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媒体报道 | 华如桃李,菁菁归附⑨ | 李梅里校友:在华附最早认识到要追求卓越

羊城晚报 华南师大附中 2022-05-22

转载自羊城晚报公众号“ 羊城晚报学大大”11月18日报道


▲ 11月14日《羊城晚报》A19纪念版


2018年9月14日,中国第一位活跃在欧洲歌剧舞台的假声男高音歌唱家李梅里在国内发布首张专辑,华附的朋友圈顿时沸腾:原来,他是华附2007届校友!在华附就读期间,李梅里就是个多才多艺的学生,曾是华附合唱团的领唱,还担任过第23届青春旋律艺术节晚会主持人,高考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


李梅里有着“老天爷赏饭吃”的声音,被《Opera》等国际权威乐评评价为:“极为吸引人的声音”,“温暖,穿透力极强的假声男高音”、“毫不动摇,纯净的声音”……他自己也很感恩这一路遇到很多帮助他实现梦想的贵人,不过,华附的老师却认为,天赋之外,李梅里的今天是用汗水浇筑。


相关链接:校友 | 热烈祝贺华附2007届李梅里发布首张假声男高音专辑



▲ 2004年12月,担任第23届青春旋律艺术节晚会主持人(二排右1为李梅里)



1.难忘华附,遇上音乐知音


李梅里一直以来都是学霸加艺术特长的典范。他从小便有音乐天赋,在广州市少年宫合唱团中,总是唱最高声部。中考他以广州知用中学状元的成绩考入了华附,并成为他那届唯一一位考入华附的学生。  


初来华附,李梅里和大部分同学一样,都因学霸云集而深感自己的渺小,“尽管我是我们初中唯一一个考入华附的,但自豪感没有持续多久,就被华附学霸云集的氛围击碎了。所以我特别迫切想在这里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华附真的各个方面都很突出的牛人太多,有博览群书型的,有数理化骄子等,我就一直在思考,自己到底有什么跟别人不一样的特点。



李梅里高二时的同桌张维逸是一个特别喜欢音乐、对钢琴超级狂热的人。课余时间,他们经常去学校对面卖音像制品的小摊儿买古典音乐的碟,“他每周会塞给我很多古典音乐的CD,听完以后我们偶尔会在课下讨论,聊得特别开心。下课了我们还偷偷地溜到音乐室去,张维逸就开始弹钢琴,我和其他几个小伙伴就在旁边唱歌。高二、高三我走读,中午我们这几个小伙伴还一起约在一个朋友家,依旧是张维逸弹钢琴,我们在旁边唱歌。”李梅里说,正是在华附遇到了这样一群对音乐志同道合的同学,开启了他通往音乐艺术的道路。



“我那时候真的被我最好的朋友张维逸所感染,他对音乐痴迷到什么程度呢?记得那时我们的音乐老师杨纳为了惩罚迟到的学生,让迟到者表演一个节目。张维逸为了炫自己的琴技,故意迟到,而且还弹了一首《匈牙利狂想曲2》,弹了足足六分钟!我记得杨老师也特别好,对我们都很有耐心,一节课才45分钟,竟然还让他把整首曲子弹完了。”回忆起高中时的趣事,李梅里仍然难掩对好朋友张维逸的佩服,“他现在在香港大学读生物制药的博士,还是对钢琴很痴迷。”


▲ 2018年9月17日,李梅里回母校接受采访,在聚清园状元桥上即兴高歌



2.恩师点醒,三个月数学进步80多分


高二时,李梅里有一次去爸爸的一个好朋友家玩,听到德国著名假声男高音歌手——安德烈斯·舒尔的歌,“我那时候才知道原来自己这样的声音是假声男高音。其实在华附合唱团的时候,杨纳老师就当着团里所有人的面夸过我的声音条件非常好,完全可以报考专业院校。”


然而,高中时的李梅里并未想过将声乐发展当做自己的人生道路方向,“我只是突然发现了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感觉在华附这样牛人聚集的地方突然有了我施展才华的一席之地,真的很开心。”到了高三,李梅里也如其他同学一样,为高考而努力奋斗。


