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媒体报道 | 华如桃李,菁菁归附⑦ | 华附文化三侠,愿骋赤诚兴中华

羊城晚报学大大 华南师大附中 2022-05-22

转载自羊城晚报公众号“ 羊城晚报学大大”10月31日报道


▲ 10月24日《羊城晚报》A9 纪念版


这个十月的尾巴,对于金庸迷们来说,注定是伤痛的。


10月30日下午,金庸先生仙逝的消息传来,华附的朋友圈一片唏嘘。特别是飞絮文学社的娃们,两年前左鹤达同学开讲金庸武侠小说的场景仿佛在昨日,当时整个图书馆满员爆棚,不止是话题受欢迎度空前,大家讨论的兴致也是前所未有地高昂,演讲过程中,还有同学抢走了主讲者的话筒,补充了金庸的政治立场……


今夜华附朋友圈:儿女情长今犹在,江湖侠骨已无多


▲ 金庸讲座


在这个外界普遍认为学生只是理科好的学校,走进了才知道,其文学造诣、国学修养也很深,而他们对国学、文学和文化的痴迷,从社团的每一次活动、微信公众号每一次推送、学生自创的每一篇作品,都展现得淋漓尽致,甚至文学社、国学社、诗社,也被华附学子们骄傲地并称为”文化三社”


其实早在2013年,华附在北京中华书局签署“中华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共建基地”协议,成为全国首批(共五所学校)、广东唯一一所共建学校。


▲ 2010华南师大附中“中华传统文化节”开幕式暨现场书法大赛成功举行



“文学是我的夜空中最璀璨的星星”


“于我而言,文学更重要的意义是它启发我开始思考。就像笛卡尔说的,‘我思故我在。’从那些带有哲理的文字中,我逐渐循着他们的步伐,尝试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一些观点。我开始思考人生,思考待人接物的方式,思考人们举手投足间透露出的性格特点,甚至去思考人何以而存在。这种思考问题与看待问题的宽度与广度,是我以前所没有的。思考的同时也激励我去阅读,阅读中收获的东西既丰富了我,也反过来推动我继续往更深处探索。”华附高二学生、飞絮文学社社长陈锐峰来华附之前自谓“文学小白”,典型的理科生,只爱做题,对语文还未开窍。来华附后,真的想改变一下自己,所以加入了自己不擅长的“飞絮文学社”。


▲ 在2017年9月“国学达人”挑战赛全国总决赛中,华附的胡敦然(左一)获得初中组二等奖,姚智丹(右二)获得高中组三等奖


经过一年多的熏陶,就有了以上这段开启他“思考人生”的感言。采访时,他口才很好,对于自己看过的文学作品也是如数家珍般畅所欲言,每月一篇的文学作品创作,他也是充满热情和兴趣去完成,哪怕是采访结束后,他还觉得不过瘾,写了篇一千多字的《采访补充》,把当时未讲透彻的话又用文字表述了出来。可以看出他真的很热爱思考,很喜欢写作。


今年暑假,他参加了华附英国文学之旅。他们刚登上英国勃朗特三姐妹故乡的约克高地,突然狂风大作,乌云密布,这场景,分明就是现实版《呼啸山庄》嘛,同去的师生们大呼过瘾、震撼。陈锐峰对这次英国文学之旅也是欢喜之至,旅行前读了相关的文学作品,旅途中更是切身感受,这让他对文学的兴趣更进了一步。


▲ 切身体会“呼啸山庄”的变幻,从风和日丽到狂风暴雨


在我看来,文学绝不是曲高和寡的东西。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是在茫茫人海中追寻一份共鸣吧。文学的生命力,是字里行间透露出的能引起人们共鸣与感叹的情感与思考。”在陈锐峰看来,文学本身的性质与特点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受众面,这也可能是由于人们对文学的根深蒂固的印象,欣赏文学的人不在少数,但真正能静下心来去阅读,去思考的可能就没有那么多了。大概这个时代的特点如此,人们也难以跳脱。


