好朋友。这份情谊,一定程度上更加牢固,更加温暖,值得用一生去经营和维护。

回想起这次的表演,不禁还有些“后怕”。要是当时哪个地方再出一些小小的差错,我们可能就会与这次国赛失之交臂了。但正如老师所说,每次上台,我们都能发挥出排练时甚至超越排练时的最佳水平。这看起来颇不寻常。面对台下的观众应是紧张的,一般情况下并不能正常发挥。但从这两次的经历来看,只要足够努力,足够团结,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不能忘记的还有诸位老师的细心付出。她们除了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外,还用她们的热情与激情,感染着每一位合唱团员。没有她们领头,我们不可能走到今天这一步。感谢竹笛老师,为《传奇》添了一份精彩。还要感谢随团出行的老师,他们为我们的顺利出行保驾护航。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皆说人生如戏,不过是你方唱罢我登台。落幕不只是终结,也是开始。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华附合唱团的精神将会代代相传,这里是我们永远的家。



已经升上大学的“高四”同学也难忘合唱团的经历










(向上滑动启阅)

我们分成两排徐徐步入讲学厅,四个声部唱出各自熟悉的旋律,用我们的胸腔、喉咙和头颅。虽然聚光灯下的这次演出并不是我们最完美的一次,虽然作品中还是有不少瑕疵,但我们结束这十二分钟的歌唱的时候,全场都为我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我们坐在状元桥上,本来只是上来合照的我们想不到类似“茄子”这样的口号,居然默契地唱起了我们方才登台的三首曲子。我们没有音响,聚清园的回声也远不如合唱室的效果好,但我们在状元桥上的校歌也许是我们展现得最好的一次,引得过往的同学纷纷驻足。

这便是我们,华附合唱队。

今天只是一个特别的演出日,实际上我们的日常完全不是这个样子。我们没有一个歌唱特长生,训练时间远少于别的学校,所以课后在合唱队训练的每分每秒我们都倍加珍惜,把全身心都投入到音乐中去——借杨纳老师的话说,就是“别人不和我们拼学习,我们要和他们拼唱歌”。我对合唱队的印象几乎全位于国际部四楼的那个音乐室,里面摆着能弹出各种变态开声调子的钢琴,一群人在里面纵情歌唱。我们把放学这段时间用到极致,两个小时的空当几乎全被占满,于是我们常常沦落到吃不上晚饭的地步:有同学吐槽说“合唱队大大增进了饭堂夜宵的销量”,此言不虚。尤其是市赛前的那段时间,一二三四五排练连轴转,唱完歌立刻回教室刷成才,其实是挺烦挺累的。但是我们的不满也仅限于微信群里的吐槽,无论时间怎么紧张,排练照到歌照唱。我觉得我们能坚持下来,可能是因为骨子里就有对唱歌的热爱,天生就和合唱有一种密不可分的缘分吧。至少,当歌谱上的旋律丝毫不差地从我们口中唱出的时候,我感受到一种不可以被替代的无上欢乐,在歌声中我可以忘记一切苦恼和悲痛,浑身都是力量。

这是我在合唱队的第八个月,但愿我能与她一直走向未来。


——廖胤权
















(向上滑动启阅)

小时候从来不敢在很多人面前开口唱歌,哪怕是小学低年级上音乐课的时候,都把自己的声音隐藏得好好的。某次小学音乐课,老师突然讲了什么“烂鱼充数”的故事,然后开始抽人,很不幸的被抽中,很无奈地在众人面前唱歌,很意外地得到老师的鼓励,也算是从那时候开始,突然就喜欢上唱歌了。

于是刚上初中选了合唱选修课,高一的音乐选修课又报了歌唱……虽然不太想承认,但打心里还真的一直特别希望能进合唱队……没想到期末考的时候真的被老师钦点进队里——虽然吧,嘴巴里说的还是自己很慌,心里其实还是很开心的……

从7月初第一次到合唱队排练到现在12月中旬,不知不觉就过了将近半年。作为一个和每天和数学斗智斗勇的竞赛生,在其他人眼里脑子里似乎应该都是数字、符号、图形,应该是“感性绝缘体”,但对于自己而言,每次到合唱队唱歌,却感觉特别轻松和自在。刚进合唱队的时候,杨纳老师对我说了一句话至今记忆犹新:“你如果忙,要搞数学尽管搞,要参加竞赛就去参加。你现在也不是一个人在数学竞赛啦,这么多人都是你的后盾,更有底气了吧!”那时候就真的把合唱队当成了家一样的地方。今年的竞赛成绩比起去年不尽人意,但每次回到队里排练的时候,所有的杂念所有的不快真的都能被自己抛之脑后,只剩下歌声,只剩下共鸣,只剩下合唱队里日常的嘻嘻哈哈。纳纳每次生动的错误示范和磕了药一样的舞蹈(?),一起挨饿一起抱怨却都还是竭尽所能练到结束的每个下午,拿着三四十份都城盒饭上楼的外卖大叔,迟到表演节目时所有人合唱起的《小幸运》……所有的点点滴滴都印在脑子里,有时候回想起来还忍不住扑哧笑出来,笑过之后是满满的温暖。