▲ 与贺建老师在一起


李梅里其他科目的成绩都名列前茅,只有数学一度考不及格。高三下学期,距离高考不到四个月的时间,李梅里有一次数学作业没有好好完成,被数学老师叶巧卡在课堂上很严厉地批评了。李梅里说:“叶老师当众批评,我当时心情很不好,没想到下课后她还叫我去办公室。当我战战兢兢地找到老师,等待一顿劈头盖脸的谩骂的时候,没想到叶老师只是很温和地对我说,‘梅里,我是真的希望你数学能学好。我批评你,你对我有意见可以,但请不要对数学产生厌恶,如果你要考上好的大学,必须把数学学好。’”听了叶老师如此诚恳的话语,李梅里特别感动,“从那时候起,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数学学好。”


叶老师告诉李梅里,其实数学拿高分也不难,以他的水平,前面的基础题是可以做好的,后面的两道大题可以少花点时间。李梅里按照叶老师教的方法,最后三个月主抓基础题。没想到高考成绩出来,他数学考了120多分,三个月的时间进步了80多分。“真的很感激叶老师,是她的诚恳让我破釜沉舟要好好学数学;也是她教我的方法特别有效,让我在高考中拿了自己该拿的分。我最后两道大题都空着,真的不会做,但前面的基础题我全做对了。”


▲ 与恩师在一起(右起:杨纳老师、叶巧卡老师、林春鸿老师)


回忆起高三生活,李梅里觉得虽然最后三个月苦战数学比较辛苦,但总体来说还是过得多姿多彩。原本以为到了高三,大家会把课外活动都停了,一心一意备战高考,没想到华附很多学生依旧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李梅里高三时也参加合唱团,并且是领唱。“其实很多合唱团的学生到了高三依旧坚持,因为我们认为唱歌很快乐,也是紧张学习的调剂和释放。”他认为,华附其实没怎么给学生压力,希望学生能够主动去学习,“华附给你最好的老师,最好的帮助,但她不会去逼你去学习。反而我们都会很自主地学习,而且老师都非常负责任。”



3.遇到贵人,彻底改变人生轨迹


李梅里大学填报志愿时第一志愿是德语,因为想着自己声音的独特,北大本科毕业后可以去德国学音乐。结果北大在广东不招德语只招英语,而英语志愿也没被录取,后来录取的是第三志愿北大影视编导专业。一入大学,他就顺理成章地进了北大合唱团,最开始他唱的是男低音,后来他跟随中央音乐学院的赵登营教授,学习假声男高音演唱。赵登营教授之前从没教过假声男高音,但他特别欣赏李梅里,也很惜才,决定免费教李梅里。


这样一个学习机会,彻底地改变了李梅里的人生轨迹。在大学四年里,他每周来回两个小时搭乘地铁从北大到中央音乐学院,去赵老师那里上课。李梅里说:“那段时光是很幸福的,因为觉得是在去往一个可以充分实现自我价值的地方学习”。即使在搭地铁的时候,他都会拿出一本自己本专业的书或者哲学类的书籍读一读。



在前往梦想的路上,他的内心充盈,丝毫没有浮躁之气。“赵老师的琴房总是会坐满了人,他会向朋友介绍我,向别人介绍我唱歌很好听,让大家都来欣赏我唱歌。”在赵老师的不断鼓励与引导下,李梅里感到自己离歌剧之路愈来愈近。业余之时,他还参加了北大的合唱团,以及组建了阿卡贝拉清唱团——北大五行,和同学们一起做音乐。那时候的他每天都在宿舍对面的琴房练唱一两个小时,在北大旁听各国语言的课程。围绕着声乐学习的业余生活十分充实和快乐。


大四的时候,英国皇家音乐学院来北大招生,李梅里去试了一下,在考官面前唱了一曲。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副院长特别喜欢他的声音,当场就决定录取他,并且给了全额奖学金。