“文学本身纯粹的魅力似乎就在这样的处境中逐渐丧失,所以我们希望做出一些改变,即使改变不了什么,我们也要去坚守。我们希望用我们的坚守,我们的热爱,去感染身边的人接触文学,在忙碌的生活中去找寻内心的沉静。我们所坚持的文学也不拘泥于严肃深刻的思想,我们也尊重文学的其他可能性。无论是荒诞派、意识流的作品也好,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的作品也好,文学的多元决不仅仅是严肃文学所能涵盖的。文学,确实是我的夜空中,最璀璨的星星。



华附校园刮起国学旋风


华附国学社的社长冯宣瑞是高二奥班的学生。他三年级开始学奥数,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初中考进了华附奥班,去年在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得了二等奖。又因品学兼优,他还获得了今年的王屏山奖学金。不过,在对奥数感兴趣前,国学的种子就已埋下。“我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学校让我们背诵《弟子规》、《千字文》等国学经典,那时候虽然不太理解其中含义,但觉得朗朗上口,也很喜欢中国的文字,所以一直都对国学很感兴趣。”


▲ 2018年5月25日,以“古典新声•清音雅韵”为主题的华附第十一届中华传统文化节闭幕式暨“经典咏流传”晚会在体育馆成功举行


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能力也不断加强,他开始渐渐理解了小时候背的那些国学内容。比如弟子规有言:父母教,须静听,父母责,须顺承。“毕竟父母比我们多了几十年的人生阅历和经验,他们说的很多道理也许我们现在理解不了,可能等我到了他们这个年龄会有一样的理解,所以我们不妨还是先要听听父母的意见。”


▲ 高二年级带来的《苏轼——最美的传奇》


上高中后,他自然而然加入了自己钟爱的国学社,并且积极去竞选社长,因为他想用自己的能力让国学社扩大影响力,把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 华附师生与台湾国学名家辛意云教授合影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升同学们的文化水平和国学素养,同时发掘校内的“国学达人”,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华附国学社在两年一度的附中“传统文化节”上承办了“国学英雄”挑战赛,受到全校师生的青睐。全国诗词大赛红透半边天之时,华附国学社协助语文科组也承办了华附的第11届传统文化节闭幕式——“古典新声,清音雅韵”经典诗词咏流传晚会,全校师生的踊跃参与、好评如潮。


▲ “经典咏流传”晚会上,初二年级带来的节目《纸短情长》


在今年高二学农期间,他也为华附坚持了29年的农村实践活动,尝试写下了一篇文言小序,殷殷情怀溢于言表:


“是故今日之中国,虽科技兴盛,工业发达,然乡间农民,面朝黄土,背朝青天,亦三万万之数也。农业之根在于农村,农业之本在于农民。吾等城中学子,家境殷实,衣食无忧,未尝历农人之苦;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此非新青年之应所为也。故正值秋季,远离都市,点清行囊,远赴农家;田间地头,习其农事,米粮瓜果,七日为伴。但求褪尽铅华,访入农村,陇土之上,阡陌之间,亦有吾等一分辛劳,一分磨炼。”


▲ 冯宣瑞同学的朋友圈原稿



华附部分社团简介




华附国学社

以我勤学兴国学,以我赤诚兴中华


简介:


唐宋元明,悠悠历史;诗词歌赋,漫漫古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千年涛涛的黄河浪,长江水,流进我们的梦里,心里,血液里。国学,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人们已越来越重视对其的传承与传播。


华附国学社于2008年9月成立,给热爱国学的同学提供一方切磋的天地,也让学习国学这一份潇洒浪漫的心绪在校园里生长绵长,同时提升同学们对国学的关注度和认知水平,在校园内弘扬传统文化,让人人参与其中。


社团口号为“以我勤学兴国学,以我赤诚兴中华。”



社团活动




《中国古文字与古代经典研读》选修课


华附国学社在老师的支持下申请开设了“古文字与古代经典研读”选修课,不仅作为国学社的社课,也同时面向高一高二全体学生开放。我们邀请了杨玲老师带来了数次古文字讲解课,也有社团成员站上讲台分享知识。中山大学博雅学院哲学系在读学生介绍了笛卡尔的哲学体系,研习儒家经典的博士生讲授了儒家修学历程。借此机会,我们让更多学生走进中华传统文化,感受其独特的魅力,同时也让我们的社员丰富了知识储备,增强了国学底蕴。