除此之外,在合唱队里,也结识不少小伙伴。身处一个与世隔绝的西方神秘班级,总感觉能认识年级其他同学的机会太少,在合唱队却一下结识很多朋友。印象最深的是生日后一天,也就是市赛当天,看到男低和男高很多人在背着我密谋着什么,不小心发现他们居然在为自己准备一个特殊的生日仪式……虽然并不是很想进行这个仪式……但是还是特别感动。虽然见面的机会并不是很多,但是一次次磨合,也真的和很多人有了很多默契,不知不觉中也都从一开始互相不愿意多说一句话的生人成了熟识的朋友,很难得,很珍贵。

乱七八糟说了一堆,感觉还是没把想说的说完……合唱队在我心里真的是个像家一样的港湾,喜欢合唱队的歌,喜欢合唱队的各位大佬们,喜欢自己声部的哥们,喜欢成为自己手机新进表情包的纳姐……不管走到哪,HF合唱队,都会是一段很暖的回忆。


——沈城烽
















(向上滑动启阅)

从加入合唱队到现在大概就五个月的样子吧,但是却经历了很多很多。我接触到了许许多多的同学,也认识到了平易近人,歌声美妙的老师您^_^我首先想感谢您的辛苦付出,感谢男低们的携手同行,也为整个合唱团一起获得的荣誉所骄傲!

本来对唱歌这种事情就有点兴趣,只是高一的时候怕占用太多时间,我就没敢报合唱选修课。但是您在音乐课考试的那天,把我和沈大佬拉进了合唱队,从此我们一起就走进了一条“不归路”。这几个月以来,生活变得更加忙碌,学习、竞赛还有合唱,我把这三者作为了我生活的核心。本以为原本就忙碌的我会应付不过来,但是在克服困难、超越自己之后,我却发现,参加合唱队让我学会更高效率地利用时间,甚至连学习成绩也进步不少,排名变为一位数了。

其实有时候确实觉得很累,满脑子的语数英物化生。有时候会带着一天的疲倦,拖拉地走进合唱室,但是当看到那架闪着光的钢琴,阶梯上在练声的同学们,听见老师您美丽的声音的时候,生活充满精彩的另一面又让我精神抖擞。每当开声的时候,四五十人的腔体里发出的共鸣声,在合唱室内回荡,亦在我心里跳动。钢琴一个音阶一个音阶的向上,仿佛一名沉稳的老先生在楼梯上走着,一步一脚印,不紧不慢,心如止水,伴着音符,却感觉到奇妙的安宁。被物理化学虐了一天的心,此刻也舒缓开来,聆听着老师的指教,感受音阶在空气中的流动。让喉咙放松开来,抛开所有的烦恼,此刻我们都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

练到滚瓜烂熟的《橄榄树》和《圣母颂》,在我刚开始练的时候,怕还会唱跑调呢。还记得那是自己对音乐还是一窍不通,对每个音也没有特别的感觉,呆呆地望着简谱,就是难以将那死板的数字转化为流动着的旋律。但是我并不退出,有着整个男低的力量,我渐渐的学会读简谱,也把每个音找准唱准,什么升号降号,在几十次的磨练之后,都不再成为问题。当《橄榄树》的旋律从我们口中传开,您总能找出其中的缺点,然后一次次地为我们修正,虽然我对这种艺术的感觉不够深刻,但是每一次的磨练,都让我们的歌声升华,确是实实在在所感受得到的。还记得某一天罚迟到的表演节目,有人唱的是《小幸运》,平时唱歌求之不得的情感,却在那几分钟内倾泻得淋漓尽致,手上摆动着的灯光,像星星般倾诉不完我们对合唱队的爱,而这,就是合唱队里的温暖。

市赛的时候,天气很冷,我们团结在一起的力量,却仿佛熊熊燃烧的火焰,点燃所有同学的斗志。顶着其他队伍的压力,我们充满自信,在台上表现出最闪亮、最优秀的一面,最终也获得了不错的奖项。小海燕剧场,那是一个艺术挥洒的舞台,也是我们曾共同作战的战场。十一点了,回到宿舍,妆还没卸,礼服还没换,心里却还是忍不住对自己说,我们都好棒!后来在基金会上的表演,我们毫无压力,也自豪地为校友们展现了自己的风采,那一个可爱的抱枕,已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有着它,我仿佛时刻被合唱所带来的快乐所围绕。

不愿离开合唱队,是因为对整个合唱队的爱,也因为自已爱上了那个能挥洒青春的舞台。两个星期后的华附春晚,我格外期待,也圆了我能在上面表演的梦想。路还很长,但我相信,我们会越走越好,也会越来越爱唱歌!

祝老师您越长越年轻,不怕黑照,勇往直前!

此致

敬礼

马再霖







下面再来欣赏几个小视频吧~




快闪之后,我们还是那个“学霸合唱团”。

面对更加庞大的关注和认可,

我们没有懈怠,

反而是感觉身上有了更多的责任和动力。

感谢!

有这么多人肯定和鼓励我们!

感谢!

有这次难得的机遇,

让我们进入了更多人的视野!

感谢!

我们阳光和自信的样子,

能够给手机屏幕之前的陌生人们,

带去满满的正能量!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相信,在接下来的时间,华附合唱团还会一直努力,

用多元的方式,遇见更好的自己



资料收集:杨纳老师、刘丰铨、涂天宇、张弘毅

文案:张浩翔

排版:陈锐峰、周赞陈


相关链接:




公众号ID:hsfzgd

欢迎关注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