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媒体报道 | 华如桃李,菁菁归附⑧ | 曾李青校友:华附六年,为性格形成奠定了基础

羊城晚报 华南师大附中 2022-05-22

转载自羊城晚报公众号“ 羊城晚报学大大”11月11日报道


▲ 11月7日《羊城晚报》A15纪念版


在财经作家吴晓波所著的《腾讯传》里,曾李青出场时是这么被描述的:“曾李青身材魁梧,性格开朗,能言善辩,性格与马化腾和张志东完全不同。年纪轻轻的他有过一个纪录:他曾以一己之力,说服深圳的一个地产开发商投资120万元,建成了全国第一个宽带小区……”28岁的曾李青加入腾讯,是最早的五个创始人之一。


曾李青中学六年时光均在华附度过。他说,自己性格、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是在华附奠定的基础,他很感激华附,感谢华附老师,也很感念中学时代的同窗情谊。





回忆华附时光,总是想起有趣的往事


曾李青是华附高中1989届校友,在华附初高中的六年时间,他一直在6班。那时候,还没有奥班、创新班、大学先修班等这样的特色班;而6班,就是华附当初精挑细选、大胆尝试各种教学改革的试验班。在这样的班级里,曾李青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高二时物理竞赛获全省第三名,数学竞赛获全省三等奖。


“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我们6班的课本跟其他班甚至其他学校的都不一样。我记得初中数学是用A4纸印的很厚的一本教材,难度比较大,后来才知道这是华附的校本课程。”曾李青中学时对数学和物理很感兴趣,他认为这两门学科培养了他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对日后他能在互联网行业驰骋帮助很大。


在《腾讯传》里,腾讯员工公认曾李青是创始人“五虎”中“最好玩、最开放、最具激情和感召力的一个”。比如,在重新设计企鹅Logo时,曾李青亲自坐在电脑边上,与设计人员一起动脑创意。设计人员问他:“企鹅本来就住在南极圈,是最不怕冷的,为什么要在它的脖子上加一条围巾呢?”曾李青笑着说:“这是个好问题,如果每个人都问一下,就把这只企鹅记住了。”


然而采访前,记者上网搜曾李青的照片,总是很严肃的样子,哪怕是采访华附邵祖成老师时,在邵老师提供的师生合影里,曾李青的表情也是异常严肃。可是面对面专访一个多小时里,曾李青话不算多,但谈吐诙谐幽默,一直面带微笑,一同前来的华附老师和校友都觉得他是个非常有趣的人。回忆华附时光,他也总是讲些好玩有趣的事情。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初中班主任崔炳辉老师,“我觉得初中是一个人性格、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而那时候学习也相对没那么繁忙,我跟老师和同学都有很充裕的时间沟通交流。”曾李青说,崔老师不仅数学教得好,也非常注意指导学生如何待人接物,对于当时不谙世事的他来说特别有引导作用。



“我印象特别深刻的一件事情是,当时班里有些同学家里是农村的,家庭条件不是很好,就会觉得家长很土,不应该来学校丢人现眼。崔老师就此给我们班专门上了一堂班会课——教育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自己的父母。他说,每个人家境不一,有富有贫,但父母没有贵贱之分,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一样的。”曾李青很感激初中三年里崔老师对他起了很正面的引导。


曾李青和班里同学跟崔炳辉老师关系都特别好,毕业后直到现在,几乎每一年大年初一,他和同学们都必去崔老师家拜年。曾李青说:“那时候老师经常带我们出去郊游,在郊游的过程中,同学和同学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会有更好的了解和互动,那时候我们已经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


初一入学照片高一入学照片


除了老师的引导外,曾李青认为,从初一就开始住校的经历也对他性格的形成影响很大。他很自豪中学时还当过宿舍长,管理着整个寝室,“这么小就开始住校,让我很早就学会了独立生活,与人交往的能力也是在那时候锻炼出来的。”



成绩固然重要,但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也很关键


在各类媒体上,曾李青非常低调,鲜有报道,但在投资圈和互联网行业,知道他的人无不赞叹他是“大牛”级别的人物。在去腾讯之前,他其实已经在业界展现出惊人的创新思维: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类似做期货的方式做系统集成,他成为深圳乃至全国第一个宽带小区的推动者;在腾讯创业几乎弹尽粮绝的艰难时刻,也是他打破常规思维,引入风险投资,助腾讯渡过难关,为后来的上市奠定基础;离开腾讯创办德迅投资,也是战绩辉煌,比如其投资的淘米网,成为儿童动漫IPO第一股……