▲ 前国学社长吕艺授课材料



二十四节气海报宣传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民在长期的耕作实践中总结出的自然规律,一直以来对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是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近年来,国学社员坚持在节气伊始自主设计相应的宣传海报,以节气的简介为主,配以相应的图片和诗词农谚,在饭堂门口的板报栏进行张贴,以此响应学校“关于加强二十四节气等中华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的建议”优秀提案,增强校园文化氛围,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二十四节气海报也作为社团特色活动在社团工作会议上得到学校的肯定。


▲ 24节气海报宣传



主持人大赛汉服表演


在青春旋律艺术节的主持人大赛赛场上,国学社有幸在团委的邀请下作为嘉宾出席了决赛的现场,并为在场选手和观众带来了一场盛大的汉服礼仪表演。


▲ 主持人大赛汉服表演


此次选用的节目《礼仪之邦》,完全是由社员自己策划、组织、排练、出演,希望能借此机会,重温汉服文化之美,再现古典礼仪之风。


▲ 主持人大赛汉服表演



组织参观南越王宫博物馆


出游参观向来是国学社的特色项目。2017年11月,国学社游览南越王宫室遗址,见识千年来不同朝代路面底层,考察探究古代建筑艺术与工艺美术,收益颇多。


▲ 华附国学社参观南越王宫道路遗址



两岸四地

“阳明文化与屯堡文化”国学夏令营



2017年7月25日,第十九届两岸四地国学夏令营在贵州举办,华附国学社同学们在杨玲老师的带领下,踏上前往贵阳的旅途,与名校师生相会,与圣人携手前行。本次夏令营的主题一如既往地为《论语》的研读。两部《论语》,一部在手,是为学术之要;一部在心,是为信念之要。出发之前,塞满箱子,倒空心灵,倒掉多余的欲念和负面的情绪,虚怀若谷,承接丰盈的学问,领悟深邃的思想。



文化三社联合义卖


在青春旋律艺术节的主持人大赛赛场上,国学社有幸在团委的邀请下作为嘉宾出席了决赛的现场,并为在场选手和观众带来了一场盛大的汉服礼仪表演。此次选用的节目《礼仪之邦》,完全是由社员自己策划、组织、排练、出演,希望能借此机会,重温汉服文化之美,再现古典礼仪之风。

▲ 文化三社联合义卖


社员感想

初二时我加入了华附国学社,以一份炽热的情怀去感悟“国学”。起先那只是一种模糊的喜爱,来自小时候学习国画书法、欣赏民族器乐时培养起来的审美志趣,也受家中一位谙熟周易和中医的长辈的影响。到后来在学校的课堂上接触到不少古代经典以及诗词散文,也参加过广东省的汉字听写大会,我开始对中国独特的语言文字的传承感兴趣。


从一个个方块字的演化历史,到它们连缀而成的诗句所传达的美感,再到写下这些文字的古人的心灵境界,自然而然地去深入思考,会发现这其中有无穷无尽的智慧。高一时我成为了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国学社的社长,国学于我有着责任的重量,也有了如血脉般的牵绊。理想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的同时,也时常惭愧自己的修养和学识不足。


参加“国学达人”挑战赛全国总决赛,其实我感到无比惶恐,因为这是沉甸甸的责任也是脆弱的荣誉。暑假期间花了大量的时间以备考的方式去学习了这方面的知识,在此期间也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匮乏。在中华传统文化广袤的智慧之海里,其实我们都很渺小,因而我渐渐学会谦逊,学会自省。我的比赛成绩算不上好,除了时运不济,我想更多的还是我的能力稍欠。


国学达人挑战赛,不虚此行;国学精神的学习与传承,仍前路漫漫。



——华附学生姚智丹(右一),获得2017“国学达人”挑战赛全国总决赛高中组三等奖




飞絮文学社

翩翩飞絮,裳裳若华


简介:


“飞絮”取自每年五月华附校园内的漫天木棉棉絮。创办于2001年,其前身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创立的风帆文学社。


飞絮本着将文学带入校园的原则,以“翩翩飞絮,裳裳若华”为口号,将华附文学爱好者集中在一起,提升学生的文学水平。



社团活动


1.