在国外作为职业歌剧演唱家这些年,李梅里认为,很多人对中国的艺术生有偏见,觉得成绩不好才去学艺术,这其实是对艺术最大的偏见。“如果你要去当一个真正的艺术家、音乐家,是要有聪明的头脑和广阔的眼界,并非成绩不好才学艺术。我觉得我的求学之路——从广东省最好的中学华附,到中国最高学府北大——跟别人不同的可能是这一点,因为你做艺术到最后就是做文化,不仅仅是音乐,美术也一样。像我唱的歌主要是巴洛克时期的,语言有德语、法语、英语、意大利语等,需要下苦功夫学习;同时,对戏剧的文化因素、演出时的服饰首饰、当时的时代背景等等很具体而微的方方面面,也要花大量时间去学习和了解。我在英皇的很多同学,在读的是声乐硕士,但本科很多都是牛津、剑桥的。你要当一个优秀的艺术家,你首先要是一个优秀的人,有学识、有见识,学习能力强并勤于思考。这一点我很感激在华附的经历,正是华附追求卓越的精神以及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才让我现在有底气有乐观的心态面对一切挑战。”



李梅里坦言,他最早是在华附认识到要追求卓越,“我高中时真的把‘追求卓越’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屈原在《九章·涉江》说,‘吾方高驰而不顾’,我就希望自己能够在自己有特色的地方坚持下去,能够与其他人区别开来。在华附和北大这种学霸如云的地方,无论你做什么,都有比你厉害的人,只有唱假声男高音,全校我最厉害。这真的是老天赏饭吃,给我这样一种价值,我要好好去珍惜。”



名词解释:假声男高音


    

同题问答

如果有梦想的话,一定要努力去追求


记者:你认为华附的精神是什么?


李梅里:我在华附感受到的华附精神就是追求卓越,成为精英。当穿上华附的校服,当从华附毕业,我都以一名精英来定位自己,会有一个远大的目标,剩下的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这个目标,不管路途多艰险。


记者:作为华附的校友,你自豪吗?为什么?


李梅里:绝对的自豪呀!以前是在校生时,穿着华附的校服走在路上就非常自豪,因为华附是当之无愧广东省最好的学校。


后来我去到国外,经常会碰到广东人,闲聊时我跟他们说我的大学,他们没什么感觉,但我一说自己是华附的,他们立马两眼放光“哇!好厉害啊!”


记者:今年是华附130周年校庆,你有什么话要对母校说吗?


李梅里:首先祝贺母校,希望能够一直这样优秀下去。


其次,我想谈谈中外教育的感受。我觉得华附区别于其他学校,很重要的是以下两点:一是华附有非常好的教育理念和非常专业、负责任的老师;二是因为这么多年的积累,华附能够招到全省最优秀的学生,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能教出好的学生,也能吸引更多好的老师。


跟其他国家相比,华附这么好的学校竟然是公办的,招生完全看成绩,也就是看你的努力和优秀程度。而在国外,比如英国,最好的高中是私立高中,学费特别贵,不是一般人可以读的,阶级固化很严重,普通人很难读到这样的学校。但在国内,如果一个很优秀的学生,就算家境不好,只要通过努力,也能够接受平等而有质量的教育,得到很多好老师的关心和关爱,老师不会因为你家里没钱就不管你。


记者:你有什么话要对师弟师妹们说?


李梅里:我想说三点:1.如果有梦想的话,一定要努力去追求。华附的学生很优秀,更要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应该把握住这个机会,因为真的有很多人想追求梦想都没有这样的机会。


2.学识和眼界真的是非常重要,所以除了学习好以外,要尽可能开阔自己的眼界。


3.要踏实做事。虽然社会风气有些浮躁,但要静下心来做好自己的事情。坚持自己的梦想,不要放弃。心态要摆平,不要放弃希望,不要追求一蹴而就。



李梅里

华附2007届校友

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影视编导专业,全奖考入英国皇家音乐学院攻读声乐硕士学位,这是该校八年来唯一录取的假声男高音,最终以毕业音乐会100分满分成为学院近两百年以来成绩最高的毕业生之一

2013年被伦敦市政厅音乐与戏剧学院歌剧学校全奖录取,2015年获得艺术家文凭学位

现留英发展,成为职业的歌剧演员


来源:羊城晚报

文字:何宁
图片:学校供图

出品:羊城晚报教育发展研究院


相关链接:


公众号ID:hsfzgd

欢迎关注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