曾李青曾回母校与师弟师妹们分享其心路历程。当被问及中学时代应该培养哪些素质时,曾李青觉得,成绩固然重要,但不死读书、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也很关键。“小时候家里就给我订了两本杂志,一是《航空知识》,一是《少年科学》,所以对航空航模很是喜爱,在华附还参加了航模小组,曾经到黄村那个老军用机场进行试飞、参加航模飞行比赛等等。”曾李青对高中时参加的课外活动印象深刻,但就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中学时期对科技涉猎,也激发了他对科技的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现在投资的关注方向,“我现在投资了几家科技类的公司,比如做工业级无人机的,做航模内燃机的,等等,这些前景都很不错。”


▲ 曾李青在工作的地方接受采访


除了要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外,曾李青还建议学弟学妹们多参加社会实践。从大三开始,他就已经在校外兼职,在西安一家电子信息公司负责机器的售后安装工作,名片上印的职位是工程部经理。当时西安的月平均工资是200元,而他一个月能赚500元。“我比较早进入社会锻炼,这对我后面在腾讯的工作帮助很大。”



1989届校友捐款成立了华附教育基金会


每年“华附春晚”最后的感谢辞中,主持人必会说:“感谢1989届校友的大力支持。”因为包括曾李青在内的1989届校友对学校教育基金会的成立以及“华附春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009年,华附1989届校友回母校参加毕业20周年同学聚会。其间,时任校长吴颖民提出了成立华附教育基金会的设想,没想到大家纷纷响应。注册资金需要200万元,曾李青个人捐了一半,剩下的另一半也很快由1989届其他校友合力汇集出来。于是,在当年12月,华附注册成立了教育基金会,是广东省最早的两所成立了基金会的中学之一。


▲ 2010年5月,曾李青校友(右一)及同学与母校曹觐赣老师(左二)、邵祖成老师(左三)


华附教育基金会成立后,为华附师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如成立了关爱教师基金,一些患重病的老师都受到过这个基金的帮助;1989届校友在学校教育基金会中设立专款,为师弟师妹们助力,五年来共捐助30万元用于艺术节各项开支;1983届校友也通过教育基金会捐赠了纪念王屏山奖助学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华附学子……


1983届校友姜承昀是华附教育基金会的理事,她一直强调,1989届校友为基金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包括曾李青在内,他们都非常低调,几乎不曾对外宣传过。“我们都觉得华附校友基金会的成立为学校和校友做了一件大好事,大大地凝聚了校友的力量,基金会的号召力也很强,只要一有活动,很多校友都纷纷抽时间来参加。”



同题问答

“学生除了读书外,还要有开阔的眼界”


记者:你所理解的华附精神是什么?

曾李青:第一个是求实求真,要学科学知识,要求真理;

第二是认真、拼搏。华附的学生读书真的很拼,我们那时候学习没有太多家庭的压力,都是自己很自觉地想好好学习。比如我初中时对物理和数学很感兴趣,就非常主动,除了做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还自己去买课外的题来做。


▲ 曾李青在给母校130周年校庆写赠言



记者:作为华附校友你自豪吗?为什么?

曾李青:肯定很自豪了。我觉得华附是有贵族血统的学校,就像牛津剑桥这样,是精神上的贵族。130年的历史沉淀,华附为社会培养了很多很多人才乃至国之栋梁。


记者:华附今年130周年校庆,你有什么赠言送给母校吗?

曾李青:希望母校越来越好,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人才。我觉得国家和社会要往前走,需要大量优秀人才,华附这样一所名校,应该肩负起这样的使命。


记者:你有什么话想对师弟师妹们说?

曾李青:我觉得学生除了读书外,还要有开阔的眼界,心胸才会更宽广。这种开阔的眼界包括不能只是盯着成绩看,我觉得以下两点非常重要:


一是性格决定命运,你的性格决定你能否被社会认同;

二是不能只是死读书,发展兴趣爱好很关键。这么多年的经历告诉我,学生时代只会死读书的人,在后来的发展往往并不那么顺利,反而是那些兴趣爱好比较广泛、知识面比较广的人,灵活性和创新性比较强,更能出成绩。所以学生时期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多参加社会实践是非常有益的。


曾李青

华附1989届校友

本科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就读通信专业。腾讯公司五位创始人之一

曾于1999年—2007年期间担任腾讯公司首席运营官,全面负责腾讯集团业务范围及产品种类,同时管理全国各市场推广工作

离开腾讯之后转做天使投资人,投资的企业包括淘米网、房多多,云畅游戏,惠租车,广东卓越教育等



来源:羊城晚报

文字:何宁
图片:学校供图

出品:羊城晚报教育发展研究院


相关链接:


公众号ID:hsfzgd

欢迎关注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