文学系列演讲活动



从2017年09月以来,飞絮不定期地会在图书馆读者俱乐部举行文学演讲活动,为一些对某个作家有着深入了解、想要与更多同学交流的社员提供一个平台。到目前为止,飞絮已成功开展十一次文学系列演讲。每次演讲结束后,我们会将演讲内容整理做成推送,分享给更多同学。


▲ 讲座海报


2.

月稿和月稿讨论

每个月各位社员都有不少新的文学作品诞生,这些作品将被收录到当月的月稿集中。每月月稿集印出后,也会举行月稿讨论会(不止一次哦),与各位到场的作者交流分享,了解作品中作者的思想,从而提升自己。


▲ 在宿舍楼下讨论月稿


3.

好书推荐和絮语


飞絮公众号会不定期地有好书推荐的推送,将一些社员们有感触的好书分享给每一位读者;而絮语系列则是将一些社内月稿中的优秀作品,以推送的形式展现给读者。



4.联谊活动

联谊是飞絮文学社与各个来自不同学校的文学社进行交流的重要环节。2017年12月9日,飞絮组织社员参加了执信中学阅薇新社举办的新荷杯作文大赛兼联谊活动;曾多次相应文学社联谊群约稿号召,向友社出版的刊物投稿。


同时,飞絮还参加了全省、全国的文学社换刊活动,已经和广州市内几乎所有中学的文学社,广东省内多所城市的文学社,及来自全国的文学社进行过社刊交换。在未来,飞絮还继续与其他几个友社尝试共同举办文赛。


▲ 联谊活动




歆月诗社


简介:


成立于2011年11月,由一群敬爱诗文,偏执于纸上和生命中之诗魂的梦想家们。“歆月”与“新月”谐音,意在向当年在文坛上立有一席之地,使许多佳作诞生的新月诗社致敬,并愿诗社在“歆羡”之余传承那份诗意的美好。


歆月诗社为所有爱诗的社员们提供一个赏阅诗歌、创作诗歌、演出诗歌、交流诗歌的平台,共同踏上敬爱诗文的道路,并从而——启发每个人的感性和知性;养育宽广深邃的大爱;炼就追求真善美之理想的勇气;习得精深的思辨能力;孕育立足本土的情怀;张开聚焦世界每一个角落的双眼。


▲ 富有诗意的义卖海报



社团活动



1.出版社刊,目前已包括《蔚茵》、《赴春》(四校合刊)、《芙城》等。


2.开展校内演讲与社团课程。


▲ 2017年11月,诗社进行了年度首次演讲,主题为李贺的诗歌艺术



社员感想

在掌管歆月诗社的岁月里,我尽情地享受着诗歌带给我的愉悦,会在读到优美的诗句时眼前一亮、如获至宝,会为思考怎么写下一行诗句绞尽脑汁到深夜。


而在和诗社同好们参加活动、交流诗歌的过程中,我也得知了许多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诗歌,拓宽了阅读面;并且开始了解诗歌理论,大大提高诗歌鉴赏和写作的水平。


——第零届社员何汉涛


“卷帘求月,舒影拈花。”

“求月歆千里,拈花恋众生。”

“卷帘求月歆千里,舒影拈花恋众生。”


一句社团成立时应运而生的诗句,因其自最深处意蕴颇丰的内涵,数年来纸口相传,铭记至今,作为诗社人面对诗词的遇世准则。


我们致力于从传统文化出发,为华附学子营造“淡雅”的氛围,以于飞速发展的世界中寻得内心栖息的地方。


——第七届社员熊韵杰



来源:羊城晚报

文字:何宁
图片:学校供图

出品:羊城晚报教育发展研究院


相关链接:



公众号ID:hsfzgd

欢迎关